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整理標本時發現,該館今年8月份從四川樂山金口河區採集的一批蜻蜓標本中,有世界上最小的蜻蜓種類——侏紅小蜻,這是四川地區首次記錄該物種。這批蜻蜓標本中還發現了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小蜻蜓個體,其體長不足15毫米。
侏紅小蜻屬於昆蟲綱蜻蜓目蜻科紅小蜻屬,紅小蜻屬全世界只有五個種,而侏紅小蜻在1842年的時候就已經被發現。是人類目前發現蜻蜓家族中形態最小的一種。雄蟲成熟後體長17mm,雌蟲16mm,翅展約30mm左右。主要分布在中國南方熱帶地區和東南亞,是蜻蜓中的「侏儒」品種。
分析指出,侏紅小蜻種群是目前已知該物種在中國最北的分布記錄,可能是一個單獨進化的種群。侏紅小蜻首次發現地,樂山金口河區地理環境特殊,屬於高山峽谷地貌,峽谷兩旁的山脈最高處海拔超3000米,自然環境非常優越。在海拔500米至800米的峽谷底部區域,有孤島性的熱帶環境,區域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密不可分,讓這種原本分布在熱帶地區的蜻蜓可以在這裡繁衍。同時由於峽谷的阻隔,該種群無法與其它地區種群交流,形成了和別的地區的侏紅小蜻體型不太一樣。
《中國蜻蜓大圖鑑》和日本、韓國等地發表的學術資料記載,侏紅小蜻的體長17至19毫米,其中雄性成蟲平均體長為18.5毫米,雌性為17.5毫米。
這次在四川地區採到的侏紅小蜻標本的體長普遍有17毫米左右,最短的體長只有不到15毫米,明顯小於其它地區種群,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最小蜻蜓個體。
世界最大的蜻蜓是直升機豆娘,它的翅膀展開可以達到19.1釐米,體長可以達到12釐米左右。不過,如果單純以身體長度比較的話,另一種叫盧克麗霞豆娘的蜻蜓,身體長度可以達到15釐米。
此外,據記載生活在石炭紀(2億8500萬年前)的巨脈蜻蜓翼展可以達到75釐米,巨脈蜻蜓在二疊紀早期(大約2.9億年前)已走向滅絕。
目前世界上已經發現的蜻蜓有5000多種,中國現在已發現的蜻蜓超過990種,比第二名巴西還要多100多種,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上蜻蜓種類最多的國家。
請留言、轉發,分享看官有感而發的觀點。
文中部分文圖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網將及時更刪,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