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公布一項突破性進展,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乙醇

2020-08-09 區塊鏈報

如果我們能對多餘的二氧化碳進行其他有用的處理,而不是將其收集,壓縮並將其埋在海底深處,那豈不是很好嗎?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簡稱ANL)的科學家可能已經找到了一種做到這一點的方法。

根據ANL的一份新聞稿,該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與美國北伊利諾斯大學的合作夥伴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電催化劑,它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乙醇,具有很高的能源效率,而且低成本也比較低廉。

乙醇是一種特別受歡迎的商品,他燃油的增氧劑,使汽油增加內氧,充分燃燒,達到節能和環保的目的;乙醇還可以經濟有效的降低芳烴、烯烴含量,達到新汽油標準。它是幾乎是現在所有汽油的一種成分,並被廣泛用作化工、製藥和化妝品行業的中間產品。

ANL高級化學家 Di-Jia Liu 來源:ANL

ANL化學科學與工程學系高級化學家,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科學家Di-Jia Liu(劉迪佳 音譯)說:「由我們的催化劑產生的過程將有助於循環碳經濟,這需要二氧化碳的再利用。」新的電化學過程將使工業過程(例如化石燃料發電廠或酒精發酵廠)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合理的成本轉化為有價值的商品。

催化劑本身是由碳粉載體上原子分散的銅組成。它分解二氧化碳和水分子,並利用外部電場選擇性地將它們重組成乙醇。該工藝的電催化選擇性(或稱法拉第效率)超過90%,這明顯高於使用任何其他報導過工藝。該催化劑在長時間低壓環境運行比較穩定。

「通過這項研究,我們發現了一種新的催化機制,可以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乙醇,」美國北伊利諾伊大學物理化學和納米技術教授Tao Xu說。「這一機制還應該為開發高效的電催化劑奠定基礎,從而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大量具有附加值的化學品。」

因為二氧化碳是一種穩定的分子,將其轉化為不同的分子通常需要大量的能量,這使得轉化過程成本高昂。劉迪佳說:「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的催化劑將二氧化碳轉化為乙醇的電化學過程結合到電網中,並在非尖峰時段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提供的低成本電力。「因為這個過程在低溫和壓力下運行,它可以快速啟動和停止,以響應間歇性的可再生電力供應。」

該研究利用了ANL的兩個實驗設施-高級光子源和納米級材料中心。它還可以訪問實驗室的計算資源中心。

這項研究的結果為進一步改進催化劑設計開闢了新的途徑。「我們利用這種方法製備了幾種新的催化劑,發現它們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其他碳氫化合物方面都是高效的,」劉迪佳說。「我們計劃繼續這項研究,與工業界合作,以推進這項有前途的技術。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自然能源》雜誌上。

這項新研究的結果是創造了一種能夠重複利用和循環利用二氧化碳來製造燃料和化學物質的過程,而目前這些燃料和化學物質都是從石油或天然氣中提取的。請注意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在這個場景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們正在目睹的是技術的融合,這可能會大大降低工業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量,而且成本遠低於此前的預期。

乙醇和其他化學物質可能由這個過程和類似的過程產生,是塑料工業的基本組成部分。如果這一發現能與新型可回收、可降解塑料的發明結合起來,那將是向構建循環經濟邁出的重要一步,這種經濟不會為了追求利潤而破壞環境。

「減排計劃」剛剛發布了一份可持續世界路線圖的更新,該計劃稱,無需等待新技術的出現,今天就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世界。來自阿爾貢國家實驗室的這條最新消息可以與最新的減排審查建議相結合,應該儘可能的合理利用地球有限的資源,明智地實現這一理念的商業環境。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新型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乙醇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與北伊利諾伊大學的科學家合作,發現了一種新的催化劑,它可以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乙醇,並表示其「能效非常高,對所需最終產品的選擇性高,成本低」。
  • 碳經濟:電催化劑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具有成本效益的乙醇
    阿貢國家實驗室和北伊利諾伊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的電催化劑,可以有效地將二氧化碳(CO2)轉化為乙醇。據Argonne高級化學家和UCHicago CASE科學家Di-Jia Liu 所說,由其催化劑產生的過程應有助於循環碳經濟,這需要二氧化碳的再利用。這是因為新的電催化劑以非常高的能源效率並且僅用一小部分現有成本即可將CO2和水轉化為乙醇。
  • 科學家最新突破:將二氧化碳可以源源不斷的轉化為液體燃料
    化學家們報告一種新的電催化劑,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乙醇,具有非常高的能源效率例如,它們對於將重油轉化為汽油或噴氣燃料至關重要。如今,催化劑涉及超過 80% 的製造產品。由美國能源部(DOE)阿貢國家實驗室與北伊利諾伊大學合作,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新的電催化器,可以轉化二氧化碳(CO)2)和水轉化為乙醇,具有非常高的能源效率,高選擇性,為所需的最終產品具有低成本的優勢。
  • 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Khalil Amine:鋰離子電池的一些進展
    以下是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教授,Khalil Amine在本次論壇上的發言: 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教授 Khalil 目前我們看到傳統汽車和電動汽車在中國是處在一個齊頭並進的狀態,在美國我們也看到相對來說, MPG的比例要低於另外兩個主要的經濟體,就是中國和歐盟。在這裡是我們在彭博新聞社看到的一個研究,在彭博新聞他們所做的一項關於新能源的研究,主要是關注於在新能源方面的資金,我們看到中國是領先全世界的。
  • 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Pavan Balaji研究員訪問軟體所
    11月6日,應並行軟體與計算科學實驗室的邀請,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Pavan Balaji研究員到軟體研究所進行訪問交流,並進行了題為MPI on Exascale Systems: Current Trends and Opportunities
  • 化學家用二氧化碳將海水轉化為淡水
    哥本哈根大學化學系的一位化學家Jiwoong Lee發明了一種尖端綠色技術,利用二氧化碳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時間僅需短短幾分鐘。計劃中的這種海水淡化技術以二氧化碳替代電力,可將其用於人們缺乏清潔飲用水地區的生存裝備和大型工業廠房。全世界有8億多人無法獲得清潔飲用水。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33億。
  • 研究人員發現二氧化碳轉化為乙烯的關鍵中間體
    近來,利用可再生電力將二氧化碳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合物的電化學轉化(e-chemical)技術受到了廣泛關注。這種綠色技術是以二氧化碳和水作為唯一的原料化學品,代替傳統的化石燃料,採用電化學反應合成各種化合物。電化學二氧化碳轉化可以生產一氧化碳、乙烯等石化工業中增值的重要分子。
  • 華北理工大學以二氧化碳還原制乙醇取得新進展 —新聞—科學網
    記者4月21日從華北理工大學獲悉,該校教授崔文權團隊在二氧化碳還原制乙醇方面取得新進展,通過光熱協同催化實現了二氧化碳還原過程中的碳碳耦合製備乙醇。
  • 溫室效應將被解決?二氧化碳被轉化為燃料,且無汙染
    最近美國科學家就公布了最新的研究,該研究團隊公布了他們最新研究的一項研究成果,這種光活性材料可以將大氣之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為一氧化碳,而且還不會產生任何的多餘對地球或者是大氣有害的別的氣體,這一結果公布之後在科學界可是引起了巨大的關注,那麼這一新的研究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化學反應過程,到底靠不靠譜,難道困擾我們已久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真的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得到有效的解決嗎?
  • 【創意】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發明「智慧窗戶」
    美國建築物通過效率低下的窗戶洩漏了大約30%的能源,估計每年耗費420億美元。
  • 二氧化碳變氧氣!生物混合物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和有機物
    在地球上,這種生物混合物可以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在火星上,它將為殖民者提供原材料,以製造從燃料到毒品的有機化合物。效率大於大多數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如果人類希望在火星上殖民,定居者將需要在行星上製造從燃料到毒品的各種有機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太昂貴了,無法從地球上運送。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Berkeley Lab)的化學家對此有一個計劃。
  • 【新聞報導】華北電力大學曾鳴教授一行赴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訪問交流
    美國時間7月23號下午,華北電力大學能源網際網路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網際網路專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曾鳴教授一行訪問了位於芝加哥的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
  • 浙師大在高效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催化劑設計與製備取得突破性進展
    近日,浙師大 「雙龍學者特聘教授」、 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李正全教授課題組在新型高效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催化劑的設計與製備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成果在材料化學頂級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發表。
  • 納米催化劑可耐受燃料電池中的一氧化碳,將不純氫轉化為電能
    現在,美國能源部(DOE)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於2013年9月18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研究中)創造了一種滿足所有這些要求的高性能納米催化劑。新穎的核殼結構(塗有鉑的釕)可抵抗一氧化碳的損害,因為它推動了電動汽車燃料電池和類似技術的核心能量反應。
  • 美科學家意外發現將二氧化碳變綠色燃料方法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印度時報》10月3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次實驗中,意外發現變二氧化碳為綠色燃料乙醇的辦法,實現了燃燒過程的逆轉。據報導,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當時使用了複雜的納米技術成功將二氧化碳溶液變為乙醇,此結果屬意料之外。
  • 矽納米晶體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
    (原標題:矽納米晶體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
  • 二氧化碳低溫低壓下七成可轉化為氫和一氧化碳混合物
    科技日報華盛頓12月17日電 (記者劉海英)美國能源部愛達荷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工藝,可在低溫低壓條件下有效地將捕獲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用於製造燃料和化學品的合成氣(氫和一氧化碳混合物)。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新技術對於碳捕集封存技術推廣,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傳統的從二氧化碳中回收碳的方法需要高溫高壓,因為在較低溫度下,二氧化碳不會長時間溶於水。為解決這一問題,愛達荷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在新工藝中使用了一種可轉換極性的溶劑作為電解質介質。這種液體在暴露於化學試劑時可以轉換極性,使二氧化碳更容易溶解,並通過電化學方法轉化為合成氣。
  • 新催化劑將二氧化碳轉化為一氧化碳和氧氣
    植物擅長把二氧化碳從空氣中分離出來。但它們太慢了,科學家希望能夠加快這一從大氣中去除溫室氣體的過程。如今,美國研究人員報告說,通過開發出一種能夠將二氧化碳轉化為一氧化碳和氧氣的多孔材料,他們已朝著這一目標邁出了第一步。研究人員指出,新材料不但能夠清潔我們的天空,還可能成為製造源自可再生能源的燃料的新起點。
  • 科學家利用液態金屬將二氧化碳氣體轉化為固體「煤」
    從空氣中捕獲碳並將其隔離是一種可行的策略,現在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以將二氧化碳氣體轉化為固態「煤」,然後將其儲存在地下,甚至將其用於電子元件。在從這些捕獲材料中提取之後,然後可以將氣體重新用於製造混凝土、碳酸飲料或燃料,或者可以將更多的氣體藏在地下。為了儲存二氧化碳,它通常被壓縮成液體形式或與水結合,然後注入地下深處。據報導,短短兩年內其與玄武巖巖石相互作用並凝固成碳酸鹽礦物。但是其他研究發現這個過程可能沒有看起來那麼有效。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調查發現,只有一層薄薄的頂層變硬 - 下面還是一個很大的氣體袋。
  • 阿貢實驗室研發PEDOT塗層 保護電池正極
    (圖源:阿貢官網)製造性能優良的鋰離子電池,需要同時解決各種問題,比如保持電池的導電能力,確保電池多次循環後的安全性。據外媒報導,在一項新發現中,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通過氧化化學氣相沉積技術,研發一種新的正極塗層,幫助解決鋰離子電池的這些潛在問題。在這項研究中,阿貢的研究人員 Khalil Amine及其同事,從鎳錳鈷(NMC)正極材料中提取粒子,用一種叫做PEDOT的含硫聚合物,將其包裹起來。當電池充放電時,這種聚合物為正極提供保護層,使其免受電池電解質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