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世界歷史,人類的進步離不開科學的發展與革新,而科學界,又恰好由天資卓越的科學家們所組成。一個超級科學家的誕生,往往離不開他在科學領域研究中所發現的對人類有著極大貢獻的科學真理,這些理論或創造甚至可以改變世界的進程與走向。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古往今來,世界各國都有誕生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超級科學家。其中比較著名的便有義大利的伽利略、英國的牛頓和德國的愛因斯坦,他們幾乎被視為物理學的天才,為後世物理學的發展與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說到這幾位科學家,就不得不提一提他們著名的物理學理論。伽利略的主要成就有分析動力學、日心說和運動學,我們都曾經在課本上學過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關於自由落體的實驗,可以說是力學的啟蒙;牛頓則被譽為「現代物理學之父」,他提出了萬有引力和牛頓運動定律,而最初砸到他頭上的那顆蘋果被後人稱為「改變世界的蘋果」。
如果說牛頓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那麼愛因斯坦則是奠定了後世物理學發展的方向。他提出光量子假說,推動了量子力學的誕生;創立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構建了嶄新的物理學大廈。可以說,這幾位科學家都是本國最偉大的超級科學家,那中國有沒有呢?如果要選出我國的超級科學家代表,又有哪些呢?
實際上中國史上曾湧現出無數傑出的科學家,為我國的科學事業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首先要提到的一位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他同時也是「飛彈之父」、「火箭王」,年輕時曾赴美留學,在新中國成立後毅然回國,積極投身祖國科學與國防事業的建設。他的出現,令我國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如果說以上幾位都是往「大」的研究方向走,那麼偉大的農業科學家袁隆平爺爺就是切實解決了民生溫飽問題。他發現並培育了「雜交水稻」,解決了中國十幾億的吃飯問題。
當他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耕耘者時,他運用科學改變了國人的命運;如今他已名滿天下,卻依然在田間繼續前行,大幅度改良雜交水稻,讓其在惡劣環境中依然能夠種植存活,不僅僅是中國,世界上其他糧食短缺的國家也得到這一技術的幫助。
由此可見,我國的這些傑出科學家們同樣為祖國和世界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他們都是受人敬仰的科學領域的天才。「江山代有才人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還會誕生更多的超級科學家,引領我們向著科學的光明道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