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魚缸水流大,觀賞魚很容易患病,主要關注哪幾點問題?

2021-01-15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昨天,養魚老道在視頻中曾經提到過這個問題,還有很多魚友在不斷詢問,魚缸水流大了怎麼辦?

如何判斷魚缸的水流,它就是過大了呢,水流過大是不是一定對於觀賞魚就是壞事,它們一定就會出現問題呢?這個也不一定的。

至少,我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關注魚缸水流過大的關鍵點,只有以下幾點:

一、較強水流衝擊水面不是不可以,要看水體的大小和水面泡沫的多少

首先來講,並不是說,水流大它就一定是壞事,這個也要看水流過大的程度吧?

如果是在魚缸內部的水流,魚缸的水體很大,飼養觀賞魚的密度也不是很大,那麼水流大點,它也沒有什麼關係的,確實有些觀賞魚,還喜歡去衝浪,但那只是少數,時間長了也未必是好事。

那麼,如果我們的魚缸水體過小,濾盒排放的高度又很高,強大的水流一直衝擊著魚缸水面,再加上水質稍微有點過肥,那麼,水面可能就會迅速聚集大量的泡沫,當然有一些也可能是物理性小顆粒過多的緣故,比如說濾材殘渣,這些需要我們自己根據實際情況判斷。

比如說,最近是否大量更換了新水,或者添加了濾材等等,如果水質已經趨於穩定,泡沫還是過多,那就有可能就是水流過大、水質過肥了。

二、魚缸較小,缸內水流把觀賞魚衝的東倒西歪,它們會耗費大量體力,不斷遊動,同時細密的氣泡可能導致觀賞魚體表潰爛

這是我們需要關注魚缸水流過大的第二個要點,就是觀賞魚的遊姿問題。

在很多魚友的小魚缸裡,因為自己飼養觀賞魚的密度很大,水質根本無法調理,在沒有其他招數的情況下,只能不斷地較大過濾,十幾盒濾材、四五層濾盒,一根下水管,比自己飼養的金魚還要粗。

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看這些觀賞魚的反應了。

因為在某些魚缸內,下水管直接下水,即使水流再大,也不會對於金魚等觀賞魚造成衝擊,可能魚缸的長度和寬度擺在那裡。

但是有些小魚缸,只要一下水,整個魚缸立刻形成強大的回流,觀賞魚躲都躲不過去。

這樣就會一天24小時的耗費觀賞魚的體力,尤其是長鰭魚類,魚鰭比較柔軟的魚類,比如蝴蝶鯉、金魚、尾巴較寬的孔雀魚、鬥魚等,一定會深受其害,它們的魚鰭是不可能完整的。

再者就是,當魚缸內的氣泡滿缸飛舞的時候,只要觀賞魚的體表有傷或者入缸壓抑,分泌各種體表物質,必定會迅速黏附到這些氣泡,導致觀賞魚的體表開始潰爛。

很快它們就會趴缸躲避、紅血絲上身,甚至於水黴出現,這些都是飼養觀賞魚必須注意到的問題。

三、強大的水流衝擊濾棉,導致物理過濾無效,濾棉經常溢流或者直接爛掉

上述所說的都是魚缸內的水流,主要是針對水面和觀賞魚體表的,而無論是其他各種形式的過濾系統,流經濾棉的水流一定不要過大。

如果水流過大的話,會導致很多不良情況。

第一種就是濾棉經不起這種一天24小時高壓水槍似的衝刷,使得上層濾棉比魚缸內的水質還乾淨,其他雜質都到下一級過濾倉中去了,減緩了生化濾材的使用壽命。

第二種就是上層濾棉很快潰爛不堪,需要我們整天更換濾棉。

第三種就是濾棉迅速積水,要麼雜質通過積水流走,要麼濾棉總在溢流,還未必有過濾效果。

這些都是魚缸水流過大造成的問題。

當然了,這個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比如說也有可能是,濾棉的質量確實太差,也有可能是,我們的濾棉鋪設得較多或者過於細密,還有可能是,濾棉底部下水不通暢,或者濾棉沒有架空,也就是沒有乾濕分離。

這些情況是都有可能出現的,我們不能說只要一遇到問題,一定就會賴在水流過大的問題上,不是不可以想辦法處理的,辦法也有很多,無外乎更換適當的濾棉,而不是價格的高低,對濾棉進行乾濕分離的操作,或者套個魔袋啥的,也可以使用雨淋管分散水流……

總而言之,方法多多,下濾和上濾魚缸還不太一樣,我們要依據不同的魚缸去做不同的調整。

但是,如果水流過大的話,那也未必能夠調整得過來。

四、最後一點,還要關注魚缸內的水流平衡,儘量去除雜質

當然了,如果把魚缸的水流設計得過小,有可能就會導致魚缸底部的雜質無法聚集,這也是個問題,濾棉和水泵就不能有效收集這些雜質了。

所以說,這一點我們也要考慮,儘量達到一個相對的平衡就可以。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如何應對魚缸裡的黑白雙煞,只有黑白顏色的觀賞魚最愛患病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經常收到一些魚友發來的牢騷,那就是為什麼我的魚缸裡其他觀賞魚都是一切正常,只有那個鶴頂紅金魚,動不動就紅血絲?簡直被它給整煩了,來來回回的下了很多藥物也不見好,反而越來越嚴重,實在不行只有放棄。
  • 下列觀賞魚都比較容易飼養,為什麼很多魚友不願意飼養它們呢?
    但是養魚老道發現,在這些最容易飼養的觀賞魚品種中,很多的新魚友並不願意去嘗試,有些老魚友也並沒有想要飼養它們的意思,究其原因會有以下幾點:總是最為兇狠和食量巨大的觀賞魚比較容易飼養大部分情況下,這些觀賞魚都是肉食性的、鬥性十足和個體較大的中大型觀賞魚,它們比較容易飼養,這是在水族界裡一個鐵定的規律
  • 魚缸過濾系統和照明燈,24小時開啟,觀賞魚能不能被累死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關於魚缸過濾系統24小時開啟,能不能把觀賞魚給累死的問題,以前經常有魚友會提及。一般情況下,應該是不至於,但是有幾種特殊情況,可能也會導致觀賞魚的死亡,任何問題都不是那麼絕對的。
  • 為什麼魚缸水色一發黃,觀賞魚就患病或死亡,有這種可能性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飼養觀賞魚不會看水色,這個問題其實很嚴重,為什麼今天想起來這個話題?是因為老鄒大叔今天到我這裡拿魚,說起來這件事情。具體的經過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他的,某缸七彩神仙魚飼養密度過大、投餵量過多,最後過濾系統或者說濾棉達到了飽和狀態,然後有機物在魚缸裡大量沉澱,魚缸的水色就開始發黃、發暗,緊接著,觀賞魚就開始患病。爆缸停電、之後再遇停電,觀賞魚安然無恙今天養魚老道的時氣點有些不正啊,應該翻翻老黃曆了,哈哈。
  • 魚缸裡的各種噪音,對於觀賞魚有無傷害,噪音來源都在哪裡?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很多魚友對於自己的觀賞魚確實是真心喜歡,熱愛的程度已經上升到了,擔心魚缸噪音能否影響到觀賞魚的成長問題。據我多年的經驗和實踐來看,除非是我們的魚缸裡整天像拖拉機似的響個不停,那樣的話,那個噪音我們自己也受不了的,而輕微噪音對於觀賞魚基本無礙。
  • 群遊效果極佳、飼養較為簡單、幾乎很少患病的一種中型觀賞魚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不少魚友對於觀賞魚的群遊很感興趣,說是大多數的小型觀賞魚,在水體環境較為寬大、群體有一定壓抑的情況下,它們都可以達到很好的群遊效果,但是,如果在中、大型觀賞魚中去尋找的話,一般找不到這樣的品種。就是說,既能夠保證我們在飼養上較為簡單、又可以達到很好的群遊效果,這樣的中大型觀賞魚比較難找。
  • 魚缸過濾器為什麼會吸死觀賞魚,有很多原因!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正常的情況下,所有的觀賞魚都能夠可以輕易的避開魚缸內過濾器的吸附,一般的來講只要是觀賞魚身體強壯,這個問題不應該是大問題,但是也有一些特殊原因可能會導致這種現象的發生:一、魚兒太小,過濾器功率太大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很多魚友為了魚缸的水質更加的潔淨
  • 觀賞魚長期在魚缸下水處徘徊、聚集,這是很危險的,可能死魚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觀賞魚如果長期在魚缸的下水處徘徊、聚集,這肯定不是什麼好現象的,如果假以時日,基本上就此題無解了。第二點原因就是,各種疾病也有可能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大部分源於觀賞魚的鰓部疾病再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觀賞魚的鰓部已經發生了病變,或者在購買之前,它們的魚鰓已經患病。
  • 魚缸裡的怪事:我的魚缸配了增氧泵,為什麼觀賞魚還是缺氧了?
    更何況,觀賞魚的魚鰓工作量還挺大,身兼數職,除了要完成呼吸任務,還要進行離子交換和水交換,只要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到另外兩個環節,而這種影響大多是致命的。我們不妨繼續把這個問題微觀化一下,看看氧氣是增氧進入魚體的。觀賞魚呼吸方式解析觀賞魚的呼吸是通過口腔和鰓腔兩部分空間的友好合作來完成的。
  • 觀賞魚在水中倒立、側躺、傾斜遊動,它們就一定是患病了嗎?
    關注養前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這個問題也是要分為很多情況對待的,並不一定每次遇到這些情形都說明它們·一定是患病了,或者說就一定需要我們去下藥治療。在它們躲無可躲的情況下,它們就會在魚缸的加熱管或者過濾器底部尋找藏身之處,雖然說眼睛在不斷地盯著我們,但是身體就會明顯的開始傾斜,這些都是極為常見的觀賞魚害怕的肢體語言,對於它們出現的這些肢體動作,我們根本無需理會。
  • 飼養觀賞魚養水的主要問題就是,明明可以偷懶,偏要假裝勤快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這幾天在養魚老道所發的文章和視頻中,似乎是都在向魚友們透露一個信息,這個信息到底是什麼呢?那就是開缸初期魚缸水質的穩定問題。
  • 哪些觀賞魚比較皮實,如何界定觀賞魚比較容易飼養,有什麼標準?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很多的新魚友一直想讓養魚老道給大家推薦一些飼養起來比較皮實的觀賞魚品種,事實上市面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觀賞魚都比較容易飼養,同一種觀賞魚,有的魚友能夠把它們飼養的很好,而有些魚友就能夠輕易地把它們養死。
  • 養新手選哪種觀賞魚更容易養?這三種觀賞魚,魚缸裡想養死都難
    最近發現又有一波養魚新手,準備入觀賞魚的坑了,在跟咱們《養魚說》諮詢哪一種觀賞魚最好養最適合新手飼養。那好吧,又到了給各位養魚新手朋友推薦,最好養的觀賞魚的時間了。不過首先在大家諮詢之前,大家要知道,咱們家裡的飼養環境是怎麼樣的?
  • 鬥魚科的觀賞魚都有哪些品種,哪些容易飼養,各有什麼優缺點?
    由於很多魚友並不知道還有什麼絲足鱸科,只知道上述的觀賞魚和鬥魚習性一致,一般的都會把這些觀賞魚叫做鬥魚科,所以約定俗稱,大家也就習慣於這麼稱呼它們了。鬥魚科的觀賞魚其實都比較容易飼養鬥魚科的觀賞魚其實都比較容易飼養,我們通過攀鱸魚就可見一二。
  • 魚缸的生化濾材擺放問題,有什麼注意事項?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雖然說魚缸的生化濾材多種多樣,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即使是使用同一種濾材,飼養同樣的觀賞魚、在同樣的密度下,由於我們濾材的擺放方式不一樣,可能最終對於魚缸水質的作用也會有所不同。養魚老道常說,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自己的悟性,知道問題的原理到底在哪,那麼剩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只要一眼能夠看穿事物的本質,我們就要堅信自己的見解,千萬不要去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 為什麼混養魚缸內,總有部分觀賞魚不發色,主要原因在哪裡?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關於混養魚缸觀賞魚部分不發色的問題,近期有不少魚友在詢問。而魚友們的出發點,永遠是:這條魚是不是有病了,是不是寄生蟲了,是不是腸炎了?
  • 哪怕在同一魚缸裡,最喜歡的觀賞魚總會最先死掉,原因在哪裡?
    一位網友在評論處,如此評論道:我養魚發現了一件怪事,那就是你越喜歡哪條魚,它就越容易死,其實都在一個缸裡養著,餵食換水基本都一樣,總是養到最後,剩下來自己最不喜歡的那幾條,反而怎麼養,它都不會死,讓我們養也不是,不養也不是……其實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不在一個魚缸裡飼養的不同品種,我們越喜歡哪一缸魚,它們患病或者死亡的概率也會越大,這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也很常見
  • 福利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原生魚,魚缸除藻能力強,原生魚潛力股
    在原生魚家族中存在著一類觀賞魚,學名叫做「黑鰭鰁」。黑鰭鰁身上布滿黑色的花紋,體型有點像我們熟悉的小鰁魚。這種魚的性格比較溫順,而且體色相對來說比較鮮明,對其他魚也很友好,同時還會啃食魚缸中的藻類。原生魚普遍都很皮實,這種魚也不例外。
  • 飼養觀賞魚,魚缸的濾棉和濾材清洗與否,取決於很多的不確定因素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你好,我想請問一下:你之前一個視頻說濾棉一般一年多都不會去管它的,昨天又看到你的另外一個視頻說,並不是水質好就不用清洗或者更換濾棉。現在我有點糊塗了,所以就想問問你,一般過濾槽多久清理一下合適?
  • 只要有個魚缸或者容器,都能養好觀賞魚,就看我們如何去使用了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飼養觀賞魚,由於品種眾多、形態不一,因此我們選擇的飼養容器也是形形色色,未必一定要去使用大型水族箱飼養,我們只能說,配備合理的過濾設備、魚缸的水體大一些,我們飼養起觀賞魚的難度會相應小很多。只是相對來說,魚缸越大越好、水體越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