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點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11月1日正式開啟

2020-11-22 網易新聞

10月15日上午,北京市東城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日活動在鐘鼓樓廣場舉行。圖為居民在活動現場參與互動拍照體驗。(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圖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興寧區人口普查員利用手機幫助社區住戶完成自主填報戶主認證。廖章利 攝

「大國點名,沒你不行。」

11月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開啟,全國700多萬普查員將走入千家萬戶開展普查登記。此前,自10月11日起,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攜帶統一證件,對全國4億多住戶進行實地勘察。

此次全國人口普查有何新特點?14億人口普查的科學方法是什麼?如何辯證認識中國的人口問題?記者採訪了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及有關專家學者。

為編制「十四五」規劃提供科學準確的人口信息支持

人口狀況是一個國家最基本的國情,人口普查是摸清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我國是世界人口大國,也是最早進行人口統計調查的文明古國之一,早在公元前2200年,大禹就曾經「平水土,分九州,數萬民」,此後歷朝歷代都沒有停止過人口統計。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四千多年的人口統計史中,始終沒有開展過一次科學的全國人口普查。

新中國成立後,為配合全國人大及地方各級人大選舉,同時也是為了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於1953年進行了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1964年開展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1982年開展的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真正與國際接軌,自此每隔十年,尾數逢「0」的年份便進行人口普查,2010年是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有著重大現實意義。

「通過人口普查全面查清我國人口數量、結構和分布,準確把握人口變化趨勢性特徵,可以為科學制定『十四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供科學準確的人口信息支持。」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李曉超說。

「目前我國人口發展進入轉折期,需要通過普查摸清人口狀況,服務宏觀決策。」據李曉超介紹,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來,我國人口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部條件發生了顯著改變,出現重要轉折性變化,人口總規模增長慣性減弱,勞動年齡人口波動下降,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準確把握人口變化趨勢性特徵,能夠為科學制定國家發展戰略、完善人口發展政策、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各個部門對人口數據的迫切需求,因為公共資源要按照實際服務管理的人口規模來配置。可以說,大到國家戰略,小到家門口的商超布局,都離不開準確的人口信息支持。」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陳衛民舉例說,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養老事業就要從過去以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為重點,逐步轉向健全養老服務體系,特別是長期照護服務體系上來。

人口普查獲取的信息最終會使每一位參與者受益

人口普查不僅是為國家普查,普查結果最後也對每個老百姓、每個普查對象有用。恰如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評選的一條優秀標語所說:「人口普查有你有我有他,準確登記利國利民利家」。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況。

「普查獲取的各類信息最終會使每個參與普查的人受益。」陳衛民舉例說,分年齡的人口數告訴我們在一個地區有多少孩子需要上學,有多少老人需要照顧,政府可以根據這些數據規劃學校和老年人服務設施;人口就業的數據告訴我們哪一類人群就業有困難,政府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促進就業的政策。我國各級財政每年都會劃撥大量資金,用於修建學校、醫院、圖書館和其他公共設施,完善公共運輸系統,確定警察和消防部門的地點等,都要以人口分布的數據資料作為重要參考依據。當遭遇地震、洪水、重大疫情等災害時,人口普查信息可以幫助確定需要救助的人員和物資數量。人口普查信息在修建商業服務設施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建造購物中心、電影院、銀行、餐飲設施等。

「實踐證明,人口普查是一項事關每個人的國家行為。只有每個人都參與配合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才能取得成功,人口普查數據才能反映一國人口的真實情況,才能使每個家庭、每個人都受益。」李曉超說。

在14億人口大國開展普查,如何確保真實準確、不重不漏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方案》規定: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點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由於人口每分每秒都在變化,定下這個標準時點,就相當於拿一個巨大的相機,將那一刻的整個中國人口「定格」。

「人口統計主要包括人口經常性登記、人口抽樣調查、人口普查等方式。人口普查以調查靜態數據為主,可以獲取較為全面的人口以及與人口有關的社會經濟特徵數據,是其他調查方式所代替不了的。」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翟振武說。

人口普查是一項全民總動員的國情國力調查。在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人口普查究竟是怎麼查的?如何確保普查登記真實準確、不重不漏?

「為了確保普查對象不重不漏,需要組織幾百萬普查員走進住戶家中,對居住的人口進行登記,這叫做『入戶』。」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普查處處長肖寧介紹,以房「查人」是世界各國進行人口普查普遍採用的方法,因為人都居住在房子裡。所以人口普查是以「查房」的方式來查準人口。

人口普查登記前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劃分普查區域。普查區域劃分以地域為原則,分省、地、縣、鄉、普查區和普查小區六級。其中普查區以村居為基礎,再按照一個普查員所能承擔的工作量,劃分成若干個普查小區。「這些普查區域彼此不重不漏,所有區域連接起來完整覆蓋我國地域。」肖寧說。

隨著人口流動性的增加,居住地不唯一的現象普遍,如何準確鎖定普查對象、保證人口不重不漏?「如果是人戶分離,比如戶口在老家、常住在外地,我們兩頭都會登記,匯總時要進行排重;我們還會根據行政記錄進行核查,比如一個人現有地和戶籍地都沒登上,但行政記錄裡有,我們就會反饋給普查員讓他去找這個人;再比如,一個人現有地沒登上戶籍地登了,這個人其實沒漏,但他的狀態不對,我們會通過大數據比對來核實。」肖寧說。

據了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將首次採集普查對象身份證號碼,以實現與公安、衛健等部門行政記錄的比對核查,確保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此外,這次普查還將運用大數據開展比對核查,確保數據質量。

「普查不像抽樣調查。抽樣是通過樣本來推算總體,普查則是通過科學的組織方法,把每一個人都登記上來。那14億多人口怎麼登全了,我們靠的是科學的方案,嚴密的組織和有效的措施。比如,這次普查按照區不漏房、房不漏戶、戶不漏人的要求,採取挨家挨戶上門登記的方法;對人戶分離人口採取兩頭登、跟行政記錄比對、跟大數據比對等方法,都是確保把人口登全的措施。」肖寧說。

第一次、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均使用算盤進行手工匯總,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首次採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首次引入光電識別技術,通過計算機自動識別代替人工鍵盤錄入。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登記方式,增加了普查對象通過網際網路自主填報,數據採集手段由以往普查的使用紙表登記,改為使用PAD或個人智慧型手機登記,登記完成後實時直接上報數據,這樣可以減少中間環節,有利於提高數據質量。

「真實、準確、完整、及時,是全國人民對普查數據的期待,也是人口普查工作者永恆的追求。」肖寧說。

提高人口質量優化人口結構,從「人口紅利」轉向「人才紅利」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特徵一直被看作是中國最大的國情,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國人對人口問題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複雜的過程。

上世紀五十年代,經濟學家馬寅初在《新人口論》中系統論述了中國的人口問題,提出了「我國人口增長太快」的命題。他分析了我國人口增長速度過快的原因,論證了人口增長太快同積累、消費之間的矛盾,提出了控制人口生育的建議和措施。遺憾的是,他的這些主張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廣泛共鳴。國家沒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人們也覺得「多子多福」。

到了上世紀70年代初,我國人口已經多達8億,國家開始關注計劃生育問題。1978年,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一次把「國家提倡和推行計劃生育」寫入憲法。此後,中共中央發出一對夫婦生一個孩子的號召。在改革開放初期,人口多底子薄被作為基本國情提了出來,人口多成了一個問題。

獨生子女政策實施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變化,我國生育率不斷下降,人口老齡化加速,如保持生育政策不變,勢必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2016年5月18日,中國計劃生育協會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先進表彰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係不會根本改變,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

「以前經濟沒有發展起來,人均收入水平低,增加一口人,解決吃飯問題都比較難,人多可能就是一個包袱。現在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了,人口多意味著市場大,就有可能從包袱變財富。」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成德寧分析說:「實際上,人既是消費者也是生產者,增加一張嘴的同時也帶來一雙手,關鍵在於怎麼用、有沒有配置好,能夠利用起來,就是『人類最後的資源,也是最寶貴的資源』。」

歷史地看,人口問題的解決總是相對的,而它的存在則是絕對的,只不過在不同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階段上所出現的人口問題的特點不同而已。對人的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是社會發展的結果,社會發展到什麼程度,人們的認識相應就會到達什麼程度。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唐遙分析,人口問題至少包含以下四個重要維度:一是人口總量,它決定潛在的供給和市場容量,直接影響經濟總量;二是人口的年齡結構,即是否有足夠的年輕人能夠接替老年人,這對國家稅收及養老金開支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也決定個體家庭養老負擔輕重;三是人口質量,每一個學生和勞動者均可通過教育和培訓來提高其所擁有的人力資源;四是人口的空間分布,現代經濟的發展創新主要來自於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人口需要合理有效聚集,這涉及人口流動等政策。

當前,我國正處於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發揮人力資源的潛力與優勢是促進我國經濟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最大支撐。

「我們不僅面臨人口總量的壓力,還面臨提高人口質量、優化人口結構的挑戰和任務。現在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把勞動者從人口紅利變成人才紅利。有了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創新就會成為有源之水。」成德寧指出:「這就要求我們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動作用。」

「所有的發展,最終落腳點還是人的發展。人的發展,不僅是發展的動力,也是發展的目標。」成德寧說。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相關焦點

  • 大國點名 沒你不行 自貢大安啟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
    「人口普查進萬家,全面清點你我他,普查準確靠大家。」10月10日一早,自貢市大安區牛佛鎮張家壩社區工作人員便走上街頭,用自己編的順口溜開始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大安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入戶摸底宣傳月啟動
  • 「您好,我是人口普查員」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正式開啟
    「大國點名,沒你不行!」11月1號,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正式開啟。武漢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介紹武漢共有3萬多普查員、1萬多普查指導員上門登記。這些人口普查員是如何工作的,來看記者的現場報導。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你了解多少?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你了解多少? 2020-11-29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中國人口普查】大國點名,沒你不行
    9月20日是「中國統計開放日」,這屆「中國統計開放日」的主題是「大國點名 沒你不行」,主要內容是向社會各界介紹和宣傳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 經開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月活動啟動
    原標題:經開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月活動啟動   人口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啟現場登記 持續至12月10日結束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啟現場登記持續至12月10日結束  昨起北京11.5萬普查員敲門入戶  11月1日,連雲港市連雲區墟溝街道的普查員李莎(中)通過手機人口信息採集系統現場登記供圖/新華社  11月1日,隨著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標準時點到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開啟現場登記,700多萬普查人員走入千家萬戶。
  • 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內容 主要是查些什麼?
    相關新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將於11月1日正式開始  「中國,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度,正在開啟一場規模最大的人口普查。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9月20日,在江蘇省第十一屆「中國統計開放日」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月啟動儀式上,大屏幕播放著你可能在地鐵上、火車站,抑或廣場裡也同樣見過的宣傳片。  人口普查,「十年一劍」。在全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大國點名,沒你不行」。  通過普查,「量」出地區發展「體質」  據介紹,今年11月1日零時,將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點。
  • 全國人口普查登記 「大國點名」,你喊「到」了嗎?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正有序開展,將於12月10日完成登記——  「大國點名」,你喊「到」了嗎?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正在中國全面推進。  十幾億人口參與「點名」  「普查員每天在公寓一層大廳等待大家,如果居民行動不便就上門調查。」在深圳工作的北京小夥張軒接受普查後,感到效率很高。  上海白領楊沛也有相同感受:「我平時工作忙,普查員約了我有空的時間段,專門來家給我填了紙質版的短表。」  此次「大國點名」,已有不少人喊了「到」。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標語口號
    原標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標語口號   摸清國家人口,惠及萬家生活。  國之情,民之意,查人口,定大計。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鄂託克前旗在行動
    為推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順利開展,全面掌握轄區內人口數量、結構、分布等信息,連日來,鄂託克前旗多措並舉,紮實做好人口普查工作
  • 11月1日開啟第七次人口普查!鼓勵自主填報 黨員幹部大學生「帶好頭...
    東北網9月30日訊(記者 楊帆)2020年是我國人口普查年,11月1日正式開始入戶登記。近日,省直機關工委、省人口普查辦公室、省教育廳聯合發文,號召各市(地)、各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做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的部署以及全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的有關規定,組織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幹部、高校學生積極參與全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當好人口普查宣傳員,自主填報示範員,鄰裡相助服務員,專職普查助理員,有效減輕基層負擔,高質高效地做好我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
  • 七人普丨北京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益廣告發布!
    七人普丨北京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益廣告發布!隨著網友們對七人普的關注和期待越來越高,北京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益廣告也正式發布啦!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來了,您準備好了嗎?
  • 珠山區石獅埠街道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活動(圖)
    大江網/景德鎮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林珍報導:近日,珠山區石獅埠街道以「大國點名,沒你不行」為主題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活動。  自人口普查開始,石獅埠街道緊緊圍繞普查各階段重點工作有序有力開展;為切實增強轄內居民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的知曉度、認同感、配合度,確保普查工作開好局;通過多方位、多角度地在公共場所及小區內進行宣傳。組織志願者進行發放宣傳單,各社區開展多種形式宣傳,採取Led走字屏、電子顯示頻、懸掛宣傳橫幅、小區微信群裡等方式進行人口普查廣泛宣傳。
  • 中國人口有多少?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開始
    今天,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下簡稱「七人普」)正式開始。在騰訊雲和企業微信的技術支持下,此次普查首次採用了電子化方式開展普查登記,以「入戶登記」和「住戶自主填報」兩種方式共同進行,使用移動終端進行數據採集。
  • 「大國點名,沒你不行」 鄭州十中舉行人口普查手抄報展覽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手抄報展覽同學們在觀看手抄報展覽同學們在觀看手抄報展覽為做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工作,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使廣大師生充分理解、支持和配合人口普查工作,11月16日—11月24日,鄭州市第十中學開展了以「大國點名,沒你不行」為主題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手抄報展覽活動。
  • 【人口普查】緊扣標準時間節點,推進人口普查工作——洛龍街道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登記工作全面啟動
    2020年11月1日0時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間節點,洛龍街道緊扣標準時間節點在11月1日上午9時全面啟動街道轄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登記工作。 上午9點,參加洛龍街道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57名普查指導員、普查員,在9名村級指導員的帶領下按照街道正式登記工作方案的安排進入到街道轄區176個普查小區對13927戶53805名普查對象進行正式入戶登記,逐一核實、錄入轄區住戶的姓名、居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學歷、遷移流動、住房情況等相關信息。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摸底工作時間節點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填寫...
    10月11日起,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摸底登記工作全面展開,新左旗人普辦提高認識、切實組織好人口普查摸底登記工作,多次召開人普辦業務人員集體會議進行工作部署,經過半個多月的各蘇木鎮「兩員」共同的辛苦付出和努力,目前新左旗已全面完成新左旗轄區內人口普查摸底工作,為摸底登記階段工作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那麼這次人口普查的節點是什麼時候呢?
  • 呼和浩特全力以赴做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
    記者從呼和浩特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為做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我市加強組織領導,做好經費保障,重視培訓宣傳工作,全市共劃分1315個普查區域、16666個普查小區,選調「兩員」16431人(其中普查員12717人,普查指導員3714人)深入居民家中,全力以赴做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
  • 東營市召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新聞發布會
    4、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調查表  死亡人口調查表包括死亡人口的基本信息,由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間有死亡人口的戶填報。  (五)普查方法  普查採用全面調查的方法,以戶為單位進行登記。普查採用按現住地登記的原則,每個人必須在現住地進行登記。普查對象不在戶口登記地居住的,戶口登記地要登記相應信息。
  • 【大國點名 沒你不行】第七次全國人普查來啦
    人口普查為的是查清10年來我國人口在數量、結構、分布和居住條件等方面的變化,更好地制定經濟社會政策,改善我們的生活。對東莞市來說,只要在東莞市行政轄區內居住的人口,無論是常住人口還是非常住人口,無論是東莞市戶籍人口還是外來人口,都必須全部進行普查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