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山森在辦公室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其身後白板上的英文和泰文為其本人書寫 攝/特派泰國記者蘇裡
泰國旅遊局東亞司司長接受本報專訪 盤點業內損失並呼籲旅行社、酒店和航空公司聯合起來— 「同行聯合調低中國遊客費用」
泰國旅遊遭遇打擊,除了普通民眾和旅遊從業者有深切體會之外,其官方層面肯定有不同的感受。
「歡迎中國公民蒞泰旅遊!」近日,泰國旅遊局東亞司司長山森在其辦公室裡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把這行大字分別用英文和泰文寫在白板上。
看到記者來自北京,山森說自己也有華人血統。記者問他祖籍是哪裡,他笑著說:「我也不知道,也記不清應該是第幾代華人了。
」
談到如何恢復當年的盛況,山森表示,他們已經呼籲旅遊同行聯合起來,調低各自提供給中國遊客服務的費用。
談救助
泰國機場封閉期間親自去酒店看遊客
FW:前段時間曼谷機場遭遇封閉,不少中國遊客也受到了牽連。你怎麼看待此事?
山森:我要向在11月25日至12月5日曼谷國際機場關閉期間,在泰國滯留的中國遊客表示誠摯的歉意。你們也知道,機場被迫關閉並不是我們的本意。
FW:那段時間,你作為官方的代表,為中國遊客做了什麼?
山森:在那段時間,我每天都睡不好覺,精神高度緊張。我們旅遊局的辦公室裡每晚都燈火通明,大家隨時聚在一起開會,商量應對措施,以確保每一位滯留遊客的日常生活沒有問題。
當時,我也去酒店看望過生病的遊客,不幸中的萬幸是,中國遊客沒有一個人生病和受傷。
FW:很多中國的遊客現在都很擔心安全問題,所以在赴泰遊問題上,態度都很謹慎,如何讓他們打消顧慮?
山森:我很理解中國遊客的心情。在這裡,我想通過你們報紙向中國遊客保證,泰國的大門永遠向中國公民敞開,隨時歡迎中國公民赴泰旅遊。
談損失
旅遊業是經濟支柱 經濟損失超過海嘯
FW:我們看到外電的報導說,這次事件給泰國旅遊造成了很大衝擊,能具體談談嗎?
山森:泰國旅遊業目前正經受近年來最嚴重的衝擊,由金融危機和曼谷國際機場關閉造成的經濟損失甚至超過2003年「非典」和2004年東南亞海嘯,其中包括旅遊業的巨大損失。
FW:據泰國媒體報導,由曼谷機場關閉事件給泰國帶來的經濟損失將超過1兆億泰銖,並將導致泰國的失業人口超過百萬,這個數字準確嗎?
山森:根據往年的數據來看,泰國旅遊業每年收入高達8000億泰銖(折合人民幣2000億元左右),成為泰國經濟的支柱。
泰國旅遊業每年的收入佔泰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左右。目前,具體的數字還沒有統計出來,我也無法給出答案。FW:來泰國旅遊的人群中,中國遊客大概佔到什麼比例?
山森:泰國每年吸引大量的外國遊客到當地旅遊,其中,每年中國遊客是最重要的客源之一。每年中國遊客的人數約佔各國遊客總人數的十分之一,數量排在日本、馬來西亞、韓國之後。最近幾年每年赴泰旅遊的中國遊客數量分別為:2007年80萬、2006年100萬,2008年數量有所下降。
談恢復
專門針對中國遊客欲推出特殊通行證
FW:遭遇了那麼大的損失,作為官方機構,你們打算怎麼做?
山森:為推動中國旅遊團體儘快恢復前往泰國,泰國旅遊局已向上級遞交申請,以促進泰國政府向中國遊客推出一種「特殊旅遊通行證」,進一步為中國公民申請赴泰籤證提供便利。
FW:能透露一下,這個特殊通行證到底是什麼嗎?
山森:我知道你們中國來的記者肯定很關心這個東西。至於這個「特殊旅遊通行證」將具體作何規定、怎麼實施,因為該提案目前還在接受上級審批中,預計明年1月才有結果,所以現在不便過多透露。
FW:除了通行證,還有其他舉措嗎?
山森:泰國旅遊局還計劃邀請世界各國的媒體代表團前往泰國,讓各國媒體了解泰國目前的真實情況;並通過泰國駐各國大使館以及泰國旅遊局駐外的辦事處,開展泰國旅遊的推廣活動,並向各國人民傳達泰國歡迎各國遊客的信息。
談舉措
業內同行聯合起來提供各種優惠折扣
FW:剛才你說的都是政策層面的東西,那在旅遊業界層面呢,有什麼舉措?
山森:泰國旅遊局呼籲泰國的旅行社、酒店和航空公司等業內同行聯合起來,調低各自提供給中國遊客服務的費用,比如泰國航空公司現在已推出中國至泰國的五折機票;泰國的各個地接社也推出各種優惠的旅行線路,供中國遊客選擇。另外,泰國酒店業協會的1000多家酒店,也紛紛承諾給中國遊客提供最優惠的住宿折扣。
FW:聖誕節馬上要到了,你們有什麼優惠舉措?
山森:聖誕期間本來是旅遊旺季,但今年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聖誕前夕我們酒店的入住率也不盡如人意。所以,泰國酒店業協會的1000多家酒店,現在紛紛表示在取消原來節日附加收費的基礎上,推出更多的住房優惠價。
■中國落點
泰國遊暫停損失三百萬
「按照往年,12月份應該走3000-4000人,現在12月都過去一半兒了,一個團都沒走成,這個月廢了。」周四的時候,捷達假期國旅總經理張向明表示,泰國遊在其東南亞的旅遊業務之中佔據了70%左右的份額,而這次泰國政變機場關閉使得泰國旅遊暫停,確實使其生意受到了很大的損失,「已經損失200萬到300萬了」。
張向明告訴記者,進入11月份,泰國遊的人數剛剛「抬頭」,出現了走入旺季的趨勢。而按照往年的情況,從12月份到次年2月,又剛好是生意最為紅火的日子,利潤能達到全年的一半。「往年春節那個月,能走8000人。」
旺季已泡湯前景不看好
但自從11月底泰國遊停滯以來,今年的這個「旺季」就徹底泡湯了。記者從京城多家旅行社了解到,不以東南亞業務為主的大型旅行社,在12月、1月基本上也都能收上800-1000名遊客前往泰國旅遊,而今年的12月,出團量大多為零,最多也不會超過2個,明年1月份則還是未知數。
張向明透露,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今年一年的收成不過是往年的1/3左右。「經濟形勢不好,明年的前景我們也不看好。」就拿每年制定的次年計劃指標來說,以往都會按照當年的業績制定出遞增的數額,但對於不大看好的2009年,張向明則是以2007年的業績加上2008年的業績再除以2來預估的。
(捷達公司介紹:以中國公民赴東南亞國家及港澳地區旅遊為核心業務,是目前國內佔絕對優勢的東南亞旅遊批發品牌。)
■相關新聞
開始恢復發團報名情況慘澹
自12月5日泰國機場全面恢復使用後的10天左右時間,京城旅行社也紛紛開始重新接受泰國遊報名,但報名情況慘澹。
雖然12月18日下午,由邁途國旅組織的赴泰首發團一行12人已經啟程,近期,捷達假期國旅、華遠國旅等多家旅行社也都將有20人以上的團隊出發,但記者了解到,這批肯「吃螃蟹」的人60%以上是原本11月份參團去泰國,卻因機場滯留事件而延遲了行程的遊客。
文/記者孫若茜本版撰文除署名外/本報特派泰國記者李莎
(責任編輯:馬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