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5月20日援引西班牙《先鋒報》的消息報導,歐洲航天局近日發布的報告表示,地磁北極正在以每年50到60公裡的速度移動,預計在未來幾十年,這種快速移動狀態將保持下去,這一事實令科學界震驚。
圖一:全球定位
早在今年1月份,英國的《自然》周刊上就曾指出,地磁北極在近年來快速移動,並且發現「地球保護膜」即地磁場減弱了10%,這可能會導致鳥類無法辨認方位,臭氧層變薄進而導致紫外線直射地表對人體造成傷害,地球同步衛星被宇宙物質擊中,導致通訊減弱。
有數據表示,地磁北極已經到達了北冰洋中部,並有跡象向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移動,在過去幾年的移動速度比100年前提高了近3倍!
圖二:地球磁場
歐洲航天局表示,與固定的地理北極不同,地磁北極的移動是正常,本身應該是徘徊狀態。地球磁場在地球生出,由於地核散發大量熱量,使得地球內部的鐵、鎳熔融並發生對流,進而產生磁場,地球板塊發生位移或者位移速度減慢,都會使地球磁場發生移動。
但是近幾年不知什麼原因,加速了這種移動,科學家們推測是由於地球內部的「磁泡」導致的。之前還有人士曾猜測,近代100多年來,可能人類電磁文明規模的逐漸發展,幹擾了地核電磁本來的演化進程。
圖三:全球導航衛星
實際上,據科學家研究分析,每20萬年到30萬年,地球南北磁極就會發生一次翻轉。地球上一次磁極翻轉大約花費了144年,誤差在58年內。所以地磁方面研究專家普遍認為,地磁翻轉的過程可以持續數百年,由此推測出,地磁持續向西伯利亞快速移動的狀態在未來幾十年會保持下去。
圖四:地球磁場示意圖
因為地磁北極的加速移動,現在及時更新世界地磁模型變得十分重要。因為這不僅影響相關科學研究,也會影響到軍事、民生的多個領域。涉及到全球定位功能的設備都依賴世界地磁模型,這些設備包括航海導航、實時地圖導航、所有具有地磁傳感器的智慧型手機等等。世界地磁模型可以顯示全球的"磁偏角",越靠近北極磁偏角越大,航行時可以作為參考,此外還能呈現出從地底1公裡到地上850公裡範圍內的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