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幾個行業之中就包含旅遊業,尤其是跨國境外旅遊行業。即便是部分國家開放入境限制,但是由於繁雜的限制隔離措施和各種健康證明也使得整體的旅途體驗不是那麼愉快。所以人們出行的意願就不高。近日滙豐銀行就發布一份關於中國居民海外旅遊的分析報告,其顯示日韓正在取代泰國成為中國遊客最受歡迎目的地。
其實相比較日韓而言,泰國的疫情防控更為成功,一方面是管控措施得當,另外一方面也得益於其本身地處熱帶高溫地區,氣候環境不利於病毒擴散。那麼為什麼去泰國旅遊的中國遊客沒有去韓日的多?
其實滙豐的那個調查報告沒什麼實際意義。中國去韓國和日本的基本上大多是非旅行的遊客,要麼是務工,要麼是就學,再者就是商務。這一類的人群限制其實早就有條件開放了。去韓國的一般C開頭的各種旅行和訪問籤證仍然沒有開放。去日本將中國防疫危險等級下調至二級,11月生效,但是入境旅遊仍然沒有開放。去日本的也大多是持長期居留資格或者籤證的人。
相比之下很顯然我國去泰國旅居、務工、就學、商貿的人員要少的多。更多的人去泰國還是去旅遊的。泰國自4月到9月就一直禁止遊客入境,遊客數量為零,而在10月也只是有限度開放入境旅遊,然而只有1201名遊客,其中中國遊客471人這個比例還是很高的,不過總數太低了,11月也只有681名遊客獲得特殊旅行籤證赴泰。現在主要還是疫情原因,去泰國現在是玩幾天隔離幾天,而回來還要隔離14天,很麻煩。除非相關防疫措施放寬,那麼很難恢復。這個則不是一個國家就能夠解決的,需要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