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還是「一夫多妻」好?新研究:前者可能導致動物滅絕

2020-09-03 張小曉

前言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許多次生物大滅絕在地球上施虐過了。每一次滅絕的因素都不同,有氣候改變,有傳染病,有可能是火山活動,有可能是隕石撞擊,又或者是超新星爆炸等等。而我們地球的生命是持續的進化,當然在進化的過程中呢,我們會遇到很多危機。地球的危機就是因為生物的滅絕,因為地球的生態系統被破壞了。

隨著恐龍滅絕以後,人類成為了地球的霸主,但是,隨著人類活動範圍越來越大,活動也隨之增加,這些年來,有不少科學家宣稱,我們地球正在處於第6次生物大滅絕中,這到底是什麼呢?

第六次生物滅絕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類的出現。我們都知道自然的變化是潛移默化,是以萬年為計的。所以,最主要的是人類的增長過快,以及過快破壞自然,破壞生物棲息地,排放大量汙染等等,這都導致了地球的生物大量滅絕,所以說大滅絕已經開始了。現在越來越多科學家呼籲,要按照科學的方法來保護環境,恢復生態系統,不能再破壞環境了。我們已經改變了地球上大部分的土地和海洋。

並且,有雜誌的新研究指出,生物滅絕或許還有別的原因。

一夫一妻還是一妻多夫?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生物的滅絕很有可能是生物間的一對一的交配影響生物之間的潛在因素是很多的,研究人員呢?選了繁殖競爭和種群恢復的力度這兩個因素,來進行實驗。他選取了一種蟲子,也就是赤擬谷盜作為實驗對象,然後一組實行一夫一妻制,另一組實行一夫多妻制的交配模式,發現有了驚人的差異。兩組蟲子在兩種交配模式下繁衍了15代之後。並且模擬了當今生物所面臨的現實生活。還觀察了15代的赤擬谷盜怎樣面對生存環境的不同?發現了一夫一妻制的赤擬谷盜在試驗結束時已經滅絕了;然而一妻多夫的模式,在研究結束的時候,還有大概60%的蟲子存活。

通過這個實驗表明,繁殖競爭呢,其實就是清除不良的基因,然後把好的基因留下來,從而提高整個種群的整體遺傳素質。整個種群的生存能力才能增強,才能更好的繁殖。這是針對動物的實驗,還有其他生物不一定適用,但這也是,為了挽救生物大滅絕而進行了一次實驗。

生物大滅絕是否會出現呢?這項研究,就是為了拯救生物多樣性,從而減少生物的滅絕。然而對於大多數的生物來說,他們已經是走在了滅絕的道路上。隨著新生物滅絕的不斷出現,我們可以知道,現在的生態環境已經非常惡劣,影響到動植物的生存。

有論文指出,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對自然界造成不好的破壞,比如,野生生物的買賣,和破壞棲息地,從而導致了無數的物種滅絕,然後將更多的物種處在滅絕的邊緣。這些破壞性的行為呢,導致了生物滅絕的加速,越來越多生物死亡。生物多樣性破壞,人類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來改變了。很多科學家們擔心,生態系統中,我們人類處於最頂級,但是當這些動植物死亡了之後,人類首當其衝,人類生存的環境會極其嚴重的,物種滅絕的加速,對人類的影響也在加速。

如何保護生態系統?

從當前的形勢來說,生物大滅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是人類還具有逆天改命的機會。遵守《巴黎協議》減少破壞,保護稀缺動植物。這些都可以拯救生物大滅絕。同時,人類更應該減少碳排放,因為溫室效應已經非常嚴重了,全球變暖已經失去控制。

同時自然界的各種災害也正在不斷發生,乾旱,火災,颱風等等都導致了生物群體的滅絕。可想而知,世界正在處於生物滅絕之中,不僅是動植物,更是人類的滅絕。

結語

所以我們現在,更應該保護好地球。畢竟我們還沒有機會去移民。所以,應該加強生態系統的保護。包括動植物,減慢生物的滅絕速度,保護自然界就是保護人類,不然人類的文明會提前崩潰的。從現在開始,從周圍做起,減少碳排放,健康生活,健康方式。

相關焦點

  • 一夫多妻促進繁殖?研究:人類擔心動物一夫一妻,或導致物種滅絕
    而在一夫一妻的動物之中,整體上來說,還是不少,但是科學界出現了這樣的一個報告,可以說引發了對「一夫一妻」動物的一種擔憂,這裡並非是提倡動物一夫多妻的好處,而是建立在實驗研究成果上的一種說法,下面我們來看看情況。
  • 科學家通過昆蟲研究發現,「一夫一妻」制可能導致動物滅絕?
    ,除此之外,另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是,人類所推崇的「一夫一妻「制也很有可能導致人類走向滅絕,科學家們之所以提出這一觀點,也是經過實驗的嚴格推理的,科學家利用一種昆蟲進行了這一系列的實驗,科學家們發現往往通過實行一夫一妻制的模式,昆蟲的種群數量是在不斷下降的,並且在試驗還未結束時就已經徹底的滅絕,然而如果實行一夫多妻制,昆蟲的數量滅亡速度就會極大地減慢。
  • 「一妻多夫」還是「一夫多妻」?研究表明,前者更有利於種群延續
    在研究小型生物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從生物的居住環境以及防止出現近親結婚的手段來提高種群的數量,從而進一步擴大規模。但這個方式已經逐漸「淘汰」。在《全球變化生物學》一文中,科學家發現「一妻多夫」更有利於種群的延續,我們可以利用這樣的手段,更好的保護瀕臨滅絕的生物,調整種群的雌雄比例。
  • 一夫一妻是反達爾文行為?科學家稱一夫多妻才是動物界的生存之道
    人類自詡高級動物,在近代完成了一夫一妻制的革新。然而,在動物界中,婚配的形式卻是多種多樣,一夫多妻制更是非常普遍。為什麼大多數的動物不會選擇忠貞,走上「一夫多妻」這種與人類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呢?動物們多藐視「一夫一妻制」提到「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很多人可能會說天鵝、鴛鴦等。然而早有動物學家們揭穿了它們的偽裝,這些出了名的一夫一妻動物,大多都是「偽君子」。
  • 一夫一妻是反達爾文行為?科學家稱一夫多妻才是動物界的生存之道
    人類自詡高級動物,在近代完成了一夫一妻制的革新。然而,在動物界中,婚配的形式卻是多種多樣,一夫多妻制更是非常普遍。為什麼大多數的動物不會選擇忠貞,走上「一夫多妻」這種與人類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呢?動物們多藐視「一夫一妻制」提到「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很多人可能會說天鵝、鴛鴦等。
  • 古人一夫多妻,這種上古海牛卻是一夫一妻制?最終依舊難逃滅絕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尚書傳》說:「役人賤者,男曰臣女曰妾。」妾的地位低於妻,只能算是奴婢,這種腐朽的婚姻制度後被一夫一妻制所取代,這是文明世界的體現,而三百年前滅絕的一種巨型哺乳動物卻堅實的貫徹著一夫一妻制。
  • 人類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決定實行一夫一妻制的?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社會學教授佩珀·施瓦茨(Pepper Schwartz),不相信人類是「一夫一妻制動物」。「真正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動物是鵝——即使它的配偶被殺死,它也不會再交配。」顯然,許多人在這些情況和其他情況下,尋找替代或其他的伴侶。因此關於一夫一妻制是否自然產生的爭論,持續了很久——畢竟,大多數人類行為,可能被描述為不自然的。
  • 「一夫多妻」和「一夫一妻」,哪種更好?科學家實驗結果讓人意外
    ,有很多的科學家也不斷的警示說,很有可能地球將會發生第6次生物大滅絕,並且生物大滅絕已經在進行之中。,除此之外,另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是,人類所推崇的「一夫一妻「制也很有可能導致人類走向滅絕,科學家們之所以提出這一觀點,也是經過實驗的嚴格推理的,科學家利用一種昆蟲進行了這一系列的實驗,科學家們發現往往通過實行一夫一妻制的模式,昆蟲的種群數量是在不斷下降的,並且在試驗還未結束時就已經徹底的滅絕,然而如果實行一夫多妻制,昆蟲的數量滅亡速度就會極大的減慢。
  • 終生一夫一妻的帝企鵝,如果一方去世了,另一方該怎麼辦?
    並不是只有人類才會「一生一世一雙人」,動物之間也有終生一夫一妻制,那麼當這些終生一夫一妻制的動物,由於各種原因導致配偶死亡,那麼倖存的個體該如何繼續生活呢? 如果配偶死亡怎麼辦?
  • 一妻一夫制提前滅絕,一夫多妻制反能生存,昆蟲繁殖實驗得出結果
    ,成為今天的一個新話題,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多種繁殖方式,一妻一夫制,一妻多夫制,一夫多妻制,甚至還存在無性繁殖,6月19日,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的喬安妮·戈德溫和艾麗森·拉姆利在《全球變化生物學》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結果得一個結論,一妻一夫制不利於動物物種延續,或會導致動物提前滅絕,反而是一夫多妻制,競爭繁殖,更有利於物種生存下來。
  • 「一夫一妻」的動物,如果一方死了,它們能經受住交配的誘惑嗎?
    對於人類來說,一夫一妻是法律和道德的約束,但也有少數國家也允許一夫多妻,但卻很少見到一妻多夫這種現象,即使有也是極其罕見的個案,但在動物界,既沒有法律也沒有道德的約束下,那些「一夫一妻」的動物,如果一方死了,另一方會怎麼樣呢?
  • 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貴圈真亂……
    它們也會守衛自己的妻群,不讓任何其他雄性與這些雌性交配,這樣其他雄性的血統就幾乎不可能得到傳承,只有最強壯的雄性才能繁衍後代。▲ 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秋季,密林深處的鄂溫克族獵民飼養的馴鹿。大部分有蹄類動物是一夫多妻制的,這就是說,它們傾向於一個雄性與多個雌性交配。
  • 獅子的世界裡,為什麼會存在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現象?
    一夫一妻制,是絕大多數國家地區在婚姻上遵從的制度,也是自然界很多動物存在的現象。從人類的角度來看,一夫一妻制有利於以家庭為單位的群體發展,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會秩序的穩定性。但對於生活在自然界的動物來說,它們的本能就是生存和繁衍後代,根本沒有社會秩序和倫理道德的概念,因此就出現了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的現象。而獅子作為貓科動物中唯一一種群居性動物,竟同時存在著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兩種現象。當然,這兩種制度並沒有在同一種獅群中出現,一夫多妻制大多出現在非洲草原上,而一妻多夫制似乎僅局限在印度地區。
  • 動物界真有那麼多一夫一妻?你可能不知道,它們怎麼對待出軌者的
    那就只剩下了一個可能:就是「隔壁老王」偷襲成功。這一發現引起了學界裡的譁然大波。原來那些我們認為的忠貞也會「出軌」。這並不是個例。隨著歷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我們曾經認為是一夫一妻的動物都被證明了它們也會出軌。這不禁讓人懷疑,難道這世界上就沒有真正的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嗎?當然有的。
  • 佐佐木希老公出軌,科學家:想什麼出軌,一夫一妻制是人類稱霸地球的關鍵
    為了解人類一夫一妻制的起源與影響,科學家已經奮鬥了數十載。我們從何時開始終身結對?為何這種結合方式是有利的?兩兩結合是怎樣促使我們這個物種成功生存下來的?這些基礎問題至今都沒有得到解答,爭議仍在繼續。但新研究使我們離這個謎團的答案更近了一步。
  • 同的婚配不同的進化 破解動物一妻多夫之謎
    似乎是為了響應人類社會的女權主義思潮,在動物王國,雖然佔主流的婚配方式仍然還是「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制,但是仍然存在著堅定的「一妻多夫」分子。有意思的是,相信存在就是合理的科學家們,最近真的為這種並不多見的婚配方式首次找到了科學依據。
  • 「一夫一妻」或致動物滅絕;大王具足蟲排便引轟動;通過燈泡可竊聽...
    研究發現「一夫一妻」可能導致動物滅絕#生物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的研究人員表在《全球變化生物學》(Global Change Biology)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動物在繁衍過程中的競爭和選擇方式可能會對滅絕風險產生重大影響。
  • 一夫一妻制的鳥類,會出軌嗎?
    古代的「一夫多妻」,由於是男性的地位高於女性,所以有地位,有權勢的男性往往是妻妾成群。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們的思想開始解放,一夫一妻制開始在世界上出現並且逐漸普及。不單單是我們在遵循著「一夫一妻」制度,在自然界中有90%的鳥類也遵循著這種制度。
  • 世界上唯一「一夫一妻」的動物竟然是這種昆蟲!
    撰文 | 七君來源 | 把科學帶回家(ID:steamforkids)作為高等動物的人類,在近代完成了大多數動物做不到的事情——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在動物世界裡的確是少數派。從演化的角度考慮,大多數動物不會選擇忠貞,因為把後代的適應性完全押寶在一個個體身上是不太明智的行為。爹媽們總是想讓後代們和葫蘆娃七兄弟一樣,各懷鬼胎本事,這樣才有足夠的多樣性適應環境,而一夫一妻很難產生這樣的多樣性。實際上,你能叫得出名的那些看似一夫一妻的動物,比如天鵝、鴛鴦,實際上都沒有真的把另一半放到小孩的身體裡。
  • 動物只交配?人類要感情?不,看看是什麼決定了人類的一夫一妻制
    人類社會的主流婚配形式仍然是一夫一妻制,還有哪些動物也遵守一夫一妻制,又為什麼會選擇一夫一妻呢?有本書叫《瘋狂人類進化史》,給我們詳細解答了這個問題。首先作者列舉了自然界裡制約婚姻制度的四個社會經濟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撫養後代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