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城山下育出 世界最長昆蟲
中國巨竹節蟲顯然比其他昆蟲長了許多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供圖
2016年,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發現的一隻中國巨型竹節蟲,以全長62.4釐米、體長36.1釐米,斬獲了世界最長昆蟲個體的吉尼斯紀錄。如今,這個紀錄就要被它的後代取而代之了——昨日,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華希昆蟲博物館人工繁育出的一隻全長64釐米、體長38.2釐米的中國巨竹節蟲(Phryganistria chinensis),成為目前人類已發現的現存最長昆蟲個體。
長度打破紀錄 引英國媒體關注
2016年之前,馬來西亞沙巴州的一隻竹節蟲,穩坐在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鐵王座」上,憑藉56.7釐米長的優勢,笑傲昆蟲江湖。
但2016年,華希昆蟲博物館宣布發現了世界最長昆蟲新物種,一隻從廣西採集到的巨大竹節蟲全長62.4釐米,打破了原有紀錄。該館館長趙力與世界竹節蟲權威專家探討後,將其命名為中國巨竹節蟲。隨後,該館對其進行人工繁育。
今年7月底,人工飼養的種群裡出現了一隻更大的個體,全長達64釐米,身體長度達到38.2釐米,成為了昆蟲世界新的長度冠軍。
英國《每日郵報》昨日對此進行了報導,顯然,英國人對「碾壓」他們鎮館之寶的東西很感興趣,報導中介紹了這隻巨蟲的誕生過程及習性。
將放歸原產地 讓它在野外生長
趙力透露,計劃從明年開始,將人工繁育的個體放歸原產地,以補充野外種群。因為趙力和他的考察隊在南方多省考察時發現,該種只分布在廣西境內北回歸線附近山地,種群數量稀少,大範圍搜索後,也只在5個點位發現14隻個體。但關於它們的具體分布地點,趙力稱將繼續保密,因為他擔心一旦公布,會給這種中國特有的珍稀昆蟲帶來竭澤而漁式的毀滅性捕捉。
「我希望研究並保護這個物種。因為過去巨大昆蟲的種類都是在靠近赤道的國家發現,在中國發現的這種巨型竹節蟲新物種,讓我們有機會目睹我國微觀世界的壯麗。」趙力說。
為啥這麼長?
大氣含氧量高 溫度利於昆蟲生長
趙力認為,中國巨竹節蟲之所以能達到如此長的體型,還因為它身體比較細,氧氣有機會擴散到它體內各個部位。趙力說,空氣裡氧氣濃度與昆蟲的體型直接相關,含氧量高的地區昆蟲體型較大,所以世界上的巨型昆蟲幾乎都是在森林裡發現的。 而青城山區域大氣中含氧量高,正有利於巨型昆蟲的生長。
此外,這個區域植被非常茂密,氣溫也不是太高或太低,年平均氣溫一般在18℃~25℃,這也有利於昆蟲的生長。「這個區域以前還發現過世界最大水生昆蟲以及中國最大的甲蟲,也佐證了這個區域能夠孕育出巨型昆蟲。」趙力說。 趙力在採訪中告訴英國媒體,「通過與這隻巨大昆蟲的邂逅,見證了我們身邊這片土地的神奇。」
生在青城山腳 所食植物營養豐富
論輩分,這隻64釐米長的中國巨竹節蟲屬於62.4釐米長那隻的「孫輩」。「孫輩」能打破「爺爺」保持的紀錄後來居上,既有先天優勢,也得益於青城山區域的後天環境。
據悉,這隻巨型竹節蟲在青城山腳下的實驗室裡孵化、生長。而實驗室的環境儘量模擬野外環境。 飼養員給它們提供的,主要是青城前山海拔1000米以上老君閣區域採集的殼鬥科植物和山腳下種植的薔薇科植物。由於土壤水環境和空氣環境的原因,這些植物長勢都非常好。當然,偶爾也會準備一些草莓,換換口味。「和它爺爺輩在原產地的食物不太一樣,也許青城山的植物營養更好。」趙力分析說,由於青城山區水源好,土質好,所以這些植物長得很好,營養也比較豐富。
青城山的 昆蟲之最
2016年5月26日,在青城山發現的一隻越中巨齒蛉,被金氏世界紀錄正式認定為「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蟲」。過去公認生存於現代的最大水棲昆蟲,是中南美洲的一種叫「直升機豆娘」的蜻蜓,其兩翼張開時有記錄的最大寬度為19.10釐米。而此次發現的越中巨齒蛉翅展比前者寬近2釐米。
青城山發現的一隻8.8釐米陽長臂金龜,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長臂金龜個體。陽長臂金龜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的珍稀昆蟲。
世界最大天蛾——鋸翅天蛾,過去的最大翅展紀錄是15.6釐米。而在青城山發現一隻鋸翅天蛾個體,翅展超過15.6釐米的世界紀錄,達17.5釐米。
成都商報記者
宦小淮
(責編:羅娟、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