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發現夢想與現實間的差別
逆著風讓自己體驗每一個感覺
就像是寓言流淚喜悅看過這一天
我想追追尋完美的世界
我還要飛飛得很高很遠在我的世界
——By 張韶涵《寓言》
親愛的,你兒時的夢想是什麼?你還記得嗎?
還記得那天的課堂,老師溫柔的提問:你的夢想是什麼?當時的你脫口而出答案嗎?
問問現在的自己,當時的夢想實現了嗎?
您是否還一如既往地堅持初心?
歲月是否磨平了你的稜角,讓你漸漸地接受生活的平庸呢?
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是否在懊悔,曾經錯過的時光,是否想重新來過?
也許你會說,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可以翻盤!
其實,改變現實的機會就在眼前,
你眼睜睜地看著它溜走,卻感嘆上天不公。
說回自己,我的夢想一直是成為一個作家。這樣的想法源自於童年。童年的我的左臉上有一塊很大的紅色的胎記,生活在農村,這實在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小孩的好奇逐漸被調侃取代,他們會給我取各種各樣的外號,然後連帶嘲笑我的家人。小時候的我是脆弱的,會跟父母哭訴,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對我?父母也會不理解,說為什麼就你被別的小孩嘲笑,為什麼其他人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這樣的傷害多了,慢慢地,自己學會自己解決問題了。我學會了跟他們打架,誰嘲笑我就跟誰打架,勝了笑,敗了哭。但是不被理解的傷痛還是意難平。
在學會寫作文後,慢慢的把自己的情感寄託到了文字上面,但是我的文字大多數時候是抑鬱的,充滿了負面的情感。有一次父親看到我的文字後,開始質疑,他說「我供你吃供你穿供你上學,你的生活比其他同齡人好很多,你有什麼不滿意,有什麼值得你這麼憤懣?」
於是自己的文字開始了虛假的繁華,在表達完了自己的人生之後,總會在結尾附上希望之光,但是這樣的文字多了,反而覺得沒意思。總想創造機會,讓自己可以自由地表達。
小時候的夢想大多天馬行空,但是高三的那個下午,我的英語老師問我:What is your dream?我的回答是:writer。然而,接下來的10多年,無數次的提起筆,又無數次的放棄,最終接受了自己的平凡,但是卻心有不甘。
開始重拾自己的夢想,即使不知道會到達怎樣的遠方。開始了,堅持住,希望明年的今天,我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