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重大外交事件發生時,世界的目光都會聚焦到中國外交部的表態,因為他們的每一句話不僅代表著外交部,更是代表著中國向世界發聲。
2017年,外交部的表態也多次成為輿論熱點,這些回應不但有理有據,不卑不亢,更是巧妙地運用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既顯得文化底蘊十足,又使得措辭意味深長,讓人直呼「厲害了!我的大國外交」!
「懸崖勒馬」
3月8日,外交部長王毅在兩會記者會上談到「薩德」時表示,引進「薩德」顯然是一個錯誤的選擇,不僅有違為鄰之道,而且很可能使韓國陷入更不安全的境地。我們奉勸韓國國內某些勢力不要再一意孤行,否則結果只能是損人又害己。中方敦促韓方懸崖勒馬,中止部署,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枉費心機」
2月7日,針對「日本收買英國右翼智庫抨擊中國」一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回應道,如果報導內容屬實,我只能說這是枉費心機。日方一方面呼籲改善中日關係,如果另一方面又無端攻擊抹黑中國,這就涉及誠信問題了。我們敦促日方切實端正對華認識,多做有利於中日關係改善的事,而不是相反。
「捕風捉影」
3月3日,針對「中國公民入境濟州島受阻,國家旅遊局提嚴正交涉」是否與「薩德」有關的問題,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中方對中韓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持積極開放態度,但這需要有相應的民意基礎和輿論氛圍。與其總是在這裡捕風捉影或疑神疑鬼,不如切實傾聽民眾呼聲,採取有效措施。
「別有用心」
7月7日,針對印度所謂「三國交界點」說法,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稱,此次印軍非法越界的地點位於中印邊界錫金段的邊界線上,距離吉姆馬珍雪山約有2000多米之遠,與三國交界點問題沒有關係。印方無視邊界條約的規定,把整個洞朗地區說成是三國交界點的範圍,顯然是別有用心。
「井底之蛙」
7月14日,針對「蔡英文稱很榮幸接待巴拉圭總統」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希望臺灣當局審時度勢,儘快回到「九二共識」上來,不要再做逆潮流而動、不得人心的事。奉勸島內某些人士,一定要睜開眼睛看世界,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做井底之蛙。
「過河拆橋」
7月14日,針對「美國或對中國涉朝公司宣布新制裁」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方積極參與了安理會一系列涉朝決議草案的磋商,並支持有關草案的通過。決議通過前,找中方幫忙,同中方合作,決議通過後,卻又對中國搞單邊制裁,這不是「過河拆橋」是什麼?
「仁至義盡」
8月22日,針對「印度就中印洞朗對峙問題尋求俄方支持」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道,中方迄今保持著高度克制。我們可以做到仁至義盡,但希望印方能夠拿出一個大國應有的負責任、守法律、講道理的態度,做出理性和明智的判斷和決策。
「杯弓蛇影」
11月8日,針對「『天鯤號』下水強化填海造島能力」的猜測,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稱,「天鯤號」是中國疏浚裝備研發建造領域的新成果。希望有關媒體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的科技發展進步和工程能力提升,不要隨意聯想,更不要草木皆兵,杯弓蛇影。
「混淆視聽」
12月1日,針對「美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道,所謂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概念並不存在於世貿組織的多邊規則中,只是個別成員冷戰時期的國內產物,世貿組織164個成員中有此國內法的成員寥寥無幾。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反傾銷「替代國」做法需嚴格依照中國加入議定書的規定如期取消,與中方是否滿足所謂市場經濟地位的標準沒有關係。某些國家和人員試圖將兩者加以聯繫,明顯是混淆視聽。
「無事生非」
12月15日,針對「美再次呼籲中國停建南海島礁」一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回應道,中國在自己的國土上開展和平建設活動、部署必要的防衛設施是非常正常的,這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當前,在中國和東協國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不斷趨穩向好。我們還是希望域外國家和有關方面尊重域內國家的努力,不要無事生非,不要興風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