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徵服者: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他一人佔據三個!

2020-12-03 方圓文史

文 | 藝軒

要說起世界上著名的帝王,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他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軍事家和政治家;不僅如此,他還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首。他一生最偉大的成就主要還是體現在他的軍事能力上面,他曾一度徵服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中的三個;他統一希臘,橫掃中東,佔領埃及,打垮波斯,兵臨印度河流域等等,這些足以使他名垂青史的戰績還在一步步書寫著應有的華章。不得不承認,亞歷山大大帝確實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徵服者。當然了,畢竟能稱得上世界級大帝的人物也就是幾個而已。

但是亞歷山大除了在軍事統治能力上十分高超之外,其實他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學霸」!

亞歷山大從小就天資聰慧,是一個學習的好苗子。當然了,家庭的因素也得考慮進去,否則再聰明的孩子不加以培養最後也會變成「傷仲永」。亞歷山大小的時候,他的父親「腓力二世」便聘請了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來給他和其他馬其頓貴族子弟當老師。但是只有老師帶著學可不行,畢竟有些知識得需要父母言傳身教才可以,但是亞歷山大的父親腓力二世卻是一個工作狂,整天忙著外出打仗搞業務,家庭自然顧及的少。但是俗話說「一個很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會有一個管事的女人」,腓力二世也不例外,他背後的女人就是鄰國伊庇魯斯的公主「奧林匹婭斯」;丈夫忙著搞事業,那子女的教育問題就順理成章的交給了奧林匹婭斯。

亞歷山大的母親「奧林匹婭斯」畢竟是出身豪門,談吐學識自然高於平常女人,而自己的國家又是一個文化程度極高的國度,所以對於內陸型的馬其頓就帶有一種天生的文化自信。這自然在教育子女方面也能獨樹一幟,別出心裁。而亞歷山大的母親奧林匹婭斯更加想將其培養成一個徹底的希臘式的,文明的人,而教育的反面教材就是自己的丈夫。

所以,奧林匹婭斯在教育亞歷山大的時候側重於將希臘文化教授給他,她時常把《伊利亞特》念給年紀尚幼的兒子聽,到兒子自己能念的時候,她把書送給了兒子。從此以後,荷馬的長篇敘事詩《伊利亞特》成了亞歷山大「一生之書」。而此書中的那個大英雄「阿喀琉斯」便成了少年時期亞歷山大最崇拜的人。

不僅有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教授,還有自己母親的言傳身教,亞歷山大的學識和認知範圍逐漸擴張。但是這些還遠遠不夠,要想成為真正的大帝,還是要有更多的知識需要去學習。

於是,亞歷山大開始新一輪的學習——斯巴達式教育;

亞歷山大的父親腓力二世為了能夠給兒子帶來最好的教育,便聘請了當時最好的老師來教授。但是這些都只是思維模式的學習,作為這個國家的法定繼承人,這些教育還遠遠不夠,特別是在這樣動蕩的時代,得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才能夠駕馭四方,做一個真正的帝王。於是,腓力二世便給亞歷山大聘請了一位來自斯巴達的老師,名叫「列奧尼達」。

這位老師的名聲可以說是響徹整個希臘,為何呢?在公元前480年的時候,這位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率領著300斯巴達勇士死守溫泉關,硬是抵擋了波斯國王的進攻;他讓斯巴達戰士也因此名聲大噪。當然了,他不僅影響斯巴達人,還影響了希臘的小夥子們,所以在腓力二世選擇這位名聲大噪的列奧尼達來教授自己兒子無疑是錦繡添花。於是在亞歷山大十三歲到十五歲這三年中,受到了最正統的「斯巴達式教育」。也為他日後的軍事才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綜合來看的話,這些一系列的教育都教會了亞歷山大哪些品質呢?

第一,斯巴達教育培養的「驕」和「嬌」二氣;

這裡並不是說,這樣的教育將亞歷山大培養成了一個「驕傲」和「嬌氣」性格的人,而指的是在軍事上對待士兵的方式方法,不讓他們產生「驕傲和嬌氣」。列奧尼達曾讓馬其頓王子和普通士兵一樣背上重裝備,進行長距離行軍。白天的時候,王子和士兵同樣吃的是大鍋飯,並沒有什麼尊卑之分。不論是嚴冬還是酷暑都一樣,哪怕是自己難以堅持倒在地上,也得趕緊爬起來跟上隊伍,否則就會遭到懲罰。而亞歷山大雖然貴為皇子,但是也不得不接受和習慣這一切。

第二,亞里斯多德教授的帝王哲學;

如果說軍事能力的學習只是技術層面的提高的話,那麼「帝王哲學」就是更高層次的學習了。它所學習的就是核心競爭力,也就是所謂的格局。腓力二世知道,自己讓兒子接受斯巴達式教育其實就是為了培養他的軍事能力,但是這遠遠不夠,要想真正的做一個成功的帝王,就必須擁有所謂的「帝王格局」,也就是他的世界觀,大格局意識。因此,腓力二世才請來了著名的哲學大家亞里斯多德來給自己的兒子當老師。

當然了,以上所提到的所有教育實際上只是亞歷山大大帝接受教育中的一部分,他接受的教育遠不止於此;而到了亞歷山大大帝東徵西討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他所接受的這些教育實際上都派上了用場。一個三好學生一下子就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還定都於巴比倫,這樣的成就和膽識多少人想都不敢想,但是他卻做到了。也許你會覺得亞歷山大大帝就是一個天生的徵服者,但是你應該看到的是——教育的力量。

教育不僅能給我們增加學識使我們變聰明,還能培養我們的格局意識,使得我們有更加長遠的目光去看待當下和未來。所以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決定一個人的高度不正是他的見識和格局嗎?

相關焦點

  • 比較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異同
    在群居生活的慢慢發展和改造下,漸漸的形成了部落,在部落之上,又形成了最早的聯盟,隨著聯盟的壯大和各種生活的發展需要,國家這一形態逐漸形成,既然有了國家,文明也隨之而來。國際上有人認為形成文明的要素,是文字、青銅器、大型禮儀建築、城市四有其三。根據這一要素的定義,世界上便出現了許多的文明,但是在這些文明之中,最耀眼的莫過於世界四大文明古國。
  • 《道德經》的兩句話揭示了四大文明古國為何消失了三個?
    大家都知道,世界歷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國。我們很多中國年輕人認為古代什麼都是中國第一。但是非常遺憾,四大文明古國裡面,中國不是第一,也不是第二。可能是第三或者第四。我這裡選擇第四,謙虛點對我們華夏文明有好處。
  • 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只有四個?古國是國嗎?
    我們先討論四大文明古國的數量問題,有的史學家認為有5個,有的認為有4個,還有算上希臘文明、瑪雅文明更多版本。為什麼說是四個,首先這個只是習慣性總結,目前國際上沒有證明這個定義的嚴謹著作,有的人認為是這四個文明更早,有的認為古希臘比古巴比倫晚,而且克裡特島的米諾斯文明、愛琴文明是受古巴比倫的影響才發展的。我們隨著歷史的發現和逐漸出土的資料,被不斷證實各種文明時間前移。
  • 你可知亞洲文明到底有多重要?人類文明四大古國今何在?!
    「亞洲文明大會」上的開幕講話我國學術界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對應的就是人類的四大文明發源地。四大文明中有三個文明都發源於我們亞洲哦!最早的人類文明是?——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文明6》畫面他的來頭可不小哦,這位大人物是人類歷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英雄,簡直是個半神的存在!什麼復聯啊、奧特曼啊,都是他後輩中的後輩!而且他不光存在於傳說,根據現有的資料和文獻記載,他確確實實在歷史的長河留下過足跡!
  • 副熱帶高氣壓帶與四大文明古國
    我們都知道,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被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巧合的是這四個國家在北半球連成一條線,剛好都處於北緯30度上,於是乎很多玄學人士紛紛跳出來,渲染其神秘色彩,仿佛地球上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操縱著人類的命運。然而,當我們把一切都還原到宇宙起源的時代去,所謂的玄學就會不攻自破,所有的看似不可能,實際上都是在宇宙運轉的巧合之下的合理現象。今天司馬就和大家講講氣候與國家的故事。
  • 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何我國文明出現最晚卻並列「四大」,只因兩點
    提起「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我們首先得紀念下梁啓超。因為「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是梁啓超提出來的,梁啓超是清末民初傑出人物,學者。當時列強侵華,中華大地兒女需要激勵,所以梁啓超就寫了《二十世紀太平洋歌》。我國歷史悠久,梁啓超告誡中華兒女,珍惜我們的歷史傳承。梁啓超在該歌中所提出的河流文明時代的「四大古文明祖國」,是「四大文明古國」說法的目前所知的早期雛形。
  • 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只剩中國?
    關於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最早來自於梁啓超的《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他的原話是:「地球上古文明祖國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小亞細亞是也」。小亞細亞指的就是今天的兩河流域發源地附近。很多中國人認為這一說法不過是我們關起門來自嗨,國外並不承認,可實際情況,國際上不僅認可,而且認可的人還挺多。
  • 世界十二大文明古國,你知道幾個?
    五百萬年前人類出現,古猿的直立行走打開了智慧大門,地球出現了人類,一萬年前,文明繼承古代人民的舞畫刻字,文明開始有了繼承的載體,從那以後,人類開始了文明之旅!1,古埃及起源於公元前3500年前左右,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創造了象形文字,太陽曆,計算了3.14的圓周率,世界著名的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對永恆概念崇拜的產物,也是法老的陵墓,除金字塔外,獅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徵。
  • 世上只有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沒有第五個?原因原來這麼有講究
    文明是人類歷史的進步,她極大的體現出,早期的人類只能過著簡單的生活,步入文明,開始有了很大的不同,人類群居,有部落。於是,早期發展起來的文明慢慢的變成了一個部落,最後是國家。在這個星球上,有著眾多的文明,不管大小,她們最後有的煙消雲散,有的只能在歷史中尋找。而在人們的認知中最古老的文明只有四個,他們分別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
  •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明從未割裂,亙古亙今!
    什麼叫做文明?文明是人類發展史上的特殊階段,是人類脫離動物界後進一步脫離了原始野蠻狀態的階段。四大文明古國,是國際上認可度較高的關於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統稱。想必很多人對其他三大文明古國都帶古字而中國為什麼不帶古字有疑問,相較於其他三大文明古國,因為中國是唯一一個文化從未遭斷絕的文明古國,本土文明從古至今繼承下來,而埃及、巴比倫、印度現代文明與古代文明早已割裂,故而稱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不加古,正所謂中華文明,亙古亙今。「四大文明古國」這一說法,最早是由梁啓超先生提出。
  • 文明古國何以衰落?什麼資源才是對人類貢獻最偉大、最持久的?
    我沒有查這一路究竟是幾萬裡路程,但我沉迷了,沉迷在幾千年前的古國歷史、風土人情,遙想這些文明古國的先賢們倜儻多姿的風採,心慕神敬。我又充滿了浩嘆,本書文章距今已有20年過往,這些文明古國的當今現狀或許比之二十年前已是進步不少。
  •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你知道哪一個
    中國擁有五千年歷史,但是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其實中國是最晚出現的。排在中國之前的分別是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和古印度文明。四大古文明的意義並不在時間的先後順序,而在於它們對其他文明的產生了巨大影響。已知人類最早出現的古代文明是在現今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之間產生和發展的兩河文明。他最早形成於公元前五千年左右,正式形成於約公元前四千年。這裡的人們建立了國家,出現了王國,他擁有人類已知最早的契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法律典籍,人類最早的學校,人類最早發明六十進位計時的巴比倫時間。
  • 四大文明古國說法不規範 未獲世界公認
    許多年來,我國一直流傳著「中國和埃及、巴比倫、印度並稱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但我查閱了一些國外的權威世界歷史著作,都找不到「四大文明古國」的正式說法。看來這種說法只在我國流行,並沒有得到世界範圍的歷史學界的公認。因為這個說法並不規範,缺乏科學論證和史料的根據。
  • 世界只有四大古文明?我們是不是忽視一個目前還在統治世界的文明
    從小時候開始,中國人就經常聽人說:「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四大文明古國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那世界上其他國家也認同這種說法嗎?美國威廉·麥克高希認為「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古希臘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發源地」,斯塔夫裡阿諾斯則更加謹慎,他說:「中東、印度、中國和歐洲這四塊地區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
  •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發展到最後,有什麼奧秘?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擁有者歷史上最為豐碩、悠久的人類歷史文明的。而聞名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國:古代中國、古代印度、古代巴比倫和古代埃及文明,這四個文明成為世界上最為古老的文明歷史,他們給我們人們就留下-了很多的歷史文化瑰-寶的,而且還是很有區域性的。
  • 這就是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沒有一個在歐洲的原因
    我們知道,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古中國。這四個除了古埃及是在非洲,其他三個都是在亞洲。可以看出來沒有一個在非洲和美洲,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為什麼當時這麼發達的歐洲和美洲沒有評上一個呢?
  •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除了中國都沒了?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這是很多人都聽過的一句話,但剩下的三個,除了古埃及很多人卻再也說不上來了,有說波斯的,有說羅馬的,甚至有人把亞特蘭蒂斯扯了出來,目前世界公認的四大文明是中國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兩河文明。
  • 四大文明古國,其中3個文化歷史基本消失,只有中國還在傳承!
    歷史上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國,這些古國曾經為世界留下了重要的歷史遺產,這四個國家分別是中國、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埃及,但是現今這些古國的文化已經所剩無幾,埃及只剩下金字塔,證明它曾經輝煌過,印度只剩幾尊歷史悠久的佛像,而巴比倫幾乎所有都消失了,只有中國的歷史是依然大量存在,而且歷史都有記載。
  • 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除了中國外,其他全都消失了?
    說到四大文明古國,很多人估計就會很奇怪,為什麼現在都只聽到中國這一個了國家了?其他3個國家呢?有一些了解的估計更加奇怪,埃及還有印度不是還存在嗎,為什麼要說他們已經消失了?四大文明古國按照我們中國的判定,是中國、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其他各國以及國際通用的標準也類似,為尼羅河流域(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底格裡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也就是古巴比倫),印度河—恆河流域(古印度),黃河—長江流域(中國)。發現一個事情沒有?除了中國外,其他幾個國家之前,都有個古字。
  • 四大古文明之一的中國,在黃炎帝時期,對比其他三個文明什麼水平
    炎黃與蚩尤涿鹿之戰時,同一時期,其他三個文明古國在幹嘛?世界四大文明古國至今只有中國留存,其他三個古國已經一一湮滅在歷史長河中。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最早能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其中黃帝、炎帝正是我們炎黃子孫的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