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老祖宗為什麼如此彪悍

2021-01-13 人民網

原標題:蜻蜓老祖宗為什麼如此彪悍

張海春團隊在準噶爾盆地發現的原蜻蜓目化石

(受訪者供圖)

夏天就快要過去,我們除了要告別炎炎的烈日、碎花小裙子、涼森森的竹蓆之外,恐怕連偶爾划過天空的蜻蜓也要看不到了。

「碧玉眼睛雲母翅,輕於粉蝶瘦於蜂」。人們印象中的蜻蜓,小巧輕盈,或翩翩於花間,或輕略於水面。殊不知,在億萬年前,小巧可愛的蜻蜓也曾是空中「巨無霸」。目前發現的個頭最大的蜻蜓,翅展最大達710毫米,生活在距今2.8億年前的早二疊世,是世界已知最大的昆蟲。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些輕盈的飛行高手在億萬年前擁有如此龐大的身軀呢?

遠古空中「霸主」到底有多大

蜻蜓是一種古老的昆蟲,最早可追溯到3.2億年前。

分類學上,蜻蜓總目分為已經滅絕的古蜻蜓目、原蜻蜓目,以及現代的蜻蜓目三類。從時間上看,三者是順序演化的關係:古蜻蜓目僅生存於晚石炭世早期;原蜻蜓目出現於晚古生代並於三疊紀末滅絕;蜻蜓目出現於二疊紀,侏羅紀發生輻射,後代一直延續到今天。

遠古蜻蜓比我們想像中要大得多。其出現於距今3億年前後,到了中生代時期,蜻蜓們的個頭也逐漸變大,成為當時空中的「霸主」。作為一種捕食性的動物,它們最主要的食物是各種昆蟲,以及一些小的脊椎動物,比如幼年蜥蜴,是不折不扣的肉食主義者。

那麼,當時空中「霸主」們的個頭究竟有多大呢?

口說無憑,化石為證。據中科院南原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海春團隊成員之一、香港大學博士研究生鄭大燃介紹,由張海春主導的團隊在我國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發現了一枚距今2億年的原始蜻蜓化石。這種新發現的原始蜻蜓單翅長101至102毫米,翅展寬度達到210毫米(A4紙短邊的長度),是我國中生代目前已知的第二大蜻蜓類化石。

同樣是張海春團隊,幾年前在內蒙古寧城侏羅紀道虎溝化石層,還發現了1件保存近完整的蜻蜓前翅化石,單翅長107.6毫米,寬14.3毫米,據此推斷該蜻蜓翅展達225毫米,是我國已知蜻蜓目最大的種類,也是世界第四大的蜻蜓。

更有甚者,在美國發現的早二疊世的二疊擬巨脈蜓的翅展竟然可達710毫米。

「巨無霸」是否由氧含量促成

為什麼蜻蜓的老祖宗長得如此彪悍?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猜測,也許是大氣中氧氣含量的變化在它們的興亡中起了關鍵作用。

鄭大燃說:「因為古生代晚期(距今3億年前後)大量高大的植物開始出現,形成分布廣泛的森林,所以造成地球氧含量增多。」古生代晚期地球大氣的含氧量達到27%—35%,而現在地球大氣的含氧量在21%左右。

蜻蜓是通過它們身體上的氣孔系統來「呼吸」的,而不是通過血液間接吸收氧氣,氣孔連著氣管,由上自下靠一層一層越來越小的氣孔把氧氣送到全身。在目前的氧氣水平下,現代蜻蜓氣孔系統的總長度已經達到極限;超過這個限度,氧氣的水平就會變得不夠。因此,在高濃度氧氣環境中,蜻蜓氣孔系統的總長度就會更長,個頭也就更大。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在高氧環境中(氧氣超過平均指數)培育蜻蜓可使它們的身體變得更大。雖然他們沒能培育出翅展近1米的蜻蜓,不過令蜻蜓體型增大15%已經是一個非常令人感興趣的發現了。

體型與氧氣含量有沒有必然聯繫

雖然氧氣導致遠古蜻蜓變大被科學家說的有理有據,但一些科學家還是對此心存疑惑,而且有的還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

亞利桑那大學的昆蟲研究員喬恩·哈裡森和同事們,將一些與自己祖先一樣用氣孔呼吸的現代昆蟲放在富氧環境中,結果發現較高的氧氣含量並沒產生較大的個體,而較低的氧氣含量也並沒產生較小的個體。

哈裡森解釋說,昆蟲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技能適應氧氣濃度的變化。這些技能包括增大氣孔和增加氣孔數量,而在這些昆蟲中,有的更善於前者,有的則更善於後者。也正因如此,才使得科學家們對史前昆蟲「巨大症」的問題有了不同的答案。

此外,通過對果蠅的研究,科學家發現,有的果蠅在高氧環境中體型增大,有的並沒有。但在氧氣含量高、氣壓也高的環境下,接受試驗的果蠅生活到第五代,身體尺寸增長了20%。這難道說明氣壓的高低也與昆蟲大小有關?這些實驗結果的不一致不禁讓人對氧氣造就了遠古巨型蜻蜓的猜想產生了疑問。

天敵或是影響蜻蜓體型的另一因素

不過,氧氣含量也並不是史前蜻蜓體積巨大之謎的唯一解釋。有科學家指出,晚古生代能夠飛翔的脊椎動物尚未出現,蜻蜓缺少競爭對手和天敵,因此能夠自由生長而成為空中「巨無霸」。

隨著翼龍(2.1億年前出現)、鳥類(1.5億年前出現)和蝙蝠(0.53億年前出現)的陸續出現,動作遲緩的「巨型蜻蜓」因受到飛行靈活、更加強壯的天敵的壓制而逐漸滅絕。到侏羅紀後期,原蜻蜓目已經消失,蜻蜓目出現,體型卻越來越小,一直到今天都沒有太大變化。

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古生物學家馬修·克拉珀姆指出,大約在1.5億年前,侏羅紀的恐龍時代逐漸進化出了早期鳥類。體態較大的飛行類昆蟲在敏捷性、自身操縱性上不及塊頭小的昆蟲,因此這些「大蟲子」很容易成為早期鳥類的捕食目標,這就導致了早期鳥類出現之後,蜻蜓等具有翅膀的昆蟲個頭停止了增長,但是當時大氣中的氧含量仍處於較高水平。另一點可能就是,鳥霸佔了這些巨型昆蟲的午餐,巨型蜻蜓很可能跟鳥為同樣的食物競爭,小鳥靈活的優勢為它們帶來了更豐富的食物,而巨型蜻蜓長長的華麗翅膀,卻顯得相形見絀了。但不管是哪一種可能都說明了天敵或許是影響蜻蜓體態的另一個因素。

看來,對於遠古蜻蜓為何如此巨大的謎題,恐怕還有待科學家發現更加充分的證據才行。

相關連結

史前巨無霸除了蜻蜓還有啥

遠古時代,除了巨大的蜻蜓之外,還有很多龐然大物,也許大多數人會想到恐龍。不過,恐龍只是其中之一,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這些史前巨獸吧。

●梅爾維爾鯨是利維坦鯨屬中最大的一種,屬於抹香鯨。全長18米,光是牙就有35釐米,鯊魚在它嘴裡就是一口一個的開胃小菜。

●泰坦蟒身長可達約15米,體重超過1噸,這兩個數字已經足以說明它們的可怕之處。它於5800萬年前滅絕,外形就像是現代蟒蛇的放大版。

●恐鱷又名肌鱷、帝王鱷,是種已滅絕的鱷類。它們生存於早白堊紀的非洲,是曾經存活過的最大型鱷類動物之一。幾乎是現今鹹水鱷的兩倍長,重量約是8到10噸。

●奇蝦是寒武紀時期的古生物,大概是地球上的第一批霸主,5億年前的海中食物鏈頂端。其體型可以長到2米,光口器就超過25釐米。

●布龍度蠍又叫雷蠍,是一種水中生存的蠍子,平均體長1米多,最大可達兩三米,是當時的水中掠食者之一。

●碳龜的頭有足球那麼大,身子比小汽車還大一圈,尖利的喙和厚重的腳爪都是它的捕食利器。(記者張 曄)

(責編:熊守朋(實習生)、熊旭)

相關焦點

  • 翅展最大達710毫米 蜻蜓老祖宗為什麼如此彪悍?
    目前發現的個頭最大的蜻蜓,翅展最大達710毫米,生活在距今2.8億年前的早二疊世,是世界已知最大的昆蟲。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些輕盈的飛行高手在億萬年前擁有如此龐大的身軀呢?  分類學上,蜻蜓總目分為已經滅絕的古蜻蜓目、原蜻蜓目,以及現代的蜻蜓目三類。從時間上看,三者是順序演化的關係:古蜻蜓目僅生存於晚石炭世早期;原蜻蜓目出現於晚古生代並於三疊紀末滅絕;蜻蜓目出現於二疊紀,侏羅紀發生輻射,後代一直延續到今天。  遠古蜻蜓比我們想像中要大得多。其出現於距今3億年前後,到了中生代時期,蜻蜓們的個頭也逐漸變大,成為當時空中的「霸主」。
  • 蜻蜓七種 點水蜻蜓款款飛
    童年記憶是多麼神奇啊, 直到今天,但凡遇見蜻蜓,我總能想起童年江南水渠邊的蜻蜓,甚至還能記起當年那水流拂過青草的氣息。既然說起蜻蜓了,點水蜻蜓款款飛,就把這些年我拍攝的蜻蜓做一個合集吧。(一)斑麗翅蜻(又叫彩裳蜻蜓)第一次遇見斑麗翅蜻,是前年夏天在深圳筆架山公園。
  • 為什麼蚜獅背這麼多東西?蜻蜓之前為什麼在水下?蜻蜓吃什麼?
    我們所處世界不斷向前發展,我想與問題的驅動也很有關係:鳥兒為什麼會飛?於是熱氣球、飛艇、飛機出現。難道飛機只能在空中飛?於是水上飛機、水下飛機(潛水飛機)出現。既然蜻蜓媽媽這樣安排,蜻蜓的寶寶也就只有在水中生長了。兩種回答,不知你滿意哪種?我的回答只是基於目前我的認知水平,你也可自己去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第七個問題是″為什麼飛的蜻蜓不下水",我的第一反應是既然蜻蜓會飛了,它為什麼還要下水呢?
  • 今年初夏遇見的第一隻蜻蜓
    既然說到蜻蜓,就把我的「蜻蜓譜」拿出來再與大家分享一下。(一)斑麗翅蜻(又叫彩裳蜻蜓)不知道為什麼,鼎異色灰蜻給我的印象就是安安靜靜的,和那種夏天雷陣雨之前低飛亂撞的大頭蜻蜓形象迥異。(三)杜松蜻蜓(又叫狹腹灰蜻)
  • 為什麼石炭紀的巨型蜻蜓有1米長,現在的蜻蜓卻那麼小?
    石炭紀時期出現過非常多的巨型昆蟲,除了巨脈蜻蜓外,還有千足蟲和巨大的蠍子,因此石炭紀又被稱為「巨蟲時代」。其中一種名為「巨脈蜻蜓」的昆蟲,體型不僅達到了0.95米,還成為了當時的天空霸主,要知道在現在,蜻蜓別說成為天空霸主了,就連體型都縮小了很多。那麼,為什麼石炭紀會出現近1米的巨型蜻蜓呢?
  • 為什麼現在的蜻蜓和蝙蝠都很少見了?它們都去哪了?
    其實,不僅僅是蜻蜓,還有一種會飛的哺乳動物,原本也是在傍晚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的,但現在也很少見到了,它就是蝙蝠。那麼為什麼蜻蜓和蝙蝠會越來越少了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一下蜻蜓都「飛哪去了」?
  • 為什麼石炭紀的蜻蜓體積龐大,現在的蜻蜓卻那麼小?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相信在很多人的童年中,蜻蜓一直是孩子們玩耍嬉戲的摯友,雨後初晴的下午,一群小夥伴追趕著蜻蜓,追逐打鬧,好不樂哉,只可惜它們身體輕盈且飛行速度太過迅捷,所以一般很難抓住。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在曾經的石炭紀,地球上還存在著體積達1米的蜻蜓,這就是巨脈蜻蜓。
  • 蜻蜓,為什麼在水下產卵,為什麼長大後就不生長在水中了?
    1、蜻蜓為什麼在水下產卵?蜻蜓為什麼在水下產卵,有人這樣回答,"因為它們小時侯要生活在水下"。我感覺這樣的回答並不恰當,跟著會冒出一個問題"蜻蜓小時候為什麼要生活在水下",因為"蜻蜓在水下產卵",這樣就形成了死循環,誰也回答不了誰。蜻蜓在水下產卵,並沒有其它蜻蜓教它,我想這是它的本能,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 為什麼蜻蜓要「點水」? 蜻蜓點水的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蜻蜓要「點水」? 蜻蜓點水的原因是什麼?時間:2016-06-08 12:23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蜻蜓要點水? 蜻蜓點水的原因是什麼?
  • 法國門將世界盃比賽中誤吞蜻蜓!人吃下一隻蜻蜓,後果會怎樣?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去了解一下「神奇的」蜻蜓們!其實要搞清楚,吃下一隻蜻蜓對人有沒有害處,還得了解一下蜻蜓們吃些什麼。因為在自然界中,很多昆蟲本身沒有害處,但是如果它們吃的食物中含有寄生蟲或者細菌,那麼情況就另當別論了。
  • 為什麼蜻蜓的翅膀不生細菌?
    當想要更進一步地探索神秘的蜻蜓翅膀的微觀結構的時候,還面臨著一個刺手的問題,因為它很容易在強大的顯微鏡下被損壞。 它能夠製作出精細度超高的複雜圖像,從而揭開了蜻蜓翅膀表面上超過 100 億個微小的「梳狀剔除」結構。 這種獨特的微結構,使得蜻蜓可以通過振翅的方式,將細菌悉數抖落掉。
  • 童年漫山遍野的蜻蜓為什麼看不到了?最大的原因竟然是路燈
    童年漫山遍野的蜻蜓,如今為什麼不見了?最大的原因竟然是路燈! 前些日子,去了一趟溼地公園,竟然沒有發現幾隻蜻蜓,數量之少,讓人詫異,猶記得童年時代,那裡蜻蜓隨處可見,漫山遍野都是,如今,它們都去了哪裡?為什麼消失不見了!
  • 「ARSeek講堂」蜻蜓為什麼要點水?
    指蜻蜓在水面飛行時用尾部輕觸水面的動作。比喻做事膚淺不深入,也形容輕輕一吻。蜻蜓在水面上飛翔,尾尖緊貼水面,一點一點用尾尖點水, 是俗話說的「蜻蜓點水」。小時候都以為天氣熱了,蜻蜓也喜歡玩水了,蜻蜓真的是在玩水嗎?其實不然,這是雌蜻蜓在產卵。也就是說「蜻蜓點水」是蜻蜓生活的自然組成部分—產卵、繁殖後代。蜻蜓為什麼要把卵產在水中呢?
  • 為什麼蜻蜓要點水呢?大話蜻蜓點水
    說到蜻蜓點水,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成語:什麼意思呢,指蜻蜓在水面飛行時用尾部輕觸水面的動作。比喻做事膚淺不深入;也形容輕輕一吻。經常用來批評人們做事不深入,膚淺,淺嘗輒止。夏日的午後,在平靜如鏡的湖面上一些蜻蜓悠閒的飛著, 不時地將細長的尾巴彎成弓狀伸進水中一點, 湖面因此擴張開一圈圈波紋。蜻蜓在水面上飛翔,尾尖緊貼水面,一點一點用尾尖點水, 是俗話說的「蜻蜓點水」。小時候都以為天氣熱了,蜻蜓也喜歡玩水了,蜻蜓真的是在玩水嗎? 不是的,這是雌蜻蜓在產卵。「蜻蜓點水」是蜻蜓生命中的自然組成部分—產卵、繁殖後代。
  • 蜻蜓、青蛙、蜘蛛和壁虎為什麼失業?
    蜻蜓、青蛙、蜘蛛和壁虎在一個大莊園裡工作。夏天晚上蚊子很多,吵吵嚷嚷不說,還叮咬莊園的主人,主人勃然大怒,就把蜻蜓、青蛙、蜘蛛和壁虎它們四個叫來,吩咐它們趕緊處理掉這些討厭的蚊子。接到命令之後,蜻蜓、青蛙、蜘蛛和壁虎趕緊聚集起來商討對策,並進行了分工:壁虎和蜘蛛負責後院池塘邊上的蚊子,蜻蜓和青蛙負責臥室裡的蚊子。分工完後,它們立即展開了工作。壁虎和蜘蛛到了後院池塘邊準備幹掉蚊子,但壁虎它不會遊泳,一看到水就害怕,擔心一不小心掉下去淹死。
  • 為什麼蝴蝶叫butterfly,而蜻蜓叫dragonfly
    蝴蝶為什麼叫butterfly?
  • 「為什麼蜻蜓要點水?」十萬個為什麼帶你走進神奇的動物世界
    「為什麼蜻蜓要點水?」「螞蟻為什麼要排隊走?」「魚的年齡怎麼看?」十萬個為什麼動物篇帶你走進神奇的動物世界。蜻蜓為什麼要點水?在池塘邊,人們可以看到蜻蜓點水的現象。飛行中的蜻蜓突然衝向水面,尾部觸水後又迅速飛起,蜻蜓為什麼要點水呢?
  • 世界上最甜蜜的交配方式:蜻蜓交配為什麼要結成「愛心」?
    世界上最甜蜜的交配方式:蜻蜓交配為什麼要結成「愛心」?時間:2017-05-18 12:23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上最甜蜜的交配方式:蜻蜓交配為什麼要結成愛心?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動物界中的一種神仙情侶蜻蜓。蜻蜓在交配時,會兩兩組成一個心形,堪稱是世界上最甜蜜的交配方式。
  • 蚊子的一生之敵「蜻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但是我們人類辦不到的事,卻有一種生物能辦到,那就是蜻蜓。還記得小時候在農村的家裡,那時候並沒有什麼蚊香、驅蚊神器什麼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床上掛個蚊帳,但也防止不了蚊子從一些漏縫裡進來,我和小夥伴們就想了個辦法,去田地裡捕捉一些蜻蜓放進蚊帳,一是蜻蜓五顏六色的,很漂亮,二是大人告訴我們蜻蜓是專門吃蚊子的,正好一舉兩得,既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心,又能消滅煩人的蚊子,所以,對於在田地裡亂躥捕捉蜻蜓這件事,我們也是樂此不疲。
  • 我國最大蜻蜓1.65億年前從翼龍口中驚險逃生
    蜻蜓掙扎了幾下,雖然從翼龍的嘴裡「逃脫」,但留下幾片翅膀飄落在湖面。2003年,它的化石偶然被南京地質古生物所張海春研究員挖到。這隻「趙氏修復蟌蜓」,是我國已知蜻蜓中「個頭」最大的,也是世界第四大的蜻蜓。蜻蜓「老祖宗」都是「巨無霸」現在常見的蜻蜓還沒有它一個翅膀長2003年,古昆蟲學家張海春來到了內蒙古寧城縣道虎溝地區挖取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