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學15位老教授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體會和弘揚奉獻報國精神的建議。習近平總書記對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向當年響應國家號召、獻身大西北建設的交大老同志們致以崇高的敬意,祝大家健康長壽、晚年幸福。也希望西安交大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
2018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說:「2017年,又收到了很多來信……其中有西安交大西遷的老教授,也有南開大學入伍的大學生,他們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廣大群眾堅持愛國奉獻,無怨無悔,讓我感到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同時讓我感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61年來,以「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為主要內容的西遷精神成為一代代交大人堅持「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精神「密碼」。
黃浦江畔到渭水之濱的「遷徙」
西安交大多位西遷老教授回憶起當年交通大學西遷的場景仍然熱血澎湃、激動不已、記憶猶新:1955年5月,交通大學校長彭康和5位老教授奔赴西安查勘新校址,同年10月,校建破土動工,1956年7月,17位交通大學黨委委員中的16位遷到西安,西遷的教授、副教授、講師和助教佔到交通大學教師總數70%以上,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年富力強的學術骨幹無怨無悔、義無反顧來到西安。1958年初,遷校順利完成。
交通大學師生西遷時使用的乘車證 西安交大供圖
西安交通大學西遷老教授胡奈賽說:「我在交通大學上學時,吃穿住用學,國家全包,讓我從上海去西安我願意!國家讓我去哪裡我就去哪裡。」
愛上黃土地 紮根大西北
交通大學絕大多數教職工和科研設備遷到西安後,立即在陌生的麥田上重建一流大學,體現了西遷交大人的家國擔當。「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成為了西遷交大人的精神源泉。
交通大學西遷時的基建
「胸懷大局,無私奉獻」是老一輩西遷交大人的精神支柱。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院長單智偉說:「老一輩交大人從無到有的創造,激勵我們新一代交大人從有到強、從強到優,我們要弘揚傳統,艱苦創業,努力爭創世界一流。」在今年1月8日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西安交大主持的7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數居全國高校第二位。
守好業、再創業 西遷精神永續
西安交通大學「飲水思源」碑
西安交大黨委書記張邁曾為新時代的西安交大提出了爭創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領導班子調高標尺,立定志向,臥薪嘗膽、立下誓言、砥礪奮進,充分汲取西遷精神養分,短短三四年西安交大從一度沉寂、下滑,到止跌、回升,再到躍居前茅,西安交大給了世人、學子、校友一段向上升騰、奮發有為的嶄新氣象、累累碩果。
記者接觸西安交大的幹部、師生,感覺到這一代西安交大人有幹事成事的智慧,有一股不信春風喚不會的堅韌不拔,西遷精神正在喚起教師學生追趕超越的精氣神。記者採訪西安交大一大批學者、傑出青年感覺到,他們願意與西安交大共進退、共命運,願意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科研成果貢獻給西安交大這個受到習近平總書記關懷的地方。
西安交大西部創新港奠基儀式上,記者親眼目睹一大批校友為母校加油助威、合作開發西部創新港的真切目光,西安交大一步一個腳印地在服務西部、紮根陝西的擔當中奔向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目標。
責編:張振
31232099,.「西遷精神」升華西安交大,.2018-01-10 19:41:17,.204343,.張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