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熱城市:7月份平均溫度48.8℃,熱到睡覺不敢關門

2021-01-15 行走在陌路

一座城市熱到7月份平均高溫達48.8℃,會不會有點不可思議?說實話,去之前我想過很多種可能,是不是測溫有誤,會不會只是7月份這麼極端等等,但事實卻證明:這個世界真的有很多難以想像的極端氣候,比如突尼西亞的吉比利市,熱到當地人晚上睡覺都不敢關門。

最初得知吉比利是在電影《指環王》中,突尼西亞朋友是這麼形容的:吉比利號稱「撒哈拉沙漠之門」,雖說離地中海很近,但靠近撒哈拉沙漠和傑裡德大鹽湖的地理位置,使得這座城市常年高溫炙熱,目前有記錄的最高溫度是55℃,地面更是高達77℃,一個足以烤熟牛排的溫度。

隨後在聯合國糧食計劃署會議上又聆聽了「反飢餓大使」亨德·薩布裡的發言,此時方知:薩布裡就出生于吉比利,作為「100位最有影響力的阿拉伯女性」,她為了世界各地窮苦族群的飢餓不斷發聲,卻限於自身考慮而不敢描述自己家鄉的困境。這也促使了我們的吉比利之行,也因此「品味」了一番在「煉獄」生活的感受。

突尼西亞是非洲大陸最北端的國家,東北兩面與地中海接壤,與義大利西西里島也只隔著一條海峽,雖說人口才一千多萬,但突尼西亞卻是少有的集古代文明、海岸、沙漠、山林為一體的國家,屬於非洲發展相對較好的國家。

吉比利就是突尼西亞最早有人類居住的地方,也是北非最古老的綠洲之一,按照考古學家目前找到的確切證據,其歷史可追溯至20萬年前。那麼問題來了,吉比利一直都這麼炎熱嗎?當地人真在這麼熱的地方生活了20萬年?

我們在突尼西亞國家博物館和吉比利國家公園找到了答案,早在上個世紀初的法國殖民者就已經在調查吉比利的極端氣候,按照柯本氣候學大致分兩類,撒哈拉南部屬典型的沙漠氣候,但北部卻是乾旱副熱帶氣候。

簡單說就是後者的氣候變化更大,所蒸發的水分也更多,利比亞的阿濟濟耶就是其中的代表,絕對空氣溼度長期為零。而地處鹽湖邊的吉比利在持續高溫的基礎上,吸收的熱量更多、蒸發量也更大,使得周邊環境形成極端惡劣,氣候學家參照鹽湖形成歷史得出的結論是:吉比利在過去20萬年中一直保持著這個溫度,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另一重要因素是,吉比利所處區域在數百萬年前是一片汪洋,地球板塊碰撞導致非洲大陸凸起,少量沒有排出去的海水被困在吉比利地區,經年累月暴曬蒸發後留下大量鹽晶,使得這片土地「奇鹹無比」,不僅低洼地帶的農作物難以存活,就連谷地中心的絕大部分土地也是寸草不生。

在很多遊客眼裡,吉比利是進入撒哈拉沙漠的「大門」,但在當地人眼裡,這片區域卻是通往死亡的「禁地」。

在周邊方圓數千公裡內,只有吉比利及其下轄的幾個小鎮屬於綠洲,以目前的城建規劃來看,吉比利整個省的實際面積應該是5萬平方公裡,刨除沙漠和無人區後只剩下2.2萬平方公裡,但哪怕如此,吉比利的總人口也就15萬左右。根據法國人的調查,上個世紀30年代吉比利人口就已經超過了14萬,近百年人口增長才區區一萬。

一名黑人牧民告訴我:吉比利實際人口根本沒有15萬,大多數人都搬到工作機會更多、收入更高的海邊去了,剩下的要麼是老人,要麼是沒有經濟基礎的家庭。

在印象中,突尼西亞是穆斯林國家,民族主體以柏柏爾人(北非原住民)和阿拉伯人為主,但現實中在吉比利卻看到不少黑人,其中大部分是早期被販賣到法國殖民地的非洲奴隸,後期開展椰棗種植產業也來了一部分黑人。值得一提的是,吉比利曾多次嘗試在沙漠中開闢農場種植作物,可惜的是,年年開闢年年被風沙覆蓋,很多當地人面對可觀的種菜補償金也沒有動力。

如果問吉比利到底有多熱,當地人會苦笑著說:千萬別下大雨,因為每次大雨都會帶來巖層坍塌,以致豐水期(8月)唯一的引水渠都被堵塞。原來,常年的暴曬使得吉比利空氣溼度幾近於零,在這麼幹燥的環境中,巖石被暴曬風化後變得十分脆弱,除非出動類似壓路機的設備進行壓實,否則一下大雨必定垮塌,這就是當地人為什麼既期待下雨又不希望大雨的原因。

吉比利最熱的季節是4-10月之間(40℃以上),7月份平均最高溫度為48.8℃、最低溫度23.9℃,溫度最低的是1月,平均最高溫度26.5℃、最低4.6℃。而根據NASA的光譜儀衛星監測數據顯示,地球上最熱的城市不是澳大利亞的庫伯佩蒂(45℃),也不是美國死亡谷的56.6℃(非人類居住區),因為既是人類居住區又是長期高溫的城市,只有吉比利。

在NASA的熱成像圖片中,其他區域顯示的高熱區是點狀的,只有吉比利是塊狀且相連的,其熱度之高使得這座城市能看到的綠色只有椰棗樹和仙人掌。

為了切身感受當地人如何應對如此高溫的生存環境,我們選擇租車前往撒哈拉沙漠深處的「火星營地」,結果剛離開城區汽車就出現各種問題,先是空調失靈罷工,緊接著水溫爆表發動機熄火,嚮導擔心汽車自燃選擇呼叫營地的專用越野車,此時方知:在吉比利開車也很危險,幾乎每年都有因高溫引起的車輛自燃現象。

前往營地的路上會經過當地牧民的休憩點,據說20年前這裡還是個小綠洲,如今早已蒸發成小鹽灘,嚮導指著牧民說:這些人早期是牧民,後來轉行運送鹽塊,如今旅遊業發展迅猛又變成專職接待遊客。

與之相對應的是,每年約有200頭駱駝因高溫缺水而死,尤其是專門負責承載遊客長途跋涉(超過5公裡就算長途)的駱駝,死亡率非常高。

期間還經過一個小村子,這裡的房屋大部分都沒有門,就算有門的房子,晚上睡覺也幾乎都不敢關門,因為夏季室內十分悶熱,有些人直接在房子邊搭一個棚子,夏季一張毛毯就能過夜,冬季鋪上海綿墊蓋著被子睡覺。

「火星營地」是撒哈拉規模最大、設施最全,價格也是最高的沙漠營地之一,旺季期間真的是一房難求,待到日落時分才陸陸續續的看到有遊客抵達營地。一名工作人員說,這些遊客白天都跟車出去參觀,日落才回來,所以營地也只負責早晚餐,如果人多的話還有篝火和柏柏爾人的民俗表演。

營地裡沒有專用的餐廳,飯點到了會端到戶外自助,一張毛毯一張小桌就是沙漠餐廳。帳篷房間很小,多數是一間三個雙人床,親身體驗了一下晚上睡覺的感覺,確實很折磨人:沙漠地板會有一股能感受到的熱氣上升,而帳篷外卻明顯能感覺到降溫,也難怪地毯要鋪三層。早上起來也很無語,一個帳篷就給一桶水,用水瓢舀到壺裡再打開水龍頭洗臉刷牙,每人最多一壺,超過還得另外付錢。

唯一安慰是沙漠營地的白鬍子廚師很不錯,據說是土生土長的柏柏爾人,是突尼西亞某個米其林餐廳的特邀主廚,專門負責烘烤柏柏爾人的傳統麵食。老人建議我們吃烤餅的時候要就著水果吃,能吃出駝奶、椰棗和水果混合的獨特香味。事實證明,這個老人確實很厲害,之後在突尼西亞也吃過不少高級餐廳,但最令我難以忘懷的,還是他的烤餅。

回到市區後參觀了嚮導的家,發現這裡的房子層高都超過了5米,條件好的家庭甚至能達到7米層高,每棟房子東南西北都各有一扇門,但多數人從早到晚都不關房門。嚮導說當地人這麼做都是為了降溫,哪個方向有風就開前後門,層高足夠的話,室內溫度會比戶外要低很多。所以當地人很少買風扇和冰箱(空調買得起、電費也花不起),椰棗等等作物也基本都是風乾保存的。

吉比利人的飲食相對清淡偏甜,喝咖啡的時候會加一點椰棗粉或薄荷,其實也是為了應對當地的極端環境,椰棗糖分高營養足,按照中醫說法還有祛痰補氣的功效,是當地人無病當零食、有病當補藥的不二之選。薄荷則用來應對高溫酷暑,在長期高溫下,當地人經常出現熱感冒、目赤牙腫、瘙癢皮疹等症狀,用咖啡浸泡薄荷葉後再加入蜂蜜,是本地傳承數百年來的飲食傳統之一。

(撰寫紀實類旅遊文章真的很辛苦,產量低、效率差,希望能得到您的肯定以及關注)

相關焦點

  • 西班牙歷史上最熱的七月結束 平均溫度27℃
    中國網8月3日訊 據西班牙媒體8月1日報導,七月結束了,測量完溫度數據,是時候對西班牙歷史上最熱的時期之一做總結了。正如那樣,2015年7月成為西班牙自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月,平均溫度27ºC。這意味著大約高出正常七月(參照1981—2010年的時期是23.2ºC),使得七月極度的炎熱。
  • 全武漢最熱的地方是哪裡?
    最近幾天,武漢正式進入「炙烤模式」經歷了抗疫、抗洪、現在又開始「抗日」2020年的武漢人真的太難了武漢最近幾天的體感溫度達到了驚人的48°C在周邊幾個城市中是最高的又一次成為火爐城市之首大家都憋在家中不敢出門然而我們決定走上街頭看看武漢最熱的地方究竟是哪裡?
  • 地球「越來越熱」?2019年6月是140年來氣溫記錄中最熱的月份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周四發布的6月份《全球氣候狀況報告》(global state of the climate report)發現,全球陸地和海洋溫度比20世紀的平均水平高出0.95攝氏度。這聽起來可能並不令人印象深刻,但就全球氣溫而言,這個溫暖異常使其成為自1880年以來地球上最熱的6月,略高於2016年之前的記錄。最終,最重要的不是一個月的溫度是升高了幾度還是降低了幾度。
  • 最熱城市在哪——全球十大火爐城市排名
    中國有十大火爐城市的榜單,如何站在世界的角度來盤點的話,世界上最熱的十大的城市是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全球十大火爐排名,世界上最熱的十大城市。世界上最熱的城市Top10:達羅爾 達羅爾位於衣索比亞,這座城市的平均氣溫在34.4℃,在1960至1966年期間最高達溫度達到了48.9℃。 世界上最熱的城市Top9:內華達 內華達位於拉斯維加斯,是一座位於沙漠中的城市,這座城市的平均氣溫在35℃,在1985年7月時最高的氣溫達到過46.7℃。
  • 臺北今年8月平均溫度超30度 為117年來最熱
    臺北今年8月平均溫度超30度 為117年來最熱臺北8月份平均溫度30.19度,是設觀測站117年來,最熱的8月。臺北市是盆地,容易有熱島效應。圖自TVBS網站  中新網9月1日電 據臺灣TVBS新聞臺報導,臺北8月份平均溫度30.19度,是設觀測站117年來,最熱的8月。  臺灣氣象部門表示,因8月沒有颱風,雨量少降溫有限,加上臺北市是盆地,容易有熱島效應,炎熱感覺加倍。
  • 上月為史上最熱九月 全球平均氣溫達15.7度
    原標題:上月為史上最熱九月 全球平均氣溫達15.7度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20日宣布,上個月,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5.7攝氏度,成為該機構自1880年進行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9月份。此外,今年還可能成為歷史上最熱的年份。
  • ​2016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全球平均地表溫度連續三年破紀錄
    根據NASA和NOAA科學家們的獨立分析,2016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並且全球平均地表溫度連續三年破紀錄。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GISS)的科學家們分析了來自6300個地點的測量結果,發現自19世紀後期以來,地球的平均地表溫度已經升高了大約2.0華氏度(1.1攝氏度),很大程度是由於人類的活動,在大氣中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
  • 中國夏天最熱的8個城市排名,武漢只能排第8,第1名實至名歸!
    在中國大多數地區,夏季天氣都是非常炎熱的,有些地方夏天溫度更是高達43.2℃。  在此前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通過綜合分析中國各省市、地區的氣象資料,發布了中國夏季炎熱城市情況。
  • 新加坡天氣,氣候特點,最冷月份,最熱月份,穿衣指南
    新加坡天氣之新加坡氣候特點  新加坡靠近赤道,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長夏無冬,氣溫變化不大,雨量充足,空氣溼度高,平均溫度在23至34℃之間,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溼度介於65%到90%之間。除了高溫以外,新加坡天氣的另一顯著特點就是溼度較高,每日平均溼度為84%。這很大程度上歸咎於新加坡充足的降雨量。
  • 歐洲或打破史上最熱紀錄,最高溫度將達48度
    歐洲或打破史上最熱紀錄,最高溫度將達48度 英國倫敦,高溫天氣,兒童在噴泉內戲水納涼。視覺中國 圖中新網8月4日電 據外媒報導,歐洲又遭到另一波熱浪侵襲。
  • 香港7月平均最高溫達33.3度 為有記錄以來最熱月份
    中新社香港8月4日電 香港天文臺8月4日消息指,今年7月是香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平均最高氣溫33.3度、平均氣溫30.2度及平均最低氣溫28.3度,均為有記錄以來相關月平均值的最高記錄。資料圖:香港街頭。
  • 我國最「熱」的城市,地表溫度高達82.3攝氏度,南京落榜
    隨著全球溫度的不斷升高,尤其是夏天即將來臨,很多人的想法是「熱」,甚至很多城市被大家稱為火爐,並且很多城市因為溫度太高頻繁上熱搜的榜單,尤其是武漢、重慶、南京等地可以說是公認最熱的城市,但你知道嗎。其實在我國還有一個城市是溫度最高的,相信大家一定猜到是哪裡了。
  • 哪裡才是中國最熱的火爐城市?
    為了更好地反映某個省會城市最熱能有多熱,我們選取了每個省會城市7-9月室外體感溫度排名前1%對應的數值,並計算出比這更高的極端高溫出現了多少天。上榜省會的每個極端高溫都比人體正常的體溫要高,真是看見數字就能感覺到熱浪來襲。
  • 中國最炎熱的城市,一天24個小時都非常熱,平均氣溫40度左右
    隨著夏天的到來,天氣是越來越炎熱了,最近合肥的氣溫都達到了三十七度之高,讓小編這個需要步行到公司上班的人,簡直認為自己是不是要被烤化了,而且小編總是認為今年的夏天要比以往的夏天還要炎熱一點,不過這也許是小編的錯覺,因為小編每次都會在夏天的時候,都會這一年的夏天要比前一年的夏天要熱。
  • 中國最熱的城市,夏天就是「火焰山」,能居住下去的都是「神人」
    中國最熱的城市,夏天就是「火焰山」,能居住下去的都是「神人」中國是一個很熱的城市,小編所居住的城市還沒有很高溫度,今天的最高溫度在32度左右,未來將會升到更高。中國的天氣是十分的奇葩,在這中國人的眼中,非洲是非常熱的國家,不然怎麼這麼的黑呢?隨著世界的眾多遊客來到中國,很多從非洲的國家來這遊玩工作的人紛紛表示:中國真是太熱了,我要回非洲。那麼在中國眾多的城市之中,哪個城市是最熱的呢?中國最熱的城市,夏天就是火焰山,能居住下去的都是「神人」。說到最熱的城市,很多的小夥伴表示,上海很熱,廣州很熱,北京很熱深圳很熱。
  • NOAA:今年7月成為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月份
    2019年8月16日消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今天發布公告表示,2019年7月地球上的平均溫度成為140年有記錄以來史上上最熱的7月。該公告顯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科學家們根據數據記錄,全球7月地表平均溫度比20世紀平均數值15.8度高出1.71度,這使得今年7月成為140年來觀測史上最熱的。上一個最熱的7月是在2016年。今年7月歐洲、美國阿拉斯加和中國多地都出現了出現創紀錄高溫和熱浪。
  • 杭州的城市熱島效應
    因為綠地、水體等自然因素減少和大氣汙染、人工熱源的排放,夏季城市中心地區遠遠高於周邊郊區,被稱為「城市熱島效應」,這是目前困擾全世界的「城市病」。
  • 我國「最熱」城市,半夜氣溫能達到37度,網友:當地人真耐熱
    隨著氣溫的一點一點下降,我們又開始度過寒冷的冬天,不知道大家對今年夏天的溫度是怎麼想的,是不是太熱了,今天的編輯將回顧這個夏天,夏天來了以後,一年中最熱的時間又來了,隨著南部許多地區越來越熱,天氣預報發出了高溫黃色警告,很多非洲朋友說中國太熱了,應該回非洲避暑,但是夏天有幾個城市很容易避暑
  • 八月份全球海洋表面溫度又升高 創最熱記錄
    該數據顯示,全球海洋剛剛度過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8月和最熱的一個季節(即6月至8月,北半球為夏天,南半球為冬天)。若將海洋表面溫度與陸地表面溫度綜合計算,全球在2009年8月的溫度僅次於1998年,為歷史第二,6月至8月的溫度則在同期歷史記錄中排名第三。
  • 港媒:香港變「熱島」市民難熬 劏房住戶熱到病
    130年來的最熱月份;剛過去的7月再破紀錄,平均氣溫高達29.8度,成為開埠以來新高。城市化下的「熱島效應」正燃燒普羅市民的生命,不少基層市民夜不能寐,身體亦因居住通風不暢的寓所而引發種種疾病。來源:香港《大公》   中新網8月1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今年天氣熱得反常,繼6月份創下130年來的最熱月份;剛過去的7月再破紀錄,平均氣溫高達29.8度,成為開埠以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