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型巨大的昆蟲,巨脈蜻蜓

2021-01-15 喵感數據

說起蜻蜓這種食蟲小動物,曾經也稱霸過地球,你可能不信。看著寸許長的小蜻蜓,薄薄的羽翼、細細腿腳,怎麼也不像能主宰地球的動物。其實,早在3億年前,地球上存在過一種體型巨大的蜻蜓,也就是現在蜻蜓的祖先——巨脈蜻蜓,是當時名副其實的空中霸主,它們盛極一時,在當時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強者。

巨脈蜻蜓起源

在石炭紀時期,海洋環境中的生物持續向陸地進化,迫於海洋生存的壓力和陸地原始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動物開始進軍陸地。第一批走上陸地的脊椎動物祖先——海納螈,搶先上岸,佔盡優勢。在千百萬年來,其他原始動物也不甘落後,為了發展生存,紛紛進化出適應陸地生活的身體結構。

在石炭紀中後期,天空中出現一群體長可達0.75米長的遠古昆蟲,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巨脈蜻蜓。巨脈蜻蜓的出現,改變了當時許多動物頗為」安逸舒適「的生活,而巨脈蜻蜓也用它們的實力譜寫了地質史上頗為傳奇的一頁。

晚石炭紀,空中是昆蟲的天下

早在石炭紀之前,昆蟲就已經存在。在那之前,昆蟲作為食物鏈底端的生物,只能低調的活著,每天都惶惶不可終日,東躲西藏好不悽慘。然而,當時的昆蟲可能做夢也不會想到,它們也有稱霸地球天空的時候。大自然是神奇的,它的神奇在於會讓那些有準備的物種讓登上舞臺、展現天賦,奔向成功。石炭紀的某一時期,就這樣平靜而又不平凡的來臨了,平靜是因為對所有動物來說,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不平凡是因為對昆蟲來說,屬於它們的時代到來了。

每個物種都有活下去的權利,盡力而活,活出精彩,才不枉自然界的選擇。正是由於自然的作用,在石炭紀時期,氣候溫暖溼潤,森林茂密,沼澤遍地都是,從北極圈到南極圈處處都是蕨類植物、木賊植物以及體型巨大、形狀怪異的石松科樹木,有些樹木能長到50米高。植物繁茂,光合作用強度大、產生的氧氣便多,在當時的大氣環境中氧氣含量一度達到30%以上。得益於大氣含氧量的原因,昆蟲也繁盛起來。

而在巨多昆蟲中、體型最大、最為致命的昆蟲是巨脈蜻蜓,地質研究表明:」巨脈蜻蜓,是地質歷史上體型最大的昆蟲「。上文提到,在石炭紀時期大氣中氧氣含量高、密度大,這些條件更利於巨脈蜻蜓飛行,使其肌肉運作效率達到更高水平。正是由此原因,巨脈蜻蜓一步步走上強者之巔,成為昆蟲種類中的王者。

巨脈蜻蜓的生活習性

作為飛行技術嫻熟的空中霸主,巨脈蜻蜓一天當中大多數時間都在空中度過,它們揮動有力的雙翅,或飛行或滑行,使用銳利的雙眼在空中尋找獵物。和老鷹一樣,巨脈蜻蜓也會獵食穴居的小動物,它們發現獵物以後,俯衝而下,使用強有力的腿爪牢牢抓住獵物,然後衝向空中,開始進食。

有趣的是,巨脈蜻蜓一生中大多數時光都是在空中度過,它們很少停止飛行。只有當需要交配和產卵時,它們才會落在地面。據科學研究發現,巨脈蜻蜓產卵孵化的幼蟲體型也有0.3米長,和它們父母一樣,小小的幼兒也是無比貪婪的掠食者。巨脈蜻蜓一般生活在澇漬地帶附近陡峭的洞穴中,當它們飢餓需要進食時,它們便出來獵食蜘蛛、昆蟲和一些小型的兩棲動物。

巨脈蜻蜓奇特的繁殖方式

生物都需要繁殖,這是本能,也是延續物種的需要。和其他物種不同的是,巨脈蜻蜓由於身體構造的不同,它們繁殖方式也比較奇特。和現在蜻蜓相比,巨脈蜻蜓的生殖器位於尾巴末端,而現代蜻蜓的生殖器則靠近頭部位置。通過對現代蜻蜓的研究,蜻蜓在交配時,可能會吃掉配偶。這個發現,讓科學家對生殖器位置不同的巨脈蜻蜓交配方式提出很多假設。

現在普遍的觀點認為,雄性巨脈蜻蜓在交配時被吃掉的可能性比較大,而為了規避風險,雄性蜻蜓可以讓雌性個體進入睡眠狀態,然後趁機交配,這樣它們就能在雄性個體醒來之前逃到安全的地方,而避免被吃掉的厄運。

巨脈蜻蜓的宿命

巨脈蜻蜓作為石炭紀和二疊紀早期的巨型蜻蜓之一,這些龐然大物並不都是肉食性動物,和恐龍一樣,有肉食性恐龍,有植食性恐龍,這種蜻蜓也不例外,有些巨型蜻蜓僅以植物果實為食物。在巨脈蜻蜓稱霸地球天空千萬年後,大約在2.9億年前,世界氣候發生巨變,當時氣候有溼潤溫熱變得乾旱而寒冷,大量森林覆滅,為了生存,巨脈蜻蜓體型開始變得更小。但是,縱然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蜻蜓依然能夠適應當時地球氣候的變化,種群數量不少反增。

包括蜻蜓在內的昆蟲是生命進化史上最成功的範例之一。最古老的昆蟲體長僅有幾毫米,科學研究發現,在昆蟲幾毫米時,它們就長有翅膀,具有飛行能力。到3.3億年前,大多數昆蟲都能夠飛行,石炭紀晚期森林中布滿了爬行、穴居和會飛的昆蟲。其中很多昆蟲,如蜻蜓和蟑螂,直到今天依然能夠見到。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大昆蟲,巨脈蜻蜓體長2.4米,誕生和滅絕皆由於氧氣含量
    在地球生物中,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餘萬種,但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現。在人們認知中,昆蟲也是一種比較小的物種,現存世界最長昆蟲品種是一種竹節蟲,體長62.4釐米,而在已知地球上曾出現過的最大的昆蟲物種,是一種蜻蜓——巨脈蜻蜓。
  • 方舟生存進化:巨脈蜻蜓
    說到蜻蜓,由於它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昆蟲物種,且又是廣布於我國各地。所以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這是一種捕食蒼蠅、蚊子等害蟲的小益蟲。同時,多數人腦中所能想像的蜻蜓形象也就如此這般大。但今天要講述的蜻蜓則不然,那是一種來自於史前石炭紀的蜻蜓,名為「巨脈蜻蜓」。
  • 蜻蜓體型小巧玲瓏?這種巨型昆蟲一旦復活可以造成人類危機!
    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昆蟲的體型都是比較小的;不過,自然界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些體型較大的昆蟲。提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昆蟲,說法眾說紛紜,很大一部分人認為是竹節蟲,可能有些人不知道,這種蟲類的體形長得極像竹子,最大的可以長到62.4cm。
  • 你知道哪種蜻蜓的體型最大嗎?
    你知道哪種蜻蜓的體型最大嗎?時間:2015-10-04 10:11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知道哪種蜻蜓的體型最大嗎? 想必很多朋友在小時候都抓過蜻蜓,看著一隻只小巧而美麗的蜻蜓在空中飛翔, 算得上童年的一大樂趣。但是如果有一隻翼展達75釐米的蜻蜓,你還敢去抓嗎?
  • 3億年前巨脈蜻蜓,領先翼龍的空中霸主,翅膀展開長達76釐米
    史上最大昆蟲巨脈蜻蜓。巨脈蜻蜓生活於距今3億年前,沒錯比體型巨大的恐龍更早地存在於世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昆蟲,讓人不寒而慄的巨獸,飛行時速超過20公裡,雙額可將小型爬蟲咬成碎片。這隻巨獸的故事,要從一塊有著兩億七千五百萬年歷史的蜻蜓化石。
  • 巨蟲時代誕生的巨脈蜻蜓,翼展70cm的石炭紀空中霸主!
    現代蜻蜓複眼 圖片來源:攝圖網授權而且巨脈蜻蜓的口器也十分發達,主流觀點一般認為它們以體型較小的動物為食在遙遠的石炭紀,動物剛剛登陸大地,進化出的翅膀讓蜻蜓的世界上升了一整個維度,其他生物只能在水中廝殺、陸地拼咬的時候,巨脈蜻蜓揮動著靈動的翅膀飛上了天空。
  • 石炭紀的空中殺手——巨脈蜻蜓!你真的了解它嗎?
    巨大的「飛行高手」1880 年,在法國南部的科芒特裡,煤礦工人們意外地挖出了一具長著超大翅膀的巨型昆蟲化石。1885 年,法國古生物學家查爾斯 ?布隆尼亞爾在對這塊化石進行仔細研究之後,正式將其中的昆蟲命名為「巨脈蜻蜓」。在昆蟲學界,古蜻蜓目、原蜻蜓目和蜻蜓目共同組成了蜻蜓總目。
  • 為什麼石炭紀的巨型蜻蜓有1米長,現在的蜻蜓卻那麼小?
    石炭紀時期出現過非常多的巨型昆蟲,除了巨脈蜻蜓外,還有千足蟲和巨大的蠍子,因此石炭紀又被稱為「巨蟲時代」。其中一種名為「巨脈蜻蜓」的昆蟲,體型不僅達到了0.95米,還成為了當時的天空霸主,要知道在現在,蜻蜓別說成為天空霸主了,就連體型都縮小了很多。那麼,為什麼石炭紀會出現近1米的巨型蜻蜓呢?
  • 石炭紀昆蟲大的驚人蜻蜓體長2.4米~蜈蚣體長更是達到驚人的2.6米
    距今有3億年的古生代石炭紀地球上還沒有開花植物,那時到處是繁茂叢生的巨大的羊齒類植物形成的森林。在沼澤旁邊,巨大的蜻蜓盤旋飛翔,此番情景蔚為壯觀。巨脈蜻蜓捕食從化石的考證我們得知,蜻蜓的翅膀的長度都在30釐米以上,雙翅展開時,翅寬達65~70釐米,體長在2.4
  • 3億年前的蜻蜓和現在的鷹鷲那麼大,當時的地球有何不同?
    小時候我們常常會聽到「蜻蜓低飛,不風即雨」或者「蜻蜓高,曬得焦;蜻蜓低,雨迷迷」等等有關於蜻蜓的諺語。這或許是我們對於蜻蜓的第一印象,它們雖然體型不大,但卻有預測天氣的能力。當然了我們小時候也常喜歡將它們抓住,很是調皮的折斷它們的翅膀。
  • 四川發現「侏儒蜻蜓」,是世界上最小的蜻蜓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四川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的負責人,在整理新收集到的一批蜻蜓標本時,竟然意外發現了世界上已知最小蜻蜓——侏紅小蜻的身影,這也是在我國四川地區第一次發現這種蜻蜓界的迷你限量版。看起來是不是巨豆娘的大小已經非常大了,但事實上,在遠古時期的石炭紀時期,當時的蜻蜓可以要比巨豆娘還要大很多,甚至可以有「大如鳥」來形容,通過化石研究,科學家就曾經表示,一直到二疊紀之前,地球上曾經生活過史上最大的蜻蜓——巨脈蜻蜓。
  • 2.4米長的蜈蚣,大如老鷹的蜻蜓,「巨蟲時代」為何迅速消亡?
    雖然兩棲動物佔據著石炭紀的統治地位,但昆蟲是此時期不可忽視的生物種類,昆蟲最早被發現於石炭紀的前一紀泥盆紀,到了石炭紀,昆蟲類生物進一步發展,現在已知的石炭、二疊紀的昆蟲種類就達到了1300多種,石炭紀晚期的昆蟲體型之大也令人稱奇。
  • 盤點讓人驚聲尖叫的世界最大昆蟲
    鍾欣攝雖然越中巨齒蛉體型巨大,而且無論雌雄成蟲,頭部前端都長有一副巨大的牙齒,長相兇猛,但成蟲並不捕食其他動物,只吸食樹木流出的汁液,而且越中巨齒蛉還是重要的水質指示昆蟲。雄蝶(上)vs 雌蝶(下)🎉巨脈蜻蜓 (已滅絕)Meganeura monyi史上最大飛行昆蟲
  • 方舟生存進化蜻蜓哪裡有 巨脈蜻蜓分布圖鑑
    方舟生存進化中的蜻蜓十分的巨大,是水泥的主要來源,玩家可以通過魔鬼哇來擊殺獲得大批水泥,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蜻蜓的分布以及打法!
  • 為什麼石炭紀的蜻蜓體積龐大,現在的蜻蜓卻那麼小?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相信在很多人的童年中,蜻蜓一直是孩子們玩耍嬉戲的摯友,雨後初晴的下午,一群小夥伴追趕著蜻蜓,追逐打鬧,好不樂哉,只可惜它們身體輕盈且飛行速度太過迅捷,所以一般很難抓住。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在曾經的石炭紀,地球上還存在著體積達1米的蜻蜓,這就是巨脈蜻蜓。
  • 3種與現代動物相似的古生物,第二是已知最大昆蟲,雙翼展開75cm
    如今的動物雖然有很多古代動物的影子,但是卻還是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就比如體型,今天就來說說體型巨大的幾種古代動物萊茵耶克爾鱟萊茵耶克爾鱟是一種生活在3億9千萬年前生物,是有史以來體型最大的板足鱟,全長更是達到了2.5米長巨脈蜻蜓也叫巨尾蜻蜓,形態跟現代的蜻蜓相似,但是卻比現在的蜻蜓大上不少,它們雙翼展開之後能有75釐米,可以說是已知最大的昆蟲了雙門齒獸它和如今的袋鼠有些相似,因為雙門齒獸也同樣有一個育幼袋,但是它的體型卻比袋鼠要大上許多
  • 全球10大巨型昆蟲盤點 史前蜈蚣蟲體寬2米多
    現今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類、爬行類、鳥類、魚類、及昆蟲類動物都有體型龐大的祖先。????? 在3億年前的遠古石炭紀時期,最有特點的兩種昆蟲是巨脈蜻蜓?Meganeura及遠古蜈蚣蟲。?巨脈蜻蜓翼展約有2.5英尺(合0.75米),主要靠捕捉其他小型昆蟲及早期由水生轉為水陸兩棲的小型動物為生。
  • 昆蟲家族的「小巨人」
    現實中,昆蟲體形的大小是由其呼吸方式、身體結構以及最重要的地球含氧量所決定的。換句話說,如果真存在科幻片裡那種變異的「巨型昆蟲」,不用人類調集部隊和它們一決雌雄,它們自己肯定就先憋死了。雄霸史前的巨脈蜻蜓我們所說的巨型昆蟲是相對於一般昆蟲的體形而言的,但如果非要評選出一種名副其實的巨型昆蟲,那麼生活於石炭紀的巨脈蜻蜓一定當之無愧。
  • 巨蟲橫行的時代:蜻蜓堪比老鷹大,「蜈蚣」可達2米6!
    體型變大,避免氧氣中毒! 至於為什麼石炭紀的昆蟲體型變得如此巨大,對科學家來說還是個謎。過去的理論指出,昆蟲體型迅速增大,得益於大氣環境氧含量的大幅增加。但有新研究指出,昆蟲當時之所以體型變大,是因為要避免氧氣中毒。
  • 恐怖的「巨蟲時代」:「蜈蚣」有兩米四,蜻蜓大得像老鷹
    石炭紀已經出現的有翼昆蟲只有蜻蜓、蜉蝣和蟑螂少數幾個大類。當時的蜻蜓比今天大得多,最大的一種叫巨脈蜻蜓,翼展可達74釐米,是一種以小型動物為食的捕食者,在當時是天空中的霸主,扮演著類似於今天老鷹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