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蝴蝶類的昆蟲照片怎麼拍才好看?

2021-01-10 蘇州三憶影像

夏季,戶外蜻蜓和蝴蝶都比較多,正是拍攝它們的好季節。

以我的拍攝經驗來看,拍攝蜻蜓比拍攝蝴蝶要容易一些。因為蜻蜓喜歡在一個地方長期駐留,而且很容易靠近,所以相對來說拍攝難度不大啊。而蝴蝶相對蜻蜓來說,警覺性更高,一般很難靠近,所以拍攝難度相對要高一些。

喜歡拍攝昆蟲的朋友,可以先從拍攝蜻蜓開始練習。拍攝之前,首先我們要了解蜻蜓的習性。一般暴雨前後或者傍晚水塘邊,草地上,蜻蜓會比較多一些。

當我們發現有駐留的蜻蜓時,我們可以輕輕的靠近它進行拍攝。一般來說只要移動的動作幅度不要太大,接近它還是比較容易的。要抓拍飛行中的蜻蜓其實也有技巧。蜻蜓在飛行時,經常會在空中懸停,這個時候對它進行抓拍,成功率還是蠻高的。

拍攝蝴蝶的難度比蜻蜓要大一些。主要還是因為蝴蝶的警覺性較高,當我們發現它駐留在某一處時,靠近它的時候,動作幅度稍微大一些,它馬上就會飛跑了。不過還是要看情況,比如正在採蜜的蝴蝶警覺性就會稍差一些,這種情況比較容易靠近。

既然蝴蝶不容易靠近,所以在拍攝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長焦鏡頭進行拍攝。長焦鏡頭的遠攝功能很好的避免了我們去靠近它。

飛行中的蝴蝶不容易抓拍。主要還是因為蝴蝶的飛行軌跡非常沒有規律。所以在抓拍飛行中的蝴蝶絲,我們可以利用蝴蝶準備停留的瞬間進行抓拍。最好是能提前做出預判,先對好焦再進行抓拍,這樣成功率會高一些。

掌握了蜻蜓和蝴蝶的拍攝方法以後。在拍攝時為了讓畫面更好看,我們需要在構圖,拍攝角度,背景選擇,光線利用,光圈控制等等方面下功夫。只有做好了這些,才能拍出漂亮的蜻蜓和蝴蝶的照片。

好了,關於這個話題就聊到這裡。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百家號:蘇州三憶影像。

相關焦點

  • 三年級優秀《昆蟲備忘錄》賞析:蜜蜂、蝴蝶、螳螂、蜻蜓……
    3、以圖片加文字說明的形式:拍一張照片或者在網上找一張相應昆蟲的圖片,根據圖片,寫出合適的內容,包括昆蟲的名稱、身體特徵等多種情況二、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三年級的學生是怎樣用文字的形式來描寫他們喜愛的昆蟲:昆蟲備忘錄
  • 攝影技巧:春天來了,分享一些拍昆蟲圖片的拍照技巧
    春季很多人都喜歡拍花,而蜜蜂喜歡採蜜,自然也就成為眾多攝影愛好者的捕捉對象,他們往往會採用微距鏡頭來展現這些昆蟲類動物的細節。拍攝昆蟲圖片,擁有一支微距鏡頭就夠了?當然不是!攝影師還需要考慮拍攝時間、構圖、光線等問題。
  • 怎麼樣拍好昆蟲類攝影題材?
    1、對焦昆蟲攝影成功的關鍵是主體清晰,尤其是昆蟲在畫面中佔據很大的比例時,照片的主體更精確地明確於蜻蜓的眼睛或蝴蝶的翅膀花紋等,焦點少許的前後移動,都會在畫面上形成無法彌補的失焦硬傷,因此我們在拍攝時建議使用手動對焦,同時可以用液晶取景器來觀察是否對準確。
  • 「蝶形蜻蜓」現身煙臺 蝴蝶的翅膀蜻蜓的身子(圖)
    水母網7月8日訊(YMG記者申吉忠攝影報導)7日,煙臺市民李女士致電記者稱,她在市區一荷花池看到了一隻既像蜻蜓又像蝴蝶的昆蟲,很漂亮。    李女士是一位攝影愛好者,平日愛拍一些花鳥魚蟲。7日上午,她在荷花池拍照,看到很多蜻蜓。「你看,荷花上有一隻藍色的蝴蝶!」
  • 昆蟲世界-蝴蝶與蛾如何分得清
    在過去的23年中,從《動物圖冊》上叫出各種蟲子的名字開始,到觀察、採集家鄉的蝴蝶和螞蚱,再到嘗試認真地製作昆蟲標本……直到現在,我也算是半個昆蟲領域的研究人員了,想必在未來,我也會一直與昆蟲打交道。所以我很高興,能夠通過撰文的方式,把我對於昆蟲的喜愛與各位分享。
  • 蒼蠅,蝴蝶,蜻蜓誰才真的是近視眼?
    奇妙的複眼多數的昆蟲複眼由一千到數萬多個小眼組成。譬如蒼蠅有4000-5000個小眼,蝴蝶有12000-17000個小眼,蜻蜓有10000-28000個小眼。構造越「精密」視力越好,所以蜻蜓的視力最好,能看清楚1-2米距離的物體,其次是蝴蝶,蒼蠅只能看到4-7釐米距離的東西。
  • 昆蟲滅絕,蝴蝶和蜻蜓或將在本世紀消失?不會!
    消息是關於昆蟲滅絕的,說雪梨大學等多所大學教授通過研究得出結論:如果地球上的昆蟲繼續按照目前的速度減少下去,將在短短幾十年內滅絕。也就是說,到本世紀末,可能就再也看不到蜜蜂、蝴蝶或蜻蜓等等昆蟲了,而這對地球生態造成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 老人3年拍20餘種揚州蜻蜓 每種都含多樣顏色(圖)
    荷花池社區,一退休老人拍攝了數千張各種鳥兒的圖片(本報曾以《老人為50種鳥拍了  所謂「休息」,就是蜻蜓停歇到枝頭、小草上的時候,「蜻蜓氣溫越高,飛得越歡,一直在空中飛,很少停下來,但在早晚時候,經常可見到它們停下來,這時候也才好拍攝。」  拍攝到的蜻蜓,杭老都會歸總到一個「蜻蜓選萃」的文件夾裡,「每一種都拍攝了好多張,只留下一張或幾張清晰好看的。」
  • 《MOVE圖鑑 昆蟲》:掌上昆蟲博物館,帶領孩子親臨大自然
    文 | 夏鳶昆蟲,不僅種類繁多,對人類有重大影響,具有奇妙的才能,而且它們的社會組織,又有高出人類之處,所以研究昆蟲,實在是一件需要而又有趣的事。——《昆蟲漫話》說起昆蟲,讓我想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十一假期的時候,我閒時翻看朋友圈,正好看到我的好友帶著她的兒子去鄉下玩,她拍了幾張孩子拿著一隻螳螂的照片,孩子玩得非常高興,一點都不害怕的樣子。
  • 教你做立體昆蟲珠繡蜻蜓胸針,驚豔你的朋友圈
    ins上有很多華麗好看的立體昆蟲珠繡,其中蜻蜓的珠繡也很多,每次看見都好喜歡,收集美圖成了我的愛好,估計很多愛好者都想知道怎麼製作立體昆蟲,之前有分享圖文的蝴蝶製作,今天分享蜻蜓怎麼製作,大家還可以結合之前發的視頻教程一起研究。
  • 世界最小蜻蜓侏紅小蜻現身青原山 這一顯示生態環境狀況標誌性昆蟲...
    吉安新聞網訊 11月2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慶明給記者來信,反映他8月初在青原山景區遊玩時偶然發現世界上最小的蜻蜓——侏紅小蜻的情景,想以科學的方式向家鄉的父老鄉親介紹廬陵本土發現的這一物種。
  • 拍蝴蝶照片的時候,是選擇翅膀還是選擇眼睛看效果就知道
    文章分類|攝影文章字數|1112,閱讀約3分鐘攝影風景和人是比較簡單的攝影素材,接拍多少難易度,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了很多攝影大師的昆蟲照片,各種點評攝影師的焦點位置不對拍攝者將對焦位置的錯誤歸咎於所使用的鏡頭不是紅圈微距鏡頭
  • 什麼,這隻「蝴蝶」竟然是蜻蜓?
    現代快報訊(記者 張然/文 趙傑/攝)你見過長得像蝴蝶的蜻蜓嗎?近日,記者在紫金山腳下燕雀湖邊,發現有黑麗翅蜻出沒。它擁有逼死設計師的「五彩斑斕黑」,黑色的翅膀上,泛著藍色的金屬光澤。翩躚飛舞時,寬大的後翅如蝴蝶一般,飛累了,便張著翅膀輕盈地停歇在荷花杆上。
  • 發現藍蜻蜓 其實是豆娘
    本報訊 (記者張國英)8月8日,市民李女士抓拍到一張照片。一隻昆蟲,細長的身子,裹著一層泛著光感的藍色。李女士以為自己看到了稀罕物——藍蜻蜓。她十分興奮,馬上帶著照片到本報,希望與大家一起分享。本地昆蟲攝影愛好者張先生卻指出:那不是藍蜻蜓,是豆娘!豆娘與蜻蜓同屬蜻蜓目,但不同科。
  • 這隻「蝴蝶」竟然是蜻蜓?
    翩躚飛舞時,寬大的後翅如蝴蝶一般,飛累了,便張著翅膀輕盈地停歇在荷花杆上。黑麗翅蜻屬蜻科,因後翅寬大如蝶翅,飛行的姿態像蝴蝶,所以有 " 蝶形蜻蜓 " 之稱。與大多數蜻蜓擁有透明翅膀不同,黑麗翅蜻除前翅前端小部分透明露出翅痣外,其餘均為混雜著藍綠黑的金屬色,極具質感。" 黑麗翅蜻不是很常見,但也並不算罕見,國內華北、華東、華南等地都有分布。"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昆蟲學教授洪曉月介紹說,黑麗翅蜻喜歡潮溼的環境,一般在河邊、池塘邊比較常見,因為成蟲會將卵產在水中,幼蟲階段也需要在水中發育。
  • 海馬體照相館告訴你,證件照怎麼拍才好看
    那證件照怎麼拍才好看,怎麼才能給自己的簡歷加分呢,且聽海馬體照相館一一道來。「說真的,那些證件照我已經看膩了!」這是小海馬最近從HR口中聽到最震驚的話,HR的第一印象——證件照竟然已經淪落至這種境況了嗎!
  • 小區中初遇「怪異」蜻蜓,讀者反應五花八門
    可是看看今年,由於疫情,小區一天到晚消毒,而往年很少見的各種昆蟲,卻莫名其妙地多起來。也有人說,俺們小區之所以留不住蝴蝶蜻蜓蜜蜂,是因為它們都飛到隔壁: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快活去了。這種說法比較靠譜。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京人親切地管它叫「奧森」。花草遍地,綠樹成蔭。知道它有多大嗎?680公頃!
  • 歷史生物,繁殖力最強的昆蟲,石炭紀,最大的蜻蜓
    雖然在泥盆紀中期(約37000萬年前),陸地上已經有了昆蟲的蹤跡。但是在石炭紀以前,由於沒有森林,昆蟲只能在地面上生活,所以一直也沒有長出翅膀來。大約在石炭紀早期,才有了帶翅膀的昆蟲。開始時只是藉助於胸背側突在樹與樹之間滑翔,經過反覆的動作,通過自然選擇,胸背側突逐漸擴展,慢慢地形成了翅膀。翅膀的出現,是昆蟲進化史上的大事,使昆蟲胸部的結構和整個身體發生了一系列的改變,開拓了極為廣闊的生活道路。
  • 貴州有683種蝴蝶!都被這名「發燒友」拍到了
    原標題:陳正軍鏡頭裡的:蝴蝶家譜拍蝶路上,陳正軍走遍貴州的山山水水新書《貴州蝴蝶》  3月10日,貴州省首部蝶類專著《貴州蝴蝶》新書出版,作者是貴陽十中的在職老師陳正軍。
  • 手機拍蟲系列 | 圖說蜻蜓拍攝技巧和心得
    蜻蜓是昆蟲中的「猛禽」,姿態優雅,很多人都願意把鏡頭對準它們。但是蜻蜓又是一類很敏感的動物,想要用手機拍攝蜻蜓的特寫需要有一些技巧,這篇介紹選了二十張圖片加以說明,儘可能惜墨,大家一起看圖吧,很直觀。   圖1.  蜻蜓對周圍的動靜很敏感,如果你去追逐拍攝,多半不會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