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昆蟲,巨脈蜻蜓體長2.4米,誕生和滅絕皆由於氧氣含量

2020-11-24 騰訊網

在地球生物中,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餘萬種,但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現。在人們認知中,昆蟲也是一種比較小的物種,現存世界最長昆蟲品種是一種竹節蟲,體長62.4釐米,而在已知地球上曾出現過的最大的昆蟲物種,是一種蜻蜓——巨脈蜻蜓

在1880年法國發現了遠古蜻蜓的化石,不對比不知道,一對比體型太過明顯,在現存的蜻蜓種類翼展最大能達到16釐米,最小的蜻蜓種類翼展只有2釐米左右,而這種遠古蜻蜓的化石,顯示的是其翅膀展開闊75釐米,體長2.4米左右,比現在蜻蜓不知道大多少倍,這也是已知蜻蜓種類存在的最大值,是已知的史上最大的昆蟲。

巨脈蜻蜓是一種史前蜻蜓,是3億年前石炭紀的一種昆蟲,根據化石研究推測:除了體型巨大,巨脈蜻蜓和現在蜻蜓的外形比較接近,在當時昆蟲中,它們也是最大體型的,所以它們的食物可能是以其它昆蟲及細小的兩棲動物為主。

在石炭紀時代,生物的體型都特別巨大,例如2.4米的巨脈蜻蜓,2.6米的遠古蜈蚣蟲,2.4米的巨型古廣翅鱟等等,石炭紀之所以會誕生這些巨型生物:氧氣含量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石炭紀氧氣含量高,當時氧氣在大氣層較平時多20%,昆蟲僅需較為簡單的呼吸系統便能存活,所以巨脈蜻蜓能長到2米多,是已知地球上曾出現過的最大的昆蟲物種!

但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巨脈蜻蜓等巨型生物也開始消失滅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氧氣含量下跌造成的,當氧氣含量低時,蜻蜓等昆蟲必須有更複雜身體結構系統,氧氣經氣管擴散至昆蟲身體的方式會限制它們的體型,所以現在蜻蜓都長不到2米大,巨脈蜻蜓等巨型生物適應不了環境變化,最終導致它們消失。

巨脈蜻蜓體長2.4米,是史上最大的昆蟲,誕生和滅絕皆由於氧氣含量!巨脈蜻蜓適應不了如今氣候,現在蜻蜓也不會長那麼大,即使是人為創造氧含量高低的環境,都無法短時間讓它們發生改變,這樣巨型昆蟲生物不會突然出現!

關注六維大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大自然!

相關焦點

  • 石炭紀昆蟲大的驚人蜻蜓體長2.4米~蜈蚣體長更是達到驚人的2.6米
    巨脈蜻蜓捕食從化石的考證我們得知,蜻蜓的翅膀的長度都在30釐米以上,雙翅展開時,翅寬達65~70釐米,體長在2.4身長可達到2.59米外形與現代蜈蚣類似,模樣十分可怕,體型巨大。巨型馬陸生活在石炭紀,因為當時的氧氣含量達35%,所以當時的節肢動物都十分巨大。
  • 體型巨大的昆蟲,巨脈蜻蜓
    在石炭紀中後期,天空中出現一群體長可達0.75米長的遠古昆蟲,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巨脈蜻蜓。巨脈蜻蜓的出現,改變了當時許多動物頗為」安逸舒適「的生活,而巨脈蜻蜓也用它們的實力譜寫了地質史上頗為傳奇的一頁。晚石炭紀,空中是昆蟲的天下早在石炭紀之前,昆蟲就已經存在。在那之前,昆蟲作為食物鏈底端的生物,只能低調的活著,每天都惶惶不可終日,東躲西藏好不悽慘。
  • 蜻蜓體型小巧玲瓏?這種巨型昆蟲一旦復活可以造成人類危機!
    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昆蟲的體型都是比較小的;不過,自然界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些體型較大的昆蟲。提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昆蟲,說法眾說紛紜,很大一部分人認為是竹節蟲,可能有些人不知道,這種蟲類的體形長得極像竹子,最大的可以長到62.4cm。
  • 巨蟲橫行的時代:蜻蜓堪比老鷹大,「蜈蚣」可達2米6!
    在此期間,巨型蕨類植物蓬勃發展,其中一些大型蕨類植物的直徑為2m、高度可達38m,它們在溼地上形成了一片大森林。同時,地球全年幾乎沒有季節性變化,熱帶氣候終年潮溼。而且由於森林的繁榮,據說大氣中的氧氣濃度已達到35%,是地球有史以來氧氣濃度的最高值(現今為21%)。 體型變大,避免氧氣中毒!
  • 巨蟲時代誕生的巨脈蜻蜓,翼展70cm的石炭紀空中霸主!
    首先,為什麼當時會有這麼大的昆蟲?是因為空氣中含氧量的關係。在3億多年前的石炭紀,植物成了地球陸地上最成功的開拓者,森林遍布全球大部分陸地。在廣袤植被的蔭蔽下,大氣中的氧氣含量也迅速攀升,達到35%,是如今大氣氧氣濃度的近2倍(真可謂遍地都是天然氧吧~)。
  • 3億年前巨脈蜻蜓,領先翼龍的空中霸主,翅膀展開長達76釐米
    史上最大昆蟲巨脈蜻蜓。巨脈蜻蜓生活於距今3億年前,沒錯比體型巨大的恐龍更早地存在於世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昆蟲,讓人不寒而慄的巨獸,飛行時速超過20公裡,雙額可將小型爬蟲咬成碎片。這隻巨獸的故事,要從一塊有著兩億七千五百萬年歷史的蜻蜓化石。
  • 四川發現「侏儒蜻蜓」,是世界上最小的蜻蜓
    看起來是不是巨豆娘的大小已經非常大了,但事實上,在遠古時期的石炭紀時期,當時的蜻蜓可以要比巨豆娘還要大很多,甚至可以有「大如鳥」來形容,通過化石研究,科學家就曾經表示,一直到二疊紀之前,地球上曾經生活過史上最大的蜻蜓——巨脈蜻蜓。
  • 石炭紀的空中殺手——巨脈蜻蜓!你真的了解它嗎?
    其中古蜻蜓目和原蜻蜓目的昆蟲早已經滅絕,而蜻蜓目從二疊紀起一直生存到現在,有將近3億年的歷史。巨脈蜻蜓和我們現在看到的蜻蜓並不相同,它是原蜻蜓目巨脈科的昆蟲。發現於美國北部俄克拉荷馬州諾布爾縣的早二疊世的二疊擬巨脈蜓化石,其翅展長度有 71 釐米,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飛行昆蟲。古生物學家在研究較小但更為完整的巨脈蜻蜓化石後發現,它們不但長得同現代蜻蜓很像,就連解剖結構也很類似。
  • 為什麼石炭紀的巨型蜻蜓有1米長,現在的蜻蜓卻那麼小?
    石炭紀時期出現過非常多的巨型昆蟲,除了巨脈蜻蜓外,還有千足蟲和巨大的蠍子,因此石炭紀又被稱為「巨蟲時代」。其中一種名為「巨脈蜻蜓」的昆蟲,體型不僅達到了0.95米,還成為了當時的天空霸主,要知道在現在,蜻蜓別說成為天空霸主了,就連體型都縮小了很多。那麼,為什麼石炭紀會出現近1米的巨型蜻蜓呢?
  • 盤點十種體積最大蟲類:古老巨蟲體長2.4米(圖)
    古老的巨型蟲古老的巨型蟲巨脈蜻蜓的翼展達2.5英尺(0.75米)>科學家認為它們主要吃其他會飛的和爬行昆蟲  地質、環境等因素不斷發生變化,對遺傳信息產生持續性影響,地球上的生命史是一個漫長而又複雜的故事。
  • 史前恐怖「巨蟲時代」:蜻蜓比鳥大,蠍子近1米,「蜈蚣」2米多!
    在此期間,巨型蕨類植物蓬勃發展,其中一些大型蕨類植物的直徑為2m、高度可達38m,它們在溼地上形成了一片大森林。同時,地球全年幾乎沒有季節性變化,熱帶氣候終年潮溼。而且由於森林的繁榮,據說大氣中的氧氣濃度已達到35%,是地球有史以來氧氣濃度的最高值(現今為21%)。 體型變大,避免氧氣中毒!
  • 為什麼石炭紀的蜻蜓體積龐大,現在的蜻蜓卻那麼小?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相信在很多人的童年中,蜻蜓一直是孩子們玩耍嬉戲的摯友,雨後初晴的下午,一群小夥伴追趕著蜻蜓,追逐打鬧,好不樂哉,只可惜它們身體輕盈且飛行速度太過迅捷,所以一般很難抓住。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在曾經的石炭紀,地球上還存在著體積達1米的蜻蜓,這就是巨脈蜻蜓。
  • 遠古時代的巨型怪物, 巨大蜈蚣體長超2.4米, 蜻蜓竟以松鼠為食!
    巨大蜻蜓!現代的蜻蜓體型較小,但是它們的祖先卻十分龐大,遠古時期巨大蜻蜓翼展達到60釐米,身體長度接近40釐米。這種龐大身體讓研究人員猜測它可能以青蛙、松鼠大小的動物為食。這種體型龐大的史前蜻蜓滅絕的原因是地球大氣層數百萬年前開始氧氣含量升高。遠古蜈蚣蟲!
  • 恐怖的「巨蟲時代」:「蜈蚣」有兩米四,蜻蜓大得像老鷹
    節胸的身體是一節一節的,有30個節,每節有兩塊側板和一塊中心板覆蓋。這個屬有很多種類,小的只有幾釐米,大的可達兩米。在新墨西哥發現的巨型節胸足跡化石,類似兩條平行的輪胎痕跡,這些痕跡顯示這種節胸至少有半米寬、2.4米長,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節肢動物,放在任何時代都是一種千足蟲怪物。
  • 「侏儒」蜻蜓 體長不足15毫米
    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整理標本時發現,該館今年8月份從四川樂山金口河區採集的一批蜻蜓標本中,有世界上最小的蜻蜓種類——侏紅小蜻,這是四川地區首次記錄該物種。這批蜻蜓標本中還發現了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小蜻蜓個體,其體長不足15毫米。
  • 盤點讓人驚聲尖叫的世界最大昆蟲
    犀牛蟑螂成年個體體長可達8.3 cm,體重達63 g,它們具有有力短小的肢體和很有質感的外殼,雌雄均無翅,攀爬能力也很差,但是善於挖掘。雄蝶(上)vs 雌蝶(下)🎉巨脈蜻蜓 (已滅絕)Meganeura monyi史上最大飛行昆蟲
  • 方舟生存進化:巨脈蜻蜓
    說到蜻蜓,由於它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昆蟲物種,且又是廣布於我國各地。所以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這是一種捕食蒼蠅、蚊子等害蟲的小益蟲。同時,多數人腦中所能想像的蜻蜓形象也就如此這般大。但今天要講述的蜻蜓則不然,那是一種來自於史前石炭紀的蜻蜓,名為「巨脈蜻蜓」。
  • 除了恐龍,還有哪些已經滅絕的兇猛動物
    4,巨脈蜻蜓,又名大尾蜻蜓或巨尾蜻蜓,是生活在石炭紀的一種巨大的昆蟲,在二疊紀時期滅絕。巨脈蜻蜓在生體特徵上與現在的蜻蜓類似,但與現在的蜻蜓相比,巨脈蜻蜓的體積可以說是非常巨大了。其的翅膀展開可以達到75釐米長。它以捕食昆蟲及更小的兩棲動物為食物,由於其體型龐大、飛速快,想必很多生物都不是它的對手。5,巨型蠍子。
  • 2.4米長的蜈蚣,大如老鷹的蜻蜓,「巨蟲時代」為何迅速消亡?
    巨蟲的時代以昆蟲類生物中蜻蜓為例,現今的蜻蜓最大個體也只有18釐米長,而石炭紀晚期的某些大個體蜻蜓翅展可達70釐米以上,巨脈蜻蜓是當時一個物種,它的翅展長度可達95釐米。石炭紀巨型蜻蜓依靠長長的雙翼,巨脈蜻蜓的飛行時速可達60千米,碩大的體型和極快的飛行速度使巨脈蜻蜓一度成為叢林中的霸主。
  • 2米長的「巨型蜈蚣」你見過沒有?
    2.3米,寬度則可達50釐米,生存於3億4000萬至2億8000萬年前的石炭紀晚期,分布在北美洲及蘇格蘭。最大的飛行昆蟲-巨脈蜻蜓Meganeura monyi>巨脈蜻蜓,又名大尾蜻蜓或巨尾蜻蜓,是3億年前石炭紀一種已滅絕的昆蟲,外型與現今的蜻蜓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