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昆蟲的體型龐大,誕生於2億多年前,是當時最大的生物

2020-12-04 黑洞先驅

昆蟲,有好有壞,例如蒼蠅,蚊子和蟑螂以及螞蟻就是典型的昆蟲有害分子,但也有好的昆蟲分子-如蜜蜂(善良的採蜜工人),蜻蜓(大自然的捕蚊高手),而其中相對於蜜蜂而言,蜻蜓或許犯了兩個錯誤,從而導致成為人類的食物。其一是對人類沒有更大的利益關係,其二是身上沒有令人類害怕的防禦能力。

當然,即使蜜蜂具有這兩點,也還是被人類影響到它們的生存。但是蜜蜂可從未被人類當做食物,而蜻蜓卻被街邊小攤用於燒烤烹飪,這種為我們每年捕殺上億隻蚊子的能手也成為食物,其實實在不該,但是這是因為蜻蜓太脆弱嗎?答案當然不是,想當初,蜻蜓也是地球上一種龐然大物。

在恐龍未出現之前,地球是昆蟲的天下,那時候到處可見的是大型的植物和昆蟲,其中蜈蚣和馬陸的長度可以達到1米,除了多足類生物,蜻蜓的體型也非常大,其體長曾達到3米,而翼展也有1米寬。因為這點,這種巨型蜻蜓被稱為是當時最大的昆蟲。

因為體型龐大,它們的飛行原理也受到猜測,很多人認為,像遠古蜻蜓這麼大昆蟲,飛行起來或許需要用到滑翔的辦法,但是最近從科學家發現的蜻蜓化石中發現,其翅膀中或許也可以上下翻轉,從而實現讓自己上升和下降的功能。

經過研究發現:在28050萬年前,昆蟲和植物大肆成長,體型巨大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氧氣在當時的含量極高的原因。根據當時的化石留下的證據顯示,當時的氧氣含量曾高達35%,所以科學家認為這是生物成長迅速的原因。不過如果將這類生物放到現代的話,它們還能成長得這麼大嗎?人類還敢殘殺它們嗎?可惜沒有答案。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大昆蟲,巨脈蜻蜓體長2.4米,誕生和滅絕皆由於氧氣含量
    ,在現存的蜻蜓種類翼展最大能達到16釐米,最小的蜻蜓種類翼展只有2釐米左右,而這種遠古蜻蜓的化石,顯示的是其翅膀展開闊75釐米,體長2.4米左右,比現在蜻蜓不知道大多少倍,這也是已知蜻蜓種類存在的最大值,是已知的史上最大的昆蟲。
  • 盤點地球上出現過體型最大的8種生物,你見過最大的樹嗎?
    地球自誕生的46億年的時間裡出現過多次生物大爆發時期,科學家發現許多動物的祖先在遠古時期的體型都非常巨大,不過由於環境或者其它外來因素的變遷都慢慢消亡了,如今地球只有在海洋中還存在一些體型巨大的生物,其中藍鯨與人類相比較猶如一架小客機那樣巨大,下面來看看地球上出現過哪些不可思議的龐然大物吧
  • 見過世界上最大的樹嗎?盤點地球上出現過體型最大的8種生物
    地球自誕生的46億年的時間裡出現過多次生物大爆發時期,科學家發現許多動物的祖先在遠古時期的體型都非常巨大,不過由於環境或者其它外來因素的變遷都慢慢消亡了
  • 史前動物龐大身體之謎:氧氣含量越高體型越大
    據有關媒體10月14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們最近在對甲蟲的呼吸系統進行研究時發現,大氣中氧氣含量越高,昆蟲的體型就會長得越大。  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一所大學的亞歷山大·凱澤爾與其同行們進行的這項研究表明,在3億多年前的古生代晚期,恐龍曾經與其他一些體型龐大的昆蟲共同統治著地球。
  • 恐龍和遠古昆蟲都體型巨大,和當時空氣含氧量有關嗎?不只是這樣
    恐龍生活的時代距離今天至少已經過去6500萬年,其實在恐龍生活的時代以及之前的時期,不但是恐龍的體型可以長得特別巨大,其他的動物也很巨大,比如在3億年前石炭紀,就是有很多巨型節肢動物,那個時候的蚊子就比現在的蚊子大3~5倍,蜘蛛像盆栽吊蘭一樣大,有的蜻蜓甚至有1米長,就像老鷹一樣,千足蟲可達1.55米,像條長蛇一樣,有一種巨型蠍子的體長可達2.4米,而巨型蜈蚣的體長達
  • 蜻蜓體型小巧玲瓏?這種巨型昆蟲一旦復活可以造成人類危機!
    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昆蟲的體型都是比較小的;不過,自然界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些體型較大的昆蟲。提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昆蟲,說法眾說紛紜,很大一部分人認為是竹節蟲,可能有些人不知道,這種蟲類的體形長得極像竹子,最大的可以長到62.4cm。
  • 2.5億年前的巨蟲時代,蜻蜓體長能達到一米,可以載著人類飛行
    對於昆蟲,相信大家不會陌生,蜻蜓,蝴蝶,螞蟻,蜈蚣,蚊子等等,它們是世界上最龐大的一個生物群體。可是現代的昆蟲大家可以看到都是比較小的,大一點就是蜻蜓,而蜻蜓在現代人的眼裡可是益蟲,是一種非常美麗少見的昆蟲。可是很多人不會想到,在2.5億年前的石炭紀時代卻是昆蟲稱霸的時代。
  • 體型巨大的昆蟲,巨脈蜻蜓
    說起蜻蜓這種食蟲小動物,曾經也稱霸過地球,你可能不信。看著寸許長的小蜻蜓,薄薄的羽翼、細細腿腳,怎麼也不像能主宰地球的動物。其實,早在3億年前,地球上存在過一種體型巨大的蜻蜓,也就是現在蜻蜓的祖先——巨脈蜻蜓,是當時名副其實的空中霸主,它們盛極一時,在當時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強者。
  • 3億年前的巨型蜈蚣,長達2米多,沒有任何天敵,幸好已滅絕
    說到遠古生物,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大多數的遠古生物都有著非常龐大的體型,似乎當時的環境因素造就了那麼多大體型的生物,想一想如果遠古生物沒有遭到大滅絕的話,這個地球或許就是另一副模樣了,或許人類就不會像現如今這般強大了,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設想過遠古生物沒有滅絕的話地球的模樣以及人類的處境
  • 生活在1.6億年前的恐龍,是一種什麼生物?它們是如何誕生的?
    看過侏羅紀公園和失落的文明這兩部電影的小朋友,大概不會忘記那些電影中巨大無比,長得十分恐怖的恐龍吧,恐龍生活在1億多年前的地球上,幸好當時是沒有人類的,不然我們還真有可能不是這些恐龍的對手,我們知道科學家們通常把動物分為幾種類型,什麼脊椎動物,軟體動物,卵生動物等等,那麼這些恐龍又屬於哪種類型的動物呢
  • 體型龐大十大恐怖動物:亞馬遜食鳥蛛和狗一般大
    原標題:體型龐大十大恐怖動物:亞馬遜食鳥蛛和狗一般大 【科技訊】11月8日消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世界是否存在過巨人一直沒有得到過證實,但是一些巨型的動物確是存在。它們中的一些現在還存在,而另一些已經泯滅於歷史之中。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巨型動物吧!
  • 為什麼史前昆蟲那麼龐大,現在的昆蟲卻這麼小?
    引言:如果說世界上哪一類生物的數量最多,那估計不是人類,也不是脊椎動物,而是昆蟲。幾乎在地球上的各個角落都生存著昆蟲,它們體型普遍都比較小,這也是它們具有旺盛繁殖能力的其中一個原因。為什麼現在的昆蟲「長不大」?史前昆蟲又那麼龐大?其中的原因有三。
  • 生物體型逐漸變大?未來的海洋中,會出現超巨型生物嗎?
    在地球生命誕生的時候,所有的生物體積還是比較小的,大概25億年以後,隨著多細胞生物的出現,生物進化速度加快,很多大型生物登上歷史舞臺。特別是恐龍稱霸地球的時代,那個時候地球上的生物體型偏大。隨著進化過程的加快,生物的體型又開始變小。
  • 僅蜈蚣就有3米長,一隻昆蟲能吃掉一隻小狗
    ,而在如今的地球當中,已經很少有體型超級巨大的物種,僅僅在海洋當中有著鯨魚的存在,而其他陸地上的物種,或許最大的應該就是大象吧。,如果讓現在的人類看到那些動物,或許都會認為它們是來自外星球的怪物,而且在「石炭紀」並沒有智慧生命的出現,兩棲動物佔據了地球生物的大部分比例,而且因為地球含有豐富的氧氣,再加上很多植物都比較高大,導致森林當中的昆蟲體積也異常龐大。
  • 4億年前,恐龍和人類還沒有誕生,那個時候的地球是什麼樣子?
    而盤古大陸開始向六大板塊分裂的時間大約是在2.34億年前。所以,4億年前的地球還是一個超級大陸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六大板塊合併到一塊,那是多麼龐大的一個陸地。陸地之外就是廣闊的海洋,而由於地球原始生命誕生於海洋,所以4億年前的生物界主要還是以海洋生物為主,陸地生物那個時候可能非常稀少。
  •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生物,它誕生時中國還處於商朝,存活了3500年
    根據科學家的推測,地球已經有40多億歲了。在這期間產生了很多的生物,不過發展到現在,很多生物已經滅絕了。不過有時也會有新的生物出現,或者是進化。世界上體型最大的一個生物,它誕生時中國還處於商朝時期,至今存活了3500年左右。
  • 長有牙齒的青蛙,體型大到難以想像,2.5億年裡吃了無數恐龍
    筆者-小文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見到的青蛙不過是拇指般大小,而蟾蜍等蛙類的體型就稍大些,體型一般在拳頭大小,但是,在數千萬年前,地球上的生物體型都異常龐大,就算是一隻小小的蜻蜓,放在遠古時期蜻蜓展開翅膀也有2米大小。
  • 世界上最大的昆蟲——巨沙螽
    因為其龐大的身軀一般的昆蟲都不敢靠近的,連老鼠遇到都會嚇跑,非常兇猛。巨沙螽只生活在孤立的島嶼上巨沙螽只生活在島嶼上,它們之所以體形更大,主要是因為生活在孤立島嶼上,缺少大型天敵,它們是孤立島上的巨型物種絕佳例證。在紐西蘭,有70多種沙螽,其中巨沙螽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昆蟲。
  • 海洋中那些體型龐大的生物,非洲象與之相比也顯得渺小
    單單只是了解到的那些海洋秘密,也足以讓我們感到萬分驚奇,我們都知道在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應該就是大象了,而大象中又屬非洲象為最大,非洲象最大的甚至能夠達到五噸,這樣體型龐大的大象也是讓人覺得非常驚訝。但是大家知道嗎?在海洋中也有著非常大型的海洋生物存在。陸地上最大的非洲象,在他們面前簡直就像是小螞蟻一樣。
  • 3億年前的石炭紀,為何會進化出2米長的昆蟲?
    石炭紀指的是距今2.86億到3.6億年前的一段時期,該時期被稱作「巨蟲時代」,有長達2米的「千足蟲(馬陸)」,翼展1米的蜻蜓,這些昆蟲得益於當時豐富的含氧量(高達35%)。在3.5億年前,地球生物剛剛經歷了泥盆紀,裸子植物和蕨類植物瘋狂崛起,那時候陸生動物並不多,於是在泥盆紀的5000萬年間,地球大氣的含氧量急劇上升,進入石炭紀後,大氣含氧量達到了地球歷史的最高值,平均濃度35%(現階段是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