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水生昆蟲 棲息青城山

2020-11-22 四川新聞網

青城山越中巨齒蛉成世界最大水生昆蟲,這是發現地的圖片

  還記得本報曾經報導過的在青城山發現的大塊頭昆蟲越中巨齒蛉嗎?

  今年5月26日,金氏世界紀錄管理團隊用郵件告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該館發現的一隻越中巨齒蛉個體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蟲(Largest aquatic insect)。

  越中巨齒蛉因對水源潔淨度非常敏感,也被稱為「水質指標昆蟲」。其在青城山的多次被發現,也證明青城山水質的清潔度較高。

  正如美國《新聞周刊》在新聞中用幽默的語氣寫道:「當披薩餅大小的昆蟲出現在成都市民生活中的時候,他們可以為水源的清潔感到欣慰。」

  越中巨齒蛉

  世界最大水生昆蟲

  發現地:青城山味江

  翅展寬度:21.69釐米

  體長:15.06釐米

  水質指標昆蟲

  對水質非常敏感,當水體發生汙染或酸鹼度改變時,它們會迅速消失

  偏愛潔淨水源,主要在青城山味江部分河段生活,近年來發現了23隻

  最大

  翅展21.69釐米

  青城山昆蟲獲吉尼斯認證

  6月1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收到了金氏世界紀錄證書,上面用英文寫道:「最大水生昆蟲(有翅亞綱)是一種魚蛉(越中巨齒蛉),它有一個21.69釐米的翼展,2015年7月12日在中國四川成都發現。它的標本陳列在華希昆蟲博物館。」

  其實早在2014年7月,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就在青城山發現一種看起來像長著長牙的巨型蜻蜓的怪蟲,經鑑定是一種叫越中巨齒蛉的水生昆蟲。對標本測量後發現,最大個體翅展達21釐米,是現存最大水棲昆蟲。這個發現很快引起國際廣泛關注,因為過去公認生存於現代的最大水棲昆蟲,是產於中南美洲的一種叫「直升機豆娘」的蜻蜓,其兩翼張開時有記錄的最大寬度為19.10釐米。而此次發現的最大的越中巨齒蛉翅展比前者寬2釐米多。國際廣泛知曉的,地球歷史上存在過的最大水棲昆蟲——巨脈蜻蜓,翅展可達到75釐米,但早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時期就已滅絕。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說,由于吉尼斯對科學紀錄申報的嚴謹性近乎苛刻,會對申報內容多渠道求證,過去中國從未有吉尼斯的昆蟲世界紀錄。由於對吉尼斯的申報程序不熟悉,博物館原本也沒有想到去申報,這個紀錄是吉尼斯主動邀請該館申報的。

  最終博物館選取了2015年發現的,翅展寬度為21.69釐米、體長15.06釐米的雄性個體作為樣本,進行了申報。這隻個體採集於四川省成都市青城山,比先前發現的個體更加巨大,而且非常完整。

  習性

  幼蟲生活在清澈河道

  成蟲喜歡吃甜味水果

  趙力介紹,越中巨齒蛉在昆蟲分類中屬於廣翅目,齒蛉科,巨齒蛉屬。巨齒蛉屬是昆蟲中一個很小的類群,僅分布於我國大陸、印度阿薩姆邦和越南北部,目前全世界已知8種,而有6種分布在中國。它們的幼蟲在水流清澈的溪水或者山區無汙染的河道中生活,捕捉水中小生物為食。成蟲有寬大的蟬翼般透明的翅,而且無論雌雄,頭部前端都長有一副巨大的牙齒。這一對巨齒雖然看起來非常兇猛,但是它們並不捕食其它動物,只吸食樹木流出的汁液。

  為了進一步研究該種現狀,今年5月29日,華希昆蟲博物館再次在青城山味江邊對這種夜晚才活動的昆蟲進行燈誘,結果又誘到兩隻雄性。這次,他們嘗試對該種進行了飼養,結果得到了一個有趣的發現,這種幼年時代在山溪激流裡捕食各種小動物的「殺手」,長到成年後,就開始變成「素食主義者」了,特別喜歡吃甜味水果!

  趙力說,他過去在野外觀察到過巨齒蛉趴在樹幹傷口上舔食樹液。一直沒弄清到底這個傷口是不是越中巨齒蛉用自己巨大牙齒切割的。這次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他發現,越中巨齒蛉巨大的牙齒除了用來打架,似乎沒有其它用途。一遇見多汁的甜味水果,例如鴨梨,它們會立刻爬過去,津津有味地舔食,並不會使用大牙來切割食物。如果有同類或者人的指頭靠近,它們才會馬上用大牙進行迅猛的攻擊,被攻擊者只要稍微反應遲緩,就會被牢牢夾住。

  青城山發現了23隻

  可證明這裡水源清潔

  這種昆蟲可以成為一個指示水源清潔度的晴雨表。它們偏愛於非常潔淨的水源,當它生活的水源不能滿足它的苛刻要求時,這種擁有巨大翅膀的昆蟲就會消失,發現它便可以證明該地區水源的清潔。

  齒蛉科昆蟲對水質非常敏感,雌蟲會選擇潔淨的水域邊產卵,幼蟲孵化後生活在水中,當水體發生汙染,或酸鹼度突然改變時,它們就無法適應,會迅速在這一水域消失。因此,它們的存在與否,直接反映了當地水質的好壞,被國外許多專家作為「水質指標昆蟲」。

  趙力說,這個發現還有一層更重要的意義——這種巨大的昆蟲可以成為一個指示水源清潔度的晴雨表。它們偏愛非常潔淨的水源,當它生活的水源不能滿足它的苛刻要求時,這種昆蟲就會消失,發現它便可以證明該地區水源的清潔。

  有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1立方米潔淨水體中滴入少量稀鹽酸(約0.5毫升),這時的齒蛉科幼蟲立刻就會反應遲鈍,行動不再敏捷。當滴入的稀鹽酸增加到0.8毫升時,齒蛉科幼蟲會停止進食,直至死亡。這個實驗解釋了巨齒蛉為何會在大多數城市附近消失的原因——城市大氣中的汙染物與雨水混合,改變了雨水的酸鹼度,繼而汙染到城市周邊水體,因為不能適應這種改變,它們很快從城市附近消失。

  據趙力透露,越中巨齒蛉主要在青城山味江的部分河段生活,活動範圍較小,近年來,總共發現的個體數量為23隻。「這種昆蟲對水質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只生活在激流裡,要求水體氧氣含量很高,水靜下來就會死亡,直接反映水質清潔度和活躍度。」除青城山之外,目前僅在廣西的部分山區發現有少量這種昆蟲存在。

  「當披薩餅大小的昆蟲出現在成都市民生活中的時候,他們可以為水源的清潔感到欣慰。」

  ——美國《新聞周刊》

  由於對生存環境近乎苛刻的要求,目前,全國範圍內的巨齒蛉棲息地正越來越小,逐漸呈孤島狀分布在一些水體還沒有被破壞的山區。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巨齒蛉近親,齒蛉科其它類群也面臨同樣情況。據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近年的調查,參與統計的美國南部17個州共有齒蛉科棲息地766個,面積最大的16平方公裡,最小的不足0.2平方公裡。

  美國相關專家認為,由於齒蛉科昆蟲不善飛翔,無法在各個棲息地之間自由往來,導致了各棲息地種群內部的近親繁殖,如果這種近親繁殖一直持續,那麼種群的消失將不可避免。

  趙力介紹,越中巨齒蛉在青城後山的發現,為我們提供了一絲欣慰。

  正如美國《新聞周刊》2014年報導這一發現時,用幽默的語氣寫道:「當披薩餅大小的昆蟲出現在成都市民生活中的時候,他們可以為水源的清潔感到欣慰。」

  成都商報記者 宦小淮

  昆蟲圖片由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提供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水棲昆蟲現身青城山 被稱"水質指標昆蟲"
    世界最大水棲昆蟲現身青城山 被稱"水質指標昆蟲" 2014-07-21 11:41:21一種長牙且形似巨型蜻蜓的怪蟲被青城後山的村民發現,而就在20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高級生物工程師趙力經過鑑定,發現這竟是一種叫 「越中巨齒蛉」的水生昆蟲,它們不僅是在四川首次發現,而且通過對標本實際測量後發現,這幾隻個體竟然是世界發現過的現存最大水棲昆蟲標本。巨齒蛉是對水質非常敏感的生物,被國外許多專家稱為「水質指標昆蟲」。
  • 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蟲現身青城山 翅展達21.6釐米創吉尼斯紀錄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羅向明)金氏世界紀錄首次出現了中國昆蟲的身影。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發現的一隻越中巨齒蛉個體,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蟲。    2015年7月,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四川青城山發現一種看起來像著長牙的巨型蜻蜓的怪蟲,經鑑定是一種叫越中巨齒蛉的水生昆蟲。對標本測量後發現,最大個體翅展達21.6釐米。這個發現很快引起國際廣泛關注,因為過去公認生存於現代的最大水棲昆蟲,產於中南美洲的一種叫「直升機豆娘」的蜻蜓,其兩翼張開時有記錄的最大寬度為19.10釐米。而此次發現的最大的越中巨齒蛉翅展比前者寬近2釐米。
  • 青城山下育出世界最長昆蟲 全長64釐米
    原標題:青城山下育出 世界最長昆蟲   大氣含氧量高 溫度利於昆蟲生長   趙力認為,中國巨竹節蟲之所以能達到如此長的體型,還因為它身體比較細,氧氣有機會擴散到它體內各個部位。趙力說,空氣裡氧氣濃度與昆蟲的體型直接相關,含氧量高的地區昆蟲體型較大,所以世界上的巨型昆蟲幾乎都是在森林裡發現的。 而青城山區域大氣中含氧量高,正有利於巨型昆蟲的生長。
  • 青城山發現"巨型蜻蜓" 系世界最大水棲昆蟲(圖)
    青城山發現"巨型蜻蜓" 系世界最大水棲昆蟲(圖) 2014-07-21 10:53:33來源:成都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 四川青城山發現25.8釐米世界最大蚊子
    11月2日記者從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獲悉,該館此前在四川青城山發現的一隻巨大蚊被正式確認為世界最大的大蚊。這隻個體腿伸直能夠達到25.8cm的巨大蚊於日前獲吉尼斯紀錄認證。文/安源圖/趙力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這隻巨大蚊是2017年8月,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四川成都青城山採集到的。
  • 四川發現世界最大水棲昆蟲 翅展21釐米(圖)
    7月20日,記者從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了解到,該館昆蟲科考隊員近日在成都青城山考察時,發現一種叫越中巨齒蛉的世界最大水生昆蟲,它們不僅是在四川首次發現,而且這幾隻個體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水棲昆蟲標本。 新華社發  這是7月17日拍攝的越中巨齒蛉標本。
  • 熱帶昆蟲結伴造訪青城山
    十多分鐘後,昆蟲們陸續登臺集合,工作人員開始點名:籮紋蛾、陽長臂金龜、黃紋天牛……每個月,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工作人員都通過這樣「燈誘」的方式,來觀察研究川西崑蟲種類分布。高溫連連,人類在朋友圈裡「炸」開了鍋,而昆蟲的世界裡,也並不平靜。
  • 青城山上發現世界上最大天蛾
    4月15日,成都一隊昆蟲科考隊在青城山考察時,發現一隻翅展達到17.5cm的鋸翅天蛾,超過此前記載15.6cm的世界記錄。發現它的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說,天蛾科是我國常見的一類大型蛾子,但鋸翅天蛾每年4月底到5月初在川西海拔1000米-2000米的山區短暫出現後,就神秘消失,第二年才會再次出現。鋸翅天蛾的體翅藍灰色,胸部背板黃褐色,腹部灰色,披有端部白色的較長鱗毛,近端部有三條灰色縱帶,縱帶下方有黑斑……總的來說,就是比起青城山眾多的各類蛾子,鋸翅天蛾可以說是醜出了水平。
  • 四川驚現超級巨齒蛉 為世界最大水棲昆蟲
    「巨型蜻蜓」 嚇壞青城山回家村民「這個長的像蜻蜓一樣的東西是什麼啊,還長了牙齒?」本月16日晚,在青城後山,幾名路過的村民被路燈下幾隻長牙的「巨型蜻蜓」嚇了一跳。這個怪蟲長著兩對長長的翅膀,外形酷似蜻蜓,頭部有一對長牙。其中一位膽大的村民伸出手想去抓住其中一隻。「小心它咬你,萬一有毒怎麼辦?」
  • 中國最大蜻蜓和世界最大水棲昆蟲現身黃山 中國最大蜻蜓是什麼?
    7月1日至4日,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參加指導滁州學院學生到黃山實習期間,發現並採集到兩種珍稀昆蟲:越中巨齒蛉和蝴蝶裂唇蜓。「越中巨齒蛉」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棲昆蟲,而「蝴蝶裂唇蜓」則是中國最大的蜻蜓。這兩種昆蟲在安徽均是首次發現。這兩種生物對環境要求特別高,直接反映出安徽當地生態環境特別優異。
  • 酷暑難耐蟲先知 熱帶昆蟲結伴造訪青城山(圖)
    青城箭環蝶。巴黎翠鳳蝶。  7月,成都青城山山頂,夜幕降臨,炎熱漸漸退去。唧唧唧、吱吱吱、嗡嗡嗡……草叢間,一曲「交響曲」開始奏起。  一片空地上,兩盞1000瓦的白熾燈亮起,旁邊,一塊長3米、寬2米的白布拉開,一臺好戲即將上演。
  • 成都發現世界最大水棲昆蟲:越中巨齒蛉標本照片
    20日,記者從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了解到,該館昆蟲科考隊員近日在成都青城山考察時,發現一種叫越中巨齒蛉的世界最大水生昆蟲。巨齒蛉是一種廣翅目昆蟲,無論雌雄成蟲,頭部前端都長有一副巨大的牙齒,長相兇猛,但成蟲並不捕食其他動物,只吸食樹木流出的汁液。
  • 世界最大鋸翅天蛾亮相昆蟲博物館
    世界最大鋸翅天蛾亮相昆蟲博物館 世界最大天蛾標本——鋸翅天蛾。(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供圖)     本報訊(記者 羅向明)5月18日,我國首個蛾類專題科普展在都江堰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舉行,包括目前發現的世界最大鋸翅天蛾等一批蛾類標本首次亮相。    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該館昆蟲科考隊員近日在青城山考察時,發現一隻鋸翅天蛾的個體大小超過此前記載的世界記錄。
  • 青城山發現全身通綠超大蟈蟈 專家:長8釐米,系四川最大
    7月30日,一隻體長8釐米的巨型螽斯在青城山被發現,這比成都地區常見的各種螽(zhōng)斯大了一倍,刷新四川最大螽斯的記錄。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當天晚上9點過,天上還在下雨,青城山山腳下一顆楠木樹上,一隻螽斯正一動不動地趴在樹幹上產卵,用鋒利如彎刀的產卵器刺進堅硬的樹皮。經過辨認,趙力確認這是比較稀有的山地亞葉螽。
  • 青城山的早春植物
    2月21日,星期天,正值早春時節,山裡已有植物綻放出美麗的花朵,陽光明媚,正是爬山看植物的好日子,有幸和南山兄還有好幾個植物愛好者、昆蟲愛好者一起相約爬青城山
  • 青城山驚現「中華紅眼蟬」
    最美知了出沒成都 青城山驚現「中華紅眼蟬」 或首次拍到其交配鏡頭 6月13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拍下了一套珍貴的照片——中華紅眼蟬的交配鏡頭。由於這種昆蟲十分稀少,拍到的相關圖片更為罕見,而其交配的鏡頭,很可能是目前世界上第一次被拍下。蟬·影像在青城山拍下「最美蟬」交配鏡頭  「13日晚上7點過,我就在青城山進山門的地方拍到的,純屬無意中遇見的。」
  • 中國昆蟲第一次上榜吉尼斯:這也太大了!
    5月26日,在四川青城山發現的一隻越中巨齒蛉,被金氏世界紀錄管理團隊正式認定為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蟲。6月1日,該昆蟲的發現者、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收到了金氏世界紀錄證書,上面寫道:「最大水生昆蟲(有翅亞綱)是一種魚蛉(越中巨齒蛉),它有一個21.6釐米的翼展,2014年7月12日在中國四川成都發現。
  • 中國最大蜻蜓和世界最大水棲昆蟲現身黃山(圖)
    ○越中巨齒蛉7月1日至4日,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參加指導滁州學院學生到黃山實習期間,發現並採集到兩種珍稀昆蟲:越中巨齒蛉和蝴蝶裂唇蜓。「越中巨齒蛉」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棲昆蟲,而「蝴蝶裂唇蜓」則是中國最大的蜻蜓。這兩種昆蟲在安徽均是首次發現。
  • 世界最大鋸翅天蛾亮相都江堰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羅向明)5月18日,我國首個蛾類專題科普展在都江堰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啟幕,包括目前發現的世界最大鋸翅天蛾等一批珍稀奇特的蛾類標本首次亮相。 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該館昆蟲科考隊員近日在四川青城山考察時,發現一隻鋸翅天蛾的個體大小超過此前記載的世界記錄。天蛾科是我國常見的一類大型蛾子,文獻記載,鋸翅天蛾翅展一般是12釐米-15釐米。過去的最大記錄是15.6釐米,而此次青城山科考發現的個體翅展達17.5釐米。 鋸翅天蛾分布於印度北部、泰國北部及越南北部、中國華南及華東、韓國。
  • 「螽斯羽,揖揖兮」 青城山疑現「四川最大蟈蟈兒」
    7月30日,青城山下一棵楠木上,一隻蟈蟈悄悄從樹梢爬了下來,緊緊抓住樹幹,認真產卵。它身側,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正屏息凝神,仔細觀察。對趙力來說,這隻本應隨處可見的蟈蟈,有一個重要的奇特之處:體型極其巨大。據他查閱資料後分析,這極有可能是四川有記錄在冊的,最大的一隻蟈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