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地球磁場北極一直在以超出預期的速度漂移,目前它已經穿越了本初子午線。
在過去20年裡,地磁北極一直在以每年34英裡(約合55公裡)左右的速度離開它原先位於加拿大北極地區的「家」,向西伯利亞地區移動。美國國家環境信息中心和英國地質勘查研究所12月10日發布的最新地球磁場模型顯示,這一移動過程將繼續,不過速度可能會放慢至每年25英裡。
地球磁場模型可用來校準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其他導航測量手段。
地球的磁場是由其鐵質外核轉動產生的。它所產生的是一個複雜但基本上是南北向的磁場。出於人們不完全了解但與地球內部動力學有關的原因,地球磁場目前正在經歷一個不斷減弱的時期。這就是地磁北極漂移的原因。
美國國家環境信息中心稱,截至2019年2月,地磁北極位於北冰洋內的東經170.88度、北緯86.54度。同樣,地磁南極與地理南極也不一致;截至2019年2月,地磁南極位於南極洲海岸附近的東經136.02度、南緯64.13度。
科學家每5年發布一次新版「世界地磁模型」,所以原定於2020年發布這次的更新。但在2019年2月,由於地磁北極快速移動,他們不得不提前發布了更新。2020年版模型顯示了地磁北極周圍的「黑障區」,由於靠近真正的北極點,指南針在這裡會變得不可靠並開始失靈。據美國《新聞周刊》報導,新版世界地磁模型圖還顯示,地磁北極位於本初子午線以東,因為北極在2019年9月穿越了這一界線。本初子午線又稱格林尼治子午線,於1884年被正式定為經度為零度零分零秒的經線;它穿過了位於英格蘭格林尼治的皇家天文臺。
目前尚不清楚地磁兩極是否會發生翻轉——即北極和南極對調——或是磁場是否會在短期內再次加強。這兩類事件在地球歷史上都發生過,但對生物沒有產生任何顯著影響。然而,現代導航系統依賴於地磁北極,隨著地磁兩極繼續漂移,它們將不得不重新進行校準。例如,一些機場已經不得不重新命名它們的部分跑道,因為這些跑道是基於羅盤方向命名的。
據媒體報導稱,地球磁場已經存在了至少34.5億年,它保護人類免受太陽輻射的傷害。因此,磁極倒轉可能削弱地球磁場,導致包括人類在內的地表生命暴露在危險的太陽輻射中。
磁極倒轉還會引發電網崩潰。對我們這個以電力為基礎的現代社會來說,電網崩潰的破壞性將是數萬億美元的損失。地球磁場的變化還會導致氣候也發生相應改變……
不過你也別擔心,觀觀了解到,地磁北極近期的偏移並不會干擾到中低緯度地區的日常生活,但部分手機中的指南針App和遊戲定位可能會出現輕微誤差。
i自然新媒體團隊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澎湃新聞
編輯:吳瓊
審核:蘭聖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