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卻有26000多顆牙齒!
蝸牛並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隻指陸生種類,雖然也包括許多不同科、屬的動物,但形狀都相似。
蝸牛一般生活在比較潮溼,有植物叢中躲避太陽直曬,並且沒有人會干擾的地方。在雜木林、原生林等地區,可以發現比較多的蝸牛種類;即使在花圃或者花園的角落,也有機會發現蝸牛。在寒冷地區生活的蝸牛會冬眠,在熱帶生活的種類旱季也會休眠,休眠時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層鈣質薄膜封閉殼口,全身藏在殼中,當氣溫和溼度合適時就會出來活動。
一般來說,由於蝸牛需要利用碳酸鈣來製造外殼,蝸牛通常生活在石灰質的地區,較少生活在火山或者酸性土壤的地區。由蝸牛的生活環境區分,可以把蝸牛分為地棲性和樹棲性兩種。地棲性蝸牛大部分都喜歡在地面活動,但少數亦會在樹上活動。樹棲性蝸牛一般都生活在樹上或者植物上,它們的腹足可以伸展得很長,方便在樹葉與樹葉之間跨越。
蝸牛幾乎分布在全世界各地,不同種類的蝸牛體形大小各異,非洲大蝸牛可長達21釐米,在北方野生的種類一般只有不到0.9釐米。
好繪本聖誕新品「好繪本禮物」,點擊閱讀原文去蘋果App Store下載。
安卓版本去小米應用商店下載(http://app.mi.com/detail/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