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閱讀】地球上100萬種生物正在瀕臨滅絕!

2021-02-08 別鬧了外教

A new report confirms that life on Earth is in trouble

一份新的報告證實,地球上的生命陷入了困境


A million species may be at risk

100 萬物種瀕臨滅絕


A million species of animals and plants are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 Three-quarters of the world’s land and two-thirds of its marine environment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altered」 by human action. Urban areas have doubled in size in just the past 30 years.

地球上有 100 萬種動植物正瀕臨滅絕。全球四分之三的陸地環境和三分之二的海洋環境已經因人類的活動而「顯著改變」了。在過去的 30 年裡,城市的面積增加了一倍。


More than 85% of wetlands have been lost. More than 90% of ocean fish stocks are being harvested at or above sustainable levels. These are among claims made in a report published on May 6th by the 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a big international quango.

超過 85%的溼地已經消失了。90%以上的海洋魚類的捕撈量達到或超過了可持續水平。這些數據都是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一個大型國際半官方機構)於 5 月 6 日發布的一篇報告中提出的。


The report, based on 15,000 research papers, makes grim reading. More than 40% ofamphibians are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 as are a third of marine mammals, a third of sharks and a third of corals (a novel idea for the protection of which is described in the next story). Even 10% of the world’s insects are on the brink.

讀起這份基於 15000 篇研究論文的報告著實令人沮喪。超過 40%的兩棲動物正瀕臨滅絕,三分之一的海洋哺乳動物、三分之一的鯊魚和三分之一的珊瑚(下一篇文章描述了保護珊瑚的新想法)也瀕臨滅絕。此外,全球 10%的昆蟲也正瀕臨滅絕。


A cynic might suggest that 1m is a suspiciously headline-grabbing figure. It is, indeed, only a little short of the number of animal and plant species (around 950,000 and 200,000 respectively) currently recognised and

described by science. And its accuracy depends on many assumptions. But it is probably not a bad guess.

憤世嫉俗者可能會認為這 100 萬不過是頭條新聞中為了吸人眼球的一個並不可靠的數值而已。的確,這一數值僅比目前科學界已經認識並加以描述的動物和植物物種的數量(分別約為 95 萬和 20 萬)略少一些。這一數值的準確性取決於許多假設。但它很有可能並不是一種胡亂的猜想。


A consensus is emerging of there being some 8m species of animals and plants (the report ignores bacteria, fungi and unicellular creatures like Amoeba).

如今科學界正在形成一種共識,即地球上現存大約 800 萬種動植物(不包括細菌、真菌以及阿米巴等單細胞生物)。


Using figure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 which publishes an annual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the report’s authors looked at the proportion of threatened species in well-studied groups of organisms andextrapolated.

報告的作者利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發布的年度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數據,對生物群體中瀕危物種的比例進行了研究和推論。


In those groups, the IUCN reckons around a quarter of species are at risk of extinction. Many of the best-studied groups, however, are vertebrate animals, while most animals are invertebrates.

Extrapolating from vertebrates to invertebrates is risky.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估計,大約四分之一的物種存在著滅絕的危險。然而,被研究的最多的動物往往是一些脊椎動物,但實際上無脊椎動物的佔比更大。以對脊椎動物的研究來推斷無脊椎動物可能並不可靠。


The authors therefore made an exception for insects, the most speciose group (5.5m of the 8m purported species). For these they suggest 10% might be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a figure in line with one derived by combining data on habitat degradation with the known relationship between habitat area and species numbers.

因此,作者通過另外的方法對昆蟲做了推斷,昆蟲是種類最多的物種(在傳說的800 萬物種中有 550 萬是昆蟲)。他們認為有 10%的昆蟲可能瀕臨滅絕——這一數值與通過棲息地面積和物種數量之間的已知關係推算出的數值相一致。


This suggests 9% of terrestrial animals (most of which are insects) are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 Add the figures up and a bit over 1m is what you get. Depressing.

這表明 9%的陸棲生物正瀕臨滅絕。把這些數字加起來,你就能得出一個比 100 萬多一點的數值了。多麼令人沮喪啊。


相關焦點

  • 地球正在經歷第6次物種大滅絕?
    瀕臨滅絕的植物伏牛花在地質史上,由於地質變化和大災變,生物經歷過5次自然大滅絕現在,因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了1000倍,地球進入第6次大滅絕時期。7月18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長、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中國委員會秘書長馬克平在首都科學講堂上,呼籲保護生物多樣。■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滅絕《自然》雜誌稱,50年後100多萬種陸地生物將從地球上消失。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2020-05-24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地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面臨生存威脅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中各種動物、植物、微生物處於動態平衡,如果生態系統中任何一種成分發生哪怕微小的變化都會造成巨大的威脅。不久前,聯合國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地球上有100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而處於食物鏈頂層的人類面臨著巨大的生存挑戰。這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由來自全球知名大學的七位科學家聯合完成,研究內容則由來自50多個國家的150名研究人員共同完成,比以往研究更具有參考價值。報告顯示,在南極洲,第二大帝企鵝群已經連續三年沒有繁殖後代,這導致帝企鵝數量崩塌式的下跌。
  • 100萬物種瀕臨滅絕,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
    每年的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
  • BBC《滅絕的真相》,100萬物種瀕臨滅絕!
    其中《滅絕的真相》一集最受矚目,觀眾將在大衛·愛登堡爵士的帶領下,深入了解地球上脆弱的群體與物種面臨的險境。60 分鐘的探索旅程中,觀眾將見識史無前例的野生動物滅絕速度。並認識到工業和人為因素如何導致滅絕的悲劇發生,如果不採取積極行動將要導致的嚴重後果。
  • 如今地球是什麼狀態?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真的出現了?
    根據公布出來的數據顯示,由於多重因素的影響,在我國3萬種高等植物中,有3000多種處於受威脅或瀕臨滅絕的境地,也就是有危險。所以如今我們在提升森林覆蓋率的時候,重點就是挽救我國動植物的正常,穩定發展。
  • 科學家稱50萬種昆蟲瀕臨滅絕 恐帶來災難
    中新網2月11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科學家10日提出警告說,地球100萬種動植物面臨滅絕,其中一半是昆蟲,而它們的消失,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報導稱,芬蘭自然史博物館生物學家、本研究主要執筆人佩德裡奧·卡爾多索說,「現今昆蟲的滅絕危機讓人極度憂心」,「但我們所知的只是冰山一角」 。資料圖:蟑螂。 據報導,可以飛行、爬行、挖洞、跳躍和在水上行走的昆蟲消失,是集體滅絕事件的一環。
  • 人類正在經歷一場現實版的物種大滅絕
    可是地球生命進化演化之路卻並不平坦,歷史上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又稱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古生物學家認為是是由於全球氣候變冷即大冰河時期造成的。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又稱泥盆紀大滅絕,導致此次滅絕事件的原因現在還不清楚。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又稱二疊紀生物大滅絕,科學家認為這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和超新星爆發產生的伽馬射線暴照射地球有關。
  • 50萬種生靈面臨滅絕:後果無法想像
    2月10日,據外媒報導,芬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家一項新研究表示,地球上面臨滅絕的約100萬動植物種中有一半是昆蟲,這將對人類未來造成災難性影響。芬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家、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佩德羅·卡多索(Pedro Cardoso)說:「目前的昆蟲滅絕危機令人深感擔憂,然而,我們所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在之前的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中,不管是空中還是陸地或是水裡的昆蟲,都受到了毀滅性打擊。」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了1000倍,地球正在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期。
  • 綜述:全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 生物多樣性保護亟待變革
    新華社巴黎5月6日電綜述:全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 生物多樣性保護亟待變革新華社記者陳晨聯合國6日在巴黎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約百萬物種面臨滅絕威脅,人類活動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不過,只要從地方到全球各個層面開始「革命性改變」,拯救全球生物多樣性仍為時未晚。這是聯合國框架下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首次發布報告,也是自2005年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報告發布以來對自然環境最全面的一次分析。
  • 地球正經歷第七次物種大滅絕?
    主流觀點認為,地球目前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但發表在《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過去可能還發生過另一起此類事件,只不過研究人員直到現在才發現。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0日報導,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的米歇爾·蘭皮諾和中國南京大學的沈樹忠(音譯)發表論文稱,目前我們正經歷的生物多樣性喪失應該被稱為「第七次」大滅絕。因為發生於約2.6億年前的「瓜德魯普統末期生物滅絕」事件的嚴重性此前一直被低估。
  • 生物集群滅絕:生命演化中的自然現象
    已有的統計數據表明,地球上的生物平均以每100萬年2~5個科的速率在滅絕;地球上曾存活過10~40億種動物、植物和真菌類,其中97%以上已經滅絕。已知現存哺乳動物有5000多種,但其中1/4可能將滅絕;現有1211種鳥類瀕臨滅絕,佔總數的1/8;全球瀕臨滅絕的植物種類佔全部物種的47%!在以往的集群滅絕時期,平均每天也就幾個種被滅絕,而如今每天被滅絕物種猛增至100個,若按此計算,100年內365萬個物種將滅絕。如果全世界現有的生物有2000萬種,那麼不消1000年,地球上的物種將消失殆盡。
  • 百萬物種瀕臨滅絕
    據每日科學網7日消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日前發布一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警告稱:全球物種正在以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衰退,物種加速滅絕可能對世界各地的人們造成嚴重影響。這也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一份全球自然損失評估報告。
  • 科學家: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2000多種或在人類口中滅絕
    作者:文/虞子期 在地球上,生物可以說控制著地球的生態系統穩定發展,但是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以及人類活動等因素,我們看到的越來越多的生物面臨滅絕或消失。
  • 生物入侵有多嚴重?老鼠入侵戈夫島,島上的鳥類已經瀕臨滅絕
    眾所周知,生物入侵是每個國家都頭疼的事情,當外地生物突然造訪,會對原本穩定和諧的生物圈造成嚴重災害。比如我們國家的外來物種「清道夫」,因為繁殖力強,能在臭水溝中生活,在我國很多地方已經泛濫,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系統。
  • 我國3000多種高等植物危險,科學家警告,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或來了
    ,有3000多種處於受威脅或瀕臨滅絕的境地,也就是有危險。從現有的趨勢來看,人類活動的影響確實大了很多,那必然在沒有任何改變的情況之下,動植物的滅絕或消失肯定會加速之中,在2020年的時候,我們也看到了我國宣布滅絕的生物——白鱘。這個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生物確實令人惋惜,可能很多人都沒見過真實的它,包括我自己,都已經滅絕了,那麼也不可能再看到它了,除非再現「奇蹟」,但是這個概率極低。
  • 已滅絕的物種再度復活!是科學統計失誤,還是地球物種正在復活?
    自然界中曾經孕育了1億5000萬種的生物。但到如今卻僅僅只剩下了1%的生物品種,雖然看似還非常的豐富,但和幾億年之前的地球物種相比較起來,早已不值得一提了。致使這一結局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的災難。尤其發生於二疊紀時期的大滅絕,致使97%以上的物種都滅絕了。其中人類最為熟悉的一次物種滅絕,毫無疑問是距離人類最近的,發生於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頂之災。
  • 北極熊和河馬首次被列入瀕臨滅絕動物名單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最新報告首次將北極熊和河馬列為瀕臨滅絕的動物。設在日內瓦的環保組織「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最新報告預計,由於全球氣溫變暖,冰川融化,在未來50年的時間裡,北極熊的數量可能下降三分之一。在非洲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河馬的數量減少了95%。偷獵是河馬減少的主要原因。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來臨了,並且速度正在加快,這不是危言聳聽
    慢慢歷史長河之中,有多少生物的誕生,又有多少生物的滅絕呢?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上又經歷了多少文明的存在呢?根據現有科學的研究發現,35億年前地球上生物的出現。在地球上已經出現的生物之中,已經有98%的生物滅絕了,而現如今存在於地球上的也僅僅只有2%,可以想像生物的大滅絕到底有多嚴重。
  • 滅絕滋生滅絕: 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導致更多物種滅絕
    圖片來源:Roger de la Harpe/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根據科學家的說法,地球現在正處於物種大滅絕的進程中,這是地球歷史上的第六次。近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稱,物種滅絕的速度比預期要快上百倍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