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爬行、挖洞、跳躍和在水面上行走的臭蟲的消失是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一部分
科學家在「警告人類」中說,地球上面臨滅絕動植物中有50萬種是昆蟲,它們的消失可能對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芬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家,周一發表的綜述研究的主要作者佩德羅·卡多佐(Pedro Cardoso)說:「當前的昆蟲滅絕危機令人深感憂慮。」
他告訴法新社:「但是,我們所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
飛行、爬行、挖洞、跳躍和在水面上行走的臭蟲的消失是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一部分。大滅絕在過去的五億年中發生了六次。
最後一次大滅絕發生在6600萬年前,當時一塊錯誤的太空巖石消滅了陸地上的恐龍和大多數其他生命形式。
這次我們要怪誰
卡多佐對法新社說:「人類活動幾乎是所有昆蟲種群減少和滅絕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棲息地的減少和退化,其次是汙染物(尤其是殺蟲劑)和入侵物種。
過度開發(人類飲食中有2000多種昆蟲),而且氣候變化也造成了損失。
蝴蝶、甲蟲、螞蟻、蜜蜂、黃蜂、蒼蠅、蟋蟀和蜻蜓的衰落所帶來的後果遠遠超過了它們的滅亡。
卡多佐說:「隨著昆蟲的滅絕,我們損失的遠遠超過了物種的滅絕。」
「許多昆蟲是不可替代的服務的重要提供者,」包括授粉、養分循環和害蟲防治。
科學家估計昆蟲的種類約為550萬。其中只有五分之一被識別並命名。
生物多樣性「熱點」
早前的研究發現,僅在美國,這些「生態系統服務」每年就價值570億美元。
根據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科學小組(IPBES)的數據,在全球範圍內,需要昆蟲授粉的作物每年的經濟價值至少為235-577億美元。
許多動物依靠豐富的昆蟲生存。
例如,在歐洲和美國,鳥類數量的急劇下降與使用農藥導致的昆蟲種群的減少有關。
卡多佐說:「被威脅和滅絕的昆蟲種類的數目被嚴重低估了,因為其中有很多是罕見的和未被描述的。」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僅評估了已知的百萬種昆蟲中的約8400種。
自200年前工業時代進入高速發展以來,所有昆蟲物種中有5%至10%已滅絕。
一半的本地植物和脊椎動物物種僅在覆蓋地球表面2.5%的大約幾十個生物多樣性「熱點」中發現。
「這些熱點可能生活有差不多比例的特有的昆蟲物種。」
四分之一世紀以前,保護科學家發表了關於「 自然崩潰」的「對人類的警告」 。2017年,他們發布了第二次警告,由15000名科學家籤名。
這項名為「科學家對人類滅絕的警告」的新研究發表在《生物保護》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