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園內的草珊瑚枝繁葉茂,長勢喜人;鏡湖邊的桃花、紫荊花、櫻花爭相綻放,滿園飄香。春季的江西中醫學院景色迷人,令人流連忘返。昨日上午,記者走進南昌高校美景第九站——江西中醫學院,帶您一起欣賞這座坐落於梅嶺山麓上的校園。 在江西中醫學院的學生眼裡,他們的學習環境猶如「中草藥植物園」。從他們臉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對校園優美環境的自豪。春光明媚,走進這座「中草藥植物園」,親身感受這所國內著名醫科高校的獨特魅力。
▲江西中醫學院有座中草藥植物園。本版圖片 晨報首席記者 黃挺
校園綠化、水化面積佔七成
創建於1959年5月的江西中醫學院目前有4大校區,灣裡、陽明、撫生、望城四個校區,而每個校區內都有不同的美麗風景,且風格各異。而在灣裡主校區,校園綠化、水化面積佔校園總面積的69.4%,種植各類喬木4萬餘棵,各類灌木6萬平方米,竹類1萬平方米,草坪16.6萬平方米,綠籬色帶30萬平方米,湖面面積27萬平方米,青山、碧水、藍天、白樓的優美校園環境,為師生提供了優良的工作、學習、生活、休閒場所。
該校黨委宣傳部沈德森老師向記者介紹,校園的整體風格就是綠加白。一棟棟白色的建築掩映在綠油油的植被中,呈現出天人合一的意境。「綠色代表希望和生命,也飽含著建設者對學校的祝福,祝願學校事業長青,欣欣向榮。白色代表純潔,就像醫生穿著白大褂,擔負著救死扶傷的神聖使命。」沈老師說,江西中醫學院的建設者巧妙地將這些元素融入校園風格的布局之中,可謂匠心獨運。
校園道路、建築以中草藥命名
來到該校,最有意思的是,校園內的建築和道路都是以中草藥名稱命名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江西中醫學院的景觀上得到完美體現。學校坐落在連綿的山上,建校時,沒有破壞原有的植被和樹木,最大限度維持了原貌。校園建築依山而建,呈現出一步一景、樓在景中的情景。山上各種植物和草藥交替生長,穿山甲、野雞等動物漫步其中。就在我們一行人忙著趕路時,一隻青灰色的螞蚱突然跳到其中一個人的身上,引來一片笑聲。
走進校門,眼前是一座圖書館。這裡紙質藏書和電子圖書豐富,有電子資源資料庫19個。沿著「防風路」前行,經過一片山林,行政樓出現在眼前;繼續前行,學生宿舍、教學樓等建築依次呈現。
隨後,記者沿著「當歸路」、「知母路」、「草珊瑚大道」等以中草藥名稱命名的道路前行,來到人文學院門前。清澈的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伴隨著蛙聲一片。一旁散步的學生小陳告訴記者,等到荷花盛開時,這裡景色更加迷人。路過氣勢磅礴的體育館時,沈老師說,第七屆全國城市運動會的武術比賽項目就在這裡舉行。
數百種中草藥植物匯成植物園
來到江西中醫學院,有個地方不得不去,那就是神農園。種植藥用植物做景觀、學習和觀賞相結合是江西中醫學院的突出特色。沈老師告訴記者,學校投資數百萬元創建了佔地數百畝的藥用植物園,選擇栽培南方紅豆杉、廬山厚樸、梔子、吳茱萸等藥用植物400餘種;圖書館旁建有生態小區,種植了銀杏、杜仲、合歡、辛荑、黃柏等藥用植物和各類藥用花草,既為師生提供了就近搞科研、學習和實踐的條件,又成為師生觀賞、休息的好去處。
當記者行走在神農園內時,各種中醫藥文化景觀點綴其間,園內草藥長勢喜人,濃濃的中醫藥氣息撲面而來。走在小道上,沈老師指著幾棵不起眼的小草告訴記者,這就是草珊瑚,江西著名企業江中製藥就是靠它發家的,所以學校最主要的道路被命名為草珊瑚大道。
「目前,神農園的一期工程已經完成,二期工程將開啟,等到神農園全部落成之後,神農園將匯集更多中草藥植物,用於教學和科研。」沈老師說。
原生態景觀與人工景觀巧妙結合
「原生態景觀與人工景觀巧妙結合是江西中醫學院的基本特徵。」沈老師說,建設者把綠化美化與自然生態巧妙結合,依據地形地貌,因地制宜,科學布局,完整保留了小山的原生態景觀,山巒起伏,樹木蔥鬱,青草碧綠,鮮花盛開。徜徉在校園內,記者感受到人工景觀各具特色:開放的弧形校門,鑲嵌石間的校訓「惟學、惟人、求強、求精」分外醒目,半圓形的實驗大樓氣勢恢宏,錯落有致的教學大樓寬敞明亮,知識殿堂圖書館氣宇軒昂,行政樓前瀑布歡騰、噴泉奏樂,明湖、鏡湖碧波蕩漾,湖中荷花亭亭玉立,湖邊楊柳婀娜多姿。
沈老師說,校園內到處種植了各種花草樹木,有杜鵑、小葉女貞、梅花、桂花、桃花、茶花、香樟、松柏等,經過修剪的植物展現出令人賞心悅目的色彩美、圖案美。人工種植的翠竹成片,竹林內有石桌、石凳,還鋪設了碎磚小道。
「不管站在校園的哪個位置都看不到學校的全景,這也是學校的一大特點。」沈老師說,中醫藥歷史悠久且文化博大精深,江西中醫學院的校園也如此,具有博大神秘這一特點。隨後,記者跟隨沈老師來到該校的圖書館俯視校園發現,不管從哪個方向看,就是看不到學校的全景。
五萬餘份植物標本珍藏於中藥標本館
來到江西中醫學院,中藥標本館也是必去的一個地方。沈老師說,該校的中藥標本館是全國中醫藥院校中最早成立的中藥標本館。2007年6月,中藥標本館搬入新校園並投入使用。經過5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中藥標本館已成為該校集教學、科研、對外交流和收集、鑑定、保存各類藥物標本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專業場所。
「中藥標本館設在圖書館四樓,總面積1120平方米,由中藥綜合展廳和藥用植物標本室組成。」沈老師說,中藥綜合展廳由原藥材展區和飲片展區組成,原藥材展區展示中藥材標本2000餘種、5000餘瓶,包括經典生藥、國際生藥、名貴藥材、江西特產藥材及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的中藥研究專題標本;飲片展區展示臨床常用飲片460種和聞名遐邇的江西「樟樹幫」、「建昌幫」等特色炮製流派的中藥飲片500餘種;藥用植物標本室收藏藥用植物標本5萬餘份、2600餘種,其中最早的標本有近百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