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拉伯國家,受宗教信仰的影響,女性總是佩戴著頭巾。但在敘利亞,卻有這樣一位女性,她不僅大方的露出自己的面龐,面帶微笑,並且還始終堅定不移的堅守在戰火紛飛的敘利亞人民身邊。她大膽的不戴頭巾不穿長袍,勇氣著實可嘉。
她就是阿斯瑪·艾爾·阿薩德,也被稱為沙漠玫瑰。
她是名副其實的敘利亞總統夫人,出身金貴,傾城美貌,雖然被英媒描述為一個「奢華無度」的女人。但她卻在自己貧瘠、烽火連天的母國上,奉獻了自己的青春。
他鄉遇知己,與敘利亞總統之子情定終身
阿斯瑪的家世非常顯赫。她的父親是位醫術精湛的心臟科醫生,母親是名外交官,在敘利亞駐英大使館工作。
她的父母常年住在英國,阿斯瑪也是在倫敦出生的。
出生後,阿斯瑪便在英國開始了自己的學習生涯。她從小就成績優異,先後獲得計算機和文學兩個學位證書,精通四國語言。
家庭財富龐大,阿斯瑪在穿衣用度上也從不吝嗇。她那精緻的臉龐,值得世間一切昂貴的奢侈品。
阿斯瑪姣好的面容,也吸引了敘利亞總統之子——巴沙爾·阿薩德。
巴沙爾的年齡比阿斯瑪大了10歲。來英國工作時,他和阿斯瑪相識了。兩人意趣相投,相見恨晚。
因為巴沙爾是敘利亞總統的次子,所以繼承人的位置大概率不會落在他身上。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阿斯瑪的父母才沒有反對兩人的相愛。
但命運總愛跟人開玩笑。1994年敘利亞總統的長子因車禍而亡,巴沙爾臨危受命,被父親召回了敘利亞。
兩人就此開始了異地戀。
期間阿斯瑪也沒有閒著,畢業後,去了德意志銀行就職,表現優秀。在1998年,阿斯瑪進入了一家投行工作。照這個工作軌跡,她顯然已經成為一個優秀的金融師。
2000年中旬,阿斯瑪的戀人巴沙爾登上了敘利亞的總統之位。同年年底,巴沙爾大婚迎娶阿斯瑪。
阿斯瑪正式開啟了在敘利亞生活的新篇章。
承擔國母責任,用愛澆灌貧瘠敘利亞
從小接受西式教育的阿斯瑪,並不忌諱將自己的面龐暴露在公眾們面前。陪丈夫出席活動或是外交時,阿斯瑪總是落落大方的將漂亮的臉蛋露出來,打扮的精緻又時尚。
也因此,她獲得了「中東黛安娜」的美稱,她的容貌和美德不輸英國的黛安娜王妃。
這個稱號,不僅是對她外形的肯定,更是對她所做的公益和慈善事業的肯定。
阿斯瑪對婦女和兒童十分關注,還成立了公益組織,幫助困難中的人們。她積極辦學,讓敘利亞的孩子們接受教育。
她和丈夫一共育有3個子女。他們一家沒有特立獨行搞特殊,而是和敘利亞人民住在一起,阿斯瑪和民眾們的相處就像是朋友一般。
作為一個領導者,她注重實踐與事實。常背著小包就前往敘利亞的農村地區,了解實際情況,並給予他們可靠的幫助。
閒暇時間,阿斯瑪還會前往孤兒院,看望因戰火而失去父母的兒童,給予他們溫暖與愛意。
阿斯瑪認真的踐行作為一國之母的責任與義務。
敘利亞的人們都深切的愛戴著她。
2011年,敘利亞爆發了戰爭,霎時,戰火連綿,兵戈搶攘。更艱難的是,阿斯瑪還在那段日子,被確診了乳腺癌。
但堅強的阿斯瑪沒有因此就萎靡不振,她就醫後積極配合治療,並在最後成功戰勝了癌症。
讓人動容的是,就算身患癌症,阿斯瑪也沒有想著離開敘利亞。她是在敘利亞的某所戰區醫院進行治療的。
並且,在身體還沒完全康復時,她就開始處理公務了。因為在她患病的那段時間,西方媒體用各式各樣的新聞在抹黑她的形象。
阿斯瑪已不單純是一個敘利亞總統夫人的身份,她更是敘利亞人民心中的精神之光。
她用自己抗癌的經歷,鼓勵在戰場受傷的士兵,給予他們精神支持。
她不獨善其身,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將前線士兵的家人們安頓在安全的地方。
這朵沙漠之花,迎難而上,在困難中依舊堅強的綻放自我。而她的綻放,正在一定程度上,扶住了戰火中搖搖欲墜的敘利亞。
阿斯瑪與巴沙爾,一個是從沒受過苦的白富美,一個是溫文爾雅的眼科醫生。卻用自己的力量,守住了敘利亞。是多麼值得人敬佩的一對夫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