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齒蛉。
蝴蝶裂唇蜓
十幾釐米長的翅展,好似毒蠍子一樣的牙齒,凸出來的大眼睛,滿臉的兇相讓人見了就想拒而遠之,它居然是瀕臨滅絕的物種,越中巨齒蛉。近日,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秘書長虞磊帶領滁州學院學生進行暑期動物學野外實習時,在黃山無意間捕捉到這隻越中巨齒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生昆蟲,也是首次在安徽境內被發現。》》》閱讀推薦:合肥一居民樓樓道內存放大量乙醇燃料 住戶們憂心忡忡(組圖)
安徽首次發現世界最大水生昆蟲
「好大呀!」7月10日,江淮晨報記者見到了這隻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水生昆蟲——越中巨齒蛉。初次見到它,著實被它的「巨大」嚇了一跳。
一臉兇相,展翅約長20釐米,頭部前端都長有一副巨大的牙齒,身上黃白相間的斑紋。虞磊告訴記者,這只是雌性成蟲,「雄性成蟲翅展有20多釐米,牙齒長一倍,看上去更加恐怖。」虞磊介紹,越中巨齒蛉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水生昆蟲,是非常珍稀的物種,這是安徽首次出現的越中巨齒蛉。
虞磊發現它時,它正趴在民房的燈光下休息。「巨齒蛉具有強烈的趨光性,白天都是躲在陰涼處,只有晚上才出來活動。」虞磊說。7月1日,作為滁州學院動物學野外實習帶隊老師的虞磊,帶領學生們赴黃山進行調研。當晚,居於水邊的民房燈光閃爍,一隻長著巨大翅膀、頭部還長著「利鉗」的昆蟲趴在木門上。虞磊憑著自己多年來對昆蟲的了解,一眼就認出來這是物種珍稀的巨齒蛉,用手把它脖子按住帶回合肥。
據了解,目前全世界已知有8種巨齒蛉,其中6種分布在中國。據相關資料表明,巨齒蛉對水質非常依賴。當水體發生汙染,或者酸鹼度突然改變時,它們就無法適應,會迅速在這一水域消失。因此,它們的存在與否,直接反映了當地水質的好壞,被國外許多專家作為「水質指標昆蟲」。
「巨齒蛉的成蟲的壽命很短,只有一個星期左右。巨齒蛉幼蟲依靠捕捉溪水裡的魚蝦為生,成蟲依靠樹木流出的汁液為食。」虞磊表示,他捕獲的這隻越中巨齒蛉在帶回合肥後已死。接下來將其製成標本,提供給相關單位進行昆蟲展覽。
團隊在當地偶遇中國最大蜻蜓種類
7月4日,滁州學院暑期動物學野外實習團隊在黃山的一條小溪上又發現了蝴蝶裂唇蜓。
據滁州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諸立新教授介紹,蝴蝶裂唇蜓主要生存在海拔高、森林覆蓋比較好的地區。而蝴蝶裂唇蜓更是其中漂亮而稀少的,被譽為「蜻蜓中的大熊貓」。
此次被發現的雌性蝴蝶裂唇蜓現已被做成標本作為科普教學而用。通過諸立新教授發來的圖片可以看出,這隻蝴蝶裂唇蜓翅展約14.5釐米,諸立新教授表示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蜻蜓種類。
「巨齒蛉和蝴蝶裂唇蜓都是世界上的珍稀物種,它們對水質的要求都極高。它們的發現使得我們能夠更好地對其進行研究,也說明了安徽的水質環境還是很好的。」諸立新教授說。(晨報記者 張夢怡/文 高博/攝 實習生 邱文慈 汝畑畑 通訊員 倪妙)》》》閱讀推薦:蕪湖男子參加親戚喪禮 不料眼睛被炮竹炸傷或要失明(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