施予受,讓生命延續!上海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超38000人,今天這些...

2020-11-26 騰訊網

9月19日,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黨支部組成的「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仁濟醫院百餘位黨員醫務人員線上登記器官捐獻。截至2020年9月19日,上海市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已超38000人,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

自願器官捐獻每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0%左右

自2015年1月1日起,中國公民自願器官捐獻成為我國器官移植唯一器官合法來源,該規定實施的第一年,我國就實現了2775例公民身後器官捐獻,此後每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0%左右,到2019年達到5800多例。

據悉,2012年底正式啟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以來,上海結合實際,著力規範管理,穩步、有序地向前推進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在體系搭建、機制建立、流程標準制定、培訓宣傳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截至2020年9月19日,上海市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已超38000人,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這其中,在仁濟醫院實現捐獻的有295例,佔全市總數的37.6%;仁濟醫院器官獲取組織(OPO)成立七年來捐獻例數始終在上海市名列前茅,其中有5年位居全市第一。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表示,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器官移植第二大國,有望在未來兩到三年邁向世界器官移植第一大國。

施予受,傳遞愛與希望

今天,仁濟醫院百餘位黨員醫務人員線上登記器官捐獻。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血管外科劉冀東主治醫師是其中之一,「今天參加這個器官移植和捐獻的培訓活動,讓我對我們國家關於移植的方方面面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受益良多。也突然發現,除了從醫生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我還可以從平常人的角度去看待移植的問題,這讓我豁然開朗,於是自願登記和參加,也算是另一種對移植事業的支持。

'施予受',讓生命延續。」劉冀東還清晰記得2002年7月,剛畢業來仁濟報到的第一天,辦完了手續,老師就帶著他熟悉科室環境,走到監護室時,這位老師忽然笑眯眯的指著一位正在自己吃飯的患者對我說:「你知道嗎,她昨天剛剛接受了心臟移植。」

「當時我就震驚了!原來心臟還真的可以移植,移植後真的可以在另一個人身上跳動著延續生命,這真的不只是書本上隨便寫寫的,這是真的可以實現的!」從此後,劉冀東對移植就有了好奇心,「我們心臟外科,通常面對的都是年齡較大的患者。有年輕患者住院,總是能特別引起注意。而通常這些年輕患者,總有些獨特的問題。有種病叫'擴張型心肌病',這是種無法逆轉的先天性的疾病,構成心臟的肌肉有問題,無法提供足夠的收縮力,最終導致患者反覆心衰,最終死亡。而這種疾病,目前只有心臟移植是最合適的治療方案。記得有個小姑娘,就不幸罹患了這種疾病,來醫院是也已經心衰嚴重,躺不平了。科裡討論要不要做心臟移植。移植前要測算肺動脈壓力和阻力等幾個極其重要的指標,需要做右心導管評估。我是科裡做'介入'的外科醫生,仔仔細細按照流程各個部位採血測壓,獲取資料,都挺順。導管檢查做到最後快結束了,小姑娘吃不消了,喘得不行,無法再躺下去了。後來飛速地做完後續步驟,拔掉穿刺鞘管後壓迫穿刺點。可惜之後由於其它一些因素,小姑娘最終沒能接受移植出院了。最終過了段時間,病房裡輾轉聽到了姑娘去世的信息。當時心裡真的有點不是滋味,也覺得應該為移植做點什麼。」

仁濟醫院黨委書記,肝臟外科主任夏強也是一名肝移植專業的醫生,經常通過移植手術為終末期肝病患者帶去新生,

「除了不斷提升醫者的技術實力,器官的來源也是患者能否得到生命延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我們對器官捐獻需求的感受特別深。通過近年來不斷的宣傳,器官捐獻的數量也得到了不斷的提高,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目前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數和器官捐獻的數量之間還有著巨大的差距。我目前既是一名移植醫生,又是一名黨務工作者。我有責任也有信心帶動我們的器官移植醫生和黨員醫務工作者發揮先鋒模範的作用,帶頭捐獻和宣傳,將這個充滿愛的生命接力持續推動起來。」

據悉,仁濟醫院「十四五」規劃也將把重心放在重症、腫瘤、大器官移植等領域,特別是要推動肝腎之外的大器官移植逐步開展起來。夏強希望通過這次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和醫護人員能夠身體力行,帶頭推進器官捐獻這項充滿大愛的事業,同時也為改變廣大群眾固有的觀念做出不懈努力。

今天,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趙洪濤向仁濟醫院副院長張繼東授「生命接力先鋒隊」隊旗。

仁濟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薛松表示,器官捐獻是點亮生命、傳遞希望的高尚事業:「作為一名心血管外科醫生,我非常了解器官捐獻對於相關終末期疾病患者的重要意義。我登記捐獻得到了我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們都認為,醫者不僅要靠技術救死扶傷,更要身體力行帶動人們改變對器官捐獻的觀念,從而幫助更多患者獲得生的希望。」

他的倡議得到了現場醫生們的積極響應,大家紛紛拿出手機,通過「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加入到捐獻志願者的愛心行列中。

施予受中的「施」代表器官捐獻者,「予」代表器官捐獻事業支持者,「受」代表器官移植受者。施予受的宗旨理念,是傳遞愛與希望。

2019年12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與「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正式對接。自該日起,有意願進行器官捐獻的志願者可以通過仁濟醫院官方微信直接進入「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資料庫進行捐獻登記。

相關焦點

  • 上海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超3.8萬人 目前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
    昨日,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黨支部組成的「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仁濟醫院百餘位黨員醫務人員線上登記器官捐獻。截至昨日,上海市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已超38000人,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
  • 上海首批兩家醫院對接「施予受」平臺,器官捐獻登記更加可及
    原標題:上海首批兩家醫院對接「施予受」平臺,器官捐獻登記更加可及  「我已經快過『19歲』生日了!」身穿「綠葉志願者」馬甲的老徐說。  老徐不是真要過19歲生日,他今年已有66歲。19年前,他成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第一位「換肝人」。如今身體健康的他,又是中山醫院癌症康復、移植受者志願者服務基地的一名志願者。
  • 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實體卡 首發儀式在京舉行
    人民政協網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 康亮 王星星)10月12日,「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實體卡首發儀式儀式上,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趙洪濤代表基金會向中國郵政集團北京市朝陽區分公司頒發了「施予受宣傳協作單位」牌匾。
  • 「施予受」網站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達133萬餘人次
    「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該網站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超過133萬人次。目前「施予受」網站與全國40家醫院實現對接,公眾可以更便捷地完成器官捐獻的志願登記。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介紹,器官移植是挽救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重要醫療手段。
  • 中國「施予受」網站器官捐獻登記人數超30萬
    中新網北京5月4日電 (記者 董子暢)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副秘書長、「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系統主任趙洪濤4日在北京表示,作為中國網上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系統,截至2018年5月4日上午9點,「施予受」網站器官捐獻登記人數已達300098人。
  • 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服務網完成改版
    在12月19日開幕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上,「施予受」特展現場人頭攢動,吸引眾多與會嘉賓前往參觀。  「施予受中的『施』代表器官捐獻者,『予』代表器官捐獻事業支持者,『受』代表器官移植受者。施予受的理念,是愛與希望。」
  • 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開通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
    」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成為中國第四家可以在官網進行人體器官捐獻登記的醫院。圖為登記平臺正式啟動 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供圖  為了推動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發展,使更多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贏得生的希望,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其器官捐獻工作漸入佳境,走在了全省前列。
  • 中國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拓展社會民辦醫院新渠道
    日前,「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對接儀式在樹蘭(杭州)醫院平臺上線,樹蘭(杭州)醫院成為國內首家接入「施予受」系統的社會民辦醫院,中國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開啟拓展社會民辦醫院新渠道。
  • 中國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拓展公立醫院新渠道
    新華社杭州10月18日電(記者 黃筱)中國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拓展公立醫院新渠道,17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上線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黃潔夫表示,這是國內首家對接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施予受」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的醫院。
  • 只需十秒,你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嗎
    昨天上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舉行了一個有特殊意義的發布儀式——邵逸夫醫院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上線,這也是國內首家對接中國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的醫院。  即日起,器官捐獻志願者可通過「邵逸夫醫院」微信訂閱號和「浙大邵逸夫醫院」支付寶生活號,填寫姓名、有效證件號碼就能完成實名登記,並可隨時取消,登記信息傳送至「施予受」平臺,直接加入器官捐獻志願者隊伍中。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攜手支付寶實現器官捐獻志願網上登記
    2016年12月,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旗下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網站「施予受」,率先在支付寶移動客戶端開始器官捐獻志願登記服務,登記流程得到簡化。公民逝世後,是否能夠順利完成還原其生前遺願的器官捐獻,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在世時明確可追溯的意願表達,即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器官捐獻可網上登記 曾志偉成志願者
    【財新網】(記者 任波 王婧)2014年3月19日下午,香港影星曾志偉點開一個名為「施予受」的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www.savelife.org.cn),填寫並提交了自己的身份證件資料和聯繫方式,成為了該網站的第一名志願者。
  • 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上線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臺
    10月12日,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舉行「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上線啟動儀式暨醫院啟航一周年啟動儀式,正式對接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臺,成為廣東省首家上線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臺的社會辦醫醫院。
  • 讓生命延續 2020年雲南超25000人登記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2020年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過去7年(2014年至2020年)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支付寶器官捐獻在哪裡登記?怎樣申請及器官捐獻的意義
    最近兩天,全國人大代表通過手機完成身後捐獻器官登記的新聞引發關注,很多願意在身後捐獻器官,卻又不知到哪登記的人們發現,原來手機就可以完成器官志願捐獻登記。僅僅3月6日和3月7日兩天,我國就新增登記了兩千名器官捐獻志願者。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統計,我國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人數已達21萬餘人。
  • 陝西13名志願者組團登記捐獻器官
    慈善公益報(胡運森 本報記者 鍾偉)生命因奉獻而美麗,讓生命在大愛中延續。11月16日,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的13名成員,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籤署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這些成員中還包括此前進行過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已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志願者的愛心人士。
  • 在這所醫院捐獻器官 微信即可快速登記
    大洋網訊 3月22日,「南部戰區總醫院–『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臺」上線啟動暨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器官移植受者健康管理專項基金辦公室揭牌儀式在廣州啟動。記者獲悉,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是全國第一家完成與「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臺對接的軍隊醫院,可通過醫院網站和微信進行快速登記。
  • 第四次「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舉行 10秒即可完成器官捐贈登記
    此次舉行的活動以「生命是一首歌」為主題,並首次採用「雲音樂節」直播形式。全國來自近50個城市、10所高校、110家大型醫院共同參與,一起推動公民自願進行器官捐獻,引導器官捐獻志願登記。6月11日,第四次「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舉行。
  • 中國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臺出現"競爭" 兩平臺可選
    今天,中國紅十字會下設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正式啟動器官捐獻志願在線登記平臺。  就在不到一個月前,3月19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國際扶輪3450地區(香港一家致力於開展器官捐獻宣傳動員的社會組織)已合作推出我國首個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站「施予受」。
  • 中國器官捐獻日|中國捐獻量亞洲第一,但器官缺口仍巨大
    自中國從2015年全面開啟公民器官捐獻後,中國公民逝後自願器官捐獻數量逐年增長,器官捐獻數量列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當生命不可挽救時,自願、無償捐獻器官,讓生命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患者數量龐大,器官嚴重短缺的問題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