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這個大家庭裡,生命隨處可見,一束花朵,一棵小草,一隻飛鳥,一條魚,一隻蚊子,它們都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個體,每時每刻都有無數種動植物正在地球世界上共同演繹著多彩生命,我們人類也是其中的一員。有統計資料顯示,地球上已經被人類登記在冊的動植物物約有170萬種,是不是覺得生命種類已經多得不得了啦?但其實這仍然只是生物總量的一部分,有科學家曾經保守估計地球上動植物約870萬種。
但是今天由於自然環境壓力,人為壓力等多種不利因素,估計有100萬動物物種被逼到了滅絕邊緣,不少物種在加速滅絕,反常天氣的出現,自然環境的變遷,人類帶來生存威脅等。尤其是人類影響,對生物帶來的影響和傷害幾乎無處不在,化學物品汙染,膠料汙染,森林砍伐,這些都對物種食物來源和長期棲息地造成不可逆影響。之前有研究指出,幾乎每天都有物種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物種總量出現了下滑趨勢。
除了這些,繁殖方式也會導致物種滅絕,成為今天的一個新話題,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多種繁殖方式,一妻一夫制,一妻多夫制,一夫多妻制,甚至還存在無性繁殖,6月19日,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的喬安妮·戈德溫和艾麗森·拉姆利在《全球變化生物學》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結果得一個結論,一妻一夫制不利於動物物種延續,或會導致動物提前滅絕,反而是一夫多妻制,競爭繁殖,更有利於物種生存下來。
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競爭繁殖方式可以讓下一代獲得「好基因」並清除體內「不良基因」,有助於種群免於滅絕。在一項長達十年的昆蟲繁殖方式實驗中,科學家將模型昆蟲赤擬谷盜數量分成相等兩部分,一部分用一妻一夫制方式繁殖,另一部分用一夫多妻制方式繁殖,用以模擬自然界中物種的繁殖方式,好用來觀察種群的適應性和滅絕情況。當實驗結束時,一妻一夫制的一部分已經提前滅絕了,但是一夫多妻制仍保留了最初60%人口,赤擬谷盜總共繁衍了95代。
儘管這只是對一個物種的一次繁殖實驗,並沒有太大說明力,並不能代表所有自然界物種,暫時還不能確定這兩種繁殖方式是否對自然界其它物種也會造成影響,無可厚非的是,這項長達10年的研究總出發點是好的,科學家希望借用改變繁殖方式來增強物種品質和基因,從而挽救地球物種。之前有科學家曾發出警告,地球物種正在加速滅絕之中,這似乎在向人類發出一種不好信號,會是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到來的徵兆嗎?
以考古數據作為參考,科學家把地球歷史長河中物種大批量死亡事件稱為物種大滅絕,物種大滅絕一共確定發生了五次,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什麼時候到來現在還無法確定,也許正在進行之中,因為大量物種正在消失之中,也許根本就沒有發生,物競天擇是自然界物種的生存法則,有人曾表示,如果地球上真的會發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那麼罪魁禍首就是貪婪的人類,為了尋求科技發展,而忽視了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存。
我們知道,在地球上,白色塑料汙染已經變得日益嚴重,不管8048米高的珠峰,還是1萬深的海底,都能看到塑料垃圾,塑料垃圾不僅成為很多動物的「玩物」,還成為動物的食物,由於塑料不能被消化,最後動物被活生生地餓死,在過幾年中,科學家在鯨魚,海龜,飛鳥的胃內發現了塑料,尤其是鯨魚,胃內塑料垃圾多達55斤。最新一項研究稱,他們在深達4150的海底回收兩個塑料樣品,儘管已經有20年了,但仍完好無損。
在沒有找到一個可替代地球的星球之前,我們只有一個家園,一個可以和數百萬物種共同生存的家園,如果地球上的物種在快速減少,那麼人類生存也會受到影響,不要到最後,地球就只剩下人類孤家寡人,而其它動物只能在照片上觀看。文章參考: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gcb.15186#gcb15186-fig-0002。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