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巨竹節蟲和人的手臂差不多長。
成都一昆蟲博物館在廣西發現的「中國巨竹節蟲」,或為全新物種
62.4釐米,大約是成年人一條胳膊的長度。如果有一隻蟲子有62.4釐米,會是什麼樣子?
5月6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對外宣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發現一隻長達62.4釐米的巨型竹節蟲,刷新了世界上已被人類發現的80多萬種昆蟲中的最長紀錄,成為新的世界最長昆蟲。
發現
耳聞10多年燈誘得見「會走動的樹枝」
追溯這隻竹節蟲的發現過程,要回到18年前。
1998年,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到廣西調查時,曾聽當地老鄉說,見到過「手指粗,一尺長,連腳超過半米」的巨大昆蟲,當時他推斷,廣西可能存在某種未知的巨型竹節蟲。但在隨後的多次調查中,趙力一直無緣遇見這種傳說中的巨蟲。
2014年8月16日晚上,正在廣西考察的博物館科考隊,在柳州附近一處海拔1200米的山區燈誘採集昆蟲。17日凌晨1點,準備收工的趙力在收拾設備時,突然發現遠處路面上一個長長的黑影搖搖晃晃向燈光移動,「看起來像一段樹枝被風颳著走,但這個『樹枝』居然是逆風在動!」
趙力好奇地走過去,眼前的一幕卻讓他目瞪口呆——這是一隻仿佛來自外星的巨大昆蟲,身體至少有一尺長,並且擁有與身體長度接近的長腳。它正沿著公路,緩慢挪動著龐大的身軀,爬向燈光。「我馬上意識到,這就是十多年前那位老鄉描述的巨型昆蟲,是一隻巨型竹節蟲。在英語系國家,它被稱作『Walking-stick』——會走動的樹枝。」
驗證
長達62.4釐米「世界上已知的最大昆蟲」
中國巨竹節蟲在啃樹葉。
竹節蟲的外形「長梭梭」,長得酷似樹枝,在四川地區俗稱「秤桿蟲」。
「過去世界最長昆蟲紀錄是馬來西亞沙巴州發現的一隻56.7釐米長的曾氏竹節蟲,保存在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經測量,趙力發現的這隻竹節蟲是雌性,身體長度達36.1釐米,包括足全長超過62.4釐米,「和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那一隻相比,身體長0.4釐米,全長多出5.7釐米。」
為了掌握更加詳實的資料,趙力將研究論文初稿發送給了幾位世界竹節蟲研究領域的國外權威專家。
作為前「世界最長昆蟲」的鑑定者之一,義大利自然歷史博物館生命科學部的馬可·戈塔多博士在見到論文和該種照片後表示,這是一個新的世界紀錄。而另外兩位世界權威的竹節蟲專家,德國昆蟲學家弗蘭克博士和奧斯卡博士則評價:「它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昆蟲。」
驚喜
活體狀態下被發現帶回博物館後產卵6個
曾創造世界紀錄的沙巴州巨型竹節蟲,是被非專業人員發現的殘破標本。而這次的巨型竹節蟲不僅是在活體狀態下被發現,甚至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中孕育了後代。
「帶回博物館後,它竟然產下了6粒卵。」據趙力介紹,這些卵呈橢圓形,黑褐色,乾燥時表面有精緻的雲紋,一頭還帶一個小柄,看起來像一顆小小的果實,「長5毫米,寬4毫米,在昆蟲當中屬於相當巨大的卵粒。」
通過溫室中精心的保育,有5顆卵孵化並成功長大。令人欣喜的是,孵化的卵中有雄性個體。和倫敦自然博物館的曾氏竹節蟲比,新發現的竹節蟲還具有雄性翅膀退化、軀體長一倍,以及雌性軀幹明顯粗壯許多等特點。
趙力說,這種竹節蟲的雄性比雌蟲瘦小,但全長還是超過了50釐米,身體長度也達26釐米。而曾氏竹節蟲雄性個體成蟲長度僅為13.25釐米。研究後發現,該物種為佛竹節蟲屬(Phryganistria)種類,與世界已發現的該屬種類比較均有差異,「可能是一個全新的物種」。
因為該種是在中國發現的世界最大種類,趙力將其命名為「中國巨竹節蟲」。
科普
竹節蟲:可單性繁殖的「易容大師」
竹節蟲是從侏羅紀時代繁衍至今的昆蟲「活化石」,靠「易容術」獨步天下。它們可以模仿各種樹枝和樹葉,還能根據光線、溼度、溫度的差異改變體色。
全世界的竹節蟲都屬於竹節蟲目,分為5科300多屬2800多種,我國已發現過4科300多種。竹節蟲以外形古怪和習性神秘而著稱,因此人類給了它們起了一個很幽默、貼切的學術名稱「Phasmida」(拉丁文),翻譯成中文就是「幽靈」;而他們的外型特徵和樹枝十分相似,因此竹節蟲在英語系國家又被稱作「Walking-stick」——會走動的樹枝。
「在惡劣條件下,竹節蟲可以用『孤雌生殖』的特異功能,單性繁殖後代,生生不息。」趙力說。華西都市報記者楊雪實習生林笑宇(圖由採訪對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