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感謝您的關注和閱讀,《青禾拾記》有您才更加精彩!
在沒有網際網路,甚至沒有手機的年代,人們獲得文化娛樂資訊的媒介就是報紙和雜誌。郵局和書報亭是年輕人最常去的地方,單位的閱覽室裡也訂有各類的雜誌和書刊,為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帶來了便利。
1.《故事會》作為曾經的坐火車必備讀物,想必沒有在哪個80後的少年時光中缺席吧。當年,無論是目錄頁的小笑話,還是中篇故事,都是大愛,連封底的各種廣告都會一一看過,其中長高秘籍神馬的,小編也曾偷偷索取過…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2.《大眾電影》無疑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受歡迎的雜誌。每一期到了,年輕人都爭相傳閱。裡面有國內國外最新的電影動態,經典電影介紹,還有和影迷的互動欄目「群眾來信」。封面都是當時最受群眾歡迎的電影明星。明星們的著裝打扮也成為流行的風向標。
3. 《讀者文摘》,是由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中文版半月刊物。
雜誌發掘人性中的真、善、美,體現人文關懷。在刊物內容及形式方面與時俱進,追求高品位、高質量,力求精品,並以其形式和內容的豐富性及多樣性,贏得了各個年齡段和不同階層讀者的喜愛與擁護。後因與美國《讀者文摘》同名,改為《讀者》。
4.《知音》是創刊於1985年1月的情感類雜誌,以悲慘曲折的愛情故事,以及名人軼事等內容與精英文化形成對壘,多年穩居國內期刊發行量第一、世界第五的位置。
5.《今古傳奇》1981年,《今古傳奇》由3名曲藝家借1.5萬元創刊,到1986年,發行量高達278萬冊,創全國文學期刊發行量第一。
6.《新體育》在朝氣蓬勃的八十年代,哪個年輕人不愛運動。《新體育》除了介紹中國的傳統體育,如武術、氣功、按摩等。《新體育》還報導國際體育的新動向、新成績以及世界體育見聞。中國人就是從這裡知道了貝利、馬拉度納、拳王阿里以及後來的麥可·喬丹。
7.《武林》1981年,《武林》雜誌橫空出世,這是中國第一本武術類雜誌,把傳說中的少林、武當等等各門各派的練功方法和技擊絕招,一下子展現在讀者面前,真的讓人目不暇接。從創刊號開始連載的《射鵰英雄傳》,掀起了一個武俠熱潮,讓金庸紅遍了大江南北。這時候電影《少林寺》還沒上映呢。
8.《奧秘》對於很多80後和90後來說這本雜誌可以說是童年的科普啟蒙讀物了,然而除了裡面那些大多比較水還摻雜了不少地攤小說偽科學的科普內容外,這本雜誌真正的亮點在於裡面通篇的黑白線稿插圖——很多年後當我接觸到20世紀的義大利插畫漫畫大師 瑟吉爾·託皮 Sergio Toppi 的作品時,一股熟悉的感覺撲面而來。
9.《遼寧青年》雜誌創刊於1949年8月15日,其前身為《生活知識》報,後改為《共青團員》雜誌。1966年「文革」初期停刊,1972年復刊,定名為《遼寧青年》。1994年,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讀者調查中,《遼寧青年》雜誌被評為「最受青年喜愛的國內十佳期刊」。
10.《演講與口才》「口才助你成功,溝通改變人生」,這是《演講與口才》提出的口號,這句話印在《演講與口才》每期目錄頁上,鼓舞著無數渴望成材的讀者。鍛鍊口才,增長知識,成為知書達理,能說會道的人,對年輕人的成長、工作,甚至談對象都有很大的幫助。《演講與口才》創刊不久,就引起了廣大讀者的關注和喜愛,發行量成倍增長,短短幾年時間就突破了百萬大關。
如果覺得不錯,點屏幕右上角的"…"分享到朋友圈
--「青禾拾記」微信公眾號ID:q2017qc--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