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在某個領域能夠做出巨大貢獻的,都可以稱之為天才,智商是考核的重要標準,但絕不是唯一的標準,因為往往他們還會具備這敏銳的洞察力,總之他們都不是凡夫俗子。天才雖然不常見,但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上,還是出現過很多的,他們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比如英國的牛頓,德國的愛因斯坦,那中國有誰呢?
先看看牛頓吧,這個在歷史和物理書上都出現過的男人,我們比較了解的,可能就是他提出的萬有能力和牛頓運動定律,因為讀書時候做題,都需要用到這些原理。他可不是在物理上有傑出貢獻,連數學上的微積分學他都有參與,業餘還會研究一下經濟學,這被稱為天才可以接受吧。
然後就是德國的愛因斯坦,二戰時期出現的人物,就這麼說吧,美國的原子彈,就是他的推動下造出來的。他的智商高到了常人沒辦法想像,他所提出的理論,幾乎全都是超前的,天才和瘋子就在一念之間。
愛因斯坦被世人所津津樂道的,就是他看的特別遠,似乎他和當代人根本不生活在同一個維度,他研究的東西動不動就是脫離了地球,脫離了人類的認知。他開創了現代科學的新紀元,為以後的科學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樣的人稱為天才不過分吧。
雖然他倆對世界的貢獻很大,但畢竟距離我們太遠了,幾乎都是通過書本上認識的。不過今天我們要談的是中國天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從近代以來,中國有資格被稱為天才的科學家都有誰。
如果提起天才,中國一定會說,我們的天才一定有他——錢學森,要知道早在建國之前,錢學森在科學界都小有名氣了,甚至可以自由出入美國五角大樓。然後錢學森根本不在乎這些,他一心只想用自己的學識幫助建設祖國,於是建國之後他回來了。在他幫助下,中國的航天領域和飛彈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錢學森去世前還給中國留下了錢學森彈道和超音速風洞這樣的黑科技。
還有就是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俗話都說民以食為天,中國雖然古代是農業大國,但我們的糧食在早期的產量是非常低的,人們一度都吃不飽肚子。是袁隆平發明了雜交水稻,大大的提高了中國的糧食產量,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吃飽飯。
這還不算什麼,他通過對不同環境的研究,帶領團隊研發新型水稻,連沙漠上他都能把糧食給種出來,他早前還去非洲幫過他們種植水稻,也幫助世界上很多人可以吃飽飯,袁隆平在古代那可是能夠建廟封神的存在。
所以不要再羨慕其他國家人,我們也有自己的天才,也是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中國才能發展的越來越好,人民才會生活得越來越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