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七種 點水蜻蜓款款飛

2021-01-15 自然隨筆

今天「博物學下午茶」群裡在做一個調研,問大家都是什麼時候、何種機緣巧合開始觀察植物的,各路茶友紛紛從自己的記憶庫裡翻出了與博物的「戀愛」檔案,經歷不同、緣分各異,卻無一不動人無一不美好。

我呢,自然回憶了那段詩意的江南鄉村童年時光——每日上學放學路上與花草蟲蝶為伴。彼時只當平常,快樂而不自知,時間一拉開,不想卻成了這麼多年來無論走到哪裡都難以割捨的「鄉愁」。

我的「鄉愁」中,不僅有田埂上的野花野草,還有水渠邊的蜻蜓。

那時候,夏季插秧之前,河流上遊會開閘放水,河水流過阡陌縱橫的水渠,灌進水稻田裡。河水開始是濁黃的,順著水渠一路流,經過渠內野草的過濾,到了水稻田邊,已經清澈見底了。我就喜歡蹲在家門口的水渠邊,看蜻蜓點水,捉各種顏色的蜻蜓玩兒。

童年記憶是多麼神奇啊, 直到今天,但凡遇見蜻蜓,我總能想起童年江南水渠邊的蜻蜓,甚至還能記起當年那水流拂過青草的氣息。

既然說起蜻蜓了,點水蜻蜓款款飛,就把這些年我拍攝的蜻蜓做一個合集吧。


(一)斑麗翅蜻(又叫彩裳蜻蜓)


第一次遇見斑麗翅蜻,是前年夏天在深圳筆架山公園。我被黃蘭的香氣吸引,跑到河邊摘黃蘭的「毛筆頭」,忽然眼前一亮,一隻說蜻蜓不像蜻蜓、說蝴蝶不像蝴蝶的小傢伙從我面前飛過,輕盈盈地停到了旁邊的竹葉上。它的翅膀黃黑兩色,斑紋鮮明,在陽光下十分潑辣搶眼。

讀了南兆旭的《深圳自然筆記》,得知它叫斑麗翅蜻。南兆旭形容其翅膀的色彩為「琥珀色」。的確是琥珀色,不是黃色,很準確,很美。


這張是今年六月在深圳大學城清華的池塘邊拍攝到的。這隻斑麗翅蜻在草叢中上下左右亂飛了一會兒之後,停到了池塘邊的露兜葉子上。我悄悄靠近,長焦拉近,逆光,呵,這個角度看,斑麗翅蜻翅膀的琥珀色更加純正,真好看。


更精彩的是,看到露兜葉子外援尖利的鋸齒了嗎?我們這隻漂亮的斑麗翅蜻正在「刀尖上行走」呢,cool!


不少資料顯示,斑麗翅蜻會隨著日照方向移動身軀,將腹部朝向陽光的方向(你是不是也想起了向日葵?),以減少身體受熱的面積。

這一點聽起來十分有趣。不過這似乎不是斑麗翅蜻的獨家絕技,在查有關蜻蜓的資料時,我發現也有別的蜻蜓被提到有這項本領。下次不妨觀察一下,看看蜻蜓的腹部是不是指向太陽。


(二)鼎異色灰蜻

去年夏天,我在深圳梅林山的一處溪水邊看見了這隻鼎異色灰蜻。

溪水的「汲水處」在以前的梅林關特區管理線上,這條線如今還留有當年的鐵絲網,鐵絲網內外長著朱瑾、使君子、五色梅、鵝掌柴和各種其它植物。儘管梅林山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說,這溪水是雨水從山上滲透下來的,沒有經過消毒殺菌,並不乾淨,但還是有很多人去汲水,回家煮「山泉水」,泡鐵觀音,「就是比自來水好喝」。可見城市人對自然原生態的美好想像和渴望。

這隻鼎異色灰蜻就在人們常去的汲水點附近的草葉上歇腳。它的身體像覆蓋著一層藍幽幽的冷調粉末,翅膀接近透明,鼎異色灰蜻整個看上去安安靜靜的。在樹的陰影下,伴隨著水聲,這隻鼎異色灰蜻營造了有一種說不出的神秘感。


可能是感覺到有人在拍它,鼎異色灰蜻飛旋了一會兒,落到旁邊的草尖上,還是安安靜靜的樣子。不知道為什麼,鼎異色灰蜻給我的印象就是安安靜靜的,和那種夏天雷陣雨之前低飛亂撞的大頭蜻蜓形象迥異。


(三)杜松蜻蜓(又叫狹腹灰蜻)


這隻大傢伙是在深圳大學城的大沙河畔拍攝到的。其實它和前面說的鼎異色灰蜻和後面要說的曉褐蜻相比,體型上並不見得有比別人高大茁壯多少,之所以說它是大傢伙,是因為我覺得它的顏色、花紋,以及整個氣場,看上去比較彪悍、耐磨(奇怪,我怎麼回想起「耐磨」這個詞?)。它叫狹腹灰蜻。看,它停歇在河邊石頭護欄上,像不像一隻凱旋歸來的戰鬥機?


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杜松蜻蜓。我一看到「杜松」這倆字兒,馬上有一種心領神會的感覺。來,先幹了這杯杜松子酒再說。

不管是不是因為杜松蜻蜓身上的黃綠斑紋和杜松子酒的色澤相似而得了這個名字,我喜歡這個名字,甚至覺得它彪悍耐磨的形象也和杜松子酒這種烈酒在一定程度上氣質匹配。


(四)曉褐蜻

曉褐蜻是比較常見的。每當看到它,總會想起那首歌:「晚霞中的紅蜻蜓,你在哪裡喲?童年時代遇到你,那是哪一天?......」

所以,曉褐蜻似乎天生是帶著童年色彩、童話色彩的蜻蜓。

在池塘邊、草地上,渾身紅色(其實這個紅也分很多層次,細看能看到玫紅、橘紅、紫紅......)的曉褐蜻也往往最容易引起孩子們的注意。

這隻曉褐蜻是我在深圳大學城清華的池塘便拍到的,當時我的女兒先發現的它。孩子們一陣大呼小叫,曉褐蜻飛旋不止,不過,它很快又停到了原先落腳的樹枝上。孩子們發現,這隻紅蜻蜓好幾次被「騷擾」,但它轉了一圈總還飛回來停到這根樹枝上。

真是戀舊,總是選擇回到原來的地方落腳。



(五)玉帶蜻

玉帶蜻很好識辨,它的腹部長著一條白色的「玉帶」。玉帶蜻顏色不鮮亮,也沒什麼花紋,看上去簡簡單單的,但也正如人類的時尚界,五花八門的顏色輪番流行,你方唱罷我登場,唯有一種顏色搭配永不過時——黑白配,低調中透著品味,堪稱永恆的經典。


再看看,多看看,是不是覺得玉帶蜻很耐看,越看越好看?

對了,查資料得知,玉帶蜻並不都是一條白色的「玉帶」,雄性腹部白色,而雌性腹部黃色。遺憾的是,我兩次遇見的都是孤零零一個的「男生」,什麼時候能看到成雙成對的呢?


(六)長葉異痣蟌


以前一直以為,這種「小蜻蜓」是還沒有長大的蜻蜓,而前面說的那些「大蜻蜓」是老了以後的蜻蜓。其實不然。「小蜻蜓」長大了還是這麼纖細,它們再努力鍛鍊也長不成「大蜻蜓」那樣健壯的「肌肉」,它們是蜻蜓目下的一個科——蟌。

蟌顏色豐富,在我的記憶中,有藍色、綠色、紅色、橙色......它們體型纖細秀美,飛行起來很安靜,也飛不高飛不遠,總是在草叢中幽幽活動,用南兆旭的話說,「陽剛不足,陰柔有餘」。

不過,它也有一個好處,就是比較好捉,比我們前面說的那些大蜻蜓好捉。咦,這算它的什麼好處?恐怕是壞處吧。我童年記憶中蹲水渠邊玩耍的,大多是蟌。


(七)紅腹細蟌


最後這張算是放個大招拉個仇恨。兩隻漂亮的紅腹細蟌飛來停到了我的腿上,它們準是把我的腿當成一截樹幹了。

這不禁令我想起了法國自然文學作家列那爾描寫的一段釣魚經歷。垂釣很久一無所獲,本已意興索然,這時一隻翠鳥飛來歇在他的魚竿上,作者馬上精神一振、靈光閃現,「我摒住呼吸,因被翠鳥當作了一棵樹而感到十分自豪」,「翠鳥以為自己不過是從這根樹枝跳到了另一根樹枝」。

我也因被紅腹細蟌當成了一根樹幹而十分自豪。




「自然隨筆」記錄了我對自然的觀察和思考。 如果您覺得「自然隨筆」好看,請向您的朋友們推薦吧。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關注「自然隨筆」:

1、搜索微信號our_nature,添加關注。

2、掃描二維碼





相關焦點

  • 情報站|明湖荷花尖尖角,點水蜻蜓款款飛
    原標題:情報站|明湖荷花尖尖角,點水蜻蜓款款飛「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6月14日上午,濟南壹粉「鍾福生」向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美圖,壹粉循詩在大明湖畔採風,湖中的荷葉已然初長成,朵朵荷花有的露出尖尖角,有的正含苞待放,時而蜻蜓點水,在荷尖翩翩起舞。「我正細細端詳,含苞花蕾也異常精彩。
  • 點水蜻蜓款款飛——水蜻蜓衛浴科技有限公司悄然落戶亞洲廚衛城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陽春四月,來自廈門的水蜻蜓衛浴科技有限公司悄然落戶亞洲廚衛城15幢2號。
  • 7首最美蝴蝶詩詞: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7首最美蝴蝶詩詞: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1、《江畔獨步尋花·其六》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那留連嬉戲的蝴蝶,久久不肯離去,那自在的黃鶯,在樹林間啾啾地啼鳴。
  • 杜甫最詩意的牢騷語: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首句「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到江頭盡醉歸」,正值暮春時節,春衣正好派上用場,詩人卻日日典當起春以來,可見冬衣已經典當盡了。詩句一開篇用一種極其平淡的語調,將自已人生的窘迫形象而深刻地描寫了出來。為什麼要典當春衣呢?讀到第二句我們就會知道,不過是為了每日盡醉而歸。真是出人意外!
  • 大風大雨過羊城,蜻蜓點水款款飛
    雨後的流花湖公園裡,不少蜻蜓低飛徘徊,或貼著草叢花枝起舞,又或貼著水面滑翔,時不時還來幾下「蜻蜓點水」,相當曼妙,有街坊駐足觀賞還吟誦起杜甫的名句:「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文/圖 金羊網記者 陳秋明
  • 穀雨:點水蜻蜓款款飛 嬌小豆娘池邊舞
    蜻蜓的稚蟲豆娘的稚蟲  蜻蜓和豆娘都屬昆蟲綱蜻蜓目,都是半變態昆蟲,一生經歷卵、稚蟲和成蟲3個時期。蜻蜓和豆娘的外形相似卻不同:1.蜻蜓的兩隻眼睛是彼此相連或只有小距離的分開,豆娘的兩眼有相當大距離的分開,形狀如同啞鈴。
  • 為什麼蜻蜓要點水呢?大話蜻蜓點水
    夏日的午後,在平靜如鏡的湖面上一些蜻蜓悠閒的飛著, 不時地將細長的尾巴彎成弓狀伸進水中一點, 湖面因此擴張開一圈圈波紋。蜻蜓在水面上飛翔,尾尖緊貼水面,一點一點用尾尖點水, 是俗話說的「蜻蜓點水」。小時候都以為天氣熱了,蜻蜓也喜歡玩水了,蜻蜓真的是在玩水嗎? 不是的,這是雌蜻蜓在產卵。「蜻蜓點水」是蜻蜓生命中的自然組成部分—產卵、繁殖後代。
  • 蜻蜓
    在夏天的傍晚,成群結隊的蜻蜓來到我們身邊,它經著烈日的幹烤,來幫我們捉害蟲,讓我們得到好生活。讓我們不會因為害蟲的幹擾,而失去自己的情趣。有時候,有的小朋友吵著鬧著要捉蜻蜓。大人們也會被孩子的吵鬧而去捉蜻蜓。蜻蜓的只數越來越少,最後在天黑中,失去蜻蜓的蹤影,蚊子也越來越多,怎麼辦呢?
  • 漂亮又純樸的蜻蜓
    蜻蜓,無脊椎動物,昆蟲綱,蜻蜓目,差翅亞目昆蟲的通稱。一般體型較惖大,翅長而窄,膜質,網 狀翅脈極為清晰。視覺極為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 昆蟲。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佔據著頭的絕大部分,且每隻眼睛又有數不清的「小眼」構成,這些「小眼」都與 感光細胞和神經連著,可以辨別物體的形狀大小,它們的視力極好,而且還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後看 而不必轉頭。蜻蜓美麗又純樸,所以文人墨客常以蜻蜓為題賦詩作詞。《 小池》宋:楊萬裡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弄輕柔。
  • 南崑山上蜻蜓飛
    目前惠州已發現的蜻蜓種類達183種,約佔廣東已知蜻蜓種類的70%、全國的25%。而南崑山是惠州蜻蜓分布最密集區域,至少生活著156種蜻蜓。蜻蜓對生存環境質量要求高,因為有一批南崑山人的付出和堅守,南崑山才成為蜻蜓的樂園。 嶺南六月,一半火焰,一半綠海。
  • 為什麼蜻蜓要「點水」? 蜻蜓點水的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蜻蜓要「點水」? 蜻蜓點水的原因是什麼?時間:2016-06-08 12:23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蜻蜓要點水? 蜻蜓點水的原因是什麼?
  • 眾籌|永遠飛不走的「蜻蜓」,找回童年夏天的味道
    這款「蜻蜓」有著神奇的平衡感,用手指任意點觸,它都會在晃動中迅速恢復。古老的平衡哲學,就體現在小小「蜻蜓」的一動一靜之間。小角度擺動「蜻蜓」尾部,它將輕盈地旋轉。微風拂過,「蜻蜓」也會律動、迴旋,如芭蕾舞者翩然起舞。「點水蜻蜓款款飛。」在「蜻蜓」尾部滴上幾滴香薰精油,擴香器如點水般微微躍動。
  • 你知道蜻蜓「點水」的奧秘嗎?蜻蜓漫天飛舞又預示著什麼
    有時,蜻蜓平展雙翅停在一株草上休息,又立刻飛開了。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蜻蜓一次次不斷地把尾部插入水中。其實,對於蜻蜓這一行為,人們早就注意到了。儘管身體很纖細,蜻蜓卻有一顆滾圓的大腦袋,它的腦袋可以任意轉動,頭部的一半被一對大複眼所佔領。
  • 蜻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蜻蜓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它們身體細長,背上有兩對膜狀的翅膀,休息的時候四翅展開,平放在兩側。蜻蜓比較喜歡潮溼的環境,所以總是在池塘或是河邊飛行。而且,蜻蜓在水面上飛行的時候,經常會用尾尖一點一點地輕觸水面。這個現象,在很早之前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杜甫就曾經有詩這樣說:「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 詩詞鑑賞-十三首有關蜻蜓的詩詞,飛舞在夏日的精靈,你喜歡嗎?
    濃蔭綠意,蟬鳴陣陣、荷花正香,幾隻蜻蜓舞動著輕盈的身姿飛舞其間,為這煩悶的夏日增添了許多樂趣!作為這沉悶夏日裡靈動的精靈,自古以來無數的詩人畫家留下許多絢麗的詩詞來歌詠它:杜甫有「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楊萬裡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範成大有「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等等許多優美的詩句,你喜歡這飛舞在夏日的精靈嗎?
  • 30秒製作蜻蜓/豆娘飛蠅
    這個不乾膠蜻蜓不是第一個懶人飛蠅了,點擊下面連結,看看懶人的飛蠅波趴-烙鐵頭懶人飛蠅的亮片-小飛勺這次的蜻蜓比烙鐵頭和小飛勺複雜一點,沒法在10秒內搞定,估計要30秒吧。看看蜻蜓的素材:白色身體,從前到後可以分為三部分,蜻蜓背部,蜻蜓腹部,蜻蜓尾部
  • 【練筆】翩翩起舞的水蜻蜓
    小青蛙對它的同伴大聲喊道,小青蛙們特別喜歡聚集在樹蔭底下玩耍,蹦蹦跳跳踏著那些布著青苔的小石頭,還會哼點小曲,倍顯歡快。 在空中跳舞的公主是一隻水蜻蜓,它叫嬌嬌,有著深藍色漂亮的一雙翅膀,在水蜻蜓家族中,只有她的舞姿是富有靈性的,忽而低頭嬌羞,忽而旋轉嫵媚。
  • 立秋後 樹上蚜蟲沉沉睡 溼地多 點水蜻蜓款款飛
    除蚜蟲問題外,市民還發現今年夏季銀川的蜻蜓多了,對此俞曉豔解釋,這與城市生態環境提升有著密切關係,「蜻蜓是益蟲,它的幼蟲叫稚蟲,在水中發育,近幾年我市溼地生態環境較好,蜻蜓也就增多了。」 記者 梁小雨
  • 瀋陽為啥少見蜻蜓飛? 蜻蜓博士為你揭秘
    「『螞螂螞螂』飛,底下有人追;『螞螂螞螂』落,底下有『好賀兒』。」兒時的我們曾常常念起這首歌謠。「螞螂」也就是蜻蜓,曾幾何時,它們在城市低空成群「起舞」,街頭巷尾處處都有它們的身影。可近年來,瀋陽似乎難覓它們的蹤影。蜻蜓都到哪裡去了?隨著人蚊大戰不斷升級,不少瀋陽市民心中充滿著疑問。
  • 蚊子天生的天敵,環境的檢測專家——蜻蜓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等等、等等。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把人們帶入到如詩如畫的大自然景色之中,給人們一種自然和諧安詳的美好畫面。足見人們對蜻蜓的喜愛之情。蜻蜓蜻蜓是一種古老的昆蟲,最早可追溯到3.2億年前。蜻蜓是無脊椎動物,昆蟲綱,蜻蜓目,差翅亞目、均翅亞目和間翅亞目昆蟲的統稱。蜻蜓作為比較原始的昆蟲,現存種類卻比較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