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2000多種或在人類口中滅絕

2020-12-02 騰訊網

作者:文/虞子期

在地球上,生物可以說控制著地球的生態系統穩定發展,但是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以及人類活動等因素,我們看到的越來越多的生物面臨滅絕或消失。

根據《生物保護》雜誌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發出了最新的警告稱,地球上面臨滅絕的100萬種動植物物種中有一半是昆蟲,它們的消失可能對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來自芬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家佩德羅·卡多佐表示「當前的昆蟲滅絕危機令人深感憂慮」,所以說生物的保護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得採取措施了,人類也將是在受影響的群體之中,生物群體之中有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

而根據生物學家的表示,這只是我們所知道的「冰山一角」,而這次我們要怪自己,因為人類活動幾乎是所有昆蟲種群減少和滅絕的原因。

主要動因是棲息地的減少和退化,其次是汙染物(尤其是殺蟲劑)和入侵物種,過度開發等,而在昆蟲的種群之中,人類飲食中也佔據了2000多種,也就是說有2000多種昆蟲或在人類的「口中」滅絕,而且氣候變化也造成了損失,這都是多重的影響。

我們最為明顯的可以看到,蝴蝶,甲蟲,螞蟻,蜜蜂,蜂,黃蜂,蒼蠅,蜻蜓等生物的衰落,所帶來的後果遠遠超過了它們的滅亡。

確實,我們以前都可以用「鳥語花香」在季節性之中習形容,然而如今我們不說城市裡面,就算是在農村,能有多少人可以看到鳥,魚,蝴蝶等生物,基本都是沒有吧?同時我們都知道,許多昆蟲在我們種植糧食之中,佔據了一個主要的問題,那就是授粉,養分循環和害蟲防治。

而有了它們之後,我們的糧食作物可能會更加的「豐盛」,因為它們可以讓農作物的分配更加的好,這樣成長過程也沒有其他的阻擾問題存在,所以這都是直接性的對人類的影響,如果人類連它們都「保護住」了,更加別說到最後對自己的影響有多大,到時候「哭」都沒有用。

根據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科學小組(IPBES)的數據顯示,在全球範圍內,需要昆蟲授粉的作物每年的經濟價值至少為235-577億美元。這是一個全球的平均數,而根據科學報告明確指出,僅在美國,這些「生態系統服務」每年就價值570億美元(520億歐元)。

然而在歐洲和美國,鳥類數量的急劇下降與使用農藥導致的昆蟲種群的減少有密切的關係,如今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僅評估數據顯示,在已知的100萬種昆蟲中的8400種生物是瀕危狀態。

其中自200年前工業時代進入高峰發展時期以來,所有昆蟲中有5%至10%滅絕了。

而很久以前,保護科學家發表了關於「 自然崩潰」的「對人類的警告」 。在2017年的時候,他們發布了第二次警告,由15000名科學家籤名共同給予的警告,但是這種警告似乎並沒有多大的效果,人類咋辦?

只能說人類對生物的保護並沒有達到實際性的效果,所以說真的已經到了緊急的階段,真的是再不保護就晚了。

當然對於如今的情況來說,確實最大的問題除了人類之外,那就是生態系統的問題。而早年的時候,我們看到霍金也發表過相關的預言,聲稱人類必須在100年內逃離地球否則將滅亡,而在這個警告的預言之中,其中除了說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之外,直接誒就點名了全球變暖的問題。

所以說,就算是霍金的預言,都覆蓋到了全球變暖問題之上,很明顯,氣候問題已經成為了科學界關注的重點,它不僅導致了很多地區的生物急劇爆發,產生生態平衡的不穩定性,還讓更多的生物處於滅絕的狀態,例如最近幾天,東非地區爆發蝗蟲的恐慌。

根據聯合國表示,對於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而言,如此大規模的蝗群已經是25年未遇,而肯亞則在近70年內從未面臨如此大規模的蝗災威脅。

蝗災屬於一種自然災害,蝗蟲蜂擁而至,大量啃食農作物。在最不發達國家,蝗蟲入侵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導致嚴重饑荒。而這些的背後,都少不了氣候變化的支撐,這就是相互之間的影響,饑荒出現之後,將導致人類的一個生存平衡被打破,這就是生物問題可能引發人類的問題。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警告: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人為活動是「罪魁禍首」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11日報導,芬蘭科學家在《生物保護》雜誌中撰文警告稱,約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它們的消失可能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性影響。該研究作者、自然歷史博物館生物學家佩德羅·卡多佐表示:「當前的昆蟲滅絕危機令人深為憂慮,而這只是冰山一角。
  • 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 人為活動是「罪魁禍首」
    科技日報北京2月12日電(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芬蘭科學家在《生物保護》雜誌中撰文警告稱,約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它們的消失可能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性影響。該研究作者、自然歷史博物館生物學家佩德羅·卡多佐表示:「當前的昆蟲滅絕危機令人深為憂慮,而這只是冰山一角。現階段,所有昆蟲種群的減少和滅絕幾乎都可以歸因於人類活動。」
  • 科學家警告: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或給人類帶來災難性後果!
    科學家在一份「對人類的警告」的研究中表示,地球上面臨滅絕的100萬種動植物物種中,有一半是昆蟲,在水面上飛行、爬行、鑽洞、跳躍和行走的昆蟲的消失是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一部分,在過去5億年裡發生了六次。上一次滅絕發生在6600萬年前,當時一塊不穩定的太空巖石摧毀了陸生恐龍和大多數其他生命形式。這一次卻是人類的錯。卡多索對法新社說:「人類活動是幾乎所有昆蟲數量減少和滅絕的原因。」
  • 50萬種生靈面臨滅絕:後果無法想像
    2月10日,據外媒報導,芬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家一項新研究表示,地球上面臨滅絕的約100萬動植物種中有一半是昆蟲,這將對人類未來造成災難性影響。芬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家、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佩德羅·卡多索(Pedro Cardoso)說:「目前的昆蟲滅絕危機令人深感擔憂,然而,我們所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在之前的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中,不管是空中還是陸地或是水裡的昆蟲,都受到了毀滅性打擊。」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了1000倍,地球正在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期。
  • 救救昆蟲!科學家稱50萬種昆蟲瀕臨滅絕 恐帶來災難
    中新網2月11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科學家10日提出警告說,地球100萬種動植物面臨滅絕,其中一半是昆蟲,而它們的消失,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報導稱,芬蘭自然史博物館生物學家、本研究主要執筆人佩德裡奧·卡爾多索說,「現今昆蟲的滅絕危機讓人極度憂心」,「但我們所知的只是冰山一角」 。資料圖:蟑螂。 據報導,可以飛行、爬行、挖洞、跳躍和在水上行走的昆蟲消失,是集體滅絕事件的一環。
  • 科學家:五十萬種昆蟲面臨滅絕
    飛行、爬行、挖洞、跳躍和在水面上行走的臭蟲的消失是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一部分科學家在「警告人類」中說,地球上面臨滅絕動植物中有50萬種是昆蟲,它們的消失可能對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大滅絕在過去的五億年中發生了六次。最後一次大滅絕發生在6600萬年前,當時一塊錯誤的太空巖石消滅了陸地上的恐龍和大多數其他生命形式。這次我們要怪誰卡多佐對法新社說:「人類活動幾乎是所有昆蟲種群減少和滅絕的原因。」
  • 科學家:五十萬種昆蟲面臨滅絕
    在水面上飛行,爬行,挖洞,跳躍和行走的昆蟲的消失是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一部分科學家在「警告人類」中說,地球上面臨滅絕的100萬種動植物物種中有一半是昆蟲,它們的消失可能對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卡多佐對法新社說:「人類活動幾乎是所有昆蟲種群減少和滅絕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棲息地的減少和退化,其次是汙染物(尤其是殺蟲劑)和入侵物種。過度開發(人類飲食中有2000多種昆蟲),而且氣候變化也造成了影響。蝴蝶,甲蟲,螞蟻,蜜蜂,蜂,黃蜂,蒼蠅和蜻蜓的衰落所帶來的後果遠遠超過了它們的滅亡。「隨著昆蟲的滅絕,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物種,」卡多索說。
  • 100多萬種動植物面臨滅絕危機,科學家:或對人類造成災難性影響
    據法新社2月11日報導,近日多名科學家在《生物保護》雜誌上發出了「對人類的警告」,地球上有100多萬種動植物物種面臨滅絕的危機,其中有一半是昆蟲,它們的消失可能對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圖片來源:法新社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來自芬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家佩德羅·卡多佐說:「當前的昆蟲滅絕危機令人深感憂慮,而且我們所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昆蟲的大規模滅絕事件,在地球上發生過5次,主要是由於地球的環境自然變化引起的物種大滅絕。
  • 科學家:地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面臨生存威脅
    不久前,聯合國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地球上有100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而處於食物鏈頂層的人類面臨著巨大的生存挑戰。這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由來自全球知名大學的七位科學家聯合完成,研究內容則由來自50多個國家的150名研究人員共同完成,比以往研究更具有參考價值。報告顯示,在南極洲,第二大帝企鵝群已經連續三年沒有繁殖後代,這導致帝企鵝數量崩塌式的下跌。
  • 科學家:企鵝可能很快徹底滅絕
    但是從何一個數據說明我們地球的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在出現了,因為越來越多生物滅絕或消失已經出現,並且已經可以通過數據來進行說明,在2020年的時候,《生物保護》雜誌就說明了生命滅絕的趨勢。根據芬蘭科學家卡多佐研究的數據指出,在全球範圍之中,昆蟲的滅絕速度已經算是創下新高,約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它們的消失可能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性影響。而滅絕的原因確實因為人為活動所引起的。
  • 昆蟲大滅絕
    迄今為止,科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了約200萬種生物。在人類開始系統的物種分類200年後,每年依然有成千上萬種新物種被發現,沒有人知道還有多少有待發現。與此同時,很多物種(尤其是昆蟲)甚至來不及被人類認識就已經滅絕。氣候變化更加快了這個物種滅絕的過程。    地球上生活著不計其數的生命。在第一批微生物出現40億年後,在第一批生物登上陸地4億年後,在人類出現20萬年後,在我們開始對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進行系統分類200年後,每年,依然有成百上千種新的物種被陸續發現。
  • 我國3000多種高等植物危險,科學家警告,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或來了
    ,有3000多種處於受威脅或瀕臨滅絕的境地,也就是有危險。對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出現,在2020年也是「重聲」過,並且科學家認為不僅出現了而且是在加速之中。多年來不少的科學家也在發出警告,但是人類基本都是當「耳邊風」了,所以破壞都沒有停止。
  • 常見昆蟲 也面臨滅絕威脅
    據新華社報導,最近幾十年全球昆蟲數量呈持續減少趨勢。人們一直認為只有一些對棲息地要求高的珍稀昆蟲瀕臨滅絕,但新研究發現即便一些常見昆蟲也面臨巨大威脅。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日前在新一期英國《生物保存》雜誌上發表報告說,對棲息地要求不高的昆蟲往往依賴不同種群間的基因交換,與生活在特定棲息地的昆蟲相比,分布廣泛的昆蟲擁有更加多樣化的種內基因庫。這類昆蟲一旦由於棲息地碎片化,失去通過交換維持基因多樣性的機會,那麼未來就可能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
  • 莫等「昆蟲大滅絕,人類兩行淚」
    資料圖生境千萬處,保護第一條,昆蟲大滅絕,人類兩行淚……近日,「小不點」昆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國際期刊《生物保護》發表了一篇關於全球範圍內昆蟲減少現狀及其驅動因素的綜述報告。英國《衛報》報導甚至稱,全球昆蟲或在100年內滅絕,並帶來生態災難。
  • 物種滅絕速度越來越快嗎,物種的滅絕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
    物種滅絕是21世紀地球面臨的重大災難。科學研究證實,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1000倍。目前,平均每小時有一個物種滅絕。按照這個速度,現有的物種中有一半將在本世紀滅絕。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滅絕的原因和規律,並提出了多種解釋,如隕石撞擊、宇宙射線強度、火山噴發、氣候變化、大氣成分變化、海洋鹽度變化、地磁變化等。以前生物的大規模滅絕是自然災害,現在卻是人為的。一些專家認為,我們正在經歷的滅絕比地球生命史上其他滅絕事件更嚴重。
  • 科學家:1000萬種昆蟲面臨生存危機,人類應該拯救它們
    我們知道許多珍稀動植物,比如大熊貓,金絲猴,揚子鱷,這些可愛的生靈已經得到了人類的妥善保護。但在不為人知的角落,更多的物種也在面臨生存危機。它們其貌不揚,有的會飛,有的會爬行,有的會打洞,有的會結網。這就是地球上的昆蟲們。
  • 第六次生物滅絕?最嚴重災難或在發生,科學家:大批昆蟲開始滅絕
    作者:文/虞子期地球的變化是我們有目共睹的,無論是從環境來說,還是從氣候的變化來說,我們都看到了相應的改變,確實如今的自然災難可能也比較多,特別是最近的高溫可能大家都看到了,世界各地都都遇到了,但是最壞的情況可能又要發生了,根據俄羅斯科學報告7月2日指出,科學家預測了自恐龍滅絕以來最可怕的災難可能已經在發生了
  • 滅絕滋生滅絕: 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導致更多物種滅絕
    研究人員還發現,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引起連鎖反應,使其他物種也容易遭受同樣的命運。也就是說:滅絕正在滋生滅絕!隨著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科學家們正在爭分奪秒,爭取在這些脆弱的生命消失前好好研究它們。
  • 二疊紀大滅絕發現新證據,科學家發出警告:人類面臨著一樣的問題
    人類和二疊紀時期的生物,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不同的是,它們已經滅絕,我們還有時間。現在的自然界裡,從數量和種類來看,昆蟲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如果不是體型限制了它們,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就不是人類了,而是昆蟲。
  • 一妻一夫制提前滅絕,一夫多妻制反能生存,昆蟲繁殖實驗得出結果
    在地球這個大家庭裡,生命隨處可見,一束花朵,一棵小草,一隻飛鳥,一條魚,一隻蚊子,它們都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個體,每時每刻都有無數種動植物正在地球世界上共同演繹著多彩生命,我們人類也是其中的一員。有統計資料顯示,地球上已經被人類登記在冊的動植物物約有170萬種,是不是覺得生命種類已經多得不得了啦?但其實這仍然只是生物總量的一部分,有科學家曾經保守估計地球上動植物約870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