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恐怖「巨蟲時代」:蜻蜓比鳥大,蠍子近1米,「蜈蚣」2米多!

2020-11-24 騰訊網

如果將地球的46億年歷史一節一節拆開來看,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開始,各種動物各顯神通,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其中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時代就是石炭紀,因為這個時期地球出現了最早有飛行能力的生物,同時也是一個「巨蟲橫行」的恐怖時代。

石炭紀,即古生代(共6個紀,寒武、奧陶、志留、泥盆、石炭、二疊)的後半期,是泥盆紀之後、二疊紀之前的時期,距今3.55億至2.99億年前,大約持續了6400萬年。在此期間,巨型蕨類植物蓬勃發展,其中一些大型蕨類植物的直徑為2m、高度可達38m,它們在溼地上形成了一片大森林。同時,地球全年幾乎沒有季節性變化,熱帶氣候終年潮溼。而且由於森林的繁榮,據說大氣中的氧氣濃度已達到35%,是地球有史以來氧氣濃度的最高值(現今為21%)。

體型變大,避免氧氣中毒!

至於為什麼石炭紀的昆蟲體型變得如此巨大,對科學家來說還是個謎。過去的理論指出,昆蟲體型迅速增大,得益於大氣環境氧含量的大幅增加。但有新研究指出,昆蟲當時之所以體型變大,是因為要避免氧氣中毒。

理由是氧氣是維持生命的必需物質,但是如果大量存在,它可能會變成有毒物質。昆蟲幼蟲通常直接從皮膚吸收氧氣,幾乎或根本無法控制它們攝入量。當氧氣濃度很高時,這是非常危險的,所以降低氧氣中毒風險的一種方法是增大體型。而另一方面,成年昆蟲可以通過打開和關閉體表上稱為氣孔的閥門來調節氧氣的攝入,大氣中較高的含氧量將有助於它們獲得更大體型的進化可能。這也是後來氧含量降低,而昆蟲綱物種沒有滅絕的原因之一。

石炭紀「巨蟲橫行」還有一個說法,就是當時陸生動物還沒有在陸地上站穩腳跟,同時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食草動物。陸地上只有各種肉食者和清道夫,所以體型變大,可以免遭被捕食的機率。而倖存下來的傢伙都是「大塊頭」,於是「大塊頭」的基因就遺傳了下來。

石炭紀的代表性「巨蟲」,真的很大!

1、中突蜘亞目,猥瑣流打法鼻祖?

這種蜘蛛存活在石炭一種大型節肢動物,體型和亞馬遜巨人食鳥蛛差不多。它們有較窄的胸板,在背部和腹部吐絲器有背片、沒有毒腺、共有四對吐絲器。不過這種蜘蛛的捕食方式屬於猥瑣流——蹲守埋伏,它們一般會在地面尋找天然洞穴在其中布置陷阱,當獵物掉進陷阱、蛛網震動,中突蛛猛然衝出咬住獵物。

2、普莫諾蠍,雨林恐怖殺手!

普莫諾蠍出現在3.5到3.3億年前,也叫肺蠍,所以又被譽為「會呼吸的蠍子」。其外表和現在的蠍子差不多,但體長將近1米(70釐米左右),屬於超大plus版。但相較於其他昆蟲,普莫諾蠍存在地球上的歷史很短,它們的化石僅在蘇格蘭的西洛錫安等地區被發現,加上出土量極少,所以它們的食性、生活方式都十分神秘,科學家只能推測其以小型四足動物或者其他節肢動物為食。

3、「巨型蜈蚣」節胸,史上陸地第一大蟲!

在石炭紀(石炭紀末到二疊紀初)的歐美和北美、澳大利亞森林裡,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陸生無脊椎動物——節胸(Arthropleura)。節胸目屬於倍足綱(與馬陸關係更近),而蜈蚣屬於唇足綱,它和蜈蚣並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在古生物學家的還原圖裡,節胸的造型實在太過酷炫和震撼,在很多古生物愛好者眼裡泛起了小星星。為了霸氣一點,就稱其為「節胸蜈蚣(巨型蜈蚣)」。

根據出土的化石研究,節胸的身體是一節一節的,大概由30節組成。每一節兩側各有一隻腳,共有60隻。其體長最大為2.6米,寬度為0.5米,是地球史上陸地第一大蟲。儘管較多、看上去很笨拙,但實際上屬於行動敏捷的動物,和《怒晴湘西》裡的巨蜈蚣有得一比。

4、巨脈蜻蜓,史上最大的飛行昆蟲!

巨脈蜻蜓(Meganeura monyi),也叫巨尾蜻蜓或大尾蜻蜓,應該是地球史上第一代的天空霸主,以掠食小型兩棲類動物以及昆蟲維生。其外型跟現在的蜻蜓相似,但是它們的翼展可以長達65到75釐米。如果活到今天,相當於「老鷹」的大小。

只可惜雨林崩潰事件終結了它們的統治……

石炭紀雨林崩潰事件:因『氧』大,因『氧』亡!

石炭紀,是因地層中富含的礦物命名的,也是唯二兩個用成分來命名的地質時代(另一個是白堊紀)。之所以說那些巨蟲4000萬年裡因『氧』大、也因『氧』亡。主要是這時期的石松類、節蕨類和真蕨類植物瘋長,形成了遮天蔽日的雨林。雨林是什麼?是一個天然的光合工廠。

由於當時還沒有高效降解木頭的真菌,這些石松、蕨類植物繁殖完就掛了,而且不負責返回碳元素。因此在長達4000萬年時間裡,木頭無法分解,導致碳循環失衡,二氧化碳濃度不斷降低。同時大氣氧含量劇增,更容易形成森林大火,木頭埋入地下數萬年不腐最終變成煤。

另外根據研究發現,石炭紀有著比今天更大的冰封大陸。隨著時間推移,地球進入冰川冰河時期。到石炭紀晚期,大陸氣候也從溫暖溼潤變得乾燥,雨林就此崩潰。而那些巨蟲們失去了雨林的庇護,於是節肢動物開始紛紛往小型化發展。

腦洞:

縱觀地球歷史舞臺,出現動物巨大化的時期除了昆蟲,還有恐龍,它們一個共同特徵都是大氣環境的含氧量都很高。如果人類有機會生活在含氧量更高的環境中,人類會不會變成巨人呢?

—END—

相關焦點

  • 巨蟲橫行的時代:蜻蜓堪比老鷹大,「蜈蚣」可達2米6!
    其中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時代就是石炭紀,因為這個時期地球出現了最早有飛行能力的生物,同時也是一個「巨蟲橫行」的恐怖時代。 普莫諾蠍出現在3.5到3.3億年前,也叫肺蠍,所以又被譽為「會呼吸的蠍子」。其外表和現在的蠍子差不多,但體長將近1米(70釐米左右),屬於超大plus版。
  • 恐怖的「巨蟲時代」:「蜈蚣」有兩米四,蜻蜓大得像老鷹
    到石炭紀,節肢動物的四大類群昆蟲、蛛形類、多足類和甲殼類,前三個都完成了登陸之旅,並發展出了很多大型化種群。   多足類在奧陶紀晚期就登上了陸地,是最早登陸的動物,這一類群的現存成員包括蜈蚣和馬陸。
  • 遠古蜈蚣接近3米?石炭紀的蜻蜓賽老鷹,蠍子都有2米5
    「巨型蜈蚣」是石炭紀的霸主,就像如今地球上的人類一樣,那時候不僅「蜈蚣」很大,空中霸主蜻蜓都接近1米。它們源於3.6億到3億年前,大氣含氧量不斷升高,而脊椎動物還未「上線」,沒有競爭與氧氣,造就了「巨蟲時代」,就像白堊紀氧含量升高造就了恐龍一樣。
  • 史前巨蟲時代多可怕?僅蜈蚣就有3米長,一隻昆蟲能吃掉一隻小狗
    然而在地球的歷史當中,曾有一個名為「石炭紀」的時代,那個時代地球上的生命非常旺盛,而且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   就比如一種名為「遠古蜈蚣蟲」的昆蟲,這種蜈蚣的長度也可以達到將近3米長,外形與現代蜈蚣類似,模樣也是非常的可怕
  • 2.4米長的蜈蚣,大如老鷹的蜻蜓,「巨蟲時代」為何迅速消亡?
    這個地質年代時期,地球上的陸地面積持續增加,氣候溫暖溼潤,森林、沼澤遍布,陸生生物空前發展,石炭紀有一個別稱——「巨蟲時代」。巨蟲的時代以昆蟲類生物中蜻蜓為例,現今的蜻蜓最大個體也只有18釐米長,而石炭紀晚期的某些大個體蜻蜓翅展可達70釐米以上,巨脈蜻蜓是當時一個物種,它的翅展長度可達95釐米。
  • 為什麼石炭紀會出現身長接近3米的巨型蜈蚣?真是太可怕了?
    作為五毒之首的蜈蚣一般長度也就在10釐米左右,即便是這樣看上去也會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世界上最大的蜈蚣是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體長可達30釐米!然而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和地球歷史上的石炭紀額蜈蚣比起來可就差遠了。石炭紀的蜈蚣竟然長到了近3米長。真是太可怕了。
  • 2米長的「巨型蜈蚣」你見過沒有?
    2米長的蜈蚣-節胸蜈蚣Arthropleura
  • 2米長的「巨型蜈蚣」你見過沒有?
    2米長的蜈蚣-節胸蜈蚣Arthropleura雖然名叫節胸蜈蚣,但是實際上比起蜈蚣節胸屬與馬陸的親緣關係較近(節胸屬擁有30節體節,足的對數與體節的比例為 8:6 ,和部分現存的馬陸相同。)米,寬度則可達50釐米,生存於3億4000萬至2億8000萬年前的石炭紀晚期,分布在北美洲及蘇格蘭。
  • 石炭紀昆蟲大的驚人蜻蜓體長2.4米~蜈蚣體長更是達到驚人的2.6米
    身長可達到2.59米外形與現代蜈蚣類似,模樣十分可怕,體型巨大。遠古蜈蚣蟲巨型馬陸是遠古時代的一種馬陸,體長3米,身材高大,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節肢動物。巨型馬陸引螈是石炭紀代表性的生物,它們體長2米多,是大型肉食兩棲動物,屬於已滅絕的「迷齒類」。
  • 溫室效應有多可怕?螞蟻像人一樣大,整個締造了一個巨蟲時代
    溫室效應有多可怕?螞蟻像人一樣大,整個締造了一個巨蟲時代!
  • 石炭紀真的有3米長的巨型蜈蚣嗎?為什麼?
    現存最大的蜈蚣最長也只有36公分,它就是秘魯巨人蜈蚣,儘管如此,它依然成為了蜈蚣中的巨無霸,而且它甚至能把食物鏈「逆襲」,以青蛙、蝙蝠、蛇這種原本作為天敵的動物為食。由此可見,一條3米的長的巨型蜈蚣的話,加上它的毒液,殺一頭牛都不是太大的問題。那麼,考古學家挖掘出了3米長的巨型蜈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時期的生物為什麼有如此大的體型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幾個問題。
  • 盤點十種體積最大蟲類:古老巨蟲體長2.4米(圖)
    國外媒體報導,儘管大部分蟲類都很小,甚至可以用「渺小」來形容,但是這種古老的節肢動物的種類超過100萬種,佔全球所有有生命的有機體的一半還多,其中有些蟲的體格之大令人驚嘆。  1.
  • 十大遠古超級生物大盤點!2.4米長巨型蜈蚣
    &nbsp&nbsp&nbsp&nbsp遠古蜈蚣蟲:遠古蜈蚣蟲是蜈蚣和千足蟲的祖先物種,其體長可超過2.4米,是一種身體肥碩的遠古生物,也是迄今發現為數不多的無脊椎掠食性生物。它們生活在石炭紀至二疊紀早期,大約3億年前,棲息在現今北美洲和蘇格蘭境內。
  • 3億年前的巨蟲時代,是什麼樣的?
    在地球史中,應該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史前生物了,它們體型巨大,種類繁多當時的陸地,並不像今天這樣分散,而是處於一個逐漸聚合的過程氣候溫暖潮溼,遍布著繁茂的高大樹木,現如今我們使用的煤炭,就有一些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所以起名石炭紀,石炭紀是地球大氣含氧量,達到巔峰的時期,氧氣濃度,幾乎是現在的2倍
  • 可曾聽聞過巨蟲時代?遠古石炭紀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可曾聽聞過巨蟲時代?遠古石炭紀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在地球史中,恐龍我們最為熟悉的史前生物了,它們體型巨大種類繁多,但你知道嗎。受此影響,在這一時期出現的許多節肢動物頁都是異常巨大,在這裡我們平時一隻手就能捉到的蜻蜓變得和老鷹一樣大。
  • 比電影還真實的食人蟲,博比特巨蟲,可能就藏在你家的魚缸裡
    據說,當時地球上一隻蜻蜓如果展開了翅膀,其長度甚至可以達到2到3米,它們可以輕鬆地抓起一個成年人,而僅僅是巴掌大的蜈蚣,在富氧狀態下體長超過了2米。
  • 遠古時代的巨型怪物, 巨大蜈蚣體長超2.4米, 蜻蜓竟以松鼠為食!
    這種體型龐大的史前蜻蜓滅絕的原因是地球大氣層數百萬年前開始氧氣含量升高。遠古蜈蚣蟲!遠古蜈蚣蟲是蜈蚣和千足蟲的祖先物種,其體長可超過2.4米,是一種身體肥碩的遠古生物,也是迄今發現為數不多的無脊椎掠食性生物。它們生活在石炭紀至二疊紀早期,大約3億年前,棲息在現今北美洲和蘇格蘭境內。巨蛤!
  • 地球上10大恐怖的史前動物:第1種可以直接一腳踩死恐龍
    百科故事 在遠古時期生活著許多未知的生物,他們有一些甚至被恐龍還要兇猛可怕,下面就讓我為大家盤點一下地球上地球上10大恐怖的史前動物,其中第1種可以直接一腳踩死恐龍,第8種可刺穿霸王龍堅硬厚重的皮膚。
  • 恐怖的已滅絕生物史前蜈蚣 存在時沒有天敵!
    原標題:恐怖的已滅絕生物史前蜈蚣 存在時沒有天敵! 【科技訊】9月2日消息,在史前生物中,史前蜈蚣絕對是一個非常恐怖的存在,它的存在使其他生物感到恐怖,同樣,它們因為沒有天敵而變得更加繁榮昌盛,但是也因此而滅亡!
  • 三米長的遠古蜈蚣,這些遠古巨物還好已經滅絕,否則會把人嚇死
    1.泰坦蟒 泰坦蟒其實在它生活的年代年算是很小了,只有....15米長,15米什麼概念呢,一層樓高度大約3米左右,大概就是4-5層樓的高度。一口一個小朋友,說的就是它了。2.遠古蜈蚣。這種遠古蜈蚣體長近3米,3億年前就滅絕了。但從圖片上可能還看不出它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