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美國疫情確診人數超120萬的時候,2020又給美國人民加戲了,而且依然是恐怖片。
近期據多家媒體報導:「殺手大黃蜂」入侵美國。
殺手?大黃蜂?入侵?是汽車人叛變了,還是生物變異了?
點擊播放 GIF 0.0M
入侵自然指的是物種入侵,而「殺手」說的是Asian giant hornet,也被翻譯為大虎頭蜂。
它原本生活在亞洲,去年卻出現了在北美,有著物種入侵的嫌疑。它的形象就如同漫畫中的反派角色,自帶老虎黑黃條紋皮膚,看著就不好惹:
大虎頭蜂的個頭奇大,體長4釐米,近距離觀察長這樣:
點擊播放 GIF 0.0M
這是網絡中整理的大小對比,它的噸位基本呈碾壓姿態:
「屁股」上的刺長6毫米,能注射大量毒液,相比北美本地蜂,它的毒液劑量能達到7倍。
它的食譜也很狂野,除了樹汁和蜂蜜,還包括中型至大型的昆蟲,甚至會捕食蜜蜂、其他種類的大黃蜂,和螳螂。
同時隨著這位巨型黃蜂走上熱門話題,這幾天網上還流傳著它和老鼠幹架的視頻,湯姆貓看了直呼「內行」:
點擊播放 GIF 0.0M
個頭大,能打架,帶毒刺,有毒液,在亞洲每年有數十人因它去世,這些標籤也就讓大虎頭蜂戴上了「殺手大黃蜂」的花名。
但說它現在就開始大規模入侵美國,其實還言之尚早。根據新聞報導,原本生活於亞洲部分地區的大虎頭蜂,去年卻被發現在美國華盛頓州出現過兩次,沒人知道它們是怎麼漂洋過海來到北美的,極有可能搭了貨櫃的便車。
不過研究人員擔心,如果未來幾年內不能控制住它們,很可能會導致它們大量繁殖。
點擊播放 GIF 0.0M
那麼問題來了,只發現兩次,這根本算不上大規模的入侵 ,有什麼可緊張的?
其實是有前車之鑑,例如在2004年,亞洲的「墨胸胡蜂」進入到法國,2010年傳播到了西班牙,2011年傳播到了比利時,接著又用了不到5年時間傳播到了德國、英國,蔓延速度相當快。
點擊播放 GIF 0.0M
所以美國科學家們擔心,如果不及時進行防禦處理,大虎頭蜂可能會傳播到整個華盛頓州甚至更遠的地方。
當它們落穩腳跟後,可以飛離蜂巢9千米甚至更遠去尋找食物,而這一過程很可能會對美國蜜蜂和本地人構成威脅。
點擊播放 GIF 0.0M
對人的威脅很好理解,雖然大虎頭蜂通常不會攻擊人,但如果受到威脅,依然會選擇動手它甚至可以刺穿養蜂人的防護服,刺痛+毒液會形成一種極為痛苦的組合,如同金屬刺入皮膚一般。
國外主播Coyote Peterson曾在節目中主動嘗試過被咬的感覺:
點擊播放 GIF 0.0M
咬完一口疼得他滿地打滾,並稱這種痛苦類似灼燒一般的疼痛,而且持續性很強,灼燒感覺持續了3個小時,疼痛感持續了接近36個小時。,
點擊播放 GIF 0.0M
手臂腫了一大圈:
超過50次的叮咬,甚至會威脅到生命安全。
加拿大的昆蟲學家John Swann解釋說,被蟄20次左右除了疼之外或許不會危及生命,但50-60次後就危險了。而且黃蜂這種生物本身就會反覆進攻叮咬,甚至還會釋放信息素來吸引蜂群,呼叫更多兄弟發動更多進攻。
當然,如果你對毒液過敏,只需要來一下就會出現過敏反應,然後就有可能聽到專業團隊的呼喚。
雖然聽著可怕,但畢竟大虎頭蜂不會主動襲擊人類。而相比大多數人害怕被它們蜇傷,一些養蜂人才是最鬧心的,他們害怕這些外來生物會摧毀本地的蜂巢。
正如上文所說,大虎頭蜂吃各種各樣的昆蟲,而且很喜歡吃蜜蜂。
點擊播放 GIF 0.0M
大虎頭蜂欺負北美本地蜂就跟開無雙差不多。當它們遇到蜜蜂時,會用下顎攻擊蜜蜂,並將其頭部咬下來。一隻殺手大黃蜂每分鐘可以幹掉40隻蜜蜂,一個半小時,一群殺手能夠解決掉整個蜂群的工蜂。
當「士兵」被殲滅後,這些殺手會佔據蜂巢,以幼蟲為食,並且將食物餵給自己的孩子。
這聽著就像是小蜜蜂的滅頂之災,但在亞洲,與大黃蜂共同生存的日本蜜蜂就有著有著禦敵的本領。
它們會引誘大虎頭蜂進入蜂巢,然後蜂擁而上,將其圍困在蜂球中間:
點擊播放 GIF 0.0M
接著通過提高球體內部溫度轉守為攻,實現反殺。
點擊播放 GIF 0.0M
但問題是美國養蜂場裡用的都是歐洲蜜蜂,根本沒有進化出這種應對技巧,面對「殺手黃蜂」也就束手無策,而這也就是物種入侵的可怕之處。
所以在發現大虎頭蜂的蹤影后,科學家決定立刻採取行動。華盛頓州農業部不僅呼籲人們小心大虎頭蜂,遇到趕緊跑,也在向民眾徵求蹤跡信息,不僅要全面搜尋,還在不斷設置陷阱,準備獵殺大虎頭蜂。因為4、5月份正是它們築巢、擴散、繁殖的時候,爭取能夠一波將這種入侵物種扼殺在萌芽狀態。
雖然大虎頭蜂兇名在外,還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沒必要過分擔心與恐慌。因為去年美國看到的大虎頭蜂,都是單獨出現的,而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昆蟲收藏經理Floyd Shockley認為,這些孤立的報告不足以構成全面入侵的結論。
另外不少昆蟲學家們認為「殺手」這個綽號也過於誇張,人家是出門捕食、吃飯,而不是專門為了殺人,這可能會導致人們對昆蟲產生過量的恐懼。
點擊播放 GIF 0.0M
說起吃,隔壁的日本網友可能已經流下了口水,因為在日本部分地區,據說這種大黃蜂既是威脅又是美味,吃法包括燒烤、泡酒等等...
但顯然美國網友不會有這麼好的胃口,很多人情緒複雜,既興奮又無奈,畢竟疫情還沒走,又迎來這個不確定的「炸彈」。
當然也有人麻木了:疫情確診都突破百萬了,誰還在乎這幾隻蟲子?
點擊播放 GIF 0.0M
甚至也有網友開始猜測,下一波末日新聞會是什麼。例如有人說會出現陸地鯊魚:
上門吃人的那種:
點擊播放 GIF 0.0M
還有海底霸王龍,制霸海面:
也有預測會是沙雕,6月份即將從天空進攻人類:
也有網友感覺,下一次將會是終極審判:
點擊播放 GIF 0.0M
總之,現在國外的網友們正頻頻發問:2020還能更糟糕一點嗎?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個聲音,在像連續劇一樣不定期的更新告訴大家:
還真有可能。