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滅絕,蝴蝶和蜻蜓或將在本世紀消失?不會!

2020-12-03 愛寵一萬年

文/10000年

近日,一則消息很讓10000年震驚。消息是關於昆蟲滅絕的,說雪梨大學等多所大學教授通過研究得出結論:如果地球上的昆蟲繼續按照目前的速度減少下去,將在短短幾十年內滅絕。也就是說,到本世紀末,可能就再也看不到蜜蜂、蝴蝶或蜻蜓等等昆蟲了,而這對地球生態造成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10000年仔細看了這則消息裡科學家的描述,想說,雖然科學家的擔心不無道理,但是就像地球不會在本世紀流浪一樣,蝴蝶也不會在本世紀滅絕。

放心。

理由也不少,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我們人類自己有信心!

昆蟲和我們大眾認知中的「瀕危保護動物」如熊貓、大象、老虎等不同,它的種類和數量實在是太多了,目前已知的有100多萬種,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像美麗的蝴蝶、勤勞的蜜蜂和可愛的蜻蜓是昆蟲,很多;而很多人討厭的蚊子和蟑螂也是昆蟲,它們可都是「小強類型」,數量相當驚人,怎麼科學家們就認為在100年內可能滅絕呢?

科學家的理由是,目前超過40%的昆蟲數量正在不斷減少,其中1/3處於瀕危狀態;而昆蟲的滅絕速度是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的8倍,如果以這個速度持續減少,不到一個世紀(100年),昆蟲就可能從地球上消失。

科學家的說法不是危言聳聽,根據某美國生態學家的估算,在過去的600年中,昆蟲已經滅絕了約4.4萬種,這個數字,趕上所有已知哺乳動物的10倍了!不過,由於昆蟲數量龐大,也不夠引人關注,所以有不少是在默默無言中滅絕的,人類都沒注意到。

但10000年想說,雖然我們大部分人不是法布爾更不是生態學家,但對於環境保護是越來越關注,也越來越明白一個生物種滅絕,哪怕這個物種很不討喜。

因為我們都知道,大自然有其生物鏈法則,動物、植物、微生物等都互相提供食物,從而形成相互依存的鏈條關係。不論是喜歡的蝴蝶還是討厭的蚊子,都是這個鏈條中的一環,不能隨意截去一節。

花、鳥、魚、蟲……和鏈條頂端的人類,是命運共同體。

科學家指出,導致昆蟲快速減少的原因主要有:密集的農業發展、農藥的大量使用、氣候變化和外來物種入侵等,10000年覺得,「只要我們願意努力,我們可以改正」,就能改善這種狀況。

舉一個最新的例子,國際權威科技期刊英國《自然》雜誌子刊《自然可持續發展》和美國宇航局(NASA)都在近日公布消息,指出地球的顏色現在越來越「綠」了,而這種可喜的變化主要歸功於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的努力。僅中國一個國家,就對全球綠化做出了42%的貢獻。

這樣的環境改善,其實就涉及到昆蟲的棲息地保護問題。

昆蟲不是獅子老虎,單獨拿出來那真是「命如螻蟻」不值一提。由於昆蟲強大的繁殖力,滅絕起來也是整體滅絕,要保護它們,就必須保護它們可以生存的整個棲息地,這個棲息地包括植物、其他動物和環境、氣候等等。如果徹底破壞了,僅靠「螞蟻搬家」是保護不了其在此地生存的族群的。

(就像10000年我老家的自然環境比小時候差了,以前在夏天常見的蜻蜓和螢火蟲都少多了,它們都是昆蟲。)

既然我們能改善環境,使其向好的方向發展,那就有理由相信昆蟲會活下去,絕不會在本世紀或未來100年內滅絕,更遑論是全部滅絕。

某些時候,人定勝天!

(圖片來自網絡;轉載請標註「愛寵一萬年」和10000年,盜文者發現必維權。本文由「愛寵10000年」原創,歡迎關注,科學養寵棒棒噠。)

相關焦點

  • 即將消失的奇異昆蟲
    昆蟲是世界上數量和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動物,並且形態各異,很多奇形怪狀,在大自然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許多昆蟲卻快要消失了。下面就是其中的幾種。玳瑁斑蜻蜓你見過這樣的蜻蜓嗎?因為翅膀上長有獨特的暗色斑紋,有點像一種海龜——玳瑁(dài mào)的殼紋,所以它被稱為玳瑁斑蜻蜓。它喜歡生活在地勢較低的池塘邊,一旦瞧到水面上有什麼動靜,便俯衝而下,順勢將蚊子、搖蚊、蒼蠅等小昆蟲一一吃進肚子。沒錯,蜻蜓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害蟲控制者,它們不僅維護著生物鏈的平衡,也為人類控制害蟲的數量。
  • 史上最大昆蟲,巨脈蜻蜓體長2.4米,誕生和滅絕皆由於氧氣含量
    :除了體型巨大,巨脈蜻蜓和現在蜻蜓的外形比較接近,在當時昆蟲中,它們也是最大體型的,所以它們的食物可能是以其它昆蟲及細小的兩棲動物為主。 但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巨脈蜻蜓等巨型生物也開始消失滅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氧氣含量下跌造成的
  • 昆蟲正大量從地球消失
    ● 在全球100萬種已知昆蟲中,有40多萬種的數量在下降  ● 自1970年以來,50%的昆蟲可能已經消失  ● 農藥大量使用、農田和城市擴張,是昆蟲大量消失的禍首  ● 世界上3/4的農作物由昆蟲授粉,昆蟲滅絕可能對糧食生產產生重大影響    本報記者 丁洪美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最近發表文章報導
  • 三年級優秀《昆蟲備忘錄》賞析:蜜蜂、蝴蝶、螳螂、蜻蜓……
    :蝴蝶和蜜蜂。這位小作者選擇描寫的昆蟲是螳螂,作者在寫備忘錄之前寫了一個講解提綱,記錄了自己借鑑的語句,說明作者查閱了很多相關的資料,足以說明這位小作者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的積極性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小作者的文中介紹了螳螂的別名,種類,食物,還生動描寫了螳螂的外形及身體各部位的特徵。
  • 救救昆蟲!科學家稱50萬種昆蟲瀕臨滅絕 恐帶來災難
    中新網2月11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科學家10日提出警告說,地球100萬種動植物面臨滅絕,其中一半是昆蟲,而它們的消失,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報導稱,芬蘭自然史博物館生物學家、本研究主要執筆人佩德裡奧·卡爾多索說,「現今昆蟲的滅絕危機讓人極度憂心」,「但我們所知的只是冰山一角」 。資料圖:蟑螂。 據報導,可以飛行、爬行、挖洞、跳躍和在水上行走的昆蟲消失,是集體滅絕事件的一環。
  • 生態學家警告:受殺蟲劑等威脅,昆蟲正加速滅絕
    據西班牙《公眾報》網站10月21日報導,西班牙專家指出,昆蟲的滅絕速度比哺乳動物、鳥類或爬行動物快8倍。西班牙昆蟲學協會和非營利組織「生態學家在行動」聯合發起了「沒有昆蟲,就沒有生命」運動,呼籲對昆蟲進行更多的研究和保護,強調昆蟲在地球生命中的重要性。根據研究人員提供的數據,地球上已知昆蟲有約100萬種,佔地球生物多樣性的80%。
  • 科學家:五十萬種昆蟲面臨滅絕
    在水面上飛行,爬行,挖洞,跳躍和行走的昆蟲的消失是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一部分科學家在「警告人類」中說,地球上面臨滅絕的100萬種動植物物種中有一半是昆蟲,它們的消失可能對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影響。芬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家,周佩德羅·卡多佐說:「當前的昆蟲滅絕危機令人深感憂慮。」他告訴法新社:「但是,我們所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在水面上飛行,爬行,挖洞,跳躍和行走的昆蟲的消失是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一部分,在過去的五億年中僅第六次消失。最後一個發生在6600萬年前,當時一塊錯誤的太空巖石消滅了陸地上的恐龍和大多數其他生命形式。這次要怪我們。
  • 蜻蜓蝴蝶類的昆蟲照片怎麼拍才好看?
    夏季,戶外蜻蜓和蝴蝶都比較多,正是拍攝它們的好季節。以我的拍攝經驗來看,拍攝蜻蜓比拍攝蝴蝶要容易一些。因為蜻蜓喜歡在一個地方長期駐留,而且很容易靠近,所以相對來說拍攝難度不大啊。而蝴蝶相對蜻蜓來說,警覺性更高,一般很難靠近,所以拍攝難度相對要高一些。
  • 科學家:五十萬種昆蟲面臨滅絕
    飛行、爬行、挖洞、跳躍和在水面上行走的臭蟲的消失是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一部分科學家在「警告人類」中說,地球上面臨滅絕動植物中有50萬種是昆蟲,它們的消失可能對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影響。芬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家,周一發表的綜述研究的主要作者佩德羅·卡多佐(Pedro Cardoso)說:「當前的昆蟲滅絕危機令人深感憂慮。」他告訴法新社:「但是,我們所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飛行、爬行、挖洞、跳躍和在水面上行走的臭蟲的消失是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一部分。
  • 中國最大蜻蜓和世界最大水棲昆蟲現身黃山(圖)
    ○越中巨齒蛉7月1日至4日,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參加指導滁州學院學生到黃山實習期間,發現並採集到兩種珍稀昆蟲:越中巨齒蛉和蝴蝶裂唇蜓。「越中巨齒蛉」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棲昆蟲,而「蝴蝶裂唇蜓」則是中國最大的蜻蜓。這兩種昆蟲在安徽均是首次發現。
  • 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 人為活動是「罪魁禍首」
    科技日報北京2月12日電(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芬蘭科學家在《生物保護》雜誌中撰文警告稱,約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它們的消失可能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性影響。該研究作者、自然歷史博物館生物學家佩德羅·卡多佐表示:「當前的昆蟲滅絕危機令人深為憂慮,而這只是冰山一角。現階段,所有昆蟲種群的減少和滅絕幾乎都可以歸因於人類活動。」
  • 昆蟲大滅絕
    要知道我們是否真的處於第六次滅絕之中,科學家需要確定目前物種消失的速度,以及在沒有人類活動幹預情況下物種滅絕的速度(又稱「背景速率」)。2015年,美國和墨西哥科學家依據所有已知脊椎動物物種普查數據得出結論:在沒有人類幹預情況下,動物滅絕的速度將「快100倍」,已經趕上了導致恐龍消失的那場物種浩劫的速度。
  • 「蝶形蜻蜓」現身煙臺 蝴蝶的翅膀蜻蜓的身子(圖)
    水母網7月8日訊(YMG記者申吉忠攝影報導)7日,煙臺市民李女士致電記者稱,她在市區一荷花池看到了一隻既像蜻蜓又像蝴蝶的昆蟲,很漂亮。    李女士是一位攝影愛好者,平日愛拍一些花鳥魚蟲。7日上午,她在荷花池拍照,看到很多蜻蜓。「你看,荷花上有一隻藍色的蝴蝶!」
  • 安徽首次發現世界最大水生昆蟲 還發現中國最大蜻蜓種類(圖)
    蝴蝶裂唇蜓十幾釐米長的翅展,好似毒蠍子一樣的牙齒,凸出來的大眼睛,滿臉的兇相讓人見了就想拒而遠之,它居然是瀕臨滅絕的物種,越中巨齒蛉。》》》閱讀推薦:合肥一居民樓樓道內存放大量乙醇燃料 住戶們憂心忡忡(組圖)安徽首次發現世界最大水生昆蟲「好大呀!」7月10日,江淮晨報記者見到了這隻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水生昆蟲——越中巨齒蛉。初次見到它,著實被它的「巨大」嚇了一跳。
  • 科學家: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2000多種或在人類口中滅絕
    作者:文/虞子期 在地球上,生物可以說控制著地球的生態系統穩定發展,但是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以及人類活動等因素,我們看到的越來越多的生物面臨滅絕或消失。
  • 科學家警告: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人為活動是「罪魁禍首」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11日報導,芬蘭科學家在《生物保護》雜誌中撰文警告稱,約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它們的消失可能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性影響。該研究作者、自然歷史博物館生物學家佩德羅·卡多佐表示:「當前的昆蟲滅絕危機令人深為憂慮,而這只是冰山一角。
  • 中國最大蜻蜓你見過嗎?兩種珍稀昆蟲首現黃山
    :越中巨齒蛉和蝴蝶裂唇蜓。「越中巨齒蛉」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棲昆蟲,而「蝴蝶裂唇蜓」則是中國最大的蜻蜓。這兩種昆蟲在安徽均是首次發現。這兩種生物對環境要求特別高,直接反映出安徽當地生態環境特別優異。,本月1日至4日,他作為領隊之一,帶領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和滁州學院動物學系學生到黃山野外實習,在野外工作時發現並採集到了越中巨齒蛉和蝴蝶裂唇蜓。
  • 中國最大的蜻蜓你見過嗎? 兩種珍稀昆蟲首現黃山
    7月1日至4日,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參加指導滁州學院學生到黃山實習期間,發現並採集到兩種珍稀昆蟲:越中巨齒蛉和蝴蝶裂唇蜓。「越中巨齒蛉」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棲昆蟲,而「蝴蝶裂唇蜓」則是中國最大的蜻蜓。這兩種昆蟲在安徽均是首次發現。
  • 中國最大蜻蜓和世界最大水棲昆蟲現身黃山 中國最大蜻蜓是什麼?
    7月1日至4日,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參加指導滁州學院學生到黃山實習期間,發現並採集到兩種珍稀昆蟲:越中巨齒蛉和蝴蝶裂唇蜓。「越中巨齒蛉」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棲昆蟲,而「蝴蝶裂唇蜓」則是中國最大的蜻蜓。這兩種昆蟲在安徽均是首次發現。這兩種生物對環境要求特別高,直接反映出安徽當地生態環境特別優異。
  • 科學家警告: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或給人類帶來災難性後果!
    它們的消失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在水面上飛行、爬行、鑽洞、跳躍和行走的昆蟲的消失是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一部分,在過去5億年裡發生了六次。上一次滅絕發生在6600萬年前,當時一塊不穩定的太空巖石摧毀了陸生恐龍和大多數其他生命形式。這一次卻是人類的錯。卡多索對法新社說:「人類活動是幾乎所有昆蟲數量減少和滅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