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在四川青城山發現的一隻越中巨齒蛉,被金氏世界紀錄管理團隊正式認定為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蟲。
6月1日,該昆蟲的發現者、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收到了金氏世界紀錄證書,上面寫道:「最大水生昆蟲(有翅亞綱)是一種魚蛉(越中巨齒蛉),它有一個21.6釐米的翼展,2014年7月12日在中國四川成都發現。它的標本陳列在華西崑蟲博物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英文註冊名稱)。」
這也是中國昆蟲首次獲得金氏世界紀錄。
青城後山出現巨型「怪蟲」
2014年7月,一種長牙且形似巨型蜻蜓的怪蟲,被四川省青城後山的村民發現。
當時正在青城後山考察的趙力鑑定後發現,這是一種叫越中巨齒蛉的水生昆蟲。
它們不僅是在四川首次發現,而且是目前世界發現的現存最大水棲昆蟲標本,最大翅展達到21釐米。
據趙力介紹,過去被公認為的最大水棲昆蟲,是產於巴西等地的一種叫「直升機豆娘」的蜻蜓,它的翅展只有19.10釐米,體長12釐米,比這次發現的一隻雄性越中巨齒蛉短了近2釐米。
地球歷史上存在過的最大水棲昆蟲巨脈蜻蜓,翅展可以達75釐米,但早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就已滅絕。
「水質指標昆蟲」幾乎絕跡
巨齒蛉是對水質非常敏感的生物,被國外許多專家稱為「水質指標昆蟲」,它們的存在與否,直接反映了當地水質的好壞。
四川以前只發現過東方巨齒蛉和單斑巨齒蛉,而原本只在越南和中國廣西發現過的越中巨齒蛉是第一次在四川發現。
然而,最近30年來這些「水質指標昆蟲」的分布區域已大大縮小,世界很多地方已幾近絕跡。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周邊,東方巨齒蛉被當地作為一種美食,叫「爬沙蟲」或「安寧土人參」,每年都有數十萬條被送上餐桌。
「很多山區已連續多年沒能在野外觀察到巨齒蛉。我們館裡陳列的東方巨齒蛉標本,還是26年前在青城後山味江邊採集到的。」趙力說。
中國昆蟲首次上榜吉尼斯
金氏世界紀錄中有不少關於昆蟲的紀錄,但都與中國無緣。
「由于吉尼斯對科學紀錄申報的嚴謹性近乎苛刻,會對申報內容多渠道求證,過去中國從未有吉尼斯的昆蟲世界紀錄。」趙力說,由於對吉尼斯的申報程序不熟悉,原本也沒想到去申報,「但吉尼斯主動邀請我們申報,整個過程都積極協助。」
據悉,這也是中國昆蟲首次獲得金氏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