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颶風過後,美國蚊子會泛濫成災,難道蚊子能乘風而行?

2020-12-05 騰訊網

20208,四級颶風蘿拉登陸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風暴過了半個月後,路易斯安那州的牧場裡,牛馬被突如其來的蚊子大軍攻擊,有300400大牲口被禍害致死。

為什麼颶風過後會出現蚊災,蚊子軍團是被颶風帶來的嗎?這倒不是,蚊子軍團是本土的戰士。只是颶風帶來了洪水,雨水把一整片大地變成蚊子的育嬰所。

路易斯安那州的蚊子部隊,分為2個軍團:洪水蚊子團和死水蚊子團。

洪水蚊子團

首先更正一個認知:大家普遍認為,只有在有水的地方,蚊子才能產卵孵化。水幹了,蚊子卵也就被消滅了。其實不對,有些蚊子卵在乾燥的地方也能存活很久。

世界上有3600蚊子,共35,數量最多的是按蚊、庫蚊、伊蚊3個屬。這3蚊子,傳播的疾病還有所不同,按蚊傳播瘧疾,庫蚊傳播病毒性腦炎,伊蚊傳播登革熱和寨卡病毒。

按蚊和庫蚊是死水蚊子,雌蚊將卵產在死水潭裡,蚊卵在水裡孵化,如果水幹了,蚊卵就死了。不過,伊蚊就不同了,伊蚊卵能在乾燥地區存活一年。圖片上是伊蚊。

颶風是伊蚊最愛的天氣,颶風帶來洪水,伊蚊的另一個名字就叫做洪水蚊子

第一批洪水蚊子,是去年埋下的蚊卵。

去年,路易斯安那州的伊蚊在野外的潮溼地帶產卵,每隻雌蚊每次能產200個卵。草場、沼澤、田裡的犁溝,都布下了蚊子卵。這些潮溼的地區在天冷時變乾燥了,蚊卵潛伏在乾燥土地的裂縫裡,不會死亡。蚊子卵熬過了整個冬天和春天,終於等到雨水充沛,溫暖溼熱的夏天。圖片上是伊蚊的蚊卵。

 蚊子的繁衍

蚊子的發育是完全變態,分四個時期,卵、幼蟲、蛹和成蟲,蚊子卵必須在水裡才能孵化。洪水淹沒了草場、田地、荒野,乾燥土地裡的伊蚊卵得到水源,2後就能孵化成幼蟲,變成孑孓。

天熱的話,只要5孑孓就能蛻皮變成蛹,2後伊蚊破蛹而出,羽化成成蟲。孑孓和蟲蛹都呆在水裡,變成成蟲後開啟陸地生涯。

並不是所有的蚊子都吸血,雄蚊子吃植物汁液,不吃血。吃血的雌蚊子,也只在產卵之前才吸血。

伊蚊成蟲先交配,雌蚊交配一次就能終生產卵。只有在交配之後,雌蚊才開始吸血。雌蚊的吸血周期跟它的生殖周期一致,吸血後的雌蚊卵巢發育,血液給肚皮裡的寶寶提供營養。吸一次血,產一次卵,然後再來吸一次血,產下一次卵。一隻雌蚊一生能產卵37。產下的蚊卵10就能羽化成成蟲,繼續禍害牧場裡的牲口。

颶風帶來的洪水浸泡了每一寸土地。洪水棲息地的蚊卵數量,每畝地有0.120個蚊卵。平日沒有水源的時候,蚊卵不構成威脅。蜻蜓、蜘蛛、青蛙、蝙蝠就能控制蚊子的數量。現在洪水來了,蚊卵成指數級地孵化成蟲。天敵吃不了那麼多蚊子,蚊子軍團突然爆發。

蚊災的危害

颶風支援的不僅僅是洪水蚊子團,洪水泛濫,讓按蚊、庫蚊這些死水蚊子的繁殖地區也大大擴張了。死水蚊子有了更多產卵的地方,能孵化出更多的成蟲。圖片上是死水蚊子。

洪水蚊子加上死水蚊子的雙重爆擊,危害到動物們的安全。牧場的牛馬,森林的鹿,都是受害者。不過,牲口不是被蚊子吸乾血而死的,是被蚊子累死的。牛馬只能依靠搖尾巴,跑跳著活動身體來躲避蚊子。一連幾天得不到休息的牲口,精疲力盡而累死了。

不止是今年的颶風帶來蚊災,美國在2002年、2005年、2017年的颶風過後,牲口都遭受到蚊子軍團的屠殺。

有一個稍微安慰人心的消息是,洪水帶來的第一批蚊子不會傳播使人患病的病毒。你被咬的蚊子包比平時多了很多,但感染疾病的機率沒有增加。

沒有處於登革熱、黃熱病、寨卡病毒的發病高危區,本地的洪水蚊子不會攜帶病原,也就不能傳播感染。以前的颶風過後,蚊災肆虐,因為蚊子傳播而感染疾病的人數並沒有增加。

蚊災不會一直持續,2的高峰期過後,洪水蚊子團會逐漸減少。再加上持續噴灑滅蚊噴劑開始發揮作用,牧場的蚊子團很快就會消失。動物們只要熬過了這幾天,就沒事了。

洪水退去,土地乾燥,伊蚊卵潛伏在土壤裡,等待著下一年的風暴。

相關焦點

  • 為何颶風過後「蚊災」來了,幾百斤牲口被咬死?蚊子殺傷力多強?
    最近,美國在颶風過後一下子湧現大量蚊子,引發「蚊災」,多頭幾百斤重牲口直接被活生生「咬死」,給人類畜牧業帶來了財產損失,本來,颶風到來就是一場自然大災難,如今另一種災難又來了,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為何颶風過後蚊子那麼多?為何颶風過後蚊子那麼多?
  • 一群蚊子同時叮咬什麼體驗?為什麼蚊子能在北極圈泛濫成災?
    圖為:你以為的北極是這樣的(左),實際的北極是這樣的(右)為什麼北極圈內有蚊子?這和蚊子的繁殖能力以及生命周期有關,蚊子的繁殖能力非常強,一隻雌蚊子根據繁殖條件的變化(一般是溫度)能活3-100天,可以產卵2-8次,數量達到幾千顆。幼蚊最快7天就能孵化出來,你的一個夏天要經歷數十代蚊子叮咬,今天叮咬你的蚊子可能是昨天叮咬你那隻的後代。
  • 為什麼蚊子能在北極圈泛濫成災?竟然是氣候變暖惹的禍
    北極圈為什麼有很多蚊子? 目前,可以說北極部分地區的蚊子泛濫成災,因為只要北極的溫度上升到2°C,住在這裡的蚊子的生存率就可以提高53%!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北極圈並不等於北極的北冰洋和格陵蘭島。 此範圍還包括俄羅斯北部,北歐和加拿大北部。 許多人不知道其中大多數人位於北極圈內的北極苔原中。 實際上,北極的蚊子特別兇猛。
  • 為什麼颶風過後,大批牛馬被蚊群叮咬失血而死,人會被吸光血嗎?
    近日美國一些農場裡的牛、馬等牲畜因為被蚊蟲叮咬而失血過多死亡,致死的牲畜大約有300至400頭。颶風過後形成的蚊子災害這是因為暴風雨過後,溫暖炎熱的天氣以及到處的積水為蚊子提供了理想的滋生條件。這種物種會對洪水做出高度反應。當洪水退去後,原本蟄伏一年多的卵會提前孵化,大約會有數十億隻被孵化出來。蚊子災害是在風暴過後大約3、4天逐漸形成並開始流行。蚊子的增長速度有多快?蚊子的數目在颶風過後呈幾何級數增長,有專門的蚊子專家在颶風前後檢測蚊子的數量。
  • 讓蚊子斷子絕孫,科學家給蚊子做絕育手術,但是蚊子能被消滅嗎?
    美國颶風蘿拉席捲後,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西南部出現不少牛馬死亡的情況,不過它們不是直接死於颶風,而是死於密集的蚊群,一位擁有110頭鹿的牧場主就已經失去30頭,損失超過10萬美金。紫外線輻射紫外線攜帶能量較高,如果長期受到紫外線照射,人類皮膚會被灼燒,甚至會讓人類細胞基因會發生突變,對於蚊子也是一樣。很多種類的蚊子中只有雌蚊吸血,雄蚊取食植物的汁液以吃素為生,投放出去的雄蚊對人類不會造成傷害。所以有一種策略是利用紫外線輻射讓雄蚊不育,再把它們放到野外,讓其和雌蚊交配後無法產生後代。
  • 被100隻蚊子咬是啥感覺?北極圈那麼冷,蚊子為何還泛濫成災?
    ,那為何北極圈這麼寒冷,蚊子還能夠泛濫成災呢?,食物量也會增多,因此蚊子成長的時間就縮短了,大大降低被吃掉的概率,原本蚊子在北極的存活率受到溫度的影響,還能夠控制的住,但這些年北極圈的變暖速度是其它地區的兩倍,這意味著蚊子開始在北極圈內泛濫成災!
  • 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什麼體驗?為什麼蚊子在北極圈泛濫成災?
    圖為:你以為的北極是這樣的(左),實際的北極是這樣的(右)為什麼北極圈內有蚊子?除了寒冷外,其實北極圈都算是一個非常適合蚊子生存的地方。這和蚊子的繁殖能力以及生命周期有關,蚊子的繁殖能力非常強,一隻雌蚊子根據繁殖條件的變化(一般是溫度)能活3-100天,可以產卵2-8次,數量達到幾千顆。幼蚊最快7天就能孵化出來,你的一個夏天要經歷數十代蚊子叮咬,今天叮咬你的蚊子可能是昨天叮咬你那隻的後代。
  • 美國遭受颶風后現巨型蚊子 個頭為普通蚊子三倍
    (原標題:美一州遭受颶風之後出現巨型蚊子 個頭為普通蚊子三倍)據《今日美國》9月28日報導,在遭受颶風襲擊之後,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出現超大型蚊子肆虐的問題。政府已為這些地區提供緊急救助款。瓦多夫斯基(Cassie Vadovsky)從學校接回她4歲大的女兒後,受到了一大群嗜血蚊子的侵襲。這些蚊子並非普通的蚊子,而是具有攻擊性、腿上帶有條紋的可怕的昆蟲。她描述道:「當時就像在下一場蚊子雪。」研究蚊蟲的專家表示,洪水可能會導致原本休眠一年以上的蚊子卵孵化出來,從而使空氣中出現數十億可怕的這種寄生蟲。據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昆蟲學家麥可?
  • 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什麼體驗?為何蚊子能在北極圈泛濫成災?
    圖為:你以為的北極是這樣的(左),實際的北極是這樣的(右)為什麼北極圈內有蚊子這和蚊子的繁殖能力以及生命周期有關,蚊子的繁殖能力非常強,一隻雌蚊子根據繁殖條件的變化(一般是溫度)能活3-100天,可以產卵2-8次,數量達到幾千顆。幼蚊最快7天就能孵化出來,你的一個夏天要經歷數十代蚊子叮咬,今天叮咬你的蚊子可能是昨天叮咬你那隻的後代。
  • 美國颶風過後鬧「蚊災」,牲畜被蚊群叮咬失血而死
    原標題:美國颶風過後鬧「蚊災」,牲畜被蚊群叮咬失血而死[環球網報導記者丁潔芸]颶風蘿拉席捲後,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西南部出現不少牛馬死亡的情況,不過它們不是直接死於颶風,而是死於密集的蚊群。
  • 人真的被蚊子咬死嗎?颶風之後牲畜的慘狀,看了就渾身發毛
    ,其次人自己也會有意識的去驅趕蚊子,不會讓蚊子太多的停留在身上,最後就是我們雖然沒有皮毛抵禦蟲子,卻有各種衣服和藥劑可以使用。 動物們可就沒有這麼好的條件享受,尤其是當颶風過後,當地的牲畜們都會變得慘兮兮的,甚至於遇到那種蚊群出沒的時候
  • 颶風過後美國恐怖巨蚊成災 大如黃蜂居民稱要用獵槍自保
    9月27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居民凱西·瓦多斯基在社交媒體上傳了一段視頻,視頻中漫天飛舞著黑色的不明生物,她四歲的女兒問媽媽:「你為什麼要這麼做,給黃蜂拍照?」凱西說:「它們不是黃蜂,是蚊子。」
  • 為了讓蚊子斷子絕孫,科學家給蚊子做過的那些絕育手術
    美國颶風蘿拉席捲後,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西南部出現不少牛馬死亡的情況,不過它們不是直接死於颶風,而是死於密集的蚊群,一位擁有110頭鹿的牧場主就已經失去30頭,損失超過10萬美金。為了壓制蚊群的種群數量,科學家與蚊子做出了長期鬥爭,想出許多辦法讓蚊子斷子絕孫,減少數量。
  • 洪水過後才起飛的巨型蚊子
    讓我犯難的是普通人對蚊子大小的描述。在美國城市周邊能碰到的蚊子,大部分都很難靠「看著很小隻」或者「還挺大」來定種。因為不同環境條件下,同種蚊子的體格就時常有差別。孑孓們呆的水溝沒有太多競爭者,那它們發育成蚊時就會大點;水裡營養物質豐富或水溫偏低,也會產生相對大的成蚊。當然,蚊子裡的確也有幾款巨人種族。現在一聽對方描述蚊子很大,我就會接一句「是在蚊子裡算大呢?
  • 蚊子為什麼吸血? 被蚊子咬了為什麼會癢?
    :蚊子為什麼要吸血?蚊子喜歡吸什麼人的血?被蚊子咬了以後,為什麼會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可惡的蚊子,看看他們身上有什麼秘密!蚊子的口器可以彎曲90度,當蚊子找到血液後,就會刺破血管壁吸血。打開視頻,近距離看看蚊子吸血的過程吧人的血液中有能夠讓傷口快速癒合的物質(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蚊子為了防止自己的嘴巴被黏在血液中,它會一邊吸血一邊向血液中吐口水。這些口水中含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能延緩血液凝固的速度,保證蚊子順利吸血。
  • 蚊子在冬天為什麼會消失?蚊子是怎樣過冬的?可能蚊子早已換了好幾批
    ,那蚊子在冬天為什麼會消失?蚊子成蟲也是減少活動的,它們會躲避在比較御冷的場所,在野外的蚊子會躲藏在地下洞穴中,或藏在動物的洞穴,或空心的木頭內等等,有些蚊子也會像昆蟲一樣,停止發育,這就是滯育,有助蚊子減少能量消耗,減慢體內的新陳代謝,而在室內的蚊子,由於人類居住的場所比較溫暖,藏身地方就有很多,甚至若室內溫度比較高,蚊子就一直活動。
  • 被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是什麼體驗?為何蚊子能在北極圈生存?
    喜歡記得關注哦~【被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是什麼體驗?為何蚊子能在北極圈生存?】應該不會有人喜歡蚊子吧?雖然夏天已經過去了,但蚊子還是會「蹦躂」一段時間,甚至在冬天,一些溫度比較高的屋子裡,也會有蚊子。
  • 為什麼不可以將蚊子趕盡殺絕?
    其實,蚊子算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動物",美國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在其個人博客中透露,蚊子每年平均奪走83萬人的生命。蚊子的殺傷力雖大,但在蚊科3500餘種蚊子中,僅有200種左右吸食人血,且只有少部分會攜帶有效的病原體載體。大部分物種是素食主義者,僅以花蜜、植物汁液和果汁為食。以引發瘧疾的瘧原蟲為例,這類病原體通常只由瘧蚊屬傳播。
  • 夏日蚊子惱人,那如果我們殺死了所有蚊子會發生什麼?
    有時它也會傳播疾病,每年造成數以萬計人的死亡。>如果我們將蚊子全部消滅,會對我們的生活以及生態環境會有怎樣的影響。北極圈蚊子泛濫成災其次,我們要用什麼方法消滅蚊子。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擁有足夠數量的蚊子,我們是可以有效地消滅世界各地的蚊子的。但這不現實,因為蚊子如果真的消滅了,那盤旋在天空的數十億隻蝙蝠如何處理又是一個問題。那我們從蚊子的生長繁殖入手,我們可以釋放轉基因雄蚊,眾所周知,雄蚊是不會咬人的,而且這種轉基因雄蚊只能產生不育的後代,這意味著我們可以讓蚊子這一族群斷子絕孫,雖然這會花費數十年的時間與精力。
  • 蚊子都吸不到血會不會滅絕?為什麼?
    每年的夏天,與炎熱幾乎同時到達的就是「四害」之一的蚊子。蚊子作為人類最痛恨的動物之一,可謂是無孔不入,尤其是在困意正濃的夏夜,這貨總是悄無聲息的給我來上一口,讓人夜不能寐。印象中,蚊子都是吸血的,如果蚊子不吸血,它們會不會滅絕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所有的蚊子都吸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