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3日從四川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獲悉,該博物館館長趙力整理標本時發現,於今年8月份從四川樂山金口河地區收集的一批蜻蜓標本中,有世界上最小的蜻蜓種類——侏紅小蜻,這是四川地區首次記錄該物種。
「侏紅小蜻是蜻蜓中的『侏儒』。這次不僅是四川首次記錄該物種,更重要的是,這批標本中還有世界紀錄以來最小蜻蜓個體。」趙力說,侏紅小蜻在我國南方和東南亞都有分布。那麼侏紅小蜻到底有多「迷你」?作為自然環境中的「侏儒」,它們是如何生存繁衍的呢?對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該博物館館長趙力。飛行能力最弱的蜻蜓「《中國蜻蜓大圖鑑》中記載,侏紅小蜻的體長是17至19毫米之間,而這次在四川地區採到的侏紅小蜻標本的體長普遍有17毫米左右 ,最短的體長只有不到15毫米。」趙力說,按照分類來講,侏紅小蜻屬於昆蟲綱蜻蜓目蜻科紅小蜻屬。「紅小蜻屬全世界只有五個種,而侏紅小蜻在1842年的時候就已經被發現。」為何這次發現的體長最短的侏紅小蜻,體長不在記載中的正常範圍內呢?「可能這是一個單獨進化的種群,由於在這個地方有一個孤島性的熱帶環境,讓這個種群在這裡獨立進化,形成了和別的地區的侏紅小蜻體型不太一樣。」趙力猜想,也可能是因為這是目前已知的該物種的最北分布記錄。同時,根據《中國蜻蜓大圖鑑》記載,侏紅小蜻的雄性單個後翅的長度大概是12到13毫米。趙力告訴記者,這次發現的侏紅小蜻雄性單個後翅的長度只有11毫米左右,比記載的稍微小一點。
據介紹,侏紅小蜻正如其名字一樣,雄蟲全身連眼睛在內都是鮮紅色的,所以在綠色的植物叢中很容易就能見到它。但是侏紅小蜻的雄蟲和雌蟲擁有不同的體色,如懂禮儀般「男女有別」,雌蟲則身披「黃褐色」風衣,十分風度翩翩。眾所周知,蜻蜓是天生的「飛行高手」,但侏紅小蜻不會因為身小而敏捷。「相比部分蜻蜓,侏紅小蜻的飛行能力,是我所知的蜻蜓裡最弱的。據觀察,它們只在半徑幾米的範圍內活動,即使被驚擾,它們也只是飛到兩三米外的地方,然後過一會兒又會回到原來的地點停留。」他說。目前,世界最大的蜻蜓是直升機豆娘,它的翅膀展開可以達到19.1釐米,體長可以達到12釐米左右。不過,如果單純以身體長度比較的話,另一種叫盧克麗霞豆娘的蜻蜓,身體長度可以達到15釐米。此外,據記載生活在石炭紀(2億8500萬年前)的巨脈蜻蜓翼展可以達到75釐米,巨脈蜻蜓在二疊紀早期(大約2.9億年前)已走向滅絕。蜻蜓「點水」是在產卵作為侏紅小蜻在四川的首次發現地,樂山金口河地區是高山峽谷,自然環境非常優越,由於峽谷的阻礙,這個地方常年平均氣溫比周邊地區偏高。趙力認為在這個地方發現侏紅小蜻,跟區域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密不可分。「侏紅小蜻可以作為生態環境的一種指標性昆蟲,它在一個地區的分布、密度和數量能夠衡量這片區域自然環境的狀況。」他告訴記者,目前侏紅小蜻的數量已經在我國急劇下降,現有的數量已經非常稀少,可能和各地的溼地環境被破壞有關。有它的出現,就可以說明這個地方的生態環境非常地良好,尤其是水環境。侏紅小蜻一般生活在潮溼的草叢水田,或者是一些小水塘裡。此次它被趙力發現是在河邊的一片長滿雜草的水窪裡,當時還被觀察到了它們的交尾情況。「它們交尾的時間很短,只有兩三分鐘,交尾以後稍作休息,就會在附近的水裡產卵。」他說。眾所周知,「蜻蜓點水」一詞形容做事不夠深入,但你知道蜻蜓為何要點水嗎?據了解,蜻蜓點水實際上是在產卵,卵會孵化成幼蟲,最後才能羽化成蜻蜓。趙力說,據記載侏紅小蜻的羽化是在下半夜或者早晨發生,它的幼蟲從水裡爬到草上,準備羽化的時間非常短,只有20分鐘左右,稍不留神你就會錯過觀察它羽化的過程。「 其它種類的蜻蜓一般從水裡爬出來以後,至少要準備幾個小時才開始羽化。」記者了解到,蜻蜓的羽化過程需要兩三個小時的時間。羽化後,它們就會一直停在原地等待,直到十幾個小時以後才能夠正常地飛行。神奇的是,剛剛羽化的侏紅小蜻成蟲顏色比較淺,隨著時間的變化會逐漸加深,雄性最後會變成美麗的鮮紅色。

值得注意的是,全身鮮紅色的雄性侏紅小蜻有領域性,會始終守衛一片水域,這片水域往往就是最適合繁殖的地方。一般來說,能夠佔到最適合繁殖地方的雄性就能夠獲得雌性的青睞。目前世界上已經發現的蜻蜓有5000多種,而中國現在已發現的蜻蜓超過990種,比第二名巴西還要多100多種,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上蜻蜓種類最多的國家。
來源:科技日報
轉自::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