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天已至,許多人甚至還沒有來得及感受春風的輕撫,就從棉衣直接過渡到了短袖,不禁讓人感嘆,究竟是春走丟了,還是全球變暖又加劇了。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每年的夏天,與炎熱幾乎同時到達的就是「四害」之一的蚊子。蚊子作為人類最痛恨的動物之一,可謂是無孔不入,尤其是在困意正濃的夏夜,這貨總是悄無聲息的給我來上一口,讓人夜不能寐。印象中,蚊子都是吸血的,如果蚊子不吸血,它們會不會滅絕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
所有的蚊子都吸血嗎?
許多小夥伴認為,只要是蚊子就會吸血。其實,這個認知是有偏見的,因為嚴格意義上說,蚊子吸血只是階段性的,而且有著很強的局限性。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蚊子的生長發育屬於完全變態發育,它的一生共分為四個階段:卵、幼蟲(孑孓)、蛹、成蟲。在這四個發育過程中,只有成蟲的蚊子才會吸血,卵是靠卵子內的營養物質生存的,而幼蟲則是以水中的藻類和微生物為食,蛹則是由於該階段持續時間較短(1-2天),所以蛹階段時是不需要進食的。
因此,只有成蟲後,蚊子才會吸血。

剛剛成蟲的蚊子也是不會吸血的,它們都是靠植物的汁液為食的。原因很簡單,初生的蚊子幾乎沒有飛行能力,它們還沒有完全的羽化。通常在蚊子初生後的一天內,靠著植物的營養,它們就能完成羽化。此時的蚊子,成為了一隻真正的蚊子。
隨著不斷的羽化,蚊子的身體也逐漸的發育成熟,此時雌蚊和雄蚊開始交配繁殖後代。當完成交配後,雄蚊還是在植物附近活動,因為它們終生以植物的汁液為食。但是,此時的雌蚊「凶相畢露」開始尋找血源。
因此,只有羽化後且交配完成的雌蚊才會吸血,而你被叮的每一包,都是雌蚊子進食的印記。
為什麼交配完的雌蚊要吸血?它們是如何尋找吸血對象的?
一般情況下,自然界中的動物交配完,雌性除了食量會增加外,並沒有什麼大的改變。但是,雌蚊不同,雖然它完成了交配,但是它的卵巢都沒有發育完全,雄蚊的生殖細胞被雌蚊保存了起來。而想要發育卵巢,雌蚊就必須攝入足夠的營養,而此時單靠植物的汁液顯然已經不行了,所以它需要更有營養的物質-血液。
雌蚊的目標是溫血動物,也就是恆溫動物,因為這樣的動物溫度較高且恆定,極容易被它們鎖定。有的人說,蚊子的嗅覺靈敏能夠發現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位置,這也就解釋了蚊子是如何在漆黑的夜裡準確的找到我們的。其實,這是一個謠言。因為,蚊子沒有嗅覺,它尋找和鎖定獵物,靠的是對溫度的感知能力。相對來說,血管的位置往往溫度較高,這也是它們能夠準確地吸到血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一隻雌蚊一生僅需要交配一次,所以雄蚊在完成交配後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7天左右,它就會死亡,而雌蚊由於需要繁育後代,而且有著充足的營養(血液),所以它的壽命長達1-2個月。
蚊子吸不到血會不會滅絕?
從蚊子吸血的原因和目的上看,蚊子吸血是為了發育卵巢,從而繁殖後代。如果不吸血的話,卵巢就很難得到發育,更不會產生後代了。因此,所有的雌蚊如果吸不到血,就不會有下一代了。
那麼,蚊子也只能活這一代了,自然是會滅絕的。可能有的小夥伴會說:它找另一種血液的替代品不就行了嗎?按照道理上來說是可行的,但是實際上想找到血液的替代品,顯然是很難的,如果能找到,人需要血直接輸入該物質不就行了嗎?而且蚊子的進食只能靠一根吸管,除了流質食物,它別無選擇。
總結
蚊子經過了漫長的進化才形成了現在的習性和食性,而目前來看,血液是雌蚊卵巢發育所必須的。因此,一旦雌性蚊子集體不吸血,那麼,明年你就不會再見到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