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妻多夫」還是「一夫多妻」?研究表明,前者更有利於種群延續

2020-06-28 科學地帶

因為天敵、環境、氣候等的影響,會造成種群繁衍出現停滯。在研究小型生物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從生物的居住環境以及防止出現近親結婚的手段來提高種群的數量,從而進一步擴大規模。但這個方式已經逐漸「淘汰」。在《全球變化生物學》一文中,科學家發現「一妻多夫」更有利於種群的延續,我們可以利用這樣的手段,更好的保護瀕臨滅絕的生物,調整種群的雌雄比例。

「一妻多夫」還是「一夫多妻」?研究表明,前者更有利於種群延續

生物面臨滅絕的風險提高

根據最新的報告顯示,目前大約有100萬種生物正在加速滅絕,從數量上看,已經超越了很多時期。地球從古至今,一共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可怕的是,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了,這些正處於滅絕邊緣的動物就是最好的證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能夠享受到很多服務,但人們的幸福指數都是基於對地球的破壞。因為人們頻繁的活動以及不顧一切的發展,導致全球的氣溫不斷上升,已經出現了不可遏制的局面。環境的突然改變,會使很多生物面臨生存危機,一些無法適應高溫的生物會逐漸滅絕。比如南極的企鵝、北極熊、海豹等。基於現在的環境條件,生物面臨滅絕的風險提高。

「一妻多夫」還是「一夫多妻」?研究表明,前者更有利於種群延續

「一妻多夫」還是「一夫多妻」?

想要讓種群能夠延續下去,就簡單的就是繁衍出更多的後代。繁殖這個課題依舊我們現在研究的熱點,我們需要想辦法提高繁殖的成功率。不難發現,現在很多瀕臨滅絕的生物,因為沒有辦法繁衍後代才導致滅絕;而且人類現在科技也不能將所有的生物進行人工繁殖,畢竟成功率也不高。那麼應該用什麼方式來解決呢?

「一妻多夫」還是「一夫多妻」?研究表明,前者更有利於種群延續

科學家發現「一妻多夫」或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通過一個實驗來驗證了結論的真實性。實驗對象是一種甲蟲,名為赤擬谷盜。赤擬谷盜是一種繁殖很快並且能力很強的小型昆蟲。實驗設計了兩組,進行對比。第一組中的雌性甲蟲可以自由選擇和5隻雄性甲蟲交配;而第二組則為雌性選擇固定的雄性甲蟲。控制兩者的實驗環境和其他條件,一共繁殖105代。在繁衍的過程中,還需要模擬環境的變化。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模擬在自然環境下的真實情況,比如高溫、食物緊缺等。最終的實驗結果為:「一妻多夫」的模式到最後還有60%的個體存活,但「一妻一夫」模式下的甲蟲全部死亡。

「一妻多夫」還是「一夫多妻」?研究表明,前者更有利於種群延續

性選擇

實際上,「一妻多夫」就是讓雌雄擁有選擇權,能夠自由選擇一些基因更強大且更有力量的甲蟲,這就是性選擇。這樣的方式能夠淘汰一些弱小、基因不好的甲蟲。在面對惡劣的環境下,使得後代存活下來的機率更大,能從容的面對氣候環境的變化。其實,性選擇在我們生活中也有上演,比如說孔雀求偶,也是一種雌性挑選配偶的性選擇行為。不僅是動物,就連人類也存在這樣的動作,每個人都想挑選優秀的人,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有一個優良的基因。

「一妻多夫」還是「一夫多妻」?研究表明,前者更有利於種群延續

由此可知,性選擇其實也是幫助生物能夠更好的生活,「一妻多夫」並不是擁有多個配偶,而是擁有了選擇的權力,這對於一個種群來說極其重要。對此,小編認為:「這種性選擇的方式確實有利於種群的繁衍,但從公平和人道主義的層面去剖析,就會覺得這對其他的生物,那些沒有被選擇的生物而言,著實有失公平。「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參考文獻:Mating patterns influence vulnerability to the extinction vortex

相關焦點

  • 「一夫一妻」還是「一夫多妻」好?新研究:前者可能導致動物滅絕
    現在越來越多科學家呼籲,要按照科學的方法來保護環境,恢復生態系統,不能再破壞環境了。我們已經改變了地球上大部分的土地和海洋。並且,有雜誌的新研究指出,生物滅絕或許還有別的原因。一夫一妻還是一妻多夫?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生物的滅絕很有可能是生物間的一對一的交配。影響生物之間的潛在因素是很多的,研究人員呢?選了繁殖競爭和種群恢復的力度這兩個因素,來進行實驗。他選取了一種蟲子,也就是赤擬谷盜作為實驗對象,然後一組實行一夫一妻制,另一組實行一夫多妻制的交配模式,發現有了驚人的差異。
  • 獅子的世界裡,為什麼會存在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現象?
    一夫一妻制,是絕大多數國家地區在婚姻上遵從的制度,也是自然界很多動物存在的現象。從人類的角度來看,一夫一妻制有利於以家庭為單位的群體發展,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會秩序的穩定性。但對於生活在自然界的動物來說,它們的本能就是生存和繁衍後代,根本沒有社會秩序和倫理道德的概念,因此就出現了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的現象。而獅子作為貓科動物中唯一一種群居性動物,竟同時存在著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兩種現象。當然,這兩種制度並沒有在同一種獅群中出現,一夫多妻制大多出現在非洲草原上,而一妻多夫制似乎僅局限在印度地區。
  • 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貴圈真亂……
    02 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動物世界裡,有些成員並不滿足於只有一個對象。有些雄性傾向於確保唯有自己的血統才能流傳下去,因此,它們會把雌性聚集起來,組成妻群。它們可能會在決鬥中受傷,不過通常失敗者在受更重的傷之前就會離開。而勝利者則贏得了周圍的雌鹿鹿群,並將跟每一頭雌鹿交配。與一夫多妻制恰恰相反,一妻多夫制指的是一個雌性與多個雄性交配。儘管這似乎會消耗雌性更多的精力,但擁有夫群給它們帶來了很多益處。
  • 同的婚配不同的進化 破解動物一妻多夫之謎
    似乎是為了響應人類社會的女權主義思潮,在動物王國,雖然佔主流的婚配方式仍然還是「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制,但是仍然存在著堅定的「一妻多夫」分子。有意思的是,相信存在就是合理的科學家們,最近真的為這種並不多見的婚配方式首次找到了科學依據。
  • 一妻多夫制是怎麼變成一夫多妻制的?
    在那時,因為女性可以生育後代,所以女性在社會生活中佔據絕對的主導權,採取的也是「一妻多夫」的制度,因此,代表男性的「氏」只是姓的一個分支而已。當時的人用「姓」來代表一個族群中的女子,用「氏」來代表族群中的男子,把兩者合在一起,就能表明一個人的母親來自哪,父親來自哪,他的出身也就一目了然了。後來,隨著人口的增加和遷移,「氏」的分支越來越多。
  • 一夫多妻促進繁殖?研究:人類擔心動物一夫一妻,或導致物種滅絕
    而在一夫一妻的動物之中,整體上來說,還是不少,但是科學界出現了這樣的一個報告,可以說引發了對「一夫一妻」動物的一種擔憂,這裡並非是提倡動物一夫多妻的好處,而是建立在實驗研究成果上的一種說法,下面我們來看看情況。
  • 一夫一妻是反達爾文行為?科學家稱一夫多妻才是動物界的生存之道
    人類自詡高級動物,在近代完成了一夫一妻制的革新。然而,在動物界中,婚配的形式卻是多種多樣,一夫多妻制更是非常普遍。為什麼大多數的動物不會選擇忠貞,走上「一夫多妻」這種與人類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呢?動物們多藐視「一夫一妻制」提到「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很多人可能會說天鵝、鴛鴦等。然而早有動物學家們揭穿了它們的偽裝,這些出了名的一夫一妻動物,大多都是「偽君子」。
  • 巴哈裡與西藏的一妻多夫制度新探
    考察兩地的家庭確實可以發現一系列相似的婚姻類型,例如,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父系的一妻多夫制、父系的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連體制,②以及多夫多妻制。③然而,如同我們即將看到的,這些類型的婚姻在表現上卻經常形態各異。  白雷曼對巴哈裡山區婚姻類型的基本變異作了許多解釋,認為這種變異是家庭發展周期性的自然結果。
  • 一夫一妻是反達爾文行為?科學家稱一夫多妻才是動物界的生存之道
    人類自詡高級動物,在近代完成了一夫一妻制的革新。然而,在動物界中,婚配的形式卻是多種多樣,一夫多妻制更是非常普遍。為什麼大多數的動物不會選擇忠貞,走上「一夫多妻」這種與人類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呢?動物們多藐視「一夫一妻制」提到「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很多人可能會說天鵝、鴛鴦等。
  • 一妻一夫制提前滅絕,一夫多妻制反能生存,昆蟲繁殖實驗得出結果
    有統計資料顯示,地球上已經被人類登記在冊的動植物物約有170萬種,是不是覺得生命種類已經多得不得了啦?但其實這仍然只是生物總量的一部分,有科學家曾經保守估計地球上動植物約870萬種。之前有研究指出,幾乎每天都有物種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物種總量出現了下滑趨勢。
  • 獅子不是一夫多妻,而是多夫多妻,大規模交流只為防止殺幼行為
    獅子的社會關係就非常成熟,很多人都知道獅子是一夫多妻的關係。雄獅身邊會圍繞著大量的母獅,而平常狩獵當中,母獅子負責捕獵,而公獅只需要等待食物和負責守護這個族群。這樣的生活方式是不是羨煞許多男同胞呢?其實,獅子的群體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東非大草原上的獅子的確是嚴格遵循一夫多妻,一個母獅群體同時只能存在一隻獅子領袖。
  • 尼泊爾盛行的一妻多夫制,他們是怎樣生活的?晚上該如何分配
    文/不二姑娘如今的人們都崇尚自由、民主、和諧的生活方式,世界上的國家幾乎實行的都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但是在一些比較特殊的國家卻並非如此,不僅實行著一夫多妻制或者一妻多夫制的婚姻制度,而且這種制度還延續至今。
  • 一女侍多男?復旦教授建議「一妻多夫」,稱這樣可解決三千萬光棍問題,真的行得通?
    一直受到廣大民眾討論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就是從傳統文化中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而來,但是如今男女比例嚴重失調,不少人開始琢磨,可不可以用「一妻多夫制」來解決男性人口多,找配偶難的問題。此前,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特聘講座教授黃有光就提出,實行「一妻多夫制」就可以解決中國3000多萬男性找不到配偶的難題。
  • 「一夫多妻」和「一夫一妻」,哪種更好?科學家實驗結果讓人意外
    實際上整體上來看如今地球的環境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人類的出現「制也很有可能導致人類走向滅絕,科學家們之所以提出這一觀點,也是經過實驗的嚴格推理的,科學家利用一種昆蟲進行了這一系列的實驗,科學家們發現往往通過實行一夫一妻制的模式,昆蟲的種群數量是在不斷下降的,並且在試驗還未結束時就已經徹底的滅絕,然而如果實行一夫多妻制,昆蟲的數量滅亡速度就會極大的減慢。
  • 男子出席婚禮帶6名懷孕女友:一夫多妻制,真能防止男人出軌嗎?
    中國從1912年,就是中華民國元年,正式施行「一夫一妻制」,由於之前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度的影響,除了人口無節制增長之外,還給經濟帶來了稱重的負擔。而且還導致了男權之上,女性的地位卑微不堪,社會的男女平等關係嚴重失調等。
  • 允許一夫多妻,底層要通過鬥爭才能交配,金絲猴的世界太複雜了
    雖然動物社會不存在如此複雜的關係和社會層次,但仍然有科學家想了解靈長類動物的種群中是否也存在複雜的關係結構。 齊曉光團隊通過研究秦嶺附近的川金絲猴,從而揭開了這一物種的多重社會結構關係。那麼川金絲猴的社會結構到底有多複雜呢?
  • 金絲猴的世界多複雜?允許一夫多妻,底層猴子要通過鬥爭才能交配
    據了解他們以分布於秦嶺附近的川金絲猴為研究對象,通過長期的觀察和分析解密這一物種的重層社會結構。金絲猴的四層式重層社會結構是哪四層?過去西方學術界認為人類社會的重層結構起源於非洲靈長動物的多夫多妻制,即原始的靈長類動物社會中一隻雄性狒狒可以和多隻雌性狒狒交配,一隻雌性狒狒也可以和多隻雄性狒狒交配,從而形成十分複雜的社會關係網絡,最終形成重層社會結構。
  • 動物界真有那麼多一夫一妻?你可能不知道,它們怎麼對待出軌者的
    在過去的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那些實行一夫一妻制,忠於愛情的動物們,一直是我們歌頌的對象。其中最多的就是鳥類,人們一直認為鳥類很多都是非常專情的,所以鳥類曾經是人們謳歌愛情忠誠的對象。但是願望有多美好,現實就有多殘酷。科學家們為了測試鳥類一夫一妻制的真實性做了專門的實驗,他們給每一隻雌鳥的配偶都做了切除輸精管的手術。
  • 尼泊爾人有多開放?一妻多夫制家庭尷尬嗎?中國遊客:沒法看
    尼泊爾人有多開放?一妻多夫制家庭尷尬嗎?中國遊客:沒法看世界很大,所以根據地域的不同想法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對於同樣的事情,可能也會有天差。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男女比例,但是也有地方建議過一妻多夫制的生活。世界上其實存在一妻多夫制的國家。尼泊爾人開放多久?
  • 「一夫一妻」的動物,如果一方死了,它們能經受住交配的誘惑嗎?
    對於人類來說,一夫一妻是法律和道德的約束,但也有少數國家也允許一夫多妻,但卻很少見到一妻多夫這種現象,即使有也是極其罕見的個案,但在動物界,既沒有法律也沒有道德的約束下,那些「一夫一妻」的動物,如果一方死了,另一方會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