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的「巨蟲時代」:「蜈蚣」有兩米四,蜻蜓大得像老鷹

2020-11-22 騰訊網

  現在大家提到節肢動物,想到的都是些毫米級到釐米級的小蟲子。然而在地質史上卻有一個「巨蟲時代」,就是古生代的石炭紀。

  石炭紀,距今3.59億至2.99億年前,持續約6000萬年,這個時期氣候溫暖、潮溼,生長著大片熱帶雨林和沼澤地,我們今天使用的化石燃料——煤炭,主要就是該時期形成的,石炭紀也因此而得名。當時大氣含氧量達到了巔峰的35%(今天是21%),非常適合節肢動物繁衍生息,因而孕育了一大批巨蟲。

  石炭紀的熱帶雨林景觀

  巨蟲時代的輝煌

  節肢動物是動物界的登陸先鋒,它們早在約4.5億年前的奧陶紀晚期就開始了從海洋向陸地的遷移。與其他門類相比,節肢動物的基本結構非常適合登陸,它們堅硬的外骨骼能防止水分散失,強壯的腿使它們能支撐起自身體重並四處移動、跨越障礙物。到石炭紀,節肢動物的四大類群昆蟲、蛛形類、多足類和甲殼類,前三個都完成了登陸之旅,並發展出了很多大型化種群。

  多足類在奧陶紀晚期就登上了陸地,是最早登陸的動物,這一類群的現存成員包括蜈蚣和馬陸。大家所熟知的「巨型蜈蚣」其實是一屬叫節胸的動物,它們在志留紀和石炭紀非常繁盛,廣泛分布於今天的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

  節胸復原圖

  節胸屬於多足亞目的倍足綱,而蜈蚣屬於唇足綱,它們都不是一個綱的,親緣關係很遠,因此節胸不是什麼巨型蜈蚣,倒是和馬陸是一個大類的。

  節胸的身體是一節一節的,有30個節,每節有兩塊側板和一塊中心板覆蓋。這個屬有很多種類,小的只有幾釐米,大的可達兩米。在新墨西哥發現的巨型節胸足跡化石,類似兩條平行的輪胎痕跡,這些痕跡顯示這種節胸至少有半米寬、2.4米長,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節肢動物,放在任何時代都是一種千足蟲怪物。

  巨型節胸模型

  蘇格蘭發現的節胸足跡化石

  不過大家不用害怕,因為從化石來看,巨型節胸沒有強化的口器,腸道內容物和糞便化石也都是些石松碎屑和蕨類孢子,說明這種怪物是以植物碎屑為食的。

  巨型節胸並不是可怕的捕食者

  昆蟲登陸可以追溯至約4億年前的泥盆紀早期,最早是衣魚這類無翼昆蟲。石炭紀已經出現的有翼昆蟲只有蜻蜓、蜉蝣和蟑螂少數幾個大類。當時的蜻蜓比今天大得多,最大的一種叫巨脈蜻蜓,翼展可達74釐米,是一種以小型動物為食的捕食者,在當時是天空中的霸主,扮演著類似於今天老鷹的角色。

  石炭紀的飛鷹:巨脈蜻蜓

  蛛形目的蠍子和蜘蛛也在泥盆紀登陸,同時在海裡橫行的是它們的遠親——海蠍(即板足鱟,已滅絕),最大的海蠍——萊茵耶克爾鱟,全長有2.5米,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節肢動物。

  石炭紀時期生活在陸地上的真正蠍子也是巨大的,其中最大的一種叫肺蠍,全長可達70釐米。肺蠍是可怕的殺手,主要捕捉其他節肢動物作為食物,它的尾刺已經足以放倒一些小型四足動物了。

  可怕的殺手:肺蠍

  為什麼是石炭紀?

  石炭紀時期昆蟲、千足蟲和蠍子的巨大是空前絕後的,這些節肢動物為什麼會在石炭紀進化得越來越大呢?

  這與當時的大氣環境有關。海洋節肢動物本來是用鰓呼吸的,昆蟲登陸以後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呼吸方式,它們繞過了自身循環系統,在堅硬的外骨骼表面形成了一系列微小氣管,把氧氣直接注入組織。

  史前大氣含氧量的變化,巔峰期即石炭紀

  在這種擴散型的呼吸方式下,大氣含氧量直接決定了昆蟲組織能獲取多少氧氣。石炭紀時期陸地植物廣泛蔓延,大氣氧含量急劇升高,昆蟲就在氧氣過剩的環境中得到了驚人的生長。

  石炭紀的熱帶雨林景觀

  還有一種解釋是,體型大有助於節肢動物抵擋住捕食者的襲擊。在石炭紀以及之前相當長一段時期裡,地球上沒有真正意義的食草動物,只有活躍的捕食者和以植物碎屑、動物屍體為食的清道夫。體型大的蟲子才能保護自己免遭捕食,並倖存到生殖成熟期,然後把體型大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經過千百萬年的自然選擇,地球上生活的各種節肢動物就都異乎尋常的大,直到其體型所能達到的極限。

  巨蟲時代的末日

  石炭紀的巨型節肢動物高度依賴於當時優越的環境,一旦環境改變,它們就會遭到滅頂之災。距今3億年前的石炭紀末期,地球進入一個短暫而激烈的冰河時代,海平面下降了100米,冰川覆蓋了岡瓦納大陸南部,氣候由溫暖、潮溼向涼爽、乾燥轉變。

  石炭紀的海洋和陸地

  在之後的二疊紀(2.99億至2.5億年前),隨著盤古超大陸的逐漸形成,內陸地區越來越乾旱,原始的石松森林萎縮成孤立的斑塊,局限於濱水地區,並且相隔越來越遠,大片土地荒漠化。這就是石炭紀末雨林崩潰事件,大氣含氧量從35%急劇下降到15%。節胸、巨脈蜻蜓等巨蟲因此走向了滅絕。

  石炭紀的石鬆化石

  雨林崩潰事件發生之後幾千萬年,節肢動物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原始的蟬、蝗蟲和甲殼蟲等相繼出現,但它們再也無法進化出石炭紀時期那麼大的尺寸了。

  巨蟲的鄰居:四足動物

  在節肢動物登陸之初的幾千萬年裡,陸地上只有這一類動物。四足動物登陸這件事,與節肢動物「無能」有關。節肢動物沒有以活著的植物為食的種類,它們只能吃死去的植物碎屑正因為此,大量死去的植物來不及分解就被掩埋了,形成了煤炭。

  石炭紀的四足動物

  在3.77-3.59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生物大滅絕事件中,大量植物遺體形成的有機質被衝入海洋,為海生藻類的繁殖提供了大量養料,導致了水體富營養化,水體缺氧使魚類大量死亡。面對環境壓力,魚類必須做出改變,總鰭魚乘勢登陸,演化出了最早的兩棲動物。

  石炭紀中後期,兩棲動物非常繁盛。節肢動物和脊椎動物在海洋裡就是鄰居了,如今又在陸地上共同繁榮。因此,石炭紀既是巨蟲的時代,也兩棲動物的時代。

  石炭紀:巨蟲和兩棲動物平分秋色

  兩棲動物擁有肺,可以比昆蟲更高效的呼吸,但它們必須回到水中產卵,生殖和發育擺脫不了水的限制。石炭紀晚期,最原始的爬行動物——林蜥誕生了。林蜥是所有爬行動物(包括恐龍)、鳥類和哺乳動物的共同祖先。

  林蜥復原圖

  爬行動物擁有羊膜卵,不需要再回到水中繁殖了,極大增強了在陸地上的適應力和競爭力。羊膜卵堪稱是石炭紀最偉大的進化發明。

  石炭紀末熱帶雨林崩潰以後,兩棲動物同樣損失慘重,大量的類群走向了滅絕。而林蜥成為最大受益者,雨林崩潰之後的乾旱環境比之前更適合它們生存。林蜥趁勢適應輻射,出現了種類繁多的爬行動物,佔領了生態系統的每一個角落。

  二疊紀:合弓類爬行動物的時代

  爬行動物中出現了植食性的種類,極大提高了生態系統的能量傳遞效率,動物和植物的關係從此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由於受到動物控制,植物再也無法無節制的蔓延了,大氣中氧氣含量也就穩定了下來,相對較低的氧濃度不足以供養巨型昆蟲呼吸了

  在爬行動物主宰的世界裡,巨大的節肢動物不再是優勢,反而死得更快,體型越大的個體越容易被食蟲性的四足動物捕食。

  三疊紀:恐龍時代的黎明

  於是,節肢動物再也無法也不會向大型化演化了,巨蟲時代永遠結束了。爬行動物成為地球上唯一也無可爭議的霸主,持續2.3億年之久的爬行動物時代來臨了。

相關焦點

  • 巨蟲橫行的時代:蜻蜓堪比老鷹大,「蜈蚣」可達2米6!
    其中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時代就是石炭紀,因為這個時期地球出現了最早有飛行能力的生物,同時也是一個「巨蟲橫行」的恐怖時代。它們有較窄的胸板,在背部和腹部吐絲器有背片、沒有毒腺、共有四對吐絲器。不過這種蜘蛛的捕食方式屬於猥瑣流——蹲守埋伏,它們一般會在地面尋找天然洞穴在其中布置陷阱,當獵物掉進陷阱、蛛網震動,中突蛛猛然衝出咬住獵物。
  • 史前恐怖「巨蟲時代」:蜻蜓比鳥大,蠍子近1米,「蜈蚣」2米多!
    其中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時代就是石炭紀,因為這個時期地球出現了最早有飛行能力的生物,同時也是一個「巨蟲橫行」的恐怖時代。它們有較窄的胸板,在背部和腹部吐絲器有背片、沒有毒腺、共有四對吐絲器。不過這種蜘蛛的捕食方式屬於猥瑣流——蹲守埋伏,它們一般會在地面尋找天然洞穴在其中布置陷阱,當獵物掉進陷阱、蛛網震動,中突蛛猛然衝出咬住獵物。
  • 2.4米長的蜈蚣,大如老鷹的蜻蜓,「巨蟲時代」為何迅速消亡?
    這個地質年代時期,地球上的陸地面積持續增加,氣候溫暖溼潤,森林、沼澤遍布,陸生生物空前發展,石炭紀有一個別稱——「巨蟲時代」。巨蟲的時代以昆蟲類生物中蜻蜓為例,現今的蜻蜓最大個體也只有18釐米長,而石炭紀晚期的某些大個體蜻蜓翅展可達70釐米以上,巨脈蜻蜓是當時一個物種,它的翅展長度可達95釐米。
  • 遠古蜈蚣接近3米?石炭紀的蜻蜓賽老鷹,蠍子都有2米5
    「巨型蜈蚣」是石炭紀的霸主,就像如今地球上的人類一樣,那時候不僅「蜈蚣」很大,空中霸主蜻蜓都接近1米。它們源於3.6億到3億年前,大氣含氧量不斷升高,而脊椎動物還未「上線」,沒有競爭與氧氣,造就了「巨蟲時代」,就像白堊紀氧含量升高造就了恐龍一樣。
  • 溫室效應有多可怕?螞蟻像人一樣大,整個締造了一個巨蟲時代
    溫室效應有多可怕?螞蟻像人一樣大,整個締造了一個巨蟲時代!
  • 遠古的地球出現過巨蟲時代,蜈蚣能有數米長,那麼蚊子有多大?
    大部分的生物都在一次次生物大滅絕中消失了,只有極少數的物種能夠經歷一次次生物大滅絕延續到現在。不同時期的生物,它們的個頭也是有很大不同的,可能很多人都知道6500萬年前是恐龍的時代,那個時候地球的霸主是恐龍,它們有著非常高大的體型,是真正的巨獸,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
  • 石炭紀昆蟲大的驚人蜻蜓體長2.4米~蜈蚣體長更是達到驚人的2.6米
    距今有3億年的古生代石炭紀地球上還沒有開花植物,那時到處是繁茂叢生的巨大的羊齒類植物形成的森林。在沼澤旁邊,巨大的蜻蜓盤旋飛翔,此番情景蔚為壯觀。米左右,那時的空中沒有鳥,也沒有空中飛的爬蟲類,所以那時的天下是巨大蜻蜓的天下。
  • 2.5億年前的巨蟲時代,蜻蜓體長能達到一米,可以載著人類飛行
    因此地球的生命可能在40億年前就出現了,誕生後的生命經過不斷的進化和演化,生命形態越來越複雜,才有了後來豐富的生命世界。地球生命史有幾十億年,可是生命真正開始豐富起來的時期大約是在3億年前,也就是是石炭幻時代(大約距今2.5億年-3億年),這個時期還有一個稱呼:巨蟲時代。既然是巨蟲時代,說明這個時期的霸主是我們現在比較常見的昆蟲。
  • 為什麼石炭紀會出現身長接近3米的巨型蜈蚣?真是太可怕了?
    作為五毒之首的蜈蚣一般長度也就在10釐米左右,即便是這樣看上去也會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世界上最大的蜈蚣是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體長可達30釐米!然而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和地球歷史上的石炭紀額蜈蚣比起來可就差遠了。石炭紀的蜈蚣竟然長到了近3米長。真是太可怕了。
  • BBC與怪獸同行:老鷹般大蜻蜓比恐龍先滅絕(圖)
    這種史前巨龜也是素食主義者巨型蜻蜓竟有老鷹那麼大  蘭西  蜻蜓像鷹一般大,蜈蚣足有數米長,它們就像來自科幻電影中的外星生物。  《與怪物同行》講述的是5.4億年前到3億年前之間,橫行在地球上的各種古怪生物,不過在大約2億年前,一場「滅絕性的大災難」讓它們幾乎全部滅絕,只有很少幾種倖存下來,它們發展並演化成了恐龍。  蜻蜓尺寸超老鷹  一名BBC消息來源道:「這些生物也許看起來不像雷克斯暴龍或劍齒虎,但卻和它們一樣危險。
  • 石炭紀真的有3米長的巨型蜈蚣嗎?為什麼?
    現存最大的蜈蚣最長也只有36公分,它就是秘魯巨人蜈蚣,儘管如此,它依然成為了蜈蚣中的巨無霸,而且它甚至能把食物鏈「逆襲」,以青蛙、蝙蝠、蛇這種原本作為天敵的動物為食。由此可見,一條3米的長的巨型蜈蚣的話,加上它的毒液,殺一頭牛都不是太大的問題。那麼,考古學家挖掘出了3米長的巨型蜈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時期的生物為什麼有如此大的體型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幾個問題。
  • 揭秘,巨蟲時代,遠古石炭紀
    當時的陸地並不像今天這麼分散,而且處於一個逐漸聚合的過程。這一時期,氣候溫暖,溼潤。遍布這繁茂的高大樹木和沼澤地。現如今我們使用的煤炭,就有一些是這一時期形成的!所以起名「石炭紀」!在這裡,我們平時一隻手就能捉到的蜻蜓,變得和老鷹一樣大。石炭紀的蠍子,如果放到現在,除了我們,可能很難遇到天敵。因為它們不但擁有堅硬的外殼,有力的鉗子,還有帶著劇毒的尾刺!
  • 3億年前的巨蟲時代,是什麼樣的?
    在距今3億多年前,地球也曾出現過巨型生物,當時的陸地,並不像今天這樣分散,而是處於一個逐漸聚合的過程氣候溫暖潮溼,遍布著繁茂的高大樹木,現如今我們使用的煤炭,就有一些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所以起名石炭紀,石炭紀是地球大氣含氧量
  • 史前巨蟲時代多可怕?僅蜈蚣就有3米長,一隻昆蟲能吃掉一隻小狗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遠古時期的地球含氧量要比現在高很多,而這很可能是為什麼遠古時期會出現向恐龍那樣體積龐大的物種,而在如今的地球當中,已經很少有體型超級巨大的物種
  • 為什麼石炭紀的巨型蜻蜓有1米長,現在的蜻蜓卻那麼小?
    石炭紀時期出現過非常多的巨型昆蟲,除了巨脈蜻蜓外,還有千足蟲和巨大的蠍子,因此石炭紀又被稱為「巨蟲時代」。其中一種名為「巨脈蜻蜓」的昆蟲,體型不僅達到了0.95米,還成為了當時的天空霸主,要知道在現在,蜻蜓別說成為天空霸主了,就連體型都縮小了很多。那麼,為什麼石炭紀會出現近1米的巨型蜻蜓呢?
  • 可曾聽聞過巨蟲時代?遠古石炭紀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可曾聽聞過巨蟲時代?遠古石炭紀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在地球史中,恐龍我們最為熟悉的史前生物了,它們體型巨大種類繁多,但你知道嗎。在距今3億多年前地球葉增出現過巨型生物,當時的陸地並不像今天這樣分散,而是處於一個逐漸聚合的過程。
  • 比電影還真實的食人蟲,博比特巨蟲,可能就藏在你家的魚缸裡
    據說,當時地球上一隻蜻蜓如果展開了翅膀,其長度甚至可以達到2到3米,它們可以輕鬆地抓起一個成年人,而僅僅是巴掌大的蜈蚣,在富氧狀態下體長超過了2米。
  • 遠古時代的巨型怪物, 巨大蜈蚣體長超2.4米, 蜻蜓竟以松鼠為食!
    巨大蜻蜓!現代的蜻蜓體型較小,但是它們的祖先卻十分龐大,遠古時期巨大蜻蜓翼展達到60釐米,身體長度接近40釐米。這種龐大身體讓研究人員猜測它可能以青蛙、松鼠大小的動物為食。這種體型龐大的史前蜻蜓滅絕的原因是地球大氣層數百萬年前開始氧氣含量升高。遠古蜈蚣蟲!
  • 比蒙古蠕蟲還「恐怖」,別不在意,可能它就在你家的魚缸裡面!
    現在地球上看起來體型非常渺小的昆蟲,在2億年前是人類體型的數倍,現在我們抬腳就可以輕鬆踩死的蜈蚣,體長可以達到兩米左右,輕而易舉的就可以抓起一個人類,蜻蜓展開翅膀可以達到2~3米,撲閃翅膀就可以引起一陣狂風。不敢想像這些生物出現在現在的地球上會是怎樣的場景,地球的統治者可能就不是人類,而是其他的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