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的一生之敵「蜻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2021-01-17 雲端上的翅膀

每當夏天來襲,煩人的蚊子就會不停地在你身邊嗡嗡叫,待湊準時機,還會措不及防地叮上你兩口,被叮咬的皮膚引發的瘙癢總是讓我們苦不堪言,就算你拍死一隻也沒用,打死了一隻還有無數隻。

面對不計其數的蚊子,我們能做的也只有買點蚊香,殺蟲劑,或是打開空調躲在屋裡,但並不足以將其消滅,雖然蚊子是一種對於生物鏈沒有存在感的生物,有它沒它都無所謂,但對人畜來說這玩意太討厭了,人類一直很想滅絕它。但蚊子體積微小、數量巨大、繁殖力強、分布廣泛、適應性極強、變異迅速、耐藥力強,滅絕它貌似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我們人類辦不到的事,卻有一種生物能辦到,那就是蜻蜓。

還記得小時候在農村的家裡,那時候並沒有什麼蚊香、驅蚊神器什麼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床上掛個蚊帳,但也防止不了蚊子從一些漏縫裡進來,我和小夥伴們就想了個辦法,去田地裡捕捉一些蜻蜓放進蚊帳,一是蜻蜓五顏六色的,很漂亮,二是大人告訴我們蜻蜓是專門吃蚊子的,正好一舉兩得,既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心,又能消滅煩人的蚊子,所以,對於在田地裡亂躥捕捉蜻蜓這件事,我們也是樂此不疲。

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的是,漂亮的蜻蜓不僅長大後專門捕食蚊子,作為蚊子一生的宿敵,從幼蟲時期就開始以吃蚊子的幼蟲為生。蚊子的幼蟲叫孑孓(jié jué),你可能沒聽過,但一定見過,在一些長時間放在外面的水缸裡,或一些池塘小河邊,因為蚊卵要在水中,以水中的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所以,只要是一些不太乾淨的淺水面上,都有可能存在孑孓,孑孓的模樣如下圖所示。

孑孓從卵孵化為蚊的速度很快,最快七天,最長要二十六天,一般在十二天左右。蜻蜓的幼蟲叫水蠆(chài),也是生活在水裡,肉食性,以捕食小型水生昆蟲及它們的幼蟲為生,大部分都是一些蒼蠅或者其他害蟲的幼蟲,但水蠆最愛吃的還是行動遲緩的孑孓,是對我們人類切切實實有益的生物。

但水蠆變成蜻蜓的時間就比較長,根據種類不同,短的要2-3個月,普通的要1-3年,最長的則要7-8年才能完全成熟。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被蜻蜓相剋的蚊子越來越多,對我們人類有益的蜻蜓卻是寥寥無幾,這是為什麼呢?

1.蚊子的幼蟲生長周期短,蜻蜓的幼蟲生長周期長。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孑孓化蚊的最長時間也只要26天,而水蠆變成蜻蜓的過程最長則需要7-8年,生長周期長就意味著遭遇意外的可能性會多,有很多的水蠆在漫長的幼蟲時期就被扼殺了。2.蚊子強大的繁殖能力。一隻蚊子一般一個星期就會繁殖一次,每次產卵能達到200到400隻,每隻雌蚊子一生產卵總數約為1000-3000個,孑孓化蚊後進行交配,當一群蚊子飛舞在一起時,那就是它們在交配了,交配通常只需要10-25秒,交配後再返回水面進行產卵,處於雨量大,氣溫高,溼度適宜的環境,蚊蟲的孳生和繁殖能力就會更強。3.蜻蜓和蚊子不同的生長環境,適者生存。之所以現在蜻蜓數量減少,跟我們人類不斷發展也有一定關係,作為食肉性蟲類,水蠆的生存環境不像孑孓,在一個水缸,或者水杯裡吃點細菌就能生存,除非是專門養殖,不然在鋼鐵林立的城市裡,稀少的食物對於蜻蜓來說是難以生存的,所以在沒有自然環境的城市裡蚊子活了下來,蜻蜓卻消失了,那為什麼一些農村田間也看不到蜻蜓了呢?這就是我要說的第四點。4.農民噴灑的農藥,波及到了蜻蜓。農民為了給莊稼、果樹防蟲治蟲,每年都要噴灑大量的農藥,一些較小的昆蟲中毒後被蜻蜓捕食,從而導致蜻蜓中毒死亡,而這些我們也從沒在意過,不過,蜻蜓並沒有滅絕,只是我們很少看到了。

說到底,之所以現在蚊子多,蜻蜓少,是蚊子有著比蜻蜓更強的生物構造,即使蜻蜓再怎麼克蚊子,也難逃命運的抉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些法則我們無法改變,那我們能做什麼呢?

只能祈禱我們人類的文明和科技繼續不斷發展,蜻蜓等諸多生物都會因為我們的發展逐漸減少,我相信不久的未來,真正禍害到我們的蚊子也一定會被消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蜻蜓越來越少,蚊子卻越來越多?總算找到原因了
    在以前農村,蜻蜓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昆蟲!每到夏天,成群結隊的蜻蜓在大街和田野上飛來飛去,有的甚至都飛到了家裡!拿著一個大掃帚捉蜻蜓,成了很多小夥伴的童年樂趣!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慢慢發現,每年蜻蜓出現的時間越來越晚,數量也大大減少,有的地方甚至已經看不到蜻蜓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蜻蜓是一種生活在沼澤和池塘旁邊的昆蟲,蜻蜓幼蟲長成成年狀態至少要經過11次蛻皮,兩年左右的時間才能長出翅膀,自由的在天空中飛行!不管是蜻蜓幼蟲還是成年的蜻蜓,都是一種對人類有益的生物!
  • 為什麼蜻蜓越來越少,幾乎看不到了?真正的罪魁禍首已經找到
    蚊子可以說是一種人人喊打的生物了,不但會吸食血液,還會傳播各種疾病,為了消滅他們也是煞費苦心,其實自然界中就有一種滅蚊高手「蜻蜓」,蜻蜓是無脊椎動物,昆蟲綱,蜻蜓目,差翅亞目昆蟲的通稱。後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脈也稍有不同。休息時四翅展開,平放於兩側。稚蟲短粗,具直腸鰓,無尾鰓。
  • 集市上青蛙少了,成桶的這些幼蟲,難怪蜻蜓是越來越少
    小時候鳥語花香,小河流淌,小荷才露尖尖角,倒有蜻蜓露上頭。現在的鄉村河水乾涸,這樣的場景很少見了。尤其是蜻蜓發現越來越少,一天去趕集,才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就是這種昆蟲,問了一下他們才得知,這叫「水蠍子」,是蜻蜓羽化之前的幼蟲,看這些東西可以賣錢,這可是飯桌上的美味,含高蛋白。難怪蜻蜓是越來越少,幼蟲都被送上了餐桌,還沒來得及飛翔,就進入了人們的胃裡。相應的水裡的蚊子越來越多,蚊子的天敵沒了,所以就肆虐生長。
  • 夏天到了,蚊子來了,小時候到處都是的蜻蜓呢?
    就蟲子來說,如果說最讓人討厭的兩種蟲子,大部分人腦海中都會浮現這兩個詞:蚊子、蒼蠅。近年來注重改善農村的環境衛生,但是蚊子和蒼蠅還是隨處可見。作為專吃蚊子一類小昆蟲的蜻蜓近幾年卻是越來越少見了。蜻蜓是專吃蚊子之類的小昆蟲的,而且蜻蜓和蚊子有著不解之緣。
  • 蚊子天生的天敵,環境的檢測專家——蜻蜓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等等、等等。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把人們帶入到如詩如畫的大自然景色之中,給人們一種自然和諧安詳的美好畫面。足見人們對蜻蜓的喜愛之情。蜻蜓的生活習性蜻蜓生活中熱帶、亞熱帶地區,非常喜歡潮溼的環境,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蜻蜓是食肉性昆蟲,它們喜愛捕食蒼蠅、蚊子、葉蟬、虻蠓類和小型蝶蛾類等多種農林牧業害蟲。因此,蜻蜓也不負人們對它的喜愛,是一類不折不扣的有益於人類的天敵昆蟲。
  • 它是蚊子的「天敵」,一生能捕食上萬隻蚊子,野外遇到請別傷害
    在小編家鄉有一種捕食者,它是蚊子的「天敵」,一生能捕食上萬隻蚊子,野外遇到請不要傷害,它就是蜻蜓。很多農村娃小時候都有過抓蜻蜓的經歷,那時候經濟條件差,農村娃基本沒什麼玩具玩耍,所以放學後只能跑野外去抓昆蟲玩,而蜻蜓這種會飛的昆蟲非常吸引人,所以就成了農村娃的玩物了。而被抓到的蜻蜓,通常都被人用繩子拴著,最後都逃不過死掉的命運。
  • 為什麼現在的蜻蜓和蝙蝠都很少見了?它們都去哪了?
    相信許多小夥伴都已經發現了,近些年,蜻蜓真的是越來越少見了。記得小時候,尤其在夏季的雨後,街道上總是能夠看到成群的蜻蜓飛舞,不客氣的說,如果手速快,你甚至能夠徒手捉住一隻蜻蜓,可見其數量之多。但是,隨著我們慢慢長大,除了回不去的童年外,原本夏季隨處可見的蜻蜓也慢慢的沒了蹤跡。
  • 蜻蜓
    在夏天的傍晚,成群結隊的蜻蜓來到我們身邊,它經著烈日的幹烤,來幫我們捉害蟲,讓我們得到好生活。讓我們不會因為害蟲的幹擾,而失去自己的情趣。有時候,有的小朋友吵著鬧著要捉蜻蜓。大人們也會被孩子的吵鬧而去捉蜻蜓。蜻蜓的只數越來越少,最後在天黑中,失去蜻蜓的蹤影,蚊子也越來越多,怎麼辦呢?
  • 蚊子最大的「天敵」,8年才長大,肉少的可憐,也難逃吃貨的嘴!
    蚊子最大的「天敵」,8年才長大,肉少的可憐,也難逃吃貨的嘴!每年到了夏天以後就有很多的蚊子,尤其是在農村,樹木比較多的地方,蚊子的數量就越多,讓很多人都特別頭疼,想出了各種方法來防蚊子,但是效果卻不是很明顯,其實在自然界中,有一種昆蟲,那是蚊子最大的天敵,不過這種昆蟲,需要8年的時間才能夠長大,而且它的肉少得可憐,別看它小,消耗蚊子的能力卻很大,每隻一年都能消耗3000隻蚊子。
  • 兒時的紅蜻蜓越來越少都去哪了?它們還會回來嗎
    還記得小時候每逢雨過天晴,美麗的紅蜻蜓就會風中起舞,年少的你會約上三幾個小夥伴去追逐、去打鬧、去嬉戲……可如今那種和諧的鄉村風景少之又少,甚至早已銷聲匿跡。因為我們共同追逐過的紅蜻蜓越來越少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喜歡的紅蜻蜓去哪了呢?
  • 地球上的蜻蜓為什麼越來越少?它們被人類無意間騙去送死
    筆者:三體-小遙一到夏天,人們就會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美好景象,每當雨過天晴,蜻蜓總會出現在水窪附近。而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人們見到它們的機會越來越少,這並不是因為人們遠離了鄉村,是蜻蜓總體的數量正在急劇減少,甚至還有走向滅絕的風險。一方面,環境汙染問題和棲息地減少的問題是導致蜻蜓數量減少的關鍵;另一方面,人類的建築也對蜻蜓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 面對被蜻蜓吃掉的同伴,蚊子大聲喊冤
    螺丹攝蜻蜓一口氣吃了八隻大蚊子。蚊子國國王破口大罵:「王八蛋!我們蚊子是上帝造的,對人類是有功之臣,憑什麼吃我們?!」蜻蜓理直氣壯地說,雞、鴨、魚、蝦、豬、牛……不也是上帝造的嗎?上帝對人說:「這些,你們都可以吃。」你們蚊子咬人,吸人和各種動物的血,使人和動物生病,你們讓人不得安寧,你們還傳播各樣的傳染病,引發瘧疾,罪惡可大啦!」蚊子氣鼓鼓地說:「我是公蚊子,只吃露水、花蜜,偶然喝點樹汁,從來不咬人,也沒喝過人血!」
  • 為什麼蚊子會對殺蟲劑產生抗藥性?
    他們將連續數十年施用樂果(一種有機磷酸酯殺蟲劑)的橙子種植園的蚊子,與從未施用殺蟲劑的森林中的蚊子進行對比,發現橙子種植園中的蚊子數量是森林蚊子數量的兩倍,但卻沒有蜻蜓幼蟲,蜻蜓是眾所周知的以蚊子為食物來源的昆蟲。
  • 為什麼蚜獅背這麼多東西?蜻蜓之前為什麼在水下?蜻蜓吃什麼?
    我們所處世界不斷向前發展,我想與問題的驅動也很有關係:鳥兒為什麼會飛?於是熱氣球、飛艇、飛機出現。難道飛機只能在空中飛?於是水上飛機、水下飛機(潛水飛機)出現。既然蜻蜓媽媽這樣安排,蜻蜓的寶寶也就只有在水中生長了。兩種回答,不知你滿意哪種?我的回答只是基於目前我的認知水平,你也可自己去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第七個問題是″為什麼飛的蜻蜓不下水",我的第一反應是既然蜻蜓會飛了,它為什麼還要下水呢?
  • 鄉村黃昏蚊子群裡「豪橫」的蜻蜓去哪兒啦?荷花前空留少年身影
    女兒順口答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看來南宋詩人楊萬裡《小池》裡的這兩句膾炙人口的詩句流傳800多年之久,早已成為經典,深入人心。女兒盯著水中剛剛露出水面的荷尖和荷包,反問道:怎麼沒看到蜻蜓立在上頭呢?蜻蜓去哪兒了?是啊,蜻蜓呢?我們曾經多麼熟悉的場景到哪兒去了呢?
  • 蜻蜓吃什麼食物?
    蜻蜓為蜻蜓目不完全變態昆蟲,蜻蜓目在昆蟲綱中是比較原始的類群,也是較小的一個目,分為差翅亞目、均翅亞目、間翅亞目三個亞目,全世界約有5000種,我國有300多種,成蟲和幼蟲均為肉食性種類,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蜻蜓吃什麼食物吧!
  • 為什麼颶風過後,美國蚊子會泛濫成災,難道蚊子能乘風而行?
    風暴過了半個月後,路易斯安那州的牧場裡,牛馬被突如其來的蚊子大軍攻擊,有300~400頭大牲口被禍害致死。 為什麼颶風過後會出現蚊災,蚊子軍團是被颶風帶來的嗎?這倒不是,蚊子軍團是本土的戰士。
  • 蜻蜓,為什麼在水下產卵,為什麼長大後就不生長在水中了?
    1、蜻蜓為什麼在水下產卵?蜻蜓為什麼在水下產卵,有人這樣回答,"因為它們小時侯要生活在水下"。我感覺這樣的回答並不恰當,跟著會冒出一個問題"蜻蜓小時候為什麼要生活在水下",因為"蜻蜓在水下產卵",這樣就形成了死循環,誰也回答不了誰。蜻蜓在水下產卵,並沒有其它蜻蜓教它,我想這是它的本能,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 為什麼蜻蜓要「點水」? 蜻蜓點水的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蜻蜓要「點水」? 蜻蜓點水的原因是什麼?時間:2016-06-08 12:23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蜻蜓要點水? 蜻蜓點水的原因是什麼?
  • 為什麼現在下雨天也少有蜻蜓了?因為人類欺騙了它們的感情
    撰文 七君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小時候(我說的是我小時候也是你小時候)下雨前後會有很多蜻蜓,但是現在城市裡蜻蜓比較少見,哪怕是下雨也帶不出幾隻。蜻蜓作為環境指示生物,在全世界的數量都在下降。工業文明後出現了越來越多能夠產生偏振光的人造物,比如太陽能板、玻璃牆面、汽車玻璃、柏油路面,還有水平的黑色墓碑。更慘的是,水生昆蟲喜歡高偏振度,也就是偏振光佔比比較高的光,因為偏振度和水深以及渾濁程度有關。淺水的偏振度比較小,高度偏振的水平偏振光標誌著深水。和人造物的偏振度相比,自然水體的偏振度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