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上發現世界上最大天蛾

2020-12-06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4月15日,成都一隊昆蟲科考隊在青城山考察時,發現一隻翅展達到17.5cm的鋸翅天蛾,超過此前記載15.6cm的世界記錄。發現它的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說,天蛾科是我國常見的一類大型蛾子,但鋸翅天蛾每年4月底到5月初在川西海拔1000米-2000米的山區短暫出現後,就神秘消失,第二年才會再次出現。

鋸翅天蛾的體翅藍灰色,胸部背板黃褐色,腹部灰色,披有端部白色的較長鱗毛,近端部有三條灰色縱帶,縱帶下方有黑斑……總的來說,就是比起青城山眾多的各類蛾子,鋸翅天蛾可以說是醜出了水平。

因為個體太大,趙力一眼就看到這隻停在樹枝上,連翅膀都懶的平鋪開的鋸翅天蛾。趙力很輕易的抓住了它,並將酒精注入到它的胸部肌肉裡,結束了這隻世界最大天蛾的生命。隨後趙力用小鑷子檢查這隻世界最大的天蛾,發現它的喙與巨大的身軀並不匹配,可以說幾乎完全退化了。「不等我把它製造成標本,這'妖蛾子'也會自己把自己餓死,因為破繭後它就已經懶得飯都不想費勁吃了,它龐大的身軀僅僅靠幼蟲階段積累的營養,維持它一周左右的生命。這也許正是它每年在青城山匆匆出現又匆匆消失的原因。」趙力說。

不過這隻蛾子能長到巴掌那麼大,趙力認為這和青城山的自然環境有關,去年秋季氣溫較高,蛾子幼蟲生長更加迅速。隨後幾天科考隊還發現了該種其它一些個體較大的蛾子。據了解,這隻鋸翅天蛾,會於5月18日在青城山華希昆蟲博物館裡展出。

華西都市報記者程渝

圖片由科考隊提供

相關焦點

  • 四川發現世界最大鋸翅天蛾 翅展達17.5cm
    鋸齒天蛾與即將展出的五彩繽紛的蛾類標本    新華網四川頻道5月11日電(本網記者 李倩薇)記者11日從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了解到,該館昆蟲科考隊員近日在四川青城山考察時,發現一隻鋸翅天蛾的個體大小超過此前記載的世界記錄。
  • 世界最大鋸翅天蛾亮相昆蟲博物館
    世界最大鋸翅天蛾亮相昆蟲博物館 世界最大天蛾標本——鋸翅天蛾。(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供圖)     本報訊(記者 羅向明)5月18日,我國首個蛾類專題科普展在都江堰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舉行,包括目前發現的世界最大鋸翅天蛾等一批蛾類標本首次亮相。    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該館昆蟲科考隊員近日在青城山考察時,發現一隻鋸翅天蛾的個體大小超過此前記載的世界記錄。
  • 青城山下育出世界最長昆蟲 全長64釐米
    長度打破紀錄 引英國媒體關注   2016年之前,馬來西亞沙巴州的一隻竹節蟲,穩坐在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鐵王座」上,憑藉56.7釐米長的優勢,笑傲昆蟲江湖。   但2016年,華希昆蟲博物館宣布發現了世界最長昆蟲新物種,一隻從廣西採集到的巨大竹節蟲全長62.4釐米,打破了原有紀錄。該館館長趙力與世界竹節蟲權威專家探討後,將其命名為中國巨竹節蟲。
  • 四川青城山發現25.8釐米世界最大蚊子
    11月2日記者從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獲悉,該館此前在四川青城山發現的一隻巨大蚊被正式確認為世界最大的大蚊。這隻個體腿伸直能夠達到25.8cm的巨大蚊於日前獲吉尼斯紀錄認證。文/安源圖/趙力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這隻巨大蚊是2017年8月,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四川成都青城山採集到的。
  • 世界最大水生昆蟲 棲息青城山
    青城山越中巨齒蛉成世界最大水生昆蟲,這是發現地的圖片  還記得本報曾經報導過的在青城山發現的大塊頭昆蟲越中巨齒蛉嗎?  今年5月26日,金氏世界紀錄管理團隊用郵件告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該館發現的一隻越中巨齒蛉個體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蟲(Largest aquatic insect)。  越中巨齒蛉因對水源潔淨度非常敏感,也被稱為「水質指標昆蟲」。其在青城山的多次被發現,也證明青城山水質的清潔度較高。
  • 青城山發現"巨型蜻蜓" 系世界最大水棲昆蟲(圖)
    青城山發現"巨型蜻蜓" 系世界最大水棲昆蟲(圖) 2014-07-21 10:53:33來源:成都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 世界最大鋸翅天蛾亮相都江堰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羅向明)5月18日,我國首個蛾類專題科普展在都江堰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啟幕,包括目前發現的世界最大鋸翅天蛾等一批珍稀奇特的蛾類標本首次亮相。 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該館昆蟲科考隊員近日在四川青城山考察時,發現一隻鋸翅天蛾的個體大小超過此前記載的世界記錄。天蛾科是我國常見的一類大型蛾子,文獻記載,鋸翅天蛾翅展一般是12釐米-15釐米。過去的最大記錄是15.6釐米,而此次青城山科考發現的個體翅展達17.5釐米。 鋸翅天蛾分布於印度北部、泰國北部及越南北部、中國華南及華東、韓國。
  • 世界最大水棲昆蟲現身青城山 被稱"水質指標昆蟲"
    世界最大水棲昆蟲現身青城山 被稱"水質指標昆蟲" 2014-07-21 11:41:21一種長牙且形似巨型蜻蜓的怪蟲被青城後山的村民發現,而就在20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高級生物工程師趙力經過鑑定,發現這竟是一種叫 「越中巨齒蛉」的水生昆蟲,它們不僅是在四川首次發現,而且通過對標本實際測量後發現,這幾隻個體竟然是世界發現過的現存最大水棲昆蟲標本。巨齒蛉是對水質非常敏感的生物,被國外許多專家稱為「水質指標昆蟲」。
  • 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展開翅膀後寬11cm,是普通蚊子的10倍
    近日,來自成都的一名昆蟲專家捕捉到了一隻巨型蚊子,蚊子展開翅膀後的寬度達到了11cm,這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蚊子。除了展翅寬度達到了驚人的11cm之外,巨型蚊子的長度達到了5cm,它的大小是普通蚊子的10倍大。經過查詢資料才得知,這種蚊子名叫巨大蚊,是世界上最大的蚊科種類。
  • 「螽斯羽,揖揖兮」 青城山疑現「四川最大蟈蟈兒」
    7月30日,青城山下一棵楠木上,一隻蟈蟈悄悄從樹梢爬了下來,緊緊抓住樹幹,認真產卵。它身側,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正屏息凝神,仔細觀察。對趙力來說,這隻本應隨處可見的蟈蟈,有一個重要的奇特之處:體型極其巨大。據他查閱資料後分析,這極有可能是四川有記錄在冊的,最大的一隻蟈蟈。
  • 四川青城山再現裡氏盤腹蛛 居住海拔或為世界最高
    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青城山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發現了它們的行蹤,這些喜歡暖和的蜘蛛如何挺過山上寒冬?  經過飼養、觀察,博物館工作人員發現,這得益於它們的挖洞技術,洞穴內溫度即使在冬天也能保持在12℃左右,這讓它們能夠成功冬眠,來年開春再外出活動。隨著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的到來,這些傢伙也將亮相博物館,和他們同臺參展的,還有1.65億年前的蜘蛛化石。
  • 世界上「最大的」蚊子,有25.8釐米長,是在中國這座山發現的
    很多旅遊愛好者喜歡到一些有車歷史文化景區風景非常的美麗的地方像是我國的都江堰,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中。每年都能夠吸引很多遊客來這裡觀光旅遊。在都江堰這裡有很多美景比如說魚嘴,老君閣,月城湖等。這些地方都是非常吸引遊客駐足的讓人流連忘返的景點了。
  • 攪動中秋節的原來是它:長喙天蛾
    正在採蜜……」 這幾天,微信群裡不斷有人提到它——模樣很像蜂鳥的小精靈,在花朵前懸停,用長長的嘴巴伸進花心吸取花蜜。 然而,蜂鳥只分布在美洲熱帶地區,中國並沒有蜂鳥。這些「蜂鳥」其實是一些身體強壯、色彩豔麗、飛行靈活、長著長長喙管的大型鱗翅目蛾類昆蟲:「長喙天蛾」。
  • 青城山—都江堰為什麼是此生必遊的目的地?
    去青城山體驗空寂靜幽,遠離塵世喧囂 「平時在家經常收看中央四臺國際頻道的節目,那句『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的旅遊廣告至少聽了幾百遍了, 不過我更吸引我的的是青城天下幽,我去青城山不是去問道,而是去體驗青城山的空寂靜幽,遠離喧囂。」大連的一位旅遊達人如此表示。抱著這樣的想法,去青城山最好預留足時間。
  • 稀奇,四川青城山發現神秘植物「葉上花」
    你見過在葉上開花結果的植物嗎?這樣的葉中果實,昨日(7月29日)在青城山被發現。7月29日晚11時許,在四川青城山,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發現了稀有植物青莢葉。青莢葉很特別,果實在葉子上結出,別名「葉上花」,也叫「葉上珠」。
  • 青城山發現全身通綠超大蟈蟈 專家:長8釐米,系四川最大
    7月30日,一隻體長8釐米的巨型螽斯在青城山被發現,這比成都地區常見的各種螽(zhōng)斯大了一倍,刷新四川最大螽斯的記錄。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當天晚上9點過,天上還在下雨,青城山山腳下一顆楠木樹上,一隻螽斯正一動不動地趴在樹幹上產卵,用鋒利如彎刀的產卵器刺進堅硬的樹皮。經過辨認,趙力確認這是比較稀有的山地亞葉螽。
  • 成都十景之一的青城山,到底為什麼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呢?
    這座山峰叫做青城山,很多人應該也都聽說過了,但是如果我們想要去裡面遊玩的話,那就先要知道它的氣候是什麼樣的,因為這座山是屬於四川的,所以我們一般什麼時候去都是可以的,但是儘量不要選擇在那些雨季的期間過去,因為如果正好碰上的話就會很麻煩,我們可以選擇在那些綠色的植物景觀正好盛開的時間去,當然也可以選擇在冬天的時候去山上看一些雪的景色。
  • 四川發現世界最大水棲昆蟲 翅展21釐米(圖)
    7月20日,記者從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了解到,該館昆蟲科考隊員近日在成都青城山考察時,發現一種叫越中巨齒蛉的世界最大水生昆蟲,它們不僅是在四川首次發現,而且這幾隻個體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水棲昆蟲標本。 新華社發  這是7月17日拍攝的越中巨齒蛉標本。
  • 青城山發現「蛛圓章」 專家稱這是裡氏盤腹蛛居住海拔最高紀錄
    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青城山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發現了它們的行蹤,這些喜歡暖和的蜘蛛如何挺過山上寒冬?經過飼養、觀察,博物館工作人員發現,這得益於它們的挖洞技術,洞穴內溫度即使在冬天還能保持在12℃左右,這讓它們能夠成功冬眠,來年開春再外出活動。隨著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的到來,這些傢伙也將亮相博物館,和他們同臺參展的,還有1.65億年前的蜘蛛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