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無脊椎動物,昆蟲綱,蜻蜓目,差翅亞目昆蟲的通稱。一般體型較惖大,翅長而窄,膜質,網 狀翅脈極為清晰。視覺極為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 昆蟲。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佔據著頭的絕大部分,且每隻眼睛又有數不清的「小眼」構成,這些「小眼」都與 感光細胞和神經連著,可以辨別物體的形狀大小,它們的視力極好,而且還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後看 而不必轉頭。
蜻蜓美麗又純樸,所以文人墨客常以蜻蜓為題賦詩作詞。
《 小池》
宋:楊萬裡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蔭照水弄輕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 四時田園雜興》
宋 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 春詞》
唐 劉禹錫
新妝宜面下朱樓,
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
蜻蜓飛上玉搔頭。
《晚日後堂》
(南朝梁)簡文帝蕭綱
岸柳垂長葉,
窗桃落細跗。
花留蛺蝶粉,
竹翳蜻蜓珠。
《曲江二首》
唐 杜甫
一片花飛減卻春, 風飄萬點正愁人。
且看欲盡花經眼, 莫厭傷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 苑邊高冢臥麒麟。
細推物理須行樂, 何用浮榮絆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 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 點水蜻蜓款款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