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國家戰略,小到家門口的商超布局,都離不開準確的人口信息支持。人口普查並非簡單的「數人頭」,最終目的,並不是為了把國民化作一個個冰冷的數字,相反,這場跨越67年的時空之約,正是為了確保人人可以感受到國之溫情,每一個你,對國家來講,都很重要。
如今即將到來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嶄新的面貌訴說著歷史的變遷。從1953年到2020年,中國經歷了滄桑巨變,也經歷了6次人口普查,帶你回溯那些年,陪我們走過的人口普查。
1953年7月1日0時開展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普查內容包括本戶地址、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與戶主關係等6項。具備了現代科學人口普查的基本特徵。
1964年7月1日0時開展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普查內容共9項,除保留上次普查的6項外,又增加了本人成分、文化程度、職業3個項目。
1982年7月1日0時開展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普查內容增加到19項,並第一次使用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
1990年7月1日0時開展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為了應對人口遷移和流動數量的增多,普查內容在上次普查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五年前常住地狀況和遷來本地原因兩項,達到21項。國務院規定,今後每十年進行一次全國人口普查。
2000年11月1日0時開展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這次普查增加了普查內容,共計49項。首次採用光電錄入技術,建立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統,將為中國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提供重要的人口依據。
2010年11月1日0時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普查表共有45個項目,反映了人口的遷移流動、身體健康狀況、就業狀況、婦女生育狀況和住房情況等。首次將居住在我國境內的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納入普查範圍。
2020年11月1日0時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普查首次採用電子化採集數據方式開展人口普查登記,項目增加公民身份證號碼,增加普查對象通過網際網路自主填報方式。
那些年的人口普查有哪些口號呢?1953年和1964年的第一、第二次人口普查,是新中國建立之初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摸清人口狀況,了解我國基本國情,成為開展新中國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1953年,全國開展了第一次普選,而選舉各級人民代表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有準確的人口數據。普選使第一次人口普查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在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展開。
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標語展示:
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標語展示:全社會動員起來,認真搞好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標語展示: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標語展示:
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標語展示:
文、圖/王楚涵
(資訊)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