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 2020年11月1日上午9點,九個小時之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啟動。最快一小時內,就會有社區工作人員敲開你的門,對你完成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工作。
在中國,人口普查是如何進行的?前幾次的普查究竟查到了什麼?
1953年,中國開始第一次人口普查。直到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的頒布,正式確定了每十年普查一次的步調,年份尾數為0的那一年,你就要跟普查員見上一面。
要搞清楚全國14億人口的情況,必須保證普查工作有序展開,主要分三步。
首先是摸底調查。普查方案制定下來後,普查員要用20天的時間進行實地勘察,包括小區範圍、樓層數量、住戶分布,編繪出《普查小區圖》和《戶主姓名底冊》,對社區情況有個大概的了解。
第二階段,正式普查。
你需要回答關於住戶及個人基本狀況的19個問題,比如公民身份號碼、戶口登記地等。11月16日之後,如果你足夠幸運、成為全國住戶裡隨機抽取的10%,普查員還會再次上門請你填寫長表,包括住房、工作、婚姻等 48 項內容。
相比往年的紙質版表格和手持終端,今年你在自己的手機上,用普查員給你的填報碼和初始密碼,也能完成短表的填報。
我們需要多少普查員,才能在40天內完成如此浩大的調查?
一名普查員大概要完成250人的登記,同時每4~5名普查員配備1名普查指導員。根據官方估算,今年全國需要約700萬普查員和指導員。如果你符合招聘條件,也可以投身浩瀚的普查工作中,每登記一戶到手15~25元。
採集到的數據將進入公安和醫療系統,與內部的戶籍、出生和死亡情況進行比對和校正,最大程度保證數據真實,最後層層上報並匯總。
還有什麼其他辦法能知道人們報的數字沒有出錯呢?
以年齡為例,它是最容易出現誤報的項目。這是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的年齡分布:
你可以很明顯地發現一個奇怪的規律:每隔五歲左右,就會出現一個小高峰。我們幫你仔細算了算,年齡尾數為0和5的人數是平均人數的1.71倍。
在人口統計學裡,對於這種報年齡時偏愛「湊個整」的現象,我們可以用「惠普爾指數」來刻畫,它是評估年齡數據準確性最簡單的計算方法,用來檢驗人們是否對某個年齡尾數有偏好。
在23~62歲年齡段,我們將尾數為0和5的人口數除以這個年齡段的人口總數,再乘 5,就能得到惠普爾指數W。假設W=1,表示年齡沒有偏好;假設1<W<5,則表示人們上報的年齡在一定程度上偏好尾數為0和5。剛剛印度的惠普爾指數就是1.71。
但這樣的方法存在缺陷,它只能評估尾數為0和5的整體偏好,假如數據偏好尾數0 而迴避尾數5,就會相互抵消,得出一個看似風平浪靜的數字。
於是,人口學家繼續完善並發展出新一套計算方法。通過上圖的公式,我們將0~9 共十個年齡尾數分別計算一遍,就能得到各自的尾數別修正惠普爾指數Wi,進一步計算得到一個更加準確的總和修正惠普爾指數Wtot。
用這種方法檢驗我國近四次人口普查數據,可以發現,我國的年齡尾數存在一定傾向,偏好7而迴避9,總體上還是相對準確的。
解決了數據可靠性問題,我們就能仔細分析過去六次普查的數據了。
下面這張圖是歷次普查得到的人口年齡金字塔,左邊深色表示男性,右邊淺色表示女性,每個橫條代表某一年齡段的人數佔比。
可以看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口加速膨脹,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處於年輕型。之後,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拉低了出生率,青少年人口與青壯年人口大致相當,人口數量增速放緩,年齡結構轉為成年型。
二十一世紀的到來讓這個金字塔正式邁入老年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重,在未來,人口數量將在到達頂點後開始下滑。
回到今天,人口問題同樣反映在生育率上。中國的生育率常年低於2,這個數據意味著每個家庭生育不到兩個孩子。人口壓力沉重,我們需要更多孩子。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開始實施,這一年有1786萬個新生兒,其中二孩佔 45%,出生人口達到2000年以來的峰值。可熱潮很快冷卻,2019年只有1465萬個新生兒,生育問題再次嚴峻起來,有關三胎的討論也在不時湧現。
依照前兩次人口普查的節奏,今年普查結束四五個月之後,主要數據公報就能出爐。
扎進人口普查數據的汪洋大海,你還能在性別、住房、人口比重等一系列問題上觀察到有趣的現象。這些數據最終將成為房產稅、社會化撫養等政策的重要參考,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你也期待這一次最新的人口普查情況,就請先熱情地為普查員打開門吧!
封面圖素材來自網絡
參考資料:
[1]國家統計局. (2020).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方案(摘要).
http://www.stats.gov.cn/tjsj/tjzd/gjtjzd/202010/t20201027_1796602.html
[2]國家統計局. (2020).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摸底工作細則.
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zgrkpc/dqcrkpc/qtwj/202008/t20200813_1782867.html
[3]澎湃新聞. (2020). 專訪李曉超: 人口普查首次電子化登記, 數據質量貫徹普查始終.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520540
[4]車向清, & 杜以德. (2011). 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對成人教育的衝擊與應對.
職教論壇, 12, 41-44.
[5]黃榮清. (2009). 中國人口普查中人口年齡報告準確性的檢驗.
人口研究, 33(6), 30-41.
[6]巫錫煒, & 甘雪芹. (2013). 中國人口普查年齡數據準確性檢驗: 總和修正惠普爾指數的應用.
人口研究, 37(1), 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