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體型小巧玲瓏?這種巨型昆蟲一旦復活可以造成人類危機!

2021-01-15 我弟是多麼寂寞

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昆蟲的體型都是比較小的;不過,自然界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些體型較大的昆蟲。提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昆蟲,說法眾說紛紜,很大一部分人認為是竹節蟲,可能有些人不知道,這種蟲類的體形長得極像竹子,最大的可以長到62.4cm。

不過要說史上最大的昆蟲,要不是科學家發現了它們的化石,可能永遠難被人知曉了,這種被人們稱之為巨脈蜻蜓的大傢伙:「巨脈蜻蜓 ( Meganeura )」: 約在 3 億年前的石炭紀時期出現,大概和海鷗一樣大,雙翅展開約有 65 公分長。 昆蟲通常不能長到這麼大,科學家仍在尋找他能長到如此巨大的原因。

模擬還原巨脈蜻蜓尺寸

現存的蜻蜓種類翼展最大能達到16釐米,最小的蜻蜓種類翼展只有2釐米左右,而這種遠古蜻蜓的化石,尺寸達到了頂峰,身體長度可以達到240釐米左右,是那個世代當之無愧的天空霸主。要知道在如今,蜻蜓別說成為天空霸主了,就連體型都縮小了很多。

現代蜻蜓

為什麼石炭紀會出現近1米的巨型蜻蜓呢?又是緣何會滅絕呢,是否和恐龍滅絕的原因有關?之所以會出現巨蟲時代,其實和生活的環境離不開關係。當時的地球整體氣候溫暖、 溼潤,遍布著沼澤和森林。高大的喬木享受著上層空間的陽光雨露,而以蕨類植物為主的灌木則佔據了森林的下層領地, 伴隨著植物的繁茂, 昆蟲、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遠古兩棲動物示例

很久之前的科研研究發現:最早的生命起源於海底,因此石炭紀時期的昆蟲的最早祖先也是來源於海底,後來伴隨著大氣層的形成,能夠隔絕大部分紫外線和太陽風,於是早期的遠祖生物從海洋來到陸地。而海洋的生物基本上都是用鰓呼吸的,因此這些海洋生物演化成昆蟲後,並沒有使用肺呼吸因為它們並沒有肺,所以是通過骨骼,形成一個個微小的氣管,通過氣管把氧氣注入其中,現代的蜻蜓依然使用氣管呼吸。

石炭紀時期植物眾多,植被覆蓋繁密,因此空氣中的氧含量達到了歷史以來最高峰35%,而我們現在生活的地球,氧氣含量只有21%。

在如此密度的氧氣含量及生存環境的影響下,當時的古生物有條件朝著體型更大的方向發展。氣候溫度高,有利於加快新陳代謝,也更有利於快速增長組織結構,形成巨大的體積。遠古時期植物繁茂,光合作用強度大、產生的氧含量密度更大,在當時的大氣環境中氧氣含量一度達到30%以上。得益於當時大氣含氧量的關係,昆蟲也繁盛起來。

在遙遠的石炭紀,動物剛剛登陸大地,進化出的翅膀讓蜻蜓的世界上升了一整個維度,其他生物只能在水中廝殺、陸地拼咬的時候,巨脈蜻蜓揮動著靈動的翅膀飛上了天空。除了吃一些昆蟲以外,巨脈蜻蜓也會襲擊兩棲類小型生物。而從其衍化出的捕食能力及兇猛度來推算,假設巨脈蜻蜓並未滅絕而繁衍至今,那麼人類也可能會成為其攻擊的目標,可以說在天空中可以叱吒一方無可匹敵。

巨脈蜻蜓在二疊紀早期(大約2.9億年前)走向滅絕,基本可以確定是在「石炭紀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滅絕的,在那個階段,大約有30 萬種巨型昆蟲因此而滅絕。目前比較多的說法之一是由於當時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減少而造成的,也有一些說法是環境的變化使其食物來源出現稀缺,最終在無生存條件下而造成種群的覆滅。隨著環境的改變,光合作用導致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濃度降低,於是全球溫度也開始下降,森林面積大幅度銳減,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也開始減少,沒有了充足的氧氣,食物也越來越少。巨脈蜻蜓不得不縮小體型適應環境,從此不復往日雄風了。最終巨蜻蜓和當時的巨蟲時代,徹底在地球上被終結了。

相關焦點

  • 體型巨大的昆蟲,巨脈蜻蜓
    說起蜻蜓這種食蟲小動物,曾經也稱霸過地球,你可能不信。看著寸許長的小蜻蜓,薄薄的羽翼、細細腿腳,怎麼也不像能主宰地球的動物。其實,早在3億年前,地球上存在過一種體型巨大的蜻蜓,也就是現在蜻蜓的祖先——巨脈蜻蜓,是當時名副其實的空中霸主,它們盛極一時,在當時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強者。
  • 這種昆蟲的體型龐大,誕生於2億多年前,是當時最大的生物
    昆蟲,有好有壞,例如蒼蠅,蚊子和蟑螂以及螞蟻就是典型的昆蟲有害分子,但也有好的昆蟲分子-如蜜蜂(善良的採蜜工人),蜻蜓(大自然的捕蚊高手),而其中相對於蜜蜂而言,蜻蜓或許犯了兩個錯誤,從而導致成為人類的食物。其一是對人類沒有更大的利益關係,其二是身上沒有令人類害怕的防禦能力。
  • 我國首次發現「變異」蜻蜓,體型變大變黑,長出可怕獠牙
    ,這是基於我們用肉眼隔著一定距離觀察它們的前提下形成的,一旦我們用放大鏡、顯微鏡去觀察細小的昆蟲,就會發現它們的外表其實並不友好,因為有些昆蟲的複眼十分密集,有些昆蟲渾身都長滿了毛刺等等。國外曾有考古團隊發現了屬於石炭紀時期的古老昆蟲化石,不可思議的是該昆蟲的體型竟然比半個人還要大,後來經過鑑定該昆蟲就是史前巨型蜻蜓。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發現,這種蜻蜓的長度和寬度都幾乎達到了1米,是歷史上最大的昆蟲。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巨型蜻蜓的出現呢?對此美國耶魯大學的生物學家羅伯特·貝爾納等人曾經專門研究過這個問題,發現石炭紀時期的地球氣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科學發現恐怖史前巨型昆蟲 蜻蜓翼展長達70釐米
    昆蟲算是地球上最微小的生物之一了,目前翼展最大的昆蟲是蝴蝶和蛾類,但也不過20、30釐米,但在3億年前,巨型昆蟲卻是隨處可見的,其中最神奇的應是巨型蜻蜓,它們的翼展可以達到70釐米,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昆蟲。  遠古時代,地球大氣層中氧含量遠遠超出了今天的標準,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猜測,也許是大氣中氧氣含量的變化在它們的興亡中起了關鍵作用。
  • 史上最大昆蟲,巨脈蜻蜓體長2.4米,誕生和滅絕皆由於氧氣含量
    在地球生物中,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餘萬種,但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現。在人們認知中,昆蟲也是一種比較小的物種,現存世界最長昆蟲品種是一種竹節蟲,體長62.4釐米,而在已知地球上曾出現過的最大的昆蟲物種,是一種蜻蜓——巨脈蜻蜓。
  • 2.5億年前的巨蟲時代,蜻蜓體長能達到一米,可以載著人類飛行
    既然是巨蟲時代,說明這個時期的霸主是我們現在比較常見的昆蟲。對於昆蟲,相信大家不會陌生,蜻蜓,蝴蝶,螞蟻,蜈蚣,蚊子等等,它們是世界上最龐大的一個生物群體。可是現代的昆蟲大家可以看到都是比較小的,大一點就是蜻蜓,而蜻蜓在現代人的眼裡可是益蟲,是一種非常美麗少見的昆蟲。
  • 為什麼石炭紀的巨型蜻蜓有1米長,現在的蜻蜓卻那麼小?
    石炭紀時期出現過非常多的巨型昆蟲,除了巨脈蜻蜓外,還有千足蟲和巨大的蠍子,因此石炭紀又被稱為「巨蟲時代」。其中一種名為「巨脈蜻蜓」的昆蟲,體型不僅達到了0.95米,還成為了當時的天空霸主,要知道在現在,蜻蜓別說成為天空霸主了,就連體型都縮小了很多。那麼,為什麼石炭紀會出現近1米的巨型蜻蜓呢?
  • 巨沙螽引發關注:全球10大巨型昆蟲醜陋驚人
    現今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類、爬行類、鳥類、魚類、及昆蟲類動物都有體型龐大的祖先。  1.廣翅深海蠍  巨脈蜻蜓  在3億年前的遠古石炭紀時期,最有特點的兩種昆蟲是巨脈蜻蜓Meganeura及遠古蜈蚣蟲。  駱駝蜘蛛  儘管現在地球上的昆蟲體型已經相對較小,但部分昆蟲對其他動物的威脅卻絲毫未減,駱駝蜘蛛就是其中之一。
  • 青城山發現"巨型蜻蜓" 系世界最大水棲昆蟲(圖)
    青城山發現"巨型蜻蜓" 系世界最大水棲昆蟲(圖) 2014-07-21 10:53:33來源:成都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 你知道哪種蜻蜓的體型最大嗎?
    如果你覺得我是在天馬行空,那我可以明確告訴你,這樣的蜻蜓的確存在過,     原標題:你知道哪種蜻蜓的體型最大嗎?     想必很多朋友在小時候都抓過蜻蜓,看著一隻只小巧而美麗的蜻蜓在空中飛翔, 算得上童年的一大樂趣。但是如果有一隻翼展達75釐米的蜻蜓,你還敢去抓嗎?
  • 蜻蜓,遠古的霸主為何淪落至此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蜻蜓可以說是我們最熟悉的昆蟲之一了,它們捕食蚊子,蒼蠅等害蟲,是一種有益於人類的昆蟲,在人們眼中這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不過你們知道嗎,在遙遠的史前時代,蜻蜓可以說是空中霸主之一。
  • 十大令人望而生畏的昆蟲
    十大令人望而生畏的昆蟲人類對昆蟲有著本能的恐懼,昆蟲無處不在且其數量遠超人類。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些昆蟲,它們量多、長相嚇人,毒性強,而且非常令人討厭,看看有幾個會讓你害怕和討厭的。尖刺足刺竹節蟲世界上最長的昆蟲昆蟲學家已經描述了3000多種竹節蟲,但迄今為止,尖刺足刺竹節蟲是世界上最大的此類蟲子,不包括伸開的腿。這種令人吃驚的昆蟲從頭部到腹部末端的長度可達13英寸(33釐米)。儘管所有類型的竹節蟲都是食草動物,但是有一些類型的昆蟲分泌出的一種物質,能對食肉動物(或人類)的眼睛和口腔產生強烈刺激。
  • 方舟生存進化:巨脈蜻蜓
    說到蜻蜓,由於它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昆蟲物種,且又是廣布於我國各地。所以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這是一種捕食蒼蠅、蚊子等害蟲的小益蟲。同時,多數人腦中所能想像的蜻蜓形象也就如此這般大。但今天要講述的蜻蜓則不然,那是一種來自於史前石炭紀的蜻蜓,名為「巨脈蜻蜓」。
  • 蜻蜓老祖宗為什麼如此彪悍
    據中科院南原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海春團隊成員之一、香港大學博士研究生鄭大燃介紹,由張海春主導的團隊在我國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發現了一枚距今2億年的原始蜻蜓化石。這種新發現的原始蜻蜓單翅長101至102毫米,翅展寬度達到210毫米(A4紙短邊的長度),是我國中生代目前已知的第二大蜻蜓類化石。
  • 石炭紀昆蟲大的驚人蜻蜓體長2.4米~蜈蚣體長更是達到驚人的2.6米
    在沼澤旁邊,巨大的蜻蜓盤旋飛翔,此番情景蔚為壯觀。米左右,那時的空中沒有鳥,也沒有空中飛的爬蟲類,所以那時的天下是巨大蜻蜓的天下。身長可達到2.59米外形與現代蜈蚣類似,模樣十分可怕,體型巨大。巨型馬陸生活在石炭紀,因為當時的氧氣含量達35%,所以當時的節肢動物都十分巨大。
  • 史前動物龐大身體之謎:氧氣含量越高體型越大
    據有關媒體10月14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們最近在對甲蟲的呼吸系統進行研究時發現,大氣中氧氣含量越高,昆蟲的體型就會長得越大。  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一所大學的亞歷山大·凱澤爾與其同行們進行的這項研究表明,在3億多年前的古生代晚期,恐龍曾經與其他一些體型龐大的昆蟲共同統治著地球。
  • 全球10大巨型昆蟲 史前蜈蚣蟲體寬2米多(組圖)
    現今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類、爬行類、鳥類、魚類、及昆蟲類動物都有體型龐大的祖先。 巨型遠古昆蟲   在3億年前的遠古石炭紀時期,最有特點的兩種昆蟲是巨脈蜻蜓 Meganeura(見上圖)及遠古蜈蚣蟲(見下圖
  • 10種巨型遠古昆蟲,被遺忘的上古統治者
    恐龍出現之前,地球上就有巨大的物種存在,它們就是3億年前、曾經昌盛一時的巨型遠古昆蟲。
  • 90%以上的巨型史前生物已滅絕?原來是因為……
    本文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史前巨型昆蟲,史前巨型恐龍和當代巨型哺乳動物。他們體型巨大的因素有一些區別,所以分別介紹。 史前巨型昆蟲1 米大的蜻蜓(Meganeura monyi),3 米左右的巨型蜈蚣(Arthropleura armata),一系列巨型的生物,在泥炭紀的時候,開始廣泛出現在地球上。
  • 意想不到的後果可能是糧食危機
    身長在4-8釐米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黃蜂也是最危險的昆蟲之一它的頭部是黃色的腹部覆蓋著黑色條紋有人曾形容大黃蜂的長相是戴著面具的怪物,眼睛像蜘蛛俠,翅膀像蜻蜓大黃蜂通常棲息在地下巢穴非常隱蔽,難以尋找一年中只有7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