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遷精神」升華西安交大

2021-01-09 人民日報海外網

2017年11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學15位老教授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體會和弘揚奉獻報國精神的建議。習近平總書記對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向當年響應國家號召、獻身大西北建設的交大老同志們致以崇高的敬意,祝大家健康長壽、晚年幸福。也希望西安交大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

2018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說:「2017年,又收到了很多來信……其中有西安交大西遷的老教授,也有南開大學入伍的大學生,他們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廣大群眾堅持愛國奉獻,無怨無悔,讓我感到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同時讓我感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61年來,以「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為主要內容的西遷精神成為一代代交大人堅持「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精神「密碼」。

黃浦江畔到渭水之濱的「遷徙」

西安交大多位西遷老教授回憶起當年交通大學西遷的場景仍然熱血澎湃、激動不已、記憶猶新:1955年5月,交通大學校長彭康和5位老教授奔赴西安查勘新校址,同年10月,校建破土動工,1956年7月,17位交通大學黨委委員中的16位遷到西安,西遷的教授、副教授、講師和助教佔到交通大學教師總數70%以上,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年富力強的學術骨幹無怨無悔、義無反顧來到西安。1958年初,遷校順利完成。

交通大學師生西遷時使用的乘車證 西安交大供圖

西安交通大學西遷老教授胡奈賽說:「我在交通大學上學時,吃穿住用學,國家全包,讓我從上海去西安我願意!國家讓我去哪裡我就去哪裡。」

愛上黃土地 紮根大西北

交通大學絕大多數教職工和科研設備遷到西安後,立即在陌生的麥田上重建一流大學,體現了西遷交大人的家國擔當。「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成為了西遷交大人的精神源泉。

交通大學西遷時的基建

「胸懷大局,無私奉獻」是老一輩西遷交大人的精神支柱。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院長單智偉說:「老一輩交大人從無到有的創造,激勵我們新一代交大人從有到強、從強到優,我們要弘揚傳統,艱苦創業,努力爭創世界一流。」在今年1月8日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西安交大主持的7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數居全國高校第二位。

守好業、再創業 西遷精神永續

西安交通大學「飲水思源」碑

西安交大黨委書記張邁曾為新時代的西安交大提出了爭創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領導班子調高標尺,立定志向,臥薪嘗膽、立下誓言、砥礪奮進,充分汲取西遷精神養分,短短三四年西安交大從一度沉寂、下滑,到止跌、回升,再到躍居前茅,西安交大給了世人、學子、校友一段向上升騰、奮發有為的嶄新氣象、累累碩果。

記者接觸西安交大的幹部、師生,感覺到這一代西安交大人有幹事成事的智慧,有一股不信春風喚不會的堅韌不拔,西遷精神正在喚起教師學生追趕超越的精氣神。記者採訪西安交大一大批學者、傑出青年感覺到,他們願意與西安交大共進退、共命運,願意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科研成果貢獻給西安交大這個受到習近平總書記關懷的地方。

西安交大西部創新港奠基儀式上,記者親眼目睹一大批校友為母校加油助威、合作開發西部創新港的真切目光,西安交大一步一個腳印地在服務西部、紮根陝西的擔當中奔向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目標。

責編:張振

31232099,.「西遷精神」升華西安交大,.2018-01-10 19:41:17,.204343,.張振

相關焦點

  • 「黨建翼聯交大西遷博物館主題教育」共建活動
    6月14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學聯合中國電信陝西公司共同開展「黨建翼聯交大西遷博物館主題教育」共建活動,圍繞「傳承弘揚西遷精神、深化智慧校園合作」主題,就「十四五」期間推進信息化戰略合作展開深入交流。中國電信陝西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葉利生,副總經理王志恆,副校長鄭慶華以及電信學部,網絡信息中心,檔案館、博物館等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率隊去西安交大交流了
    11月27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黨委副書記顧鋒,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昊等一行來西安交通大學調研交流,參觀交大西遷博物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
  • 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兄弟牽手!加強合作貢獻交大人的智慧與力量
    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的前身都是創建於1896年的交通大學——南洋公學。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交通大學經歷西遷與分設,被分為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兩部分同時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7月分別獨立建制被命名為上海交通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開啟了獨立辦學的歷程。如今兩校的校門口都掛著「交通大學」,而沒有加上「上海」或者「西安」的字樣,足見其深厚的淵源。
  • 耄耋院士陶文銓:弘揚「西遷精神」的常青藤
    「交大遷到哪裡,我就考到哪裡!」62年前,他高中畢業,堅定地報考了交通大學動力工程系鍋爐專業,成為交大西遷後首批奔赴祖國西部報到的本科生。62年後,2019年8月10日,2019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現場,已步入耄耋之年的陶文銓站在了舞臺中央。雖已滿頭銀絲,但他依然意氣風發,在科研、教學崗位創新不竭,「要爭取再為國家健康工作20年!」
  • 西安交大校訓:精勤求學 敦篤勵志 果毅力行 忠恕任事
    交大人用「西遷精神」踐行「果毅力行」師生們說,這些梧桐樹是西遷時栽下的,如今已成為「西遷精神」的物化體現,成為交大精神的一件法寶。上世紀50年代中期,為支援西部建設,交通大學由上海遷到西安。面對國家需要,許多知名教授放棄了上海的舒適生活,懷揣「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的豪情,舉家來到當時馬路不平、電燈不明、電話不靈的西安。
  • 西安交大研究生教育新啟程!
    「新時代 新平臺 新模式 新貢獻」近日,西安交通大學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本次會議以「新時代、新平臺、新模式、新貢獻」為題,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
  • 西安交大將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
    新華網西安12月23日電(記者許祖華)「新時代、新平臺、新模式、新貢獻」,西安交通大學日前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進一步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本次會議系統總結了西安交大近年來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成效,探討了未來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方向,並對下一步研究生教育工作進行了安排。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徐維清說,西安交大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希望西安交大繼續弘揚「西遷精神」,大膽探索,狠抓落實,大力培養關鍵領域緊缺人才,推動研究生教育再上新臺階。
  • 【124校慶】電信學子開展多項活動獻禮交大
    支部書記苗鴻易在總結時說:「在124周年校慶之際組織這樣的活動,就是讓我們熟悉的知識重新與大家見面,在日常活動中弘揚西遷精神。」 情深意長,支部成員共享交大故事 在平凡故事中尋找不平凡細節,在生活點滴中感受人文關懷,在簡單回憶中銘記西遷精神。
  • 西安交大62屆校友聚母校喜相會
    張治中校友在北京的高校中工作了40多年,他說:「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培養人的過程是在起變化,但回到母校就會情不自禁的想起以前受教育的過程,就越發的對交大有感情。」因身體欠佳未能返校的黃萬基校友發來寄語:「轉瞬五十周年,悠悠往事如煙,祝福同窗好友,健康快樂逍遙!」
  • 嫦娥五號升空 「眼睛」核心技術來自西安交大
    嫦娥探月工程自2004年正式立項啟動以來,歷經16年終於贏得了如今的收官之戰,其背後凝聚著眾多科技人員的力量,西安交大科研人員也為這項偉大的事業貢獻了一份力量。記者獲悉,「嫦娥五號」直接影響自主採樣任務成敗的表取採樣視覺信息處理系統,是由西安交大人工智慧學院鄭南寧院士指導下的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空間視覺團隊完成,項目負責人是王飛教授。
  • 「網聚時代正能量 爭做西安好網民」2020西安好網民活動正式啟動
    西安交通大學相關負責同志在致辭中表示,西安交大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學術和人才優勢,為推動陝西省、西安市宣傳、網信事業新發展不斷貢獻交大力量。西安市委網信辦主要負責同志在啟動儀式上強調,選擇在西安交大啟動好網民活動,就是要進一步帶動網民以西遷精神為指引,弘揚愛國主義,做一名有家國情懷、使命擔當的好網民、好公民。
  • 三秦楷模——西安交大網絡化系統工程團隊 把科研成果論文寫在祖國...
    他們是紮根祖國西部胸懷愛國之心的一群科技教育工作者,22年來,始終秉承「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西遷精神,瞄準國際學術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國民經濟主戰場,堅持團結合作、自主創新、攻堅克難,用豐碩的科研成果,解決了網絡化系統工程諸多「卡脖子」技術難題,為推動我國能源電力系統的安全優化以及網絡信息安全領域關鍵技術的自主化、獨立化、國產化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是我們身邊的
  • 嫦娥五號採樣的「慧眼」核心技術來自西安交大
    本報訊 (記者任娜 通訊員車孟瑩 李莉) 記者獲悉,嫦娥五號直接影響自主採樣任務成敗的表取採樣視覺信息處理系統,是由西安交大人工智慧學院鄭南寧院士指導下的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空間視覺團隊完成
  • 嫦娥五號升空 揭秘背後的西安「交大力量」
    嫦娥探月工程自2004年正式立項啟動以來,歷經16年終於贏得了如今的收官之戰,其背後是成百上千家科研單位和數以萬計的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辛苦付出,西安交大科研人員也為這項偉大的事業貢獻了一份力量「嫦娥五號」直接影響自主採樣任務成敗的表取採樣視覺信息處理系統,正是由西安交大人工智慧學院鄭南寧院士指導下的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空間視覺團隊完成,項目負責人是王飛教授。
  • 2020年交大人的「高光時刻」!
    2020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安交通大學,考察了交大西遷博物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要堅持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努力培養更多一流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徵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
  • 西安交通大學陶文銓院士的戰「疫」成長課!
    3月9日,教育部新聞辦公室官方微信「微言教育」推出《戰「疫」公開課》「最美逆行、挺身而出」主題第二期,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陶文銓帶來《愛國奮鬥 立志成才》↓↓↓  課程介紹:課程通過講述在新中國不同歷史時期,一大批逆行者們攻堅克難、逆流而上的勵志故事,勉勵廣大青年面臨困難時,做到堅韌不拔、從容不迫,培養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
  • 航空工業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西遷記
    西遷,這個因特殊年代而誕生的詞語,詮釋著西遷人愛國、忠誠、奮鬥、奉獻的故事,挺起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堅毅不屈的脊梁。60多年過去了,西遷人紮根黃土地,枝繁葉茂,創業奮鬥的精神薪火相傳。航空工業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便在這股西遷洪流中,默默為國家航空國防事業奉獻著。
  • 教育部國際司副司長徐永吉一行來西安交通大學調研
    西安交大副校長席光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會見了徐永吉一行。席光介紹了創新港的建設理念、運行情況和未來規劃。交大注重文化建設,不斷總結西遷的奮鬥精神,創新港的建設也是新時代西遷精神的弘揚與傳承。學校在國際化戰略上採取「一體兩翼」,不斷提高學校國際影響力與競爭力,繼續向世界一流大學學習,並主動承擔應有的責任,藉助創新港的發展,打造「一帶一路」人才培養高地。  徐永吉表示,創新港建成歷時1000天,其建設理念、速度、規模令人印象深刻,並對創新港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 西安交大博物館開館 鍾明善捐贈2667件藏品
    面對如潮的人流,為開館付出巨大心血的西安交大博物館館長、著名書法家鍾明善告訴記者:「我很欣慰,後面要做的事會更多!」歷時九年籌建凝結眾人愛心西安交通大學素以理工學科的研究聞名遐邇,而其歷史文化資源也十分豐厚。
  • 西安交通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
    12月20日,西安交通大學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本次會議以「新時代、新平臺、新模式、新貢獻」為題,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進一步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